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第三帝国的兴亡-纳粹德国史 >

第139章

第三帝国的兴亡-纳粹德国史-第139章

小说: 第三帝国的兴亡-纳粹德国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是在9 月8 日午夜12点敲过不久,德国的一个装甲师到达了华沙外围之后,里宾特洛甫给驻在莫斯科的舒伦堡发了一个“绝密”的“急”电,声称波兰战事“进展之神速甚至也出乎我们的预料”,因此德国希望知道“苏联政府的军事意图”。次日下午4 点10分,莫洛托夫作了回答,他说,俄国将“在最近几天之内”采取军事行动。同一天,这位苏联外交人民委员在作出上述答复之前就已经“为德军进入华沙”正式向德国人致贺了。9 月10日,莫洛托夫和冯·德·舒伦堡大使碰到了一个大难题。这位外交人民委员首先告诉德国大使,苏联政府“完全没有料到德国会如此迅速地取得军事胜利”,因此苏联现在处于“为难的境地”。然后他就提出了克里姆林宫用什么借口侵入波兰的问题。据舒伦堡打给柏林的“特急绝密”电来看,苏联准备用的借口是:波兰正在瓦解,因此,苏联有责任援救受到德国“威胁”的乌克兰人和白俄罗斯人。' 莫洛托夫说' 为了使苏联在群众面前师出有名,同时避免使苏联看来像个侵略者,这样解释一下是必要的。同时,莫洛托夫还抱怨说,据德意志通讯社最近的报道,冯·勃劳希契将军已宣布“德国东部边境上的军事行动已经没有必要”。莫洛托夫说,如果真是这样,如果战争真已结束,那么俄国“就不能再发动一场新的战争”。他对整个局势感到非常不痛快。使得事情更加复杂的是,9 月14日,莫洛托夫把舒伦堡找到克里姆林宫来,通知他红军将在他们原先预计的时间之前出动,然后问他德国什么时候可以攻陷华沙。为了师出有名,俄国人必须等到波兰首都陷落之后才能出兵。
  这位人民委员提出了一些令人难以答复的问题。华沙将在什么时候攻破?如果俄国出兵要把罪名归在德国身上,德国人愿意不愿意?9 月15日晚,里宾特洛甫通过德国大使转给莫洛托夫一份“特急绝密”电报,回答了这些问题。他说,德军在“最近几天之内”就可以占领华沙。德国“欢迎苏联现在就采取军事行动”。至于俄国打算找个借口把罪名推在德国身上,那是“绝对不行的……这种做法违反德国的本意……不合当初在莫斯科缔结的协定……而且会使两国以互相敌对的面目出现在全世界面前”“最后,他要求苏联政府确走他们进攻波兰的“日期和时间”。
  第二天晚间苏联政府就确定了出兵日期,在缴获的德国文件'628' 中发现有舒伦堡的两份电报,叙述作出决定的经过,淋离尽致他说明了克里姆林宫的奸诈。
  我在下午6 点会见了莫洛托夫' 舒伦堡在9 月16日的电报中说' ,莫洛托夫宣布,苏联即将进行军事干涉──也许就在明后天。斯大林正在同军队领导人开会……奠洛托夫还说……苏联政府将提出以下的理由作为借口:由于波兰国家已经归子瓦解市不复存在,因此,同波兰缔结的一切协定也归于无效,第三国可能会利用目前出现的混乱局面。苏联政府认为,自己有责任进行干预以保护乌克兰和白俄罗斯族同胞,使这些不幸的人民有可能在和平的环境中安居乐业。
  由于唯有德国可能是这里提到的“第三国”,舒伦堡对这种说法表示反对。
  莫洛托夫承认,苏联政府提出的理由在德国人听起来确实有点不入耳,但他要求我们体谅苏联政府的苦衷,不要在这点小事上斤斤计较。苏联政府实在找不到其他的理由,因为苏联以前从来没有过问过住在波兰的少数民族同胞的情况,目前的干涉行为对外说来总得要找一个理由。9 月17日下午5 点20分,舒伦堡又给柏林发了一个“特急绝密”电。斯大林于两点接见了我……他告诉我说,红军将于6 点钟越过苏联边界……苏联飞机将自今天起轰炸利沃夫' 伦堡' 以东地区。
  当舒伦堡对苏联公报中的三点提出异议之后,那位俄国独裁者“立即欣然”做了修改。
  于是在9 月17日早晨,苏联就开始蹂躏这个已经被打倒的国家了,理由就是上面那个站不住脚的借口——由于波兰已经不复存在,因而波苏互不侵犯条约也就不再有效,苏联必须保护它自己的利益以及波兰境内乌克兰和白俄罗斯少数民族同胞的利益。这还不算,苏联政府还通知莫斯科的波兰大使,俄国将在波兰冲突中严守中立!第二天,9 月18日,苏联军队和德国人在布列斯特一立托夫斯克会师了。正好是21年以前,诞生不久的布尔什维克政府曾在这里背弃了俄国和西方协约国的同盟关系,屈辱地接'629' 受了德军极为苛刻的单独媾和条件。
  现在他们虽然和纳粹德国狼狈为奸,从地图上抹掉了波兰这个古老的国家,但是俄国人马上就对他们的新伙伴产生了怀疑。斯大林在苏联发动侵略的前夕接见德国大使时就已经表示,他怀疑德国最高统帅部是否会烙守莫斯科协定而退回到双方一致同意的分界线上去。舒伦堡将这件事如实地报告了柏林。这位大使极力向他保证,要他放心,但是显然没有多大效果。“有鉴于斯大林的多疑是尽人皆知的,”舒伦堡在给柏林的电报中说,“最好能授权给我再发表一个足以消除他最后疑虑的声明。”第二天,9 月19日,里宾特洛甫电告那位大使,让他“告诉斯大林,德国一定遵守我在莫斯科签定的协议,我们把这个协定看做是德苏两国新的友好关系的基石”。虽然如此,这两位同床异梦的伙伴之间的摩擦并未停止。9 月17日,这两个伙伴在拟定一份联合公报为德苏共同消灭波兰的行为。洗刷”时,在措辞上又发生了分歧。斯大林反对德国人的底稿,因为,‘它把事情说得过于坦率了”。于是他提出了自己的一份不愧是诡辩杰作的草稿,硬要德国人接受。这份公报声称,德国和俄国的共同目标是“恢复由于波兰国家的崩溃而受到破坏的和平与秩序,协助波兰人民为他们的政治生活造成新的条件”。在寡廉鲜耻方面,希特勒碰着斯大林可以说是棋逢对手了。
  这两个独裁者似乎一度打算以拿破仑的华沙大公国为蓝本,保留一个残存的波兰国家,以缓和世界舆论,但是9 月19日莫洛托夫透露,布尔什维克对于这个问题正在重新考虑。他先对舒伦堡提出愤怒的抗议,指责德军将领无视莫斯科协定,企图攫取应归俄国所有的土地,接着就言归正传。莫洛托夫暗示' 舒伦堡在给柏林的电报中说' ,苏联政府和斯大林本人已经放弃了原先允许一个残存的波兰存在的意图,现在想以皮萨河一那累夫河一维斯杜拉河一散河为界分割波兰。苏联政府希望立刻就这一问题进行谈判。
  由此可见,首先提出完全瓜分波兰,不许波兰人成为一个独立民族存在的,是俄国人,德国人当然求之不得。9 月23日,里宾待洛甫电告舒伦堡,叫他通知莫洛托夫,“俄国方面关于以著名的四河为界的主张同德国政府的看法完全一致”。他表示愿意再度'630' 飞往莫斯科讨论与此有关的细节问题,并确定“波兰地区的最后结构”。
  这一次斯大林亲自主持谈判。他的德国盟友总算领教了他在这次讨价还价的谈判中是多么不讲情谊、寡廉鲜耻、不择手段,这一点,他的英、美盟友以后也会领教到。这位苏联独裁者于9 月25日晚间8 点在克里姆林宫召见了舒伦堡,这位大使回去以后,当夜就打电报给柏林,就某些严酷的现实问题提出警告,并且指出德国可能偷鸡不着蚀把米。
  斯大林声称……他认为留下一个独立的残存波兰国家是错误的。他建议,从分界线以东的领土上,把一直延伸到布格河为止的整个华沙省划归我们所有。作为交换,我们应该放弃对立陶宛的要求。斯大林……还说,如果我们同意,苏联将立刻依据8 月23日的' 秘密' 议定书着手解决波罗的海各国的问题,并且表示希望德国政府在这一方面给予慷慨的支持。斯大林特别指明了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和立陶宛,不过没有提到芬兰:这是一桩狡猾而又狠毒的买卖。斯大林准备用已经被德国攻占的两个波兰省份交换波罗的海各国,他已经帮了希特勒一个大忙,使后者有了进攻波兰的条件,现在他要利用这一点,钻空子尽可能多捞一把。此外,他这样建议也是要求德国人把所有的波兰人全接过手去。他作为一个俄国人,从几百年的历史教训中深深知道:波兰人丧失了独立之后是决不会善罢甘休的。让德国人为他们伤脑筋去吧!俄国人才不管呢,而另一方面,他却可以取得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从俄国割走的波罗的海国家,它们的地理位置为苏联提供了绝妙的屏障,可以防御德国这个盟友的突然袭击。
  里宾特洛甫于9 月28日下午6 点乘飞机第二次到达莫斯科,在前往克里姆林宫之前接到柏林打来的两份电报,知道了俄国人正在捣什么鬼。这是德国驻塔林的公使发来的电报,其中说,爱沙尼亚政府刚才通知他,苏联已经以“立刻发动进攻作为严重威胁手段”,要求在爱沙尼亚境内建立军事和航空基地。当天深夜,里宾特洛甫同斯大林和莫洛托夫作了长时间的商谈之后,打电报报告希特勒,“就在今夜”将缔结一项条约,根据这项条约两师红军和一旅空军将驻扎在“爱沙尼亚领土上;但在目前这段时间内暂不废除爱沙尼亚的政权”。但是,元首原是精于此道的老手,他清楚地知道爱沙尼亚的日子已是屈指可数了。第二天,里宾特洛甫就得到通知,希特勒已经下令撤退居住在爱沙尼亚以及拉脱维亚境内的86000 名日耳曼族人。斯大林提出了他的帐单,希特勒不得不如数照付,至少暂时'631' 如此。他立刻就放弃了爱沙尼亚和拉脱维亚,这两个地方是他在德苏条约中已经同意属于苏联利益范围之内的。这一天还没有过完,他又放弃了德国东北边境上的立陶宛,而根据莫斯科条约秘密条款的规定,这个国家是属于德国利益范围的。
  这次会谈从9 月27日晚上10点一直进行到深夜1 点,斯大林向里宾特洛甫提出了两个方案,内容就像他在25日对舒伦堡提过的那样:第一个方案是接受原先沿皮萨河、那累夫河、维斯杜拉河和散河这四条河划定的波兰分界线,立陶宛归德国所有;第二个方案是把立陶宛让给俄国,交换条件是让德国取得更多的波兰领土' 卢布林省以及华沙以东的土地' ,这样,全部的波兰人就几乎会全都归于德国。斯大林竭力建议德国选择第二种方案。里宾特洛甫于9 月28日上午4 点给希特勒发了一份很长的电报,提出这个问题,希特勒表示同意。
  分割东欧需要进行相当复杂的绘制地图的工作,9 月28日下午进行了3 个半小时的谈判,紧接着克里姆林宫就举行国宴招待里宾特洛甫,斯大林和莫洛托夫提早退席去同应召来到莫斯科的拉脱维亚代表团举行会谈。里宾特洛甫趁这个时间赶到歌剧院去看了一幕《天鹅湖》,半夜又回到克里姆林宫为地图以及其他问题作进一步的商谈。第二天清晨5 点,莫洛托夫和里宾特洛甫就在正式称为德苏边界友好条约的新协走上签了字。这时,斯大林再一次满面春风地在旁观看着,正像一个德国官员事后所报告的那样,“流露出显而易见的满意神情”。“他是有理由高兴的。
  公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