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恐怖悬疑电子书 > 聊斋鬼故事 >

第95章

聊斋鬼故事-第95章

小说: 聊斋鬼故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至于众无赖,更加好对付,只需加高城墙,自然万无一失。”
两人定下计策,当即从弟弟手中购买宅第,付了十几两银子。弟弟失去房屋,于是迁徙到邻村居住。众无赖听说弟弟离去,当即前往哥哥家抢掠,卷走府中金银,将夫妻两一顿暴打,又开仓放粮,接济百姓。
哥哥身体多处受伤,第二天便即死去。留下一名儿子,只有五岁,家中财产散尽,生活维艰,经常前往弟弟家蹭饭。妻子见状不悦,言语间颇有怨怼。弟弟开解她,说道:“哥哥纵然不义,但小孩子是无辜的,又有何罪?”上街购买蒸饼,款待侄儿。
至于大嫂,由于家中困窘,只得将住宅典卖,换了几十两银子,勉强维持生计。转眼过去许多年,侄儿长到十五岁,体质柔弱,不能干重活。弟弟便让他与儿子一起,上街卖烧饼。
这一晚,弟弟梦中见到哥哥前来,说道:“弟弟不计前嫌,替我照顾犬子,感激不尽。我家宅院草地之下,有一个地窖,里面有些碎银子。你设法将宅院赎回,地窖中藏金,足可补贴家用。”
弟弟依照哥哥指点赎回宅院,打开地窖,果然找到五百两黄金。从此后摒弃旧业,在闹市中开了一家酒楼,生意兴隆,日子越过越好。
再过数年,大嫂因病去世,弟弟年纪也越来越大,于是与侄儿分家,送了一半家产给他。





    正文 第二百七十章 沂水秀才
    书香屋 更新时间:2012…4…18 9:08:19 本章字数:229


沂水县某秀才,在山中读书,这一晚一人独坐,两名美人款款而入,含笑不语,各自伸出长袖,打扫床榻,尔后在床边坐下。俄顷,一名美人起身站立,从怀中拿出一条丝巾,铺展开来,放在桌上。丝巾上写着三四行草书,龙飞凤舞,秀才墨水有限,一个字也不认得。另一名美人拿出一锭白银,约莫三四两,也放在桌上,秀才一见纹银,双眼放光,当下更不犹豫,出手如风,迅速将纹银收入腰包。两名美人相视一眼,笑道:“俗不可耐。”语毕,扬长而去。秀才伸手在口袋中一摸,纹银化为乌有,不知所踪。





    正文 第二百七十一章 郭秀才
    书香屋 更新时间:2012…4…18 9:08:19 本章字数:832


广东郭书生,这一晚从朋友家归来,入山迷路,在草莽中乱闯乱撞。一更天时,山头上传来笑语,书生走近一看,只见地上坐着十来人,正自饮酒。望见郭某,轰然叫道:“山中正缺一位酒客,朋友既然不请自来,妙极,妙极。”
书生在地上坐好,凝目打量众人,只见他们头戴方巾,大半都是儒生,心生好感,当下询问回家路径。
一人笑道:“公子真是迂腐,放着大好明月不赏,问什么路?”说话间递给书生一杯美酒,芳香扑鼻。书生来者不拒,一口喝了,随即又有儒生上来劝酒,书生酒量甚豪,加上长途奔波,口干舌燥,当下鲸吞牛饮,一口气喝了十来杯酒。
众人大赞道:“豪气!果然是好朋友。”书生为人豁达,善开玩笑,精通口技,模仿动物叫声,惟妙惟肖。借着解手之际,口中发出燕子鸣叫之声,众人奇道:“半夜三更,哪来的燕子叫?”书生又模仿杜鹃啼叫,众人愈发疑惑。
书生回到人群中坐下,微笑不语。众人正议论间,书生偷偷转过头,口中模仿鹦鹉说话,叫道:“郭秀才喝醉了,大伙快送他回去。”众人侧耳倾听,四周围寂静无声。俄顷,书生再次开口,众人这才恍然大悟,各自开怀大笑,纷纷向书生学习,口中乱吹口哨,模仿动物鸣叫,但是悟性有限,谁都学不会。
一人说道:“可惜青娘子没来。”又一人道:“中秋之时,咱们再来此处集会,届时郭先生一定要来。”书生答允了。一人起身道:“客人身怀绝技,我等也来献献丑,表演一个叠罗汉吧。众人拍手叫好,同时站起,第一个人挺身直立,第二个人轻轻一纵,身子凌空飞起,稳稳站在同伴肩膀之上,如此反复再三,后者压前者,十来个人层层叠加,叠起一道人墙,高入云霄。
书生大声叫好,忽然间人墙倒塌,紧贴地面,化为一条小路。书生心知是众人指点迷津,当下沿着小路行走,果然顺利回家。
次日,书生腹中大痛,撒了一泡绿尿,色如铜青,尿液所过之处,青砖泥土,尽皆变成绿色,呼吸之时,鼻中并未闻到腥臊。如此一连持续三日,方转正常。到了中秋那天,书生打算前去赴约,朋友善言制止,最终没能如愿。





    正文 第二百七十二章 死僧
    书香屋 更新时间:2012…4…18 9:08:19 本章字数:337


某道士四处云游,这一日天黑,来到一处寺庙投宿。只见僧房紧闭,不得而入。道士微一沉吟,从大殿中拿了一个蒲团,前往走廊安歇。夜色深沉,忽听得开门声响,迎面走来一名和尚,浑身血污,径直来到大殿之中,登上佛像底座,双手抱住佛像脑袋,痴痴发笑,一连笑了好久,这才离去。
次日天明,道士前往僧房查看,只见房门紧闭如故,心中奇怪,用力踹开房门,只见房内一名和尚,正是昨晚那位僧人,肢体僵硬,已死去多时。房中草席凌乱,木柜掀翻在地,心知这是一起盗窃杀人案。寻思“昨晚和尚一直笑个不停,必有原因。”想到此处,前往大殿查看,只见佛像脑袋之后,现出一条微小痕迹,用刀挖开,里面藏着三十多两白银。
道士乃出家人,并不贪图钱财,当下用这些银两,替和尚办理丧事,念经超度,入土为安。





    正文 第二百七十三章 赤字
    书香屋 更新时间:2012…4…18 9:08:19 本章字数:38


顺治乙未冬夜,天上赤字如火。其文云:“白苕代靖否,复议朝冶驰。”





    正文 第二百七十四章 桔树
    书香屋 更新时间:2012…4…18 9:08:19 本章字数:542


陕西刘公,在兴化县当县令。这一天,某道士上门拜访,献上一颗盆栽桔树,细如手指,刘公嫌弃树苗太小,不想接受。刘公有一位小女儿,只有六七岁,正好那天过生日。道士说道:“既然大人不喜欢这棵桔树,不如转赠给令嫒,作为寿礼。”
刘小姐一见桔树,欢喜不尽,朝夕照看,无微不至。后来刘公任期将满,桔树日增月长,已有拳头粗细,而且第一次结出果实。刘公卸任返乡,将桔树留在府衙,不准备带走。刘小姐见状,哀哀哭泣,刘公安慰她说:“只是暂时离开,以后还会回来。”刘小姐年纪尚小,闻言并未生疑,当下不再哭泣。
为了防止桔树被小偷偷走,刘小姐特地吩咐手下,命他们打碎花盆,将桔树移植到庭院之中。数年之后,刘小姐长大成人,嫁给庄某为妻。丙戌年间,庄某考中进士,前往兴化县上任,刘小姐与之同行,心想:“十余年没去兴化,也不知桔树还在不在?”
继而来到兴化县,前往县衙查看,桔树生长茂盛,十人合抱粗。果实累累,数以千计。跟衙役打听,都说:“自刘公去后,桔树日日疯长,不过从不结果,眼下是第一次结果。”刘小姐闻言,啧啧称奇。
庄某在任三年,桔树年年结果,到了第四年,桔树忽然憔悴不堪,不复往日风采。刘小姐叹气道:“想来夫君仕途暗淡,县令这个职位,做不长久了。”这年秋天,庄某果然被罢免官职。





    正文 第二百七十五章 牛廷章
    书香屋 更新时间:2012…4…18 9:08:19 本章字数:1119


牛成章,江西布商,娶妻郑氏,生下两个孩子,一男一女。牛成章三十二岁那年病死,儿子牛忠,其时才十二岁,女儿八九岁而已。妻子不能守贞,卷走家财,改嫁旁人。留下两名孤儿,难以存活,幸亏伯母心善,收留牛忠兄妹,极力关照。
伯母六十多岁,家贫守寡,数年之后,便即死去。牛忠渐渐长大,想要继承父业,卖布经商,身边却没有资本。妹妹嫁给富商毛某为妻,在她的帮助下,从毛某手上借了数十两纹银。
牛忠拿着这些银两,与朋友一起前往金陵闯荡,半路中遇上强盗,钱财被抢掠一空,一个人四处飘零,这一天来到一处店铺,铺内一名主人,容貌酷似生父。暗中访查姓名,也与父亲一般无二。牛忠心中讶异,每日在店铺前流连,店主人虽然时常看到他,但神情冷淡,似乎并不相识。
如此过去三日,店主人言行举止,无一不与父亲类似,牛忠渴望与父亲相认,于是毛遂自荐,以同乡的名义,前往店铺中打杂。彼此签下契约,契约上详详细细写明自己籍贯,姓名,年龄大小。
店主人乍见契约内容,神色一颤,问道:“你父亲是谁?”牛忠如实说了,声音哽咽。店主人怅然若失,半晌问道:“你母亲还好吧。”牛忠不敢直言父亲已死,说道:“自从六年前父亲外出经商,母亲便改嫁离去。兄妹二人多亏了伯母抚育,不然,早就尸骨无存。”
店主人惨然道:“我就是你父亲。”两人握手悲哀。牛成章引导儿子参拜后母,后母姓姬,三十来岁,并无子嗣,一见牛忠,十分欣喜,当即设宴款待。
自此后,牛忠便在店铺中居住,跟随父亲学习经商之道。牛廷章终日闷闷不乐,如此过了三个多月,眼见儿子业务娴熟,于是提出要回老家一趟。
牛廷章离去后,牛忠跟姬氏说:“母亲,我跟你说实话,其实我父亲已死去很久,眼前之人,多半是鬼魂。”姬氏大惊,说道:“你父亲与我朝夕相处六年,并无半分可疑之处,怎么会是鬼?”牛忠叹了口气,当下将真相一一说了。姬氏闻言,心中骇然,半信半疑。
过了一晚,牛廷章去而复返,手中提着一名妇女,蓬头垢面,正是牛忠生母郑氏。牛廷章满脸怒气,一把揪住郑氏耳朵,骂道:“恶女人,你改嫁我不怪你,但为什么要丢弃儿女?”
郑氏浑身颤抖,趴伏在地,不敢动弹。牛廷章张口咬住妻子脖颈,郑氏吃痛,口中叫道:“儿子救命,救命!”牛忠见状,心中不忍,当即上前劝架,用身体将父母隔开,牛廷章兀自恨恨不已,但顷刻之间,郑氏已不知所踪。
众人大惊,纷纷道:“白日见鬼了。”转眼再看牛廷章,只见他脸色惨变,忽然间化为一股黑气,魂飞魄散,只留下几件衣服鞋帽。牛忠又惊又叹,默默捡起父亲遗物,入土埋葬,造了一座衣冠冢。
后来牛忠子承父业,生意越做越好,家财万贯。有一次回家看望妹妹,跟乡民一打听,原来生母正是被牛廷章弄死的。





    正文 第二百七十六章 镜听
    书香屋 更新时间:2012…4…18 9:08:19 本章字数:642


益都县郑氏兄弟,都是书生。大哥出名较早,深得父母宠爱,妻子也跟着沾光,地位显赫。弟弟考场落拓,郁郁不得志,夫妻两身份低下,饱受冷眼。
二媳妇常跟弟弟说:“同样是男人,你为什么不能替妻子争口气?”为了激励丈夫,拒绝与他同床。自此后,弟弟发奋苦读,终于考取秀才,身份提高,父母态度也随之改变,不过待遇始终比不上大哥。
这一年乡试,二媳妇望夫成龙,偷偷于除夕之夜拿了一面铜镜,外出“听卜”。过不大会,街道上走来两名男子,互相推搡,一人说道:“你也凉快凉快去。”二媳妇满心疑惑,茫然回到家中,翻来覆去,始终不明白话中意思。
这年秋闱赶考,兄弟两同时归来。其时天气炎热,两个媳妇都在厨房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