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愈放下愈快乐 >

第28章

愈放下愈快乐-第28章

小说: 愈放下愈快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管她同学的爸爸还没还,她都自认倒霉,会慢慢地把钱还给我。我再一次相信了她。但之后她要么关机,要么不接我电话。再后来,我的手机丢失,没有了她的电话号码,再也联系不上她了。直到现在,两年过去了,我也没见她还给我一分钱。
  因为这件事,那段时间,我心里难受得很。总觉得别人用无耻的手段亵渎了我的善良和爱心。本来不想告诉任何人,但还是跟我的朋友肖中南说了。他笑着问我:“你当初借钱给她,有没有想过会借丢呢?”我说:“当然想过。”他说:“既然想过,但你还是借给了她,说明你并不在乎这个钱还不还。现在她不还了,你又何必难受呢?”我说我最痛心的是,自己做了好事,别人却用“诬蔑”来感谢我。他又给我讲了一个他自己的故事。有一年,他屋后的山上起火了,他跑上去扑火,结果那一片山林的主人却硬说是他放的火。这个让我听了哭笑不得的故事,立刻平和了我的心态。的确,世界上有很多事情是讲不清道理的,除了选择忽略,此外毫无办法。丢钱了,本来就是一个损失。如果再让丢钱这件事影响到自己的心情,那就是双倍的损失了。
  不管对方是出于什么原因欺骗了我,最后我都选择了原谅。因为原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
  一个弯腰的姿势,是一种特殊的语言,无声胜有声,唤醒心中的春天。
  06弯腰的姿势
  多年前的一个春日,在湖南师范大学读书的我,因为创办文学社,与同学一同去拜访德高望重的戴海老师。戴海老师是学校的党委副书记,但在我们学校,几乎没有一个学生叫他书记的,都亲切地称他为“戴海老师”。戴海老师也非常乐意接受学生送给他的这个平民化的称呼,总是笑眯眯地答应着,声音像春风一样轻柔。电话预约后,正在忙于《秋林拾叶》一书写作的戴海老师,热情地接待了我们的拜访。告别之际,他送到门外,朝我们深深地鞠了一躬。戴海老师的这一鞠躬,确实太出乎我们的意料,也令我们感动至深,至今难忘。
  一个弯腰的姿势,让我们看到了什么是真正的长者风范。
  有位记者,采访吉首大学图书馆馆长郑英杰教授。采访完毕,尚有腿疾在身的郑馆长坚持把记者送出图书馆的大门。临出门前,记者注意到,馆长突然停下来,吃力地弯下腰去。原来,郑馆长发现,干净宽敞的图书馆大厅地面上,不知道是谁不小心掉了一团纸屑。他弯腰把纸屑拾起,轻轻放进垃圾箱里。馆长捡纸屑的一连串动作,有点迟缓,但在记者的眼中,很美、很潇洒。
  一个弯腰的姿势,是美德划出的一道优雅的弧线。
  在学校,我上体育生的专业课。上午的上课时间是八点,学生们也许是起得晚的缘故,总喜欢手里拿着早点,边吃边匆匆地往上课的运动场上赶。那天,照例是我给他们上专业课,集合时,我发现一些学生随手把装早点的塑料袋塑料杯扔在旁边的空地上。注意环保、不乱扔垃圾是一个大学生理应具备的个人修养,我完全可以把他们严厉地批评一顿,再责令他们把地上的垃圾一一收拾干净,但我没有这样做。集合完毕,我让全体学生“稍息”站立。在他们的默默注视下,我弯腰把他们扔在地上的塑料袋和塑料杯一一拾起,送进旁边的垃圾箱,然后才开始上课。这堂课,我发现他们注视我的目光,饱含着赞赏和敬意。以后再上课时,类似的情况销声匿迹。

第70节:放下狭隘:心宽,天地就宽(5)
  一个弯腰的姿势,是一种特殊的语言,无声胜有声,唤醒心中的春天。
  “预习”死亡,就是提示自己,我们终将老去,一切终将过去,要学会爱和珍惜,学会感恩,学会宽容,学会看淡一些东西。
  07“预习”死亡
  人对死亡的恐惧大抵是与生俱来的,而死亡就像人的影子,必将伴随短暂人生的全过程。
  我对死亡的有意识的恐惧,最早发生在六岁左右,在这之前,我虽然也怕黑,怕鬼,怕传说中的红毛野人,但也许是因为无知者无畏吧,由于不知道真正的死究竟是怎么一回事,所以我们这帮小孩子,远远近近的丧事都爱去看个热闹,村里村外一有老人过世,我们就大声地叫着嚷着去捡鞭炮,吃“崩饭”,高兴得跟赶喜事儿没什么两样。晚上看道士给死者做“道场”,看得津津有味,看到子夜时分就能吃到一顿香喷喷的“半夜饭”,实在有意思极了。做完几天几夜的“道场”后,就是送葬。响铳开路,鼓乐齐鸣,送葬的队伍浩浩荡荡,好不壮观!我们总会不知疲倦地跟在那长长的送葬队伍后面,一直跟到坟场,直到看完棺材入土,才肯心满意足地回家。看多了这些,我们便也学着玩一些送葬的游戏,“死者”一般是一只死老鼠,或者是一只死蛤蟆。男孩子有的抬“棺材”,有的用瓦片做“八排锣鼓”敲敲打打,女孩子则一律哭哭啼啼,扮得跟真的一样。但大概是过了六岁,突然有一天,我就明白了死并不是像妈妈说的那样“睡着了”,而是永远地与这个世界告别,埋进土里腐烂了,从此,这个世界上就不再有这个人了,于是,我开始非常非常地害怕死亡。记得有一段时间,我在大我几岁的堂兄“毛佗哥哥”家睡,因为他母亲很节俭,怕费煤油,我们一上床就得把灯盏吹熄。那是一个漆黑漆黑的夜晚,我莫名其妙地想到,人长大后就会变老,变老了就会死,死了就再也没有亲人没有伙伴了,只能一个人孤伶伶地躺在那墨黑墨黑的棺材里,一点一点地腐烂掉想着想着,又害怕又难受,不由得伤心地哭了,泪水打湿了枕头。可我又不敢把睡得正香的“毛佗哥哥”叫醒,告诉他我为什么哭,我怕他笑我胆小,笑我懦弱。后来长大了点儿,上学了,大抵是因为好玩,又把死这件事给忘掉了。
  十年后,我又亲身经历了一次真实的死亡体验,早已忘掉“死亡”的我,着着实实吓了一大跳。那时我在县城的补习学校复读,有一次感冒发烧,一个人去小诊所打吊针,医生为了多赚钱,置我的生死于不顾,在一瓶生理盐水里兑了十二支青霉素,结果出现严重的药物过敏反应,口干舌燥,浑身冒汗,心跳迅速加快。我慌了,连忙招呼护士小姐把医生叫来,医生不慌不忙地让护士小姐给我打了“解药”。打完“解药”后,护士小姐又给我倒来开水,要我多喝几杯,喝完了坐在那里不动,等没事了再走。这种激烈的过敏反应持续了将近一个小时,情况基本稳定下来后,我还是不敢走,生怕死神退到半路上又折回来把我掳了去。直到黄昏时分,我才无力地走出诊所,独自来到波涛翻滚的资江边,静静地坐到天黑。我第一次懂得,活着很难很难,死却是一件多么容易的事。
  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曾经神秘的死便越来越司空见惯了,特别是高中和大学几位同学的非正常死亡,更让我感到死亡的不可预兆和如影相随。而在我老家,我所生活的那个村庄,人类的新陈代谢更是在我的眼皮底下如此清晰地发生着。我每年回去一两次,每次回去都会发现,又少了几张熟悉的面孔,多了几张陌生的面孔。当妈妈告诉我,某某爷爷、某某奶奶、某某伯伯、某某婶娘“老了”时,我再也不会像以前一样感到震惊了,取而代之的是大地般的平静。能有什么理由不平静呢?对于每个人,死都是迟早的事,生命,都是从无处来,向无处去,完成一个注定的轮回罢了。因此,生命之旅,其实就是死亡之旅;死亡之旅,其实就是回家之旅。是的,回家,死就是这么简单。

第71节:放下狭隘:心宽,天地就宽(6)
  曾经在张海迪的《生命的追问》一书里,读到过一篇关于死亡的文章,题目叫《死是美丽的》。突然发现,自古以来令人恐惧、令人断肠、令人望而生畏的死,原来也可以这样温馨而美好。而在史铁生的笔下,死便成了生的一种默契:“现在我常有这样的感觉:死神就坐在门外的过道里,坐在幽暗处,在凡人看不到的地方,一夜一夜耐心地等着我,不知什么时候,它就会站起来,对我说:嘿,走吧。我想那必是不由分说。但不管是什么时候,我想我大概仍会觉得有些仓促,但不会犹豫,不会拖延。”面对死亡能有此等从容,也就活到一个很高的境界了。在他们那里,死不是生的终结,而是生的另一种延续。国学大师文怀沙更绝,他干脆把人生比做住了一回旅馆,吃饱了,喝足了,便可心满意足,笑而归去。何等豁达,何等超然!
  人对死亡的态度,从某种意义上说,其实也是对生活的态度。从恐惧死亡,到接受死亡,再到平静地面对死亡,这一过程便是生命和思想走向成熟的渐进过程。一个能够平静地面对死亡的人,是绝对能够平静地面对生活中一切的,包括深深的坎坷,包括巨大的厄运,包括一切误解、一切冲突、一切纷争因此,我常常想,如果我们都从很年轻的时候便开始“预习”死亡,我们一定会少很多困惑和苦闷,多很多快乐和坦然,一定会少很多冲突和纷争,多很多关爱和宽容。“预习”死亡,就是提示自己,我们终将老去,一切终将过去,要学会爱和珍惜,学会感恩,学会宽容,学会看淡一些东西。我坚信,在人生大限来临的时刻,也是人生最圣洁最接近完美的时刻。假使人们都能提前以终老时的人生态度对待人生,生命将会演绎得多么宁静,多么和谐,多么美丽!
  只有远离偏见,才有人与内心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
  08狭隘与偏见
  狭隘的思想,产生偏见。
  偏见危害无穷,小到影响个人命运,大到阻碍社会发展。
  伽罗毕,杰出的数学家,因为他的理论太超前,论文曾经多次被退回。21岁的他在决斗中身亡,作为“异端”,生前始终未被承认。
  迈耳,第一个发现能量守恒的人,因为到处是偏见,得不到人们的理解而发疯。
  亚·鲍耶,第一个写出非欧几何学著作的人,连他的数学家父亲都强烈反对这种怪论,最后离家出走,不知所终。
  人类历史上,因为偏见而造成的悲剧,不胜枚举。
  现实生活中,偏见也像一个幽灵,无处不在。
  某人曾经做过小偷,人们看他的儿子也像一个贼,这就是偏见。
  某学生成绩一向很差,突然考了个第一,大家都不相信他有这水平,这也是偏见。
  某女士没有文凭,但长得漂亮,她不提升没人说,一提升就会有很多风言风语,这也是偏见。
  要想没有偏见,就要创造一个宽容的社会。
  要想根除偏见,就要首先根除狭隘的思想。
  只有远离偏见,才有人与内心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
  人生,真的少不了那一份牵手的美丽啊!
  09没有爱就没有世界
  上大学时,来自贫困农村的贫困家庭的我,发生“经济危机”是常有的事。
  一天上午,收发室的黑板上终于出现了我的名字。领到汇款单一看,竟是在广东打工的永新兄寄来的一百元,心湖便渐渐地荡开了涟漪
  我与永新兄同一年进初中,但开始不在一班,并不相识。初二那年,我因眼病休学,复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