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另一种选择-第12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委员长眼睛眯出一条缝;唤道:
〃率真哪;你来了?你们的舰队增补扩编计划我已经批了。到陈辞修总长那里去取便是。你们胃口太大;国家当前怎么可能支撑那么大的一摊海军?美国货也不是白给的。当务之急是飞机;这个你要清楚;不要说我对周至柔偏心眼。〃
〃是。请校长放心。海军扩军计划是做了打对折的准备的。〃桂永清毕恭毕敬地回答。
〃此外;率真;陈绍宽去职后;谁来接任海军?〃蒋介石问道。
〃这个……学生似乎不便多言。〃桂永清心存疑窦。
〃让你说你就说嘛。〃
〃那么我看;最好由陈诚总长兼任。〃
〃你本人怎样?〃
〃校长;学生长期在陆上任职;接手西洋舰队时间不长;尚无心得。才疏学浅;恐难当此大任。〃桂永清不知校长是真心还是试探;循例客套。
〃没出息。率真啊;毛泽东那么个土包子;念了两本马汉的书;就敢向我来讨'水师提督'!你;黄埔一期;留洋几国;党国用人之际;却要推三委四!〃
〃校长;学生岂敢!〃桂永清明白委员长不是开玩笑;于是挺胸敬礼;〃既然委座有命;当效犬马之劳!〃
蒋介石这才满意地点点头。〃这样就好。海军交给你们这些人我才放心。〃
两人又就一些海军具体事务讨论几句;桂永清看到委座有些疲倦了;于是告退。临走时;他小心翼翼地又问了一句:
〃校长;海军……毛委员那边;我们真的就把东洋舰队派过去么?〃
蒋介石又在太师椅上闭目静养了半分钟。
〃与赤俄舰队;免不了一场恶仗。唇亡齿寒;他们损失光了;于我们也不利。你们酌情配合便是。〃
末了;又幽幽地跟了一句:〃派吧。北洋战事紧哪。〃
上海。24层的国际饭店是此时这个远东大都市最高的建筑。
马歇尔访华最后一站;在这里举行记者招待会。
这是西方政界人士习惯的通常做法;国务卿希望借助此种透明的方式解除国际舆论界对他此行的种种猜测和议论;从而引导一下舆论的走向。
无奈蒋委员长和〃毛委员〃却不习惯所谓〃记者招待会〃——小人物七嘴八舌的问难;对于他们是不可想象的。于是找到借口推辞了。
但是主人方面也不好让贵宾马歇尔一人尴尬。而且这是一次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关乎世界未来格局和中国国际地位的重要亮相。因此;记者招待会的主办方出现了强力阵容组合。
……
首先出场的两位西装考究的主宾;是身材高大、面色严肃而又慈祥的马歇尔国务卿;和身材中等微胖、彬彬有礼的宋子文行政院长。
跟随其后的两位;戎装笔挺、干练沉稳的军人装束——个子矮、但腰身挺直的参谋总长陈诚上将;和华北联军代表周恩来上将。
周恩来是月底前监护一批重要而昂贵的器材——诺顿轰炸瞄准仪回到国内的。这种设备不在美国退役装备之内;美军也限制其出口。为此;史迪威-巴顿基金会动用了不少重要关系;最后史迪威亲笔给现役的阿诺德上将老朋友写信;才获得特地秘密批准的200套原装〃诺顿〃。
周恩来按照毛泽东的意见;将瞄准仪其中半数;交给了周至柔上将。当晚周至柔就陪同国民政府航空委员会主席宋美龄女士亲自前来道谢;并专程带来一束〃君子兰〃鲜花——他们不知从哪里听说这是周恩来最喜欢的品种。
国际饭店二楼宴会厅兼多功能厅。
记者招待会在略显沉闷的气氛中开始。提问不算踊跃;但问题显得凝重、深入而刁钻。
《中央日报》记者按照安排;提出第一个问题:〃请马歇尔国务卿谈谈访华观感和成果。〃
马歇尔以他惯有的简明和直率答记者问:〃为期一周的访问;使我了解中国方面的立场;和对于时局的考虑。我感到;中国政府首脑和两党领袖;并不认为战争应该长期化。他们希望国际社会包括美国;能够采取行动;为和平进行斡旋和努力。〃
路透社记者提问:〃美国打算进行哪些具体的和平斡旋?〃
马歇尔扳动手指回答:〃第一;呼吁双方停火;召开国际和平会议;第二;充分了解双方立场;促成和平谈判;第三;对于主动停火、为和平作出实质性贡献的一方;承诺提供较大额度的战后恢复性贷款。〃
美联社记者提问:〃如果双方或者其中一方;不接受和平调停;美国是否会协助一方;以武力或其他手段;迫使另一方接受和平?〃
马歇尔答:〃直率地说;为了和平;采取某些必要措施是可能的;例如限制拒绝和平一方的扩大战争的努力。但是不会像你理解的那样;动用武力。美国不想为了争取国际和平而制造另一场战争。〃
塔斯社记者提问:〃为什么这一轮和平斡旋不能从苏联开始?〃
马歇尔答:〃实际上我在一个月前;先同莫洛托夫外交人民委员举行会晤。但他没有表示这个问题的迫切性。我想是苏联领导人对于战争前景过于充满信心。〃
《南华早报》记者提问:〃美国和中国之间;有在战争期间或者战后结盟的计划么?〃
马歇尔答:〃战争期间——我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我们同苏联和中国都是盟友;这一点尽人皆知。战后;我们没有同任何人结盟;这一点同样尽人皆知。至于结盟计划;据我所知;这一届政府没有这种计划。美国历来主张机会均等;在处理各国关系上也将如此。当然也不会放弃她对世界应当承担的义务。〃
《大公报》记者再次就结盟问题发问:〃那么中国打算如何协调和处理同美国这个旧日盟友的关系?〃
马歇尔听了;用手势示意;请宋子文行政院长回答这个问题。
宋子文似乎稍稍欠缺准备;或者更主要的;是他还没有得到充分授权;回答略显空洞:〃我们;一向以拥有美国这样强大友好的盟友为自豪……呃;当然;在当前这场战争中;美国愿意保持中立态度;我们也理解;我们不会强迫人家和我们结盟的。〃
陈诚总长不满意这个答复;皱了皱眉头补充道:〃中美关系依然如故。很正常;不需要什么协调和处理。旧日的盟友也将是未来的伙伴。〃
〃依然如故?就是说;依然象大战期间那样保持着物资供应往来?〃《东方真理报》记者敏锐地抓住这个小小的漏洞。
〃说话要有证据!〃陈诚发火了;〃哪里保持了供应?要是真的保持供应的话;我们早赢了!美国人家;是搞的等距离外交嘛!〃
合众社记者起身提问:〃据我所知;最近中国南方和北方几大港口;例如广州、上海、大连、天津……都有数量不小的火车机车、车厢、卡车、吉普车、燃油等等到货!还有密封得很紧的大型货箱——据判断是飞机;……这些是否意味着总长所说的证据呢?〃
〃这些;又能说明什么?很正常嘛。车子什么时候不需要?你看到有弹药么?什么也证明不了。再说飞机;用得着装箱子么?你不晓得打开重新装配有多麻烦……亏你还是美国记者哩。〃
陈总长过去接触这种场合很少。军人又比较直率;回答记者提问显得不那么中规中距。记者群里响起了笑声和嘘声;但是气氛活跃了。
。
(351)
哈尔滨。果戈里大街。列柳申科集群司令部。
前来视察的叶廖缅科大将正在听取战况介绍。
〃最近敌人在采取一种飘忽不定的战法。他们取得了三面包围的有利态势;但是他们似乎避免决战。面对我们的几次出击;他们都是很快退走。而一旦我们撤离;他们又很快追回来。频繁拉锯。〃列柳申科上将把一支红铅笔摔在桌面上。
〃但是他们的小部队袭扰很活跃。阿穆尔河以北;敌人的伞兵破坏了500公里的铁路线;袭击了上百个哨所和村镇;劫掠了几十列火车;阿穆尔河的水路交通也被迫中断了。……乌苏里江以东;也同样在破坏着通往符拉迪沃斯托克的铁路。我们的重兵集团无法狠狠打击他们——就像挥起拳头打跳蚤。〃什捷缅科忧虑地补充道。〃中国;是个善于打太极拳的民族。〃
〃我看敌人还是胆怯。不敢决战;说明他们没有对付我们的把握。〃叶廖缅科司令员坚定地说。〃我判断他们同样也在等待补给和装备。这方面他们并不比我们好多少。〃
〃别忘了;西面这股敌人刚刚夺取了我们在齐齐哈尔囤积的大量物资。〃什捷缅科提醒。
〃所以我们应该尽快行动;迅猛夺回!〃大将斩钉截铁。
〃你的意思是……向西发动攻势?安德烈DangerCode;伊万诺维奇?〃什捷缅科感到惊奇。
〃现在敌人唯一有攻势的地方就是符拉迪沃斯托克……〃列柳申科低声插言道。
〃地面进攻并不猛烈。我判断那是敌人的伎俩——吸引我们向那里靠拢;越发远离补给线;同时寻求他们海军的配合——我们不能上这个当!〃
〃但是大将同志;符拉迪沃斯托克可是我们在远东唯一的、或者最有价值的目标!万一失守;谁也负不起这个责任。〃什捷缅科上将提醒。
〃我担任过那里的司令;了解那里。符拉迪沃斯托克坚守一年;毫无问题。何况目前这种进攻;只能算是骚扰。除了空袭;敌人还构不成真正的破坏。〃
〃那么我军下一步的方向?〃列柳申科不再象几个月前那样雄心勃勃;坚持自己的作战方向了。
〃我认为应当是收缩。〃参谋长抢过话头。〃沿松花江撤退至哈巴罗夫斯克。形成一个拳头;随时准备粉碎敌人进攻;确保远东地区安全。〃
〃确保?你拿什么确保?没有援兵;你的拳头只能日益变得干瘪无力。〃叶廖缅科口气尖刻。〃你们看到了吗?远东的命脉只维系在这条铁路线上!所谓伟大俄罗斯的伟大远东;只不过绑了这么细细的一根钢丝绳!〃
〃这是客观存在;大将同志。〃什捷缅科冷冷地说。〃半个世纪以来一直如此;下半个世纪还会这样。你感到动摇了么;安德烈DangerCode;伊万诺维奇?〃
叶廖缅科酝酿着回击;但一时找不到合适的词汇。
突然接到普里卡耶夫上将发来的紧急电报:敌两栖纵队在阿穆尔河口的尼古拉耶夫斯克(庙街)大举登陆。
上海。国际饭店。
记者招待会上刚才的问答引起一片嘁嘁喳喳。有备而来的记者们显然对刚才的回答不满意;席间秩序有些混乱。陈诚不以为然地左右四顾;周恩来微笑了一下;接过话筒:
〃陈诚先生的意思是;每个国家都需要有正常的贸易往来。港口堆积的货物只能说明商人们的勤奋。民间往来正在成为战后一股新兴的潮流。在欧洲和世界许多其他地方的港口;每天也同样有美国大量的物资在转运嘛。〃
会场安静下来。记者席中有不少人从重庆时代起就熟悉周恩来;酝酿了一阵;问题象连珠炮一样向他打来。
〃请问周恩来先生:华北联军在这场战争中的目标是什么?〃
〃作为中国政府和军事委员会下辖的一个独立战区;我们和国家的目标一致:收复失地;缔造和平。〃
〃请问华北联军的补充和作战给养是怎样的来源渠道?〃
〃我们自延安时代起就一贯主张自力更生。此外我们也接受政府的补给调配。我们积极开辟各种渠道。〃
〃那么请问;有没有秘密渠道?如果有;都是哪些?〃
〃既然你提到秘密二字;却又希望我来公开;我想这不公平;并且有些矛盾——场合和对象都不大合适。〃
席间爆发出笑声;提问愈加活跃了。
〃请问周先生;你们在山东青岛;似乎建立了以德国流亡企业家为主体的工业基地?这是否有包庇纳粹的嫌疑?〃
〃欧洲已经和平了;好像企业家没有必要流亡吧?另外最好请证明哪些人是纳粹;然后再来提问是否有包庇之类的问题。〃
〃再请问周先生;你们是否会撇开国民政府;私下与苏联达成某种停战协议呢?〃
〃不会。我强调一下:中国是一个整体。中华民族是一个整体。尤其在20世纪40年代的今天更是如此。〃
〃周先生;你们开战之初为何拖延参战?使得国府独对强敌;遭受打击?〃
〃因为那时我们的防区还没有遭到进攻。而敌人一旦发起攻击;我们立即投入抵抗。这也再次证明了这场战争的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