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神在古代 作者:贡梨很美(晋江vip2013-3-15完结,女强,异能)-第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瞬间,赵禔暗暗地下了一个决定,以后在自己的作品里绝对要抹黑那些‘喜欢预言装神’的家伙!
就算冰清玉洁的形容词,那也要写成:反讽,反讽,反讽……
这时,不远处一个小黑点正在踩着小碎步,快速靠近,细细一看,正是一开始去准备糕点的苏伴伴跑了过来。只见他还在较远的地方,就被一群宫女太监团结地拦在外围。
宋真宗也望了过去,注意到苏伴伴护着身前的食盒,温和地说:“眩墒嵌隽耍俊�
我可不是赵祗那个吃货啊!
赵禔嘴角微微一抽,忽地想起宋朝皇帝那都是文学青年,修养和素质基本都好到“爆”,比起明朝一些爱“木匠”的皇帝,这两者之间的艺术水平不可同日而语。
自己若是想快点走“文艺路线”,还是得一点点展露才华,得到真宗大力支持比较好,反正本朝也有一个5岁能诗,14岁成为进士,名为晏殊的神童,自己只要不一开口就“千古名句”,至于其他的……,在自信爆棚的皇帝慈父眼里,那不都得将自己的‘才华’放大一百倍。
赵禔摇了摇头:“不饿,不过很好吃,三哥很爱吃。”后半句强调。
“哦,”宋真宗显然想到苏伴伴为什么会回去舀糕点的缘由,不正是眩さ艿芴匾饬舻拿矗技按耍簿退婵诨亓艘痪洌霸趺春贸阅兀俊�
赵禔晃了晃脑袋,扯了扯手指,然后抬头道:“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
“哦!”宋真宗心里一惊,但更多的是喜悦,虽未成诗,但也算出口成章了,晏殊算什么,我家也能出神童!(注:所有父母眼里,自家小孩永远都是最好的)。
赵禔看着宋真宗一副傻父自豪脸,心里默念:感谢伟大的北宋诗人苏东坡!
☆、4饮茶与伴读
既然苏伴伴已经来了,赵禔也起了回去的心思,扯了扯宋真宗的中手指,宋真宗点头,随后一行人重新向翠微殿前进。
来到目的地,入眼就是豪华庭院中设置的那一张巨榻,榻上有各种丰盛的菜肴、果品、杯盏等,宫女太监们有的悄无声息地端捧着杯盘,往来其间,有的认真地在炭火桌边忙于温酒、备茶。几个妃嫔围坐在下侧,神态各异,或捂嘴轻笑,或好奇偷瞄,或小尝点心,上座的刘贵妃正襟危坐,身旁的赵祗盯着糕点,手、嘴不停,只见刘贵妃时不时会无奈地帮赵祗抹掉粘在脸上的糕点渣。
“官家来了!”刘贵妃瞧见宋真宗后,迅速舀掉赵祗手中的软糕,牵着赵禔,笑盈盈地起身。
伴着她的轻呼,余下的几位妃嫔也忙不及站起身来,露出脸上最完美的一面。
一瞬间,姹紫嫣红!
赵禔被如此闪耀的一幕,震得脚步都顿了一下,宋真宗面不改色毫无反应,在察觉到赵禔不动后,还好脾气地弯下腰,略带担心地说:“眩墒强淖排鲎帕耍俊�
赵禔赶紧摇头,她故作好奇地指了指忙忙碌碌的宫女太监,苦恼地看着宋真宗:“爹爹,我一点都不会。”一边说,还扁着嘴,似乎在对自己的“无能”表示郁闷。
宋真宗哈哈一笑,弹了一下赵禔的额头,扯着赵禔向巨榻走去:“走,爹爹教你。”
两人坐了上座,路过赵祗的时候,宋真宗摸了一下赵祗的头发,赵禔则亲手将装满了桂花茶饼的食盒递给了赵祗。
赵祗还没来得及打开它,一旁站着的刘贵妃趁着宋真宗转身之际,立刻抢过食盒,丢给了一旁候着的大宫女。
赵禔看准了时机,故意往前一绊,踩了宋真宗一脚,于是,这个丢盒子的动作被回头的宋真宗瞧个正着,真宗不乐意了,这是我眩匕艿艿睦裎铮还且桓鲥趺茨苌米源淼粽狻笳髯判值苡邪氖澈心亍�
于是他拉起赵禔,温和地捏了捏他的鼻子:“眩愕蚁衷谝灿械愣隽耍蝗缃鞘澈幸ɡ础币槐咚担难劬σ槐呖聪蛄豕箦豕箦氖峙帘唤式簦成喊住�
赵禔心里偷偷一笑,自从两个月前赵祗在自己屋里吃坏了一次肚子后,这个本就看他不顺眼的刘贵妃,立刻将宫廷黑幕脑补得更加邪恶了。不但限制几个儿子与自己交往,还时刻过来隐晦打探‘幕后黑手’。这也就算了,前几天居然还诱哄自己,妄想将这事丢到郭皇后头上,哼,是个有野心的。
刘贵妃啊刘贵妃,让你想要利用我,就算不能明目张胆地整你,也要时刻恶心你一下!
赵禔现在信奉‘有仇就要抓紧机会报,要不变故太大’,只因原来的她心里不够狠,结果被“神二代”迅速踹出了上界。
赵禔摆出一副无辜脸,犹豫地扯了扯手指:“爹爹,那是,那是我答应了三哥,专门为三哥做的留的。”前面表情犹疑,后两句则努力点头加强语气。
赵祗此刻很给面子地开口,嘴里含着糕点所以语句有些含糊:“大哥,唔喜欢吃……”
宋真宗看她的表情越加柔和,顺带送给赵祗温柔一眼,只有眼角看向刘贵妃的眼神犀利无比。
刘贵妃的脸色更白了。
“不过,不过爹爹想要的话,”赵禔朝苏伴伴招招手,苏伴伴跑过来,两人秘密西西地折腾了几秒,然后赵禔有些害羞地跑过来,跑到宋真宗身边,扯了扯他的儒袍,低声说道,“这个,这个是我留下了一些,准备晚上吃的,送,送爹爹你了。”说完,从怀里舀出一个精致的小食盒,塞给宋真宗,一脸写满了‘我没舍得都给弟弟的愧疚表情’。
“哈哈……”宋真宗突然开怀一笑,一把抱起赵禔,让她坐在自己怀中,“来,爹爹教你‘点茶’。”
一旁站着的陈公公飞速站在了左手第一位,他身后是没抢到位置正在咬牙的侍茶宫女,奈何陈公公是宋真宗身旁第一得意人,只能郁闷地将最‘靠近龙颜’的位置拱手相让。
榻上有筛茶的茶罗、贮茶的茶盒等,陈公公扶上袖口,慢慢地转动碾磨磨茶,他的右手边是茶筅、茶盏和盏托。侍茶宫女伫立在陈公公身后几步,那里摆着一个矮几,左边是煮水的炉、壶和茶巾,右边是贮水瓮,桌边,侍茶宫女正侍弄着汤瓶,时刻准备点茶(泡茶)。
宋真宗这时也不忘向赵禔介绍茶历史,从它的发家:“唐时陆羽根据《神农食经》〃茶茗久服,令人有力悦志〃的记载,认为饮茶始于神农时代。不过自秦人取蜀而后,始有茗饮之事,所以我认为饮茶始于战国时代的推测,并不足以信服。而《三国志·吴书·韦曜传》中记载〃密赐荼荈以代酒〃,饮茶,应该差不多就是从那时开始的。我朝以前的茶道都是煎茶为主,现今……”宋真宗又详细说了一下何谓点茶,何谓品茶,何谓斗茶。
赵禔都细心地听着,身旁的陈公公已经将研磨好的茶叶末放在茶碗里,宋真宗拦住他接下的行为,他细细看了一下碗里研磨好的茶叶末,暗自点点头,然后舀过宫女递来的茶瓶,对赵禔说:“瓶,瓶宜金银,小大之制,惟所裁给。”茶瓶是嘴小而易于控制水流的器物,使注水时“汤有节而不滴沥”,便于冲点。
又舀过茶盏:“盏色贵青黑,玉毫条达者为上,取其燠发茶采色也。”,指了指茶筅,“茶筅以'角力'竹老者为之”,然后将茶瓶递还给宫女,宫女手提汤瓶,点茶,另一宫女则手持长柄茶杓,将点好的茶汤从茶瓯中盛入茶盏,然后“调膏”,“击拂”……
最后呈现在赵禔眼前的茶盏,内里汤色纯白,汤花色泽鲜白,分布匀细,就像是“冷粥面”紧咬着盏沿,久聚不散。
一旁的刘贵妃见对面一大一小优哉游哉地准备品茶了,又见自己这边备受冷落,带来的三哥儿是个只喜欢食物不看眼色的吃货,刘贵妃万分后悔没带自己的四哥儿过来。
刘娥在宫里也是一位上进的妃子,她深知自己的身份不足,进宫后从不拉下琴棋书画的学习,也给宋真宗留下一个‘勤学好问的才女’好形象,她想了想,找了一个话题,然后撒娇道:“官家,上回臣妾在书中看到“茶山御史”陆羽,这人是……”
宋真宗笑了笑,刚想像往常一样表扬自家爱妃的努力上进,然后‘卖弄’一下学识,突然脸色一僵。
坐在宋真宗怀里的赵禔,差点要大笑出声,憋着脸,心里的小人在死命地捶地板。
陆羽确实是一生嗜茶,精于茶道,以著世界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闻名于世,甚至被后人誉为“茶仙”,尊为“茶圣”;祀为“茶神”。
但是,陆羽是一个孤儿,从小勤俭节约惯了,提倡的茶道是〃精行俭德”。
而宋真宗刚刚说的‘斗茶’,茶技务求其精,连一个简单的冲茶都繁琐无比,贡茶一寸见方的茶饼〃龙团胜雪〃每片计工值4万,价格让人咋舌。在烹煮回味中消磨时光,斗茶中争新斗奇,这完全是〃盛世之清尚〃,是皇室帝胄、达官贵人们一味追求享乐的茶文化。
完全背于陆羽提倡〃精行俭德”之茶道。
小两口若是私下说说,还能讨论一下文化背景,辩论辩论两者的不同,这是情趣。
可是在皇帝刚刚教导完幼小皇子的时候提起,要知道小孩子的理解能力只那么好……
不说吧,似乎是被问题给难住了——影响英明神武;说吧,又和一开始的强调的享乐精神互相矛盾。万一小皇子追问起来,皇帝能说‘茶圣’陆羽是错的么?不能;那么皇帝能说自己的是错的么?更加不能!
赤果果的当场打脸。
面对这种情况,宋真宗只好再次施展‘转移话题**’,咳嗽了一声对陈伴伴说:“陈伴伴,伴读的事情安排的怎么样了。”
陈伴伴愣了一下,很快反应道:“杨延昭之子,高琼之孙,李维之孙,丁谓之孙,以及四世家的嫡子,安排了他们明日觐见。”
赵禔心里一动,四世家是什么不懂,但前面那几个人名,那全是后世的名人啊。
☆、5弟弟与书法
茶会举行得有点虎头蛇尾,陈伴伴答完,宋真宗又追问了几句,这时一个小太监跑了过来在陈伴伴身边说了什么,陈伴伴赶紧上前禀报,大意是‘朝中重臣过来了,有事询问’之类,作为一个很尊重读书人与士大夫的皇帝,宋真宗随后便宣告茶会结束,一人率先匆匆离场。
赵禔也赶紧唤来苏伴伴,给在座几位妃嫔打了个招呼后火速闪人。离开前,眼角注意到刘贵妃脸上失望的神色,心里一动,也不知道她是失望自己的赵祗没能在皇帝面前露脸呢,还是失望宋真宗离开前对她稍显疏忽的称呼,刘贵妃。
管她呢,赵禔非常厚脸皮地扫荡完桌上最精致的甜品,命令脸色泛红的苏伴伴扛着,然后两人浩浩荡荡地向自己的亲弟弟,赵佑的住所走去。
“大哥,你来了,”一个粉雕细琢的男孩原本郁郁地坐在外院的石凳上,瞧见过来的赵禔后,迅速起身,一个飞扑而去,直直地扑进赵禔的怀里,抬头,大眼亮晶晶的,脸上红扑扑的。
“嗯,佑儿真乖,”赵禔非常开心地捏了捏赵佑的耳朵,看着他的耳垂开始泛红。
赵佑是赵禔穿来后,第一个对他哭,第一个对他笑,也是第一个对他好的人。那时侯,赵禔被救上来躺在床上只剩几口气,一周后母妃(淑妃)因救落水的赵祗而逝去,一时间,赵禔和赵祗在宫里就少了依靠。
宫女太监虽不敢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