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王爷公主妃 作者:肖羊(潇湘vip2015-02-17正文完结)-第10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看着是个没甚心机的娇娇女子。可是这王爷却被她吃得死死的,手腕不一般啊!”陆先生感叹。
“那又如何,有钱难买王爷自个儿乐意。”陆夫人收了大氅,“去看你的书罢!我去孟石头那瞅一眼,今儿个他值夜,筝娘有了身子我看看有什么能帮把手的。”
陆先生点头,往书房中去,挑帘子时转身,正看到自家娘子略发福的身影消失在院门口。摇头轻笑,外人都道自己惧内,家有河东狮,却不知,这河东狮陪自己吃了多少的苦。
有句话叫: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陆先生不管外人如何看,只要自己觉得这杯水是甜的便好!
而小马先生那里也乐呵呵的抱了点心匣子回了自己的小院儿。
“夫人在何处?”
一见是前些日子买来的粗使丫头洗砚给开的门,问道。
这洗砚原来叫杏儿,本来挺好的名字,叫着也顺口,也不知道茉娘想起了甚,非要改个名字,说“杏儿”两字太过土气,不若“洗砚”二字来得有书卷味道,且,比那珠啊,宝啊,玉啊的听着也素雅。
小马先生听着,倒觉有几分像王妃身边那几个大丫鬟的名字。然而,也知晓沈茉娘自小清高惯了,也就未说甚,只由着她去了。
“夫人在书房中。”洗砚缩手缩脚的回了话,就告退,往厨房中去取热水沏茶了。
小马先生听罢,本欲往正屋去的脚步收了回来,转身奔书房。
窗棱下,条案旁,沈茉娘正拿着毛笔写画。
走近看,是一幅未完成的《九九消寒图》,笔道精巧细腻,可见作画都颇下了一番工夫。
“是茉娘画的?”小马先生问道。
沈茉娘轻轻点头。
“我还记得年幼时,每每冬至茉娘也会这般画上一幅,而后每日选一朵着色。如今看来这工笔却是越发的好了。”
小马先生淡笑着回忆,少年不识愁滋味是那般的美好。
而沈茉娘却哀怨起来,幽幽道:“进了反王府,后又被送到曾府,也每年画上一幅,未曾放下,早年是消遣,后来便成了寄托……”
“茉娘……怪我……”小马先生见本就性子寡淡的沈茉娘更加清冷起来,自知勾起了她的伤心事,急忙岔开话去,道:“今儿个腊八,王妃赏了每位先生几样点心,样子可喜,味道也不错,茉娘来尝一尝。”
沈茉娘看着小马先生打开的点心匣子,微皱眉,道:“不是说王妃已好些时日未往王爷书房中去了?”
“正是呢,天儿一见了冷,王妃就再未去过。”小马先生捏了一块样似万寿菊的南瓜饼递给沈茉娘。
却听她轻声道:“不去是最好的,也当避一避嫌。”
“茉娘这话从何说起?”小马先生奇怪。
沈茉娘嗔他一眼,道:“王妃乃是当今的公主殿下,明面上是王爷尚主了,可这内里王妃却与合亲一般无二,王爷书房乃机要重地,王妃常进常出的有多少消息也皆传入京中了!”她当初不也是这般自曾府中递出消息来的。
小马先生听了一怔,随后道:“王妃不能!”
“甚不能?人心隔肚皮呢!”沈茉娘冷冷一笑。堂堂公主之尊能为一个杀人如麻的粗人洗手作羹汤,怎会无所图?
小马先生听罢,报以一笑,却也将这话往心中走了一圈。
过了腊八,转眼就是腊月二十三,小年了。
民间有云: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炖羊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闹一宿。
年,便是自这一天正式开始了。
珑玥特爱这种老例儿的年味儿,于现代之时,这年味儿已是极淡,投胎回了这古时候丢了的年味儿倒是又找了回来。
一张精致的小脸儿兴致勃勃的支使着整个儿靖北王府团团转。
不过,这被支使着,众人也皆乐呵,往年没有女主子,过年过节的,阖府上下冷清得紧,今年头一遭这般有了过年的样子。
大雪地里,珑玥披着大红锦缎面子,白狐狸毛里子的斗篷,戴着白兔毛滚边儿的兜帽,支使着小厮们挂红灯笼。
远远的就见裴元修寻了过来。望着她,浓黑的剑眉皱起来,能夹死苍蝇,对着珑玥沉声道:“大雪地里头站着仔细冻着,有何事吩咐了下人去办便是了,怎的倒自己跑出来盯着了!”
“要过节了,跟着折腾折腾热闹不是!”珑玥笑答,却被裴元修牵着回了碧苍院。
进了暖阁,拢了她的手,道:“戴着暖袖与暖手炉,手还这般冰凉,乱跑甚,大年根底下的,招了病有你哭的!”
“嘿嘿!”珑玥老实听训,只赔着傻笑。
不多时,浣玉就端了红糖姜茶进来。
珑玥闻着味儿,一张樱红的小嘴便嘟了起来,于她心中,这姜茶可是比药汤子还难喝的存在。她好似任性的小孩子一般,将盛着姜茶的细胎薄瓷碗推远。
裴元修见她如此,宠溺一笑,挥手打发浣玉出去,端起碗来,轻道:“九儿自己喝还是让爷来喂,嗯?”
尾音挑得极高,唇角挂着一抹邪恶的淡笑。
珑玥眨眨眼,摇头道:“我又未曾淋雨,也未被冻着,无须喝这劳什子罢!”
“嗯!”裴元修沉应一声,并未勉强,只端了碗喝了一大口,随后极快的钳了珑玥在怀中,捏了她的小尖下巴,低头,以他的薄唇覆盖上珑玥樱红的小嘴。
“唔……”
被迫着喝下,珑玥让姜味儿熏的鼻子发酸,红红的眸子如兔子一般嗔怪的瞪着裴元修,像只被欺负的小兽。
裴元修举了举碗,回以淡笑,大有:不自己喝尽那我便喂你喝完的意思。
珑玥深吸一口气,接过碗来“咕嘟咕嘟”喝光。而后恨恨的以水漾凤眸剜他。
裴元修却一脸十分遗憾的表情,拿了两块杏脯子塞进她的小嘴儿中。
------题外话------
谢谢:shaoyanmin19、雨*^÷^*念兮、lilysuo,谢谢亲们的月票。
谢谢lywaner 的鲜花。
☆、年三十守岁包饺子,岁寒院烟花舞流萤
晓得珑玥爱热闹,大年三十这一日,裴元修把先生与亲卫的家眷们皆召入了王府。他惯来不拘小节,与北疆的官员、将军相较,这十二亲卫是陪自己出生入死的,关系自然更近一层。
裴元修处理了正事,寻至西花厅之时,正见着珑玥边与孟石头的媳妇说笑,边包饺子。裴元修瞅着一个白胖胖的饺子珠圆玉润的自珑玥一双纤纤玉指中捏出来,好似肥乎乎的小猪,看着就叫人喜欢。
在珑玥未捏上口时,涤翠还自荷包中取个小金猪儿塞进去。
孟石头的媳妇笑道:“王妃这盘子饺子可是宝贝,回头我皆做了记号,吃的时候都放在自个儿面前。”
陆夫人跟着笑道:“从前怎的没见你这般财迷?想来这肚子里头揣的是个财迷的!”
“嗯,刚巧今儿是猪年,肥猪拱门,招财进宝,想来,这孩子是个有福气的!”人多了热闹,珑玥心中欢喜,“待满月了,我打上一副小金猪的长命锁来,只是不知是男是女!”
“不论男女,有王妃吉言自是福气!”孟石头的媳妇欢喜。
女眷们虽闲话家常,手底下也未怠慢,一个个白胖的饺子很快摆了一盖帘儿。
当然了,这一屋子的媳妇、女眷也不是皆高兴,沈茉娘便是一位。
来之前听小马先生道是王爷觉王府中人丁稀少,恐没有年味儿,王妃寂寞,召了众家媳妇女眷来一齐热闹热闹。她便想着,世家高门里过节,女子们过节无非是吟诗、作对、猜迷。王妃出自宫中,且,她听小马无意提过,王妃乃是太子之师的得意门生,还曾偷着跑去考过秀才,她当时听闻心中别扭,自认才不输人,却没投了个好人家,她若为公主甚三中案首,只怕那打马游街的状元也是囊中之物。
如今想来,既是过节求一个热闹,自然也离不开这些附庸风雅的玩意儿。她当初在反王府与曾府见到的也皆是如此。头天晚上,仔细的将乐府诗集通读了一回,想她也曾是疆城第一才女。
为免被人看低了,今儿个临出门前还好生打扮了一番。
常言道:女要俏一身缟。
可大年节的,自是不好一身素缟,沈茉娘挑了一条湖蓝色水仙散花裙,外照了一件雨过天青色暗竹纹的缎面棉褙子。
挽了一个灵虚髻,簪了两只水仙玉簪,再配一朵湖蓝色攒珠绢花,淡扫蛾眉,轻点朱唇,倒也清新淡雅,乍一看上去,却有那么点子不食人间烟火的味道。
对着半身菱花铜镜转了一围,沈茉娘满意之极,想她于曾府之时,这样的打扮年年皆将大红衣衫的正室夫人比得如庸脂俗粉一般。
然而,待来在了王府,见了着朱红牡丹留仙裙,大红织锦白兔毛滚边褙子,梳元宝髻戴东珠累金丝牡丹华胜的公主王妃时,顿时失了颜色,比她身边的大丫鬟还不如。
西花厅中,各家女眷一个个衣着鲜亮喜庆,越发将她比得不起眼。众人围着王妃说笑了会子,沈茉娘想,应是游戏吟诗之时了罢,却见几个婆子捧了面板、盆子进来。
王妃笑呵呵的道:“今儿个大年三十,有劳夫人、姑娘们陪我包顿饺子吃罢!我是个爱热闹的,人多了包饺子才有年味儿不是!”
众家女眷点头,而沈茉娘却苦了脸。她自幼家境殷实,身边不缺少人伺候,爹娘娇惯也从未要她学甚厨房之事,只纵着她,喜欢读书作画,便请了先生来教。如今她也就会煮个面罢了。
看着天之骄女的王妃与寻常妇人那般满手面粉,和众家女眷谈笑成一片,而她一人闲待于一旁,搭不上手,有尴尬,也有不屑,心中暗道:好好的一个公主之尊,却自降了身份。
而珑玥与女眷们相处,也有自己的心思。
这些人的夫君、父兄不是裴元修的幕僚便是他的亲卫,皆是他所倚重之人。论起亲疏远近,他们虽没有北疆的官员身份高贵,若是拉拢得当,可比那些各有盘算的官员们有用处得多。
她此举也算是替裴元修邀买人心了。
再包好一只放了小金猪的白胖饺子,珑玥抬首,正看到裴元修带着幕僚先生与亲卫们进来西花厅,朝着他弯了凤眸。
一室女眷急忙起身施礼。
裴元修摆了摆手,道:“今儿个过节,不分尊卑,只要尽兴!”说罢,便来在了珑玥身边,问道:“王妃的饺子怎的要单独放着?”
不待珑玥开口,便听孟石头的夫人道:“王妃的饺子是实打实的金贵,个个里面有金猪儿……”
只是她话未讲完,便被孟石头打断:“筝娘,莫要乱没了规矩!”
“无妨,王爷说了,今儿个无尊卑!”珑玥轻笑,而后对裴元修道:“我这饺子单放着,待煮之时每锅里下上几个,讨个好彩头,能吃到金猪者这一年皆顺遂。”珑玥虽如此说,却是打算每人的碗里皆放上一个,大家都有个好彩头。
“如此王妃可破费了!”
“妾身还以为王爷会贴补我一下呢!”珑玥望着裴元修玩笑。
“财迷!”裴元修捏珑玥的小鼻尖,“好!爷贴补!”
众人听闻皆笑。
晚间,年夜饭摆在了银安殿中。
亲卫们皆是粗人,女眷们也甚少有沈茉娘这般满腹诗书的,故而,不论笑话还是玩笑,皆极尽“通俗易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