贝壳电子书 > 文学历史电子书 > 仍然不足够 >

第27章

仍然不足够-第27章

小说: 仍然不足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佛烈踱回办公室,脚步声回响在整个空间中。他气极了,他们竟然把他推向这样的困境。他控制不了的东西,他们也要衡量,要算到他头上来。工厂发疯了,而他却成为替罪羊。
  从前,他储存大概两个月的库存,也许再多一点。自从年初起,库存就急升到差不多三个月,而他仍然有货物短缺。有六种产品他完全没有库存,而另外二十多种,库存已降至警戒线。但库存极充裕的产品,工厂却不断送来,有多少产品存量起码超过六个月呢?他得查查看,但必定超过五十种。
  工厂里的人根本不知道在干什么,他很无奈,他不能拒绝接收送来的货物,他不能命令货车司机把他不需要的货物原车运走。
  现在应该做的,只有一件事。如果他们要他为库存周转数负责,那么,运送什么产品到他的仓库,就不应该再由工厂决定,要由他决定才对。
  是时候采取行动了,以目前事态的发展速度,不用一个月,仓库就会填满。到那时他们会怎样办?叫他把货物存放在停车场吗?
  佛烈决定做一件他从来没有做过的事,他要直接发一封有力的电子邮件给事业部副总。他又一想,决定给所有厂长发一份副本,这批人该觉醒了。
  夏里信隔着办公室的玻璃幕墙,俯瞰他的工厂生产线。放眼望去,是一排排机器,偶尔有几个人站在其中,那层厚厚的玻璃把噪声都隔掉了。对夏里信来说,这景象看来很平和,跟以前比较,这里实在平和,再也没有狂乱的催促,不需要到处救火。自从实施了“鼓-缓冲-绳子”后,这些都没有发生了,一个这么合乎逻辑的步骤,为什么他们不一早就实行?
  但是,命运就是如此复杂。当这里一切运作顺畅,有人就会在其他地方挑起事端。那个叫佛烈的家伙,不管他叫什么名字,已经捅了马蜂窝。自从他发来那荒谬的电子邮件后,这两天又多了几个仓库经理附和,这批人到底在盘算着什么?以为可以代替他管理他的工厂吗?代他决定该生产什么、运出什么吗?
  他们的投诉都是没有根据的,如果你把他们吹毛求疵的话都抽走,就可以清楚看见,他们的投诉只基于一说,那就是,工厂生产和运送的东西,都不是仓库所需要的,这说法实在太离谱了。
  他刚花了几个小时,证明事实恰恰相反。在过去三个月里,生产都是由于要应付至少一个仓库提出的紧急要求而启动的。他的工厂生产产品,从来没有一次不是因为有某个仓库十万火急地要货,一次也没有。
  当然,他们并不会只为一个仓库而生产某个产品。生产是为了供应整个网络,否则工厂就必须以非常小的批量生产,单是切换(setup)就吃掉过多产能了。没错,自从他们实施了“鼓-缓冲-绳子”后,他们再也不用为了节省成本而大批量生产了。现在的批量往往只有以前的一半,有的时候甚至低于四分之一,但当工厂以这些较小的批量生产时,切换仍然是一个问题。
  夏里信知道,他的员工并不笨,他们是把产品运送到需要该产品的仓库去的。虽然如此,他还是花了不少时间在电脑上翻查过去三个月的记录,如他所料,产品都送到正确的地方去了。明显地,当运送的货量不足以填满一辆货车时,货量就会被加大,如果他们没有这样做,他可以想像会遇到什么反应。在皮亚高公司,或任何其他公司,发半空的货车都是绝对不容许的。
  一小时后,夏里信看看他写给事业部副总白礼仁的备忘录,还是觉得不满意,那备忘录的语调不够有力,太自我辩护了,内容好像还缺了什么似的。
  他再读一遍,然后也把各仓库经理所发的备忘录读了一遍。他尝试想像,白礼仁,一个不清楚当中来龙去脉的人,看来以后会有什么反应。
  即使他多么不愿意,也得承认,他的备忘录的确未能充分回应仓库的投诉。他的错误明显在于,他把攻击矛头指向他们从来没有明确写出的东西。在所有来自仓库的备忘录中,他们都很小心,没有直接指责工厂生产了他们不需要的产品,他们只是隐讳地暗示而已。
  到底是什么导致这个印象?是什么令工厂倍受指责?
  他向自己提出这两个问题后,寻求真相就容易得多了。他们最有力的论据就是,仓库中很多产品的数量都远远超过目标水平。根据规定,他们需要确保有四个月存货,但佛烈附上的清单显示,他的仓库有五十四种产品的存量已经超过六个月。
  为什么会这样呢?现在,ERP系统已能提供最新的实际库存数据,工厂再也不用瞎猜了,他们都是按确切的数量运送的。要是每家工厂都像他那样小心,确保运送量不超过四个月,为何还会有那么都产品存量过高呢?
  夏里信转向电脑,查看佛烈所指的数据。佛烈的清单上有十二种产品是他生产的,而且,没错,它们的存量都太高了,原因何在呢?
  夏里信开始尝试发掘个中原由,他将焦点集中在存货量最高的产品。他最后一次把这项产品运给佛烈时,他的仓库有多少存货?他从来没有试过在系统中寻找这个答案,所以,他花了不少时间,在钻进了几个死胡同之后,最后才弄清楚怎样在电脑系统中找到答案。
  最后一次运送该产品给佛烈,是在一月七日,即大约六个星期前。那时候他的库存量只能应付市场两个星期的需求,而夏里信的工厂运过去的货,把库存量提升到刚好四个月。自此以后,再也没有运送了,但现在系统却显示库存量为八个月,一定是电脑出了严重问题。
  夏里信决定在向信息技术部开炮之前,先查看另外一个可能性。佛烈会不会由于担心产品短缺而向另一个仓库要货呢?这就可以解释一切了,这些仓库经理一手把事情搞乱,然后把责任推给工厂,他们总是这样,但他如何证实呢?唯一的办法就是钻进分销系统查个清楚。
  夏里信并不熟悉电脑系统的这个部分,所以要花上更多时间,最后他终于弄清楚怎样找出该产品在佛烈的仓库的所有进出记录。那清单没完没了的,大部分资料都跟问题无关,是送货给客户的记录。货量都很小。
  他把清单翻到一月七日那一页,找到他的工厂送货来的那一行,但他更想看到的是佛烈从其它仓库要货的记录,却完全找不到,甚至翻查到十二月初也没有。但清单上另一种不同的记录,却为整个问题代聊一线曙光。
  那就是产品销售预估的记录,每个月更新一次。夏里信倚在椅子上,他早该预料到这一点,如果营运部门出了乱子,那必然是总部做的好事。
  在二月一日,该产品在佛烈所在区域的销售预估降到大概一半,到了三月一日,又再向下调。由于库存是以多少个月的预估销量来量度的,难怪库存量现在就变成八个月那么多。生产部没有错,负责货运的部门也没有错,错就错在销售预估。
  夏里信继续查看其他十一种产品,以确定同一现象是否也存在。现在,他可以重写那份发给白礼仁的备忘录,而有把握到底他祈求的效果了。毫无疑问,仓库插手工厂事务的可能性将被排除,他的备忘录将强而有力,因为它会提供一个解决方案,并清楚指出谁该对问题负责任。
  白礼仁盯着皮亚高公司财务主管发来的一封短而苛刻的电子邮件:
  “你正令公司的现金大量流失,你的事业部在一月份超支达四千五百万美元,二月份再多五千二百万美元,你必须立即扭转这趋势,停止破坏。”
  这份备忘录对白礼仁来说并不是很大的意外,因为库存增加而令现金流失的速度,他是清楚知道的。唯一令他感到有点诧异的是他们那么快就找上门来。唔,这其实也不出奇,这个新的ERP系统提高了运作资料的透明度,不只他享有,总部也有。
  他发掘库存攀升已经好一段日子了,起初他不加理会,以为只是年终现象而已。现在他知道这已经快速发展成为大灾难,他也知道问题从何而来,那是由于“鼓-缓冲-绳子”的实施令工厂隐藏的产能被发掘出来。一旦工厂产量比以前增加了百分之四十以上,而销售额却不变,库存不断跳升就无可避免了。这是很清楚的。而白礼仁不清楚的是,该怎样应付这个局面。
  他并不需要总部的备忘录提示他必须有所行动,要大刀阔斧、要快。
  起初,他以为自己已有一个简单漂亮的解决方案。根据现行的衡量系统,每当工厂把产品送到仓库,系统就会记录工厂达成了一单内部销售。到底送来的产品是不是仓库真正需要的,衡量系统就不管了。无论如何,得分的是工厂。所以,白礼仁以为只要修改一下衡量系统,就可以制止不请自来的库存堆积。
  如果送来的产品真的是仓库所需要的,才算是内部销售。这就可以制止工厂为得分而盲目生产,制止它们生产分销系统不需要的东西。
  ERP系统的威力、运算速度和所储存的大量资料,令衡量系统得以做出这项修改,新措施两个星期不到就实施了。
  但这改动没有什么效用,库存还是继续上升。
  实施后,工厂真的只生产分销系统要求的产品。事实上,工厂生产每种产品,都是由于仓库缺货或即将缺货而提出紧急要求。
  白礼仁对其中一点感到惊讶不已,不是指工厂现在都在做应该做的事,他的厂长们都懂得顾全大局。令他惊讶的是,竟然出现那么都短缺。
  缺货的次数的确有所下降。不到一年以前,ERP系统还未在分销环节实施,大概百分之十五的订单出现缺货,ERP系统实施以后,缺货的次数降到百分之十左右。工厂产能增加也造成另一影响,缺货再减到低于百分之四。仓库之间互相调货的情况也大大减少了。最令白礼仁想不通的是,库存那么高,但缺货仍然频繁出现,令工厂要不断忙于救火。
  这疑团困扰着他,他花了相当时间才找到答案。
  虽然工厂是由于某仓库缺货才启动生产,但只为一个仓库生产太不划算了。所以,工厂生产出来的货也运到其他仓库去,令各仓库的存货达到目标库存量。比方说,由六个星期增加到目标的四个月,这就意味着,补货是根据多个星期后的销售预估,但是这项预估的可靠性却是个疑问。
  事实上,谁还能谈可靠性呢?产品在一个区域的销售预估,出错的可能已经非常大。难怪产品在很多地方库存过多,而在其他地方却不够。当你面对六百多种产品及二十多个区域仓库,缺货就难以避免。
  他们必须令预估更准确,这是减少缺货的唯一办法,也是制止过多库存堆积的唯一方法。他们的新ERP系统有一个花哨的预估模块,提供的功能比他们以前用过的更五花八门,但出来的预估并不准确。在这方面,ERP系统令他们失望了。
  上星期,他跟佐治谈过。起初佐治还试图坚称霸软公司的预估模块是业界最好的,后来他又想甩开责任,但白礼仁知道怎样令他无地自容。不管有多困难,霸软公司一定要弄来更好的预估模块,这是绝对需要的。
  白礼仁有点怀疑,霸软公司的专家真的能弄来一个准确的预估模块,机会有多大?要得出准确的预估,是可能的吗?而且,即使他们真的能办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