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第三帝国的兴亡-纳粹德国史 >

第223章

第三帝国的兴亡-纳粹德国史-第223章

小说: 第三帝国的兴亡-纳粹德国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两天之后,冯。克鲁格陆军元帅代替伦斯德任西线总司令。7 月15日,隆美尔写了一封长信给希特勒,用陆军电传打字机发出。他在信上写道,“部队正在各地英勇作战,但是这场寡不敌众的斗争即将结束”。他用亲笔写了一段附言:我必须请求您毫不迟延地作出恰当的结论。我作为集团军的司令官,感到有责任清楚他说明这一点。
  隆美尔当时对斯派达尔说:“我已经给了他最后的机会。如果他不利用这个机会,我们就要行动。”
  两天之后,7 月17日下午,隆美尔在从诺曼第前线返回总部途中,他的军官轿车受到低飞的盟军战斗机的扫射,他身受重伤,当初以为活不过当天。
  这对密谋分子是个不幸,因为隆美尔这时已经义无反顾地下定决心,要在以后几天里,尽他的力量推翻希特勒对德国的统治,尽管他仍然反对暗杀希特勒。斯派达尔说他敢保证隆美尔确已下了决心。事实证明,陆军军官中间极其缺少隆美尔的魄力和勇气。而这些陆军军官,当东西两线德军在1944年7 月都告崩溃的时候,好不容易终于要想打倒希特勒和国社党了。
  斯派达尔说,密谋分子“痛感自己失去了力量的支柱”。
  最后关头的密谋活动
  盟军在诺曼第登陆成功,使柏林的密谋分子陷于极大的混乱。如前所述,施道芬堡并不认为盟军会在1944年登陆,即使登陆,成败的可能性也各居一半。他似乎希望登陆失败,因为美英政府在受到这样一次流血牺牲、代价重大的挫折之后,会更愿意在西线同他的反纳粹新政府议和,在这种情况下他的政府就可以取得更好的议和条件。
  形势显示进攻已经成功,德国已经遭受又一次决定性的失败,在东线也有即将遭受一次新的失败之势。这个时候,施道芬堡、贝克和戈台勒就开始考虑继续执行他们的计划还有没有用处。如果他们成功,他们只会受到促成最后的灾难的谴责。虽然他们明白这种灾难现在已经不可避免,但德国人民群众一般还没有认识到这一点。贝克的最后结论是,虽然反纳粹的起事成功,现在也不能使德国免遭敌人的占领,但至少可使战事结束,使祖国不再流血和受到摧毁。现在议和还可以防止俄国人打进德国和使它布尔什维化。议和还可以向全世界表明,除了纳粹德国以外,还有“另一个德国”。而且——谁知道呢?——说不定至少是西方盟国,会对被征服的德国不至于过分苛刻,尽管它们提出了无条件投降的条款。戈台勒同意这种看法,他对西方民主国家甚至还寄予更大的希望。他说,他知道丘吉尔多么害怕“俄国的全面胜利”的危险。
  以施道芬堡为首的年轻人却没有完全被说服。他们去征求特莱斯科夫的意见。后者现在是驻防在崩溃中的俄国战线上的第二军团参谋长。
  他的答复使得那些踌躇不决的密谋分子重新走上正轨。
  必须不惜任何代价进行刺杀的尝试。即使失败,在首都攫夺权力的尝试也必须进行。我们必须向全世界和我们的后代证明,德国抵抗运动的成员敢于走出决定性的一步,而且不惜为此冒生命的危险。同这个目标相比,其他任何事情都是无足轻重的。
  这个启发性的答复使问题得到了解决,使施道芬堡和他的青年朋友们的精神重新振作起来,怀疑也冰释了。俄国、法国和意大利战线的崩溃迫在眉睫,促使密谋分子立即行动。促使他们加紧执行计划的,还有另一个事件。
  从一开始,贝克一戈台勒一哈塞尔集团就拒绝同共产党地下组织发生任何关系,后者对前者也是如此。在共产党看来,密谋分子的反动性质不下于纳粹分子,如果他们获得成功,国社党德国虽然被推翻了,他们却会阻止一个共产党德国的出现。贝克和他的朋友们很明白这条共产党路线。他们也知道,共产党的地下活动是由莫斯科指挥的,它的主要作用是为俄国人提供情报。* 他们还知道,共产党的地下组织中混进了不少秘密警察的特务。秘'1044'密警察头子海因里希·缪勒把这种特务分子称作“V人”。缪勒本人是苏联内务部特务机关的仿效者和崇拜者。
  6 月间,密谋分子违背戈台勒和一批老人的劝告,决定同共产党人接触。
  这是出于社会民主党方面,特别是阿道夫·莱希维恩的建议。莱希维恩是社会民主党的哲学家、以“候鸟”著称,现任柏林民俗博物馆馆长。他同共产党人保持着暖昧的关系。虽然施道芬堡本人对共产党人是怀疑的,他的社会民主党朋友莱希维恩和莱伯说服了他。他们说,同共产党人保持某些联系现在是必要的,因为这样可以了解他们在干些什么以及如果政变成功,他们打算怎么办,而且还可以在最后时刻,如果可能的话,利用他们来扩大反纳粹抵抗运动的基础。施道芬堡勉强同意莱伯和莱希维恩在6 月22日同共产党的地下领袖们会见。但他警告他们,尽量少告诉共产党人有关的情况。
  会见在东柏林举行。莱伯和莱希维恩代表社会民主党人,名叫弗朗兹·雅可布和安东·沙夫科夫的两个人,自称是——也可能确实是——共产党地下组织的领袖。他们还有另一个同志作伴,他们介绍这个人名叫“兰博”。这些共产党人对反对希特勒的密谋看来知道不少内情,他们还想作进一步的了解。他们要求在7 月4 日同密谋集团的军事方面负责人会见。施道芬堡拒绝了这个要求,但授权莱希维恩代表他在那一天同他们继续会谈。莱希维恩一到那里,就同雅可布、沙夫科夫一起被捕了。原来“兰博”是秘密警察的密探。第二天,莱伯也被捕了,而施道芬堡原来是指望他在新政府里成为主要政治力量的。
  施道芬堡对莱伯的被捕感到十分震动,因为他同莱伯已经建立了亲密的私人友谊,并且认为莱伯是拟仪中的新政府所不可缺少的人物。不仅如此,他还立刻看到,现在希姆莱的部下已经紧紧跟踪,整个密谋组织已有随时败露的危险。他认为,莱伯和莱希维恩是勇敢的人,可以期望他们即使在酷刑之下也不吐露任何机密。但他们到底能不能这样?有些密谋分子觉得并不能完全肯定。即使是最勇敢的人,当他们的身体被难以忍受的痛苦折磨的时候,他们能够保持沉默的时间也许是有限度的。
  莱伯和莱希维恩的被捕是促使密谋分子立即采取行动的又一个动力。
  1944年7月20日的政变
  快到6 月底时,密谋分子交上了一个好运。施道芬堡被提升为上校,而且被任命为国内驻防军总司令弗洛姆将军的参谋长。这个职位不但使他可以用弗洛姆的名义给国内驻防军发布命令,而且使他可以直接地和经常地见到希特勒。事实也确是如此,元首每星期总有两三次要召令国内驻防军司令或其代表到大本营去,要给在俄国伤亡惨重的师团补充兵员。施道芬堡想在一次这样的会议上放置炸弹。
  施道芬堡现在成了密谋集团的中心人物。成功的唯一希望完全在他身上。在密谋分子中,只有他能够进入警卫森严的元首大本营,因此杀掉希特勒非他莫属。由于弗洛姆还没有完全争取过来,不能肯定算数,所以在搞掉希特勒之后,指挥军队占领柏林,也是他作为补充军参谋长的任务。他要在同一天里,在相距两三百英里的两个地方——元首在上萨尔斯堡或腊斯登堡的大本营和柏林——实现这两个目标。在第一个和第二个行动之间,他还必须花两三小时,乘飞机回首都,而他在飞机上的这段时间里,什么也不能做,只能指望他在柏林的同伙已经放手执行他的预定计划。我们在下面就会看到,这是困难之一。
  还有其他的困难。其中之一是一种几乎是完全不必要的考虑,但是在那些现在已决心豁出去的密谋分子心里却产生了这种考虑。他们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即仅仅把阿道夫·希特勒杀掉是不够的。他们必须同时杀掉戈林和希姆莱,以保证这两个人所掌握的兵力,不会用来反对他们。他们还认为,如果把希特勒这两个主要的助手搞掉,在前线的那些还没有争取过来的高级将领会更快地响应他们。由于戈林和希姆莱常常在元首大本营参加每日军事会议,密谋分子觉得用一颗炸弹同时干掉这3个人,也许并不是大困难的。这一愚蠢的决定,使施道芬堡丧失了两个宝贵的机会。
  7 月11日,他奉召到上萨尔斯堡去向元首报告关于急需的补充兵员的供应的问题。他在到伯希特斯加登的飞机上,带了一颗谍报局的英制炸弹。密谋分子前一天晚上在柏林举行的一次会议上,决定趁这个机会杀掉希特勒——还有戈林和希姆莱。但希姆莱那天没有出席会议。施道芬堡抽出一会儿功夫,从会场出来,打电话给柏林的奥尔布里希特,告诉他这个情况,并强调说,他还是能把希特勒和戈林干掉的。但是这位奥尔布里希特将军却力劝他还是改日连希姆莱一起干掉。那天晚上,施道芬堡回到柏林,碰到贝克和奥尔布里希特,坚决主张下一次他一定要下手搞掉希特勒,不管戈林和希姆莱在场与否。贝克和奥尔布里希特都同意了。
  下一次的机会很快就来了。7 月14日,施道芬堡奉命在第二天向希特勒报告补充兵员的情况,因为俄国战线上的中央集团军在丧失了27个师之后,已经不成其为一支作战力量了,所以必须征调每一个能够征调的新兵去填充俄国战线上的缺口。那一天——14日——希特勒已经把他的大本营迁回腊斯登堡的“狼穴”,亲自负责恢复中路战线的阵地。在中路战线,红军已经到达离东普鲁士只有60英里的地方了。
  7 月15日早晨,施道芬堡上校再度乘飞机到元首总部去,皮包里装着一颗炸弹。这一次,密谋分子认为成功已有十分把握,所以一致同意第一个“伐尔克里”信号——通知军队开始向柏林进军,坦克部队开始从克拉姆普尼茨装甲学校驰向首都——应在希特勒会议开始(预定下午1 时)之前两小时发出。接管工作不得有丝毫延误。
  7 月15日星期六上午11时,奥尔布里希特将军对柏林发出“伐尔克里”
  一号指示。中午以前,军队就向首都中心移动,奉命占领威廉街。下午1 时,施道芬堡挟着皮包,来到元首的会议室,作了关于兵员补充的报告,然后离开会议室,去同柏林的奥尔布里希特将军通电话,用事先准备好的密语告诉后者说希特勒在场,他打算回到会场,让炸弹爆炸。奥尔布里希特通知他,柏林的军队已在移动。这件伟大事业的成功终于似乎就要到手了。但是,当施道芬堡回到会议室的时候,希特勒已经走了,而且没有再回来。
  闷闷不乐的施道芬堡赶快再打电话,告诉奥尔布里希特这一新的情况。
  这位将军马上撤销了“伐尔克里”信号,命令军队尽快地、尽可能不引人注意地回到军营。
  还有一个失败的消息也沉重地打击了密谋分子。施道芬堡回到柏林之后,他们集会商讨下一步怎么办。戈台勒主张采取所谓“西方解决办法”。
  他向贝克建议,他们两人飞到巴黎去,同冯·克鲁格陆军元帅计议在西线停战,由西方盟国同意不再推进到德法边界线以东,这样就可以把西线的德军腾出来而开到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