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另一种选择-第3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部队总伤亡接近4万人;是抗战开始以来最大一次。
新四军陈毅军长回顾说;那个月是他写下悼亡诗作最多的一个月。
但他并不质疑那次战斗的意义。那是部队战斗力、战术战法进步最快的一个月。从血与火中学来的东西最容易深入人心。
参战的美国军人;牺牲16名;负伤22名;其中4人是军医;另有5人为毒气所伤害。
1月7日;卡尔迅右胸负伤;肺叶被击穿。因为需要动手术;他和几位重伤员一起;被空运送往手术条件较好的重庆治疗。
日本新闻对此大事渲染。典型的说法是:
〃皇军战果辉煌;于日前又击毙一名6英尺2英寸高的美国战争贩子〃。
(208)
南太平洋。
中国战场形势使日本放慢了增兵的脚步;原拟派往这里各个岛屿的师团被转派大陆。这样岛群防线上就出现诸多漏洞。
麦克阿瑟将军于是趁机挥兵向新几内亚挺进。
大本营一时难以筹措兵力。在捉襟见肘中;不得已抽调了驻缅甸的15军第33师团;换防到印度支那;承担起从河内到西贡的防务;而原驻印支半岛的部队则陆续调出;派往南洋各岛。
于是只剩下3个师的缅甸又出现了兵力空虚。
对于那条带来灾难、又形势微妙的北太平洋航线;日军大本营再三犹豫之后;终于采取一个折衷措施——在千岛群岛布雷;并拦截过往船只。
这就引起了苏联抗议。
已经到手的斯大林格勒战役胜利;使苏联战略态势明显改善;因而红色外交官发言的音量分贝明显升高。
苏联公开扬言:要为船队派出舰艇护航。
此时日本基本失去对苏发动战争的机会和可能。作为战略预备队的关东军;为应对华北突发事态;已抽调四分之一的兵力。南洋所罗门、巴布亚的需求尚且不能满足;国内的紧急扩军在春季之前难以完成。而满洲上空;严重缺乏空中掩护。而海军主力尚在南洋。
本土;留守舰队弱小;不敢造次。在象征性的千岛布雷中;还炸损了一条自己的船只;宣称的封锁实际停留在口头上。
苏联方面;实际上远东方面也仍然空虚;并无采取行动的必要条件。
于是双方虚声恫吓;终于相忍为安。严冬近海结冰造成的航运淡季;也使矛盾暂时没有激化。
(209)
重庆。黄山别墅。
蒋介石委员长的情绪;两个月来一直处在大起大落中。
喜忧参半;真正是喜忧参半。
中国国际地位明显提高;美国贷款数量实质性增加;国内民众情绪空前高涨;日本不可战胜的神话终于破灭……这些;十分可喜。
然而共党力量壮大了。他们的战斗力令人~忧虑;需要刮目相看。
唯一令人欣慰的是;日本的矛头终于转向了。重庆不再是他们的进攻目标。大本营现在才认识到;共产党是凶恶的、必须重视的敌人;终于开始使用主力部队对付他们了。
委员长提醒各幕僚:这个势头;必须密切注意。
美国总统最近来信频繁。一再试图说明;以延安为基地的对日轰炸如何如何重要。
这一点委员长已无法不同意。那里毕竟离目标近得多;而且有了燃料基地。
那么很好。日本人也必然对之全力反击——他们能容忍这么直接的威胁么?因此最近一个阶段;战争将主要在华北进行。国民政府军的整训和备战于是得以从容。
令人关注的是;共党和美国的关系越走越近了。
奇怪。那么一点点轻武器;在共产党人手里竟有那么大作用?……势利眼无处不在——美国人也不例外啊。
另一个值得注意的动向是;华北一些人;其中包括冯玉祥、阎锡山、傅作义、马占山等;正在筹组什么〃华北抗日联军〃。他们的目的其实不难明白;无非是想在蒙古过来的物资装备中;分一杯羹。虽然为此需要向赤色分子靠拢;但也未必真能实现什么勾结。这些老奸巨猾之辈;蒋某人对他们太了解了。
让他们抢共产党锅里的饭去吧;狼多肉少……
凡此种种;说到底;都是那个不懂政治、或者说;政治倾向十分可疑的傻冒军人——史迪威惹的祸;他居然向华北空运美国兵。
必须换一个参谋长。
否则由于史迪威对中国政治的无知;会把事情搞糟。趁着此时与罗斯福总统沟通良好;应该委婉而坚决地提出要求。
委员长派人请来他的〃文胆〃陈布雷先生;请他斟酌一篇措辞相宜的电稿。
……对了;罗斯福总统还邀请他参加下个月在卡萨布兰卡举行的首脑会议。当然这是给予委员长本人——更重要的是给予中国的——国际地位的承认。
委员长相信美国是重视他的。战争需要是一回事;政治取向又是一回事。他感谢罗斯福的邀请。但他不想眼下这个时机在国际舞台上亮相。
说白了;近来的一系列胜利;不是国军打的。
他去参加首脑会议;势必涉及棘手的表态问题。国民政府的走向;正在微妙时期;他不能离开。
得知斯大林也不参加会议;蒋委员长于是顺水推舟;婉言谢绝了邀请。但他同意派出代表——军政部长何应钦和外交部长宋子文。
嗯;却之不恭;受之有愧嘛。还请谅解;谅解。
几天后;又得到一个使人痛心疾首、义愤填膺的消息:美国竟然还邀请了共产党的代表——周恩来;据说是为了协调华北作战。
真是岂有此理。
(210)
苏北。白塔埠机场。
这期间;日本方面也屡次企图从空中消灭杜利特-李梅航空队;其中1月上旬有一次接近得逞携带炸药的一架〃九九式舰爆〃——俯冲轰炸机;冲破拦截;自己撞毁在白塔埠机场一角。
爆炸使临近的9架美国飞机受损;跑道也炸出巨大弹坑;使316联队无法夜间出击;最终被迫撤离。
幸好此时日本的〃神风攻击〃还不普及。
美军的野战雷达、密集的高射炮火、以及数量经常占优势的拦截战斗机;使数次来袭的日机未能得逞;基本保证了机场上空安全。
苏北30天空战中;双方战斗机损失为:美方67架;日方102架;战损比超过了1:1。5。
由于享有相对制空权;苏鲁前线得到了空运补给和部队补充;以及空中火力支援;战线因而得以坚守。
一个巧合是:12月19日这一天;后来的统计数字表明;美军向被包围中的徐州九里山机场空运的物资量;与同一天德国空军向被包围中的斯大林格勒第6集团军空运的补给量同样——达到了290吨!
这是空运效率支撑战斗力的一个早期实例。被后人写进美国陆航军史。
后来被称为〃九白战役〃的这次机场争夺战;双方都投入兵力10万以上。
中国军队坚持到一月上旬。直到机场油弹耗尽、后继运补不及、部队减员过半、敌人大量增兵之时;苏鲁军区前线指挥部才安排撤退。
伤病员大部被飞机接走;轻装部队向沂蒙山区突围转移。
为了充分利用运输机回程空驶;根据战区前委书记邓小平建议;撤离了相当一批根据地群众;以避免部队撤走后的敌人报复性屠杀。同时这一措施也充实了陕北、察蒙地区稀少的人口和劳力。这项建议得到中央肯定。
八路军代总司令彭德怀总结说:
〃此战虽伤亡重大;超过以往;但是打的不窝囊。把我军威风打出了国境!〃延安也十分认可这个评价。
一时间;国际新闻媒体对于这一轮〃坚守机场、坚持对日轰炸〃的报导;连篇累牍;充斥版面;反而使同期另一场规模大得多的激烈对抗——斯大林格勒的血战——显得默默无闻了。
白塔埠机场1月18日、徐州九里山机场1月22日终于先后失守。中国大陆冬季已经到来;疲惫的双方不约而同;进入冬眠休整期。
(211)
华北;张家口。
农历年初;除留下少量坦克教官和随队医生外;史迪威命令巴顿将军率领其余400余名美军离开寒冷的塞外边城;南下印度;准备参加缅甸作战。
这之前送别史迪威去参加卡萨布兰卡会议时的路上;泰勒驱车带他来到五年前俩人一起到访过的一所张家口的日本侵略军司令部的旧址。
那是1937年秋天。当时这里的司令官;就是后来在菲律宾击败麦克阿瑟将军的本间雅晴中将;同时他业余还是个剧本作家。
那天;本间中将盛气凌人。因为史迪威上校刻意提出一些让他难堪的问题;结果他们被轰出了办公室。
为修补两个未交战国武官之间的工作关系;当时的泰勒上尉四处奔波;以流畅的日语邀请了几位日本军官赴宴;以便缓和气氛。可是临到就餐时;五个客人中三个不见踪影。激愤的〃醋性子乔〃(史迪威雅号)大叫一声:〃让他娘的杂种们见鬼去吧!〃
宴会终于没举行。
史迪威也回忆起;他们一起收集日军番号时;某次在颐和园万寿山的一尊佛像背后;发现几行日文。经泰勒识别;原来是三个士官留了姓名;还有完整的各自所属师团到班组的番号!这给他们增加了一条情报来源;哈哈哈;史迪威顺便表扬了这几个〃乐于助人的好兵〃。
〃在名胜古迹签名的迫切愿望;显然是全世界共存的弊病。〃泰勒总结道。
吉普车绕过一座山丘时;史迪威说:〃马克斯记得吗?当年我们曾在这座山头上一起观察。〃
泰勒想起来。那次他们在山上;发现远处有一个长长的物体在铁路上蠕动。物体两边延伸着无数小黑点;象一只巨大的蜈蚣。
直到近了才看清楚;原来是几节没有车头的满载车厢;两侧各有一队中国士兵;弓着腰用力推动车厢前进。
两位美国军官为这一景象所震撼;默默站着;直到货车消失在远方。
离开山顶时史迪威深有感触地说:〃一个具有这种精神的民族;一定能够最后击败日本人。〃
泰勒想起史迪威多次跟他说过的话:
中国士兵是很好的士兵。只要给予装备和训练;予以正确指挥;可以与世界上最优秀的军队相抗衡。中国士兵吃苦耐苦;任劳任怨;对粗糙的食物、艰巨的任务;以及负伤、生病和毫无乐趣的生活;都习以为常;具有天生的乐观情绪;可以〃用琐碎小事开心逗乐;在最令人失望的时候仍然兴高采烈。〃这些都是士兵的最基本素质……
(212)
临别时;巴顿将军用通俗的语言向泰勒传授他对〃战略〃的体会:
〃马克斯;我来告诉你什么是战略。战略;就是让你手下一个狗崽子去夺取一个地方。如果他不行就撤掉;换一个更能干的、有狠劲的狗崽子上去……〃
据泰勒回忆录记载;谈话发生在43年初;与此时相当;但地点在摩洛哥。
泰勒听得目瞪口呆。海因茨中校请他顺便评价一下与他同期作战的林彪将军。巴顿两眼闪闪放光;望着窗外的覆盖着银白色的草原说:
〃那年轻人是个真正的军人。狗崽子有点狠劲。可惜没跟他较量一番。〃
春节期间;张家口数万军民;冒着大雪;为美军战友举行了欢送会。
路过重庆;巴顿到陆军医院看望了卡尔迅;送给他一把自己随身佩戴的的象牙柄手枪。
巴顿将军还去拜会了蒋介石大元帅。他表示:现在将有机会履行诺言——带领部队去为委员长的事业而战斗。
蒋委员长送给他一幅精美的古代山水卷轴;并亲切地拉着巴顿的手:
〃将军;那是我们共同的事业!〃
(213)
摩洛哥。卡萨布兰卡;西班牙语的意思是〃白宫〃。
丘吉尔首相亲自挑选这个城市作为会晤地点;希望罗斯福总统感到亲切。
这次会议后来被称为〃历史性的〃。
在战争扩大为全球性的大战之后一年整——准确说是十三个月以后;参战者中的一方——联合国家这一方;可以明确宣告他们对胜利的信心了。
会议具有这些特征:
所有被讨论的重大计划都是进攻性的。
所有提出的经济生产指标都没有脱离实际。
所有的参会人员脸上都洋溢着自信。
乃至后来备受争议的、让敌人〃无条件投降〃的口号;此时提出之际;也没有引起争议。
〃过去几星期;我们听到许多好消息;〃罗斯福对《纽约先驱论坛报》记者说:〃看来战争的转折点终于到了。〃
会议上;〃巴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