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唐帝国政界往事 >

第28章

大唐帝国政界往事-第28章

小说: 大唐帝国政界往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太平公主是武则天所生,武则天就这么一个女儿,自然视为掌上明珠了。加之高宗一共就三个公主,另两个都是萧淑妃所生,其境况可想而知…… 
  太平公主被现在很多电视剧渲染成一位美女,实际上未必是。《新唐书》上着墨不多,只写了四个字:方额广颐。额不用说就是头发以下眼眉以上的部分,其高度要视个人情况不同而有所差异。我就见过头发的底线与眼眉距离很近的人,看着相当难受。而额的宽度大概是要视头骨情况而定,也有很窄的,总让人疑心他是不是不太聪明。不是有种说法吗,说人的额头是否宽阔能表示这个人是否聪明。有时我也注意一下别人的额头,发现的确有些道理,我的大学同学们基本上没有很窄的额头。想想也是,脑容量大的话,一个小额又怎能装的下?不过此说正着推尚可,反推就不一定成立了,也有些智力低下者拥有一个大脑袋,这就不好说了。反正,太平公主有个很宽的额头,很好,正应了后面的一句话“多阴谋”,看来她是很有头脑的人,所以武则天才会说她“类己”。而“颐”的意思就是下巴,也就是说,在太平公主有个宽广额头的同时,她还有个宽广的下巴,想来整个脸就是一个四边形的形状,这副尊容估计不会多好看,至少脸型上给人感觉不很舒服。下巴宽也有说法,假如看柯南道尔写的《福尔摩斯探案集》看得多了,就会发现,他笔下那些性格刚强倔强的人,常会长着一个方下巴。由此透露出来太平公主的性格确实也是符合她的长相的。虽然史官只记了这么四个字,但没想到却起了这么大的“副作用”,如果他们看到这番推断,一定会瞠目结舌。   
  从郡王到皇帝·李隆基(7)   
  另外,还有一点,公主是皇帝的女儿,而当公主晋升为皇帝的姐妹时,就是长公主,再进一步,成为皇帝的姑姑,那便是大长公主。至于皇帝的姑祖母叫什么,那就不晓得了。因此在高宗武后时期,太平公主的叫法是没问题的,而中宗、睿宗的时候,太平公主理应称为“长公主”,到了玄宗时期,就该称为“大长公主”,但现在为了省些麻烦,一律称为“太平公主”。 
  一 
  太平公主参与了诛韦后的事情,在韦氏与李氏当中,不用说她肯定选择自家人。不过她当然没有亲自上阵厮杀,但有了她的支持,无疑给李隆基吃了一颗定心丸——至少她不会妨碍他了。 
  太平公主在诛韦氏事件中干得最“漂亮”的一件事,就是把少帝从皇帝宝座上硬生生拉了下来,否则别人还真不好办。 
  事实上,太平公主在武则天当政时期虽然常参与军国机密事件的谋划,但武则天并没有给她足够的权力,因此我们几乎找不到太平公主以前做过哪些事情的记录。现在普遍认为太平公主正式公开参与的政治活动,是武则天晚年张柬之等人起兵诛杀张易之兄弟,随后中宗即位的那次政变。不过如果仔细查阅史书,这一点似乎有疑问。 
  好吧,就算这一次太平公主是明确参与了的,可是她具体做了什么呢?史书语焉不详。会不会是漏记呢?应该不会,虽然这一次是有逼宫的性质,但打出的主要旗号是杀张易之兄弟,并没有什么不堪。而中宗这一次复位,似乎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当然是“中兴说”,李氏终于又从武氏手中夺过政权,因此中宗功不可没,中宗的“中”字即“中兴”之意;还有一种说法,则是说中宗得位不正,这种说法是比较少见的。因此若按多数人的意见,唐中宗这一次复位是“正义”的,人们也不必为此而隐讳什么。 
  有人认为,事后太平公主是因功才加封为“镇国”太平公主的,这可以用来证实她确实出了不小的力。其实不然,当时的相王李旦在事后也同样被封为“安国”相王,而且拜太尉、同凤阁鸾台三品,他在这一次事变中做的事情也不多,毕竟主角不是他。虽然唐书中没有明确记下他到底做了什么,但通鉴里有一句“袁恕己从相王统南牙兵以备非常”,由此可见,相王当时是统兵以准备应急的,相王是后来的睿宗,睿宗在历史上的口碑比中宗强了不少,中宗、睿宗所做的事史官都不予隐瞒,太平公主做的事又何必隐讳呢?所以,太平公主在这件事当中至多就是一个支持的态度,行动上大概是连相王的统兵以备不测都没有的。 
  那何以中宗要封他的弟弟和妹妹呢?相王起码还带兵准备应付不测,不过毕竟没派上用场,即使真按功奖赏,也不会赏这么高,太平更是什么都没干。其实中宗封弟弟与妹妹的用意很好揣测,因为当时他刚从武氏手中夺得权力,地位不稳,当务之急自然是巩固自己的势力,或者说巩固住李氏的地位,与自己最亲的无疑就是剩下的这两个人,因此他要加强弟弟与妹妹的地位与实力。事实上中宗对待自己的弟弟和妹妹还是不错的,他曾想立相王为皇太弟(毕竟相王曾为武则天皇嗣,中宗也是照顾到他的旧有地位,不过若说是出于真心,我也不信,但有这个意思已经不错了)。韦后联合宗楚客陷害李旦和李重俊有勾结,中宗虽然曾起疑心,但经人劝谏之后,便作罢了。因此终中宗一朝,相王和太平公主都是很安全的。太平公主虽然先前没有什么行动上的作为,但她擅长权谋则是肯定的,否则韦后和安乐公主也不必那么惧怕她,但韦后母女二人实力也不怎么样,由她们的惧怕推出太平公主有多厉害,水分可能会比较大。 
  和李隆基一起铲除了韦氏集团之后,太平公主的权力地位变得更加显赫,睿宗常同她商议朝政。每次太平公主入朝奏事,都要和睿宗坐在一起谈很久,有时她没去上朝,睿宗还会派宰相专门到她的家中征求她的意见。睿宗是个很没有主见的人,每件事几乎都要问:“和太平公主商量过吗?”然后还问:“与三郎商量过吗?”三郎就是李隆基。当听到两人都同意之后,睿宗也就同意,如果两人不同意,他也不同意。总之,睿宗就是被妹妹和儿子管着的皇帝。这样一来,趋炎附势投向太平公主的大有人在,一时间太平公主当真是炙手可热。 
  武则天当了女皇,吹皱了一池春水,她后面的韦后、安乐公主也都纷纷想这么做,而作为武则天嫡女的太平公主,也是一个有野心的人。换句话说,即使她不想谋求更大的权力,单要保住现在的地位和权势,太子李隆基无疑都是她的障碍。因为他太能干了,让姑母很不放心。太平公主想要睿宗立一个懦弱的人当太子,就像睿宗这样,那么她将来以大长公主的身份参政,还是很有优势的。 
  这样的话,太平公主肯定首先会想到李隆基的大哥宋王成器。按说,太平公主应该联合他一起行动才是,如果设身处地地想一想,自己一个人挑拨怎么也比不上推波助澜的效果好。假如成器主动提出想当太子的要求——他原来不敢当太子,反悔的话似有出尔反尔之嫌,但他是长子,即便提出这个要求也不算很过分——太平公主再在暗地里推动此事,既可以达到目的,也可以免去别人怀疑自己有野心的麻烦,岂不比她在背后闲言碎语的强?作为老谋深算的太平公主,不可能不想到这一层。但史官并没有记载宋王成器当时参与太平公主陷害太子的活动,那么,成器是不是拒绝了姑母的这番“好意”呢?从后面姚崇、宋璟的话中或许可以瞧出点什么。他二人说“太平公主交构其间”,也就是说太平公主在睿宗长子成器以及高宗长孙守礼和李隆基之间挑拨是非,“将使东宫不安”。可见,太平公主确实在打宋王成器的主意,同时她还拉着一个李守礼(章怀太子李贤的儿子),但姚宋二人并未提到结果如何,只是说东宫“将”不安,将会不安,更多的是防微杜渐,但小有摩擦应该是有过的。虽然如此,宋王成器并未联合太平公主,他只不过是中了太平挑拨之计,因此,太平的拉拢基本上没什么成效。这只说明她在这方面下的功夫太小了,原因八成是她并不重视这一点,认为凭自己的力量足以把太子换下来,所以我们看到的是太平公主基本上在单独行动。   
  从郡王到皇帝·李隆基(8)   
  太平公主开始行动了,她屡次散布流言“太子不是皇帝的嫡长子,因此不应当被立为太子”。十月二十二日,睿宗颁诏昭告天下,平息各种各样的流言蜚语,可见还是站在自己儿子一边的。太平公主也并没有一下子就灰心了,她常常派“特务”监视李隆基的行动,哪怕是细微之事也要报知睿宗。有很多耳目安插在自己周围,可想而知,李隆基心里一定十分不舒服。 
  太平公主的努力终于取得了成效,有一次睿宗找到宰相韦安石,对他说:“闻朝廷皆倾心东宫,卿宜察之。”这便是有疑心了。如果遇到一个小人,添油加醋地说一些李隆基的坏话,只怕就没后面的开元盛世了(也许也没有安史之乱了),幸好韦安石是一位正直的大臣,当下便点出“陛下安得亡国之言!此必太平之谋耳”,然后说了很多太子的好话,因此睿宗也就回心转意。但韦安石也因此得罪了太平公主,因为当时她就在帘后。这就是韦安石说话不谨慎了,他只说太子的好便可,大可不必提到太平公主,因为睿宗是肯定不会把妹妹怎么样的。不久韦安石差点因此下狱,幸好有人搭救,最后荣升为尚书左仆射,却已无实权了。这件事传达出一个信息,那就是睿宗并非铁打不动地向着李隆基,相反,他已经受到太平公主的蛊惑,如果李隆基不加以小心,情势就危险了。 
  二 
  有了太平公主的多次陷害,李隆基确实害怕了。以至于东宫有个女子怀孕,都不敢让她把孩子生下来,原因是“用事者不欲吾多息胤,恐祸及此妇人”。就差点把这个儿子也就是后来的肃宗皇帝打掉。不过后来这个孩子并没有打掉,还被史家盖上了一层神秘色彩,这说来就荒唐了。这件事将在《乱后的曙光》中提到,这里就不细说了。 
  由此可见,太子李隆基此时是十分的谨小慎微,毕竟太子不是好当的,唐朝的太子更是不好当,谁当了太子,半只脚就已经踏进棺材了。但太平公主并未因他的害怕、谨慎而放过他,她甚至公开暗示宰相们朝廷应该换一个太子。不过她又碰了一个钉子,那就是宋璟。宋璟当时大声质问:“东宫有大功于天下,真宗庙社稷之主,公主奈何忽有此议!”此事只好作罢。 
  随后就是姚崇、宋璟二人向睿宗进言,上一节提到其中一点,即太平公主挑拨宋王与太子之间的关系,他们针对此事提出了解决方案:出宋王及豳王(守礼)皆为刺史,罢岐、薛二王(都是睿宗之子)左、右羽林,使为左、右率以事太子,太平公主请与武攸暨皆于东都安置。也就是把太子地位的合理人选外放,明确其他诸王从属于太子的“君臣之分”,最后也是最主要的,就是把麻烦制造者太平公主请出长安。这确实是个办法,但如果安置太平公主到东都的提议没实现的话,也基本上是白费。果然睿宗在口头上没有同意把太平公主弄到洛阳去,说:“我就这么一个妹妹,怎能把她弄到洛阳去?其他诸王就由你们吧。”但几天后,也不知姚崇、宋璟等人用了怎样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