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241]下一次爱情来的时候 >

第21章

[241]下一次爱情来的时候-第21章

小说: [241]下一次爱情来的时候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天我进注射室,看你那样病怏怏靠着输液,眼睛哭得肿肿的,对着电话还笑着说没事。好象是那一次,我才注意到了这个做市场的女孩子,看上去娇滴滴的,可实在坚强得很。”
  曾诚的声音温和,语速不疾不徐,叶知秋的紧张心情总算松驰一点,笑道:“那是头次在外地一个人生病,确实很娇气。再以后算是慢慢学会了照顾自己,有点苗头,立刻吃药或者自己上医院,不给别人添麻烦。”
  “你的确成长得很快,超出了我的意料。”
  听到从不轻易褒奖员工的前任老板的肯定,她却实在说不上开心。成长?当然是成长了,可是成长从来是件无可奈何的事情,更何况成长到现在,她再找不到一个可以在病中、在软弱时刻用来呼唤的名字了,一念及此,她就黯然。
  惨白色的灯箱照出一圈光亮,她努力想笑,但笑得苦涩,曾诚注视着她,轻声说:“也许我逼着员工成长的方式太残酷,让一个女孩子太早承担太多责任。尤其是你,知秋,看你后来独挡一面,有大将之风,我有心疼的感觉。”
  叶知秋听得完全呆住,她看向他,他神情平静,仿佛刚刚讲的只是再平常不过的话。她嗫嚅一下,不知道说什么才好,曾诚却开了口:“走吧,这边风大,小心着凉了。”

  第 18 章

  早上九点,国展前的马路交通限入半停滞状态,刘玉苹带着路易以及另三个设计师从西客站过来,办了入住,放下行李,和叶知秋、沈小娜会合,一同步行去国展前等候换证入场。
  国展前人潮汹涌,还有大量黄牛公然叫卖着门票。他们早做了网上登记,已经拿到入场门票,但还需要换参观证,每个换票口都大排长龙。其他人都年年见识这阵势,不以为奇,只沈小娜又不耐烦了:“国外的展会没有象这样弄得跟大赶集似的,看着一点也不专业。”
  刘玉苹跟她解释这里的影响:“这是国内规模最大的服装展了,大概也是亚洲最大的,做设计如果连这都不来看,实在说不过去,更别说你还想上新品牌。每年在这亮相的新牌子很多,应该对你有参考。”
  叶知秋心不在焉注视前方,并不参与谈话。她昨晚没有睡好,现在有点无精打采,并且还有点其他感叹。自从进了索美,她年年参展,每次都是提前过来负责装修布展,展会开幕后她挂参展证提前入场,没试过这样当观众排队。
  “明年就好了,据说是移到新的会展中心举行,那边面积大,而且不在市中心,去赶热闹的非专业观众会少很多。”路易插话说。
  沈小娜眼睛一转:“刘总,如果您早点批准我做新品牌,也许我们也赶得上明年参展。”
  刘玉苹呵呵笑,女儿肯放下玩心做正事她是开心的,但要她随便松口就不大可能了:“我得看你做出一个象样的策划方案才行,参展可是一大笔投入。”
  沈小娜固然撅嘴,叶知秋同样暗暗摇头,照沈小娜目前的速度,她想刘玉苹大概可以省下这笔投入了。
  进了国展后,大家四散各自参观。叶知秋学设计出身,但做的是市场,看的角度不可能和设计师相同。某种程度上,她是同意沈小娜的说法的。她看过香港、韩国的展会,那边展馆内都相对安静,只见得到专业观众,展位布置简洁实用,以标准展位居多。而国内展会似乎走上了一个过度包装的怪圈,参展商为体现实力,三天展览竞相做大手笔装修布置,更用上模特走秀、乐队表演等招术,吸引得多的倒是来凑热闹的非专业观众眼球,实在有点本末倒置了。
  参观其实也是一个很累的活,尤其这里展馆多,又不停碰上各地经销商、代理商和商场楼面经理、买手,都得止步寒暄交谈。叶知秋慢慢逛着,不时还要接下电话,远远看到曾诚,她马上停住了脚步。
  曾诚在索美展位前抱臂站着,和一个销售经理说着什么。他穿着灰色衬衫配深色长裤,面孔清瘦,身材挺拔,表情专注,笔直地立在一排造型妖异的女装模特前,竟然也不显得突兀。
  他对她以前从来没有语涉及私的地方,昨晚讲的话也只能算罕见流露一下感性情绪罢了,而且马上打住,送她回宾馆门口就说再见离开了。如果没有方文静打来的那个电话,不至于弄得她现在见了他就自觉心虚要绕道。想到这一点,叶知秋就觉得自己实在是很窝囊。
  避开索美展位,所有展馆逛下来,已经是中午了。叶知秋和刘玉苹碰面,一同约某地一个处理尾货的大代理商李总吃饭。此人眼光独到,差不多率先看到处理服装尾货的商机,近两年做得风生水起,生意很是兴隆。
  信和的库存已经到了不能不处理的时候,但仅靠商场反季做活动消化的数量实在有限。刘玉苹始终核算着自己的生产成本,下不了决心。叶知秋此前出差时已经考察了北方的尾货市场,确认靠自己消化尾货既不现实,也会增加人力成本。经人介绍,她和李总详谈了一次,也让他的业务员到信和看了库存情况。
  她写了报告,刘玉苹大摇其头:“他们收尾货的价格实在离谱,处理夏装也就算了。尤其去年上了一批带毛领的冬装,如果这样走掉,亏损就太严重了。”
  “如果刘总一定要保持帐面盈利我就没话说了,不过您做这一行这么久,应该比我清楚,再怎么真皮真毛,款式一过季,砸到自己手里就一文不值。”
  刘玉苹心里自然有数,她不得不承认,所谓白菜价的处理也比让衣服在仓库不见天日要强得多。犹豫权衡再三后,她还是同意了叶知秋的处理方案。
  李总是北方人,个子高大,满面笑容,看着豪爽而不拘小节,满口叫的都是亲热的大姐大妹子,其实精明透顶,和同样精刮的刘玉苹谈起生意经来,自然很棋逢对手。叶知秋并不插手他们讨价还价,只提供自己分析的库存服装比例给刘玉苹参考,提醒她注意细节。
  尾货处理不同于时装代理,需要认真看每个款式、色样和尺码的搭配,基本是打包甩出去,可涉及到四季服装不同的成本,锱铢必计地谈起来仍然很伤神,再加上边吃边谈还得喝点酒,伤胃也是免不了的。
  一顿饭拖拉到快下午两点,总算基本达成了一致。告辞出来,刘玉苹赶去看另一地的面料展,叶知秋告诉她自己的安排:“刘总,下午我去听一下展会举行的市场论坛,明后两天联络另外几个大代理商,拜访几个二线商场,争取在订货会的时候能把这边的局面打开一点。”
  刘玉苹点头:“小叶,辛苦了,昨天小娜没胡闹吧。”
  真是知女莫若母,叶知秋莞尔。沈小娜昨晚泡吧直到半夜,才带了一身酒气回来,情绪高涨地哼着歌开灯洗头洗澡,叶知秋好容易才睡着,被她吵醒了,自然很不悦,告诉她再这样的话,要么明天去跟她妈住,要么另开个房间。
  沈小娜哈哈笑,说她还是一个人住得了,跟她妈住不是她妈抓狂就是她自己抓狂。然后一点睡意没有地告诉叶知秋,她是和戴维凡一块去的酒吧:“太开心了,维凡还上台唱了歌,满堂喝采,迷得鬼妹都尖叫吹口哨。我觉得他长得比酒吧驻唱的那个歌手帅多了不说,唱得也很不错,开个小广告公司真是浪费了。”
  叶知秋拿她没办法,只能暗骂老戴到处放电可恶。她知道老戴和张新广告公司业务有一块就是来自服装企业广告、演出和画册、宣传品制作,每年也会来北京看服装展,只没想到这两人一来北京就约到了一块,不过她提醒自己:“你真不是人家的妈”,并不打算做评论,只说:“得,谢谢你关灯睡,谢谢你明天另开房间,我可是真困了。”
  她困归困烦归烦,可已经被闹得没什么睡意了,关了灯也是躺着发呆,好久才朦胧睡着。不过说实在的,看沈小娜玩得这么理直气壮,她并不讨厌,倒有点隐隐羡慕。
  此时叶知秋只一笑,当然不会去告这个状:“还不错,昨天跟我跑了一整天市场,很用功。”
  “她很服你,主动提出跟你先过来学点东西,唉,这孩子做什么事都只几分钟热情,玩心又重,什么时候能象你这样独挡一面就好了。你多提点她一下,也算帮我分忧了。”
  叶知秋还是笑,心想经过昨天那一天奔波后,沈小娜已经绝口不提再跟着她了:“只要她愿意,我会的。刘总再见。”
  她打车直奔昆仑饭店,服装展组委会每年附设的活动基本在附近几个大酒店,有时是凯宾斯基,有时是长城,有时是这里。
  这类论坛请来的多半是专家和业内人士,就某个问题能碰撞出火花四射的内容,让人受益非浅。叶知秋去得稍晚,论坛已经开始,她在后排找个位置坐下,一抬头就看到坐台上嘉宾位置的居然有曾诚。他穿了一件深色西装,打着领带。从她这个角度,可以看到他清瞿的侧面,不禁略为一怔,再一想,这几年索美在他手上发展得着实不错,坐到嘉宾位置也不奇怪。
  这次论坛由央视经济频道一个男主持人主持,主要讨论国内时装品牌的现状和发展走向。台上嘉宾除了曾诚,另有两个近几年发展得不错的服装企业老板,再就是两个营销专家。主持人很会带动气氛,几个嘉宾都谈吐风趣言之有物,曾诚说话则是一向条理清晰辞锋锐利,和营销专家的讨论也颇为专业。底下观众全是业内人士,听得十分专注。
  主持人问到H&M、ZARA这样的国外品牌,价格比较亲民却又紧跟时尚,相继进入国内一线城市,对于国内品牌造成的冲击和影响时,讨论一下更加热烈,底下观众也纷纷举手参与,自然每个人见解都不一样。
  某位比较高调的设计师出身的企业老板强调自己的设计特色与目标人群的品牌忠诚度,指称国外那些登陆中国的品牌当然很成功,但其实是以牺牲设计师个人特点来维持流行的整体风格,可能投合大众品位,但并不妨碍他这样的设计师品牌生存空间。
  营销专家则大谈国外品牌经营策略带来的启发,比如ZARA货品更换的速率,三位一体的设计与订单管理,通用化产品信息标准的使用,垂直整合的生产管理。H&M的兼顾流行、品质及价格的三合一哲学,以及积极扩张的政策。
  曾诚发言比较言简意赅,他首先肯定国外品牌带来的启示和冲击,然后强调涉及资金、流行文化背景和各地不同的企业生存环境,国产品牌不可能直接复制他们的成功经验,大家更踏实的做法是深入研究消费心理,将流行转化为最能带动目标人群的产品,努力拓展自己的市场空间,至少目前,谈不上抗衡。
  台上台下互动得热烈,不时有听众指名发问。叶知秋却走神了,她想自己到信和后疲于奔命,实在顾不上思考关于品牌发展的问题了。
  信和的现状决定了它根本没和那些品牌处在同一个竞争平面上,不过它一样面对着发展空间被挤压的现实,老板夫妇白手打拼起来,笃信自己的那一套老经验,整个经营观念跟不上形势。眼看问题一个个解决,又一个个层出不穷冒出来。她好象救火一样应对,这样下去,解决琐碎突发状况的能力倒是提高了,但眼界可能越来越狭窄。她和刘玉苹签的合同是两年,现在一年将近三分之一,成绩当然有,年终目标看起来也不是不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