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叫我威廉三世 作者:天空之承-第71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林中更隐藏了数以千计拥有惊人力量的“虎”、“豹”;在朝鲜半岛的迎日湾,德军又首开了在战场上使用战术核弹的先例,狂烈的核风暴让苏、日失去了在远东最精锐的海上力量以及扭转战局的最后希望。
整个夏天,德军在各条战线上高歌猛进,德意志的钢铁洪流毫不留情的踏过莫斯科,日本列岛重新沦为德国海军的囚徒……
8月,苏俄宣布接受德国的要求退出战争。
9月,核武器的阴云终于笼罩在了日本列岛上空,一架架载有战略核弹的喷气式轰炸机从朝鲜和库业岛的机场腾空而起,一艘艘载有中程火箭和核弹头的巡洋舰在日本以东海域摆开架势,核攻击的候选单上排成一长列的名字,福冈、山口、广岛、冈山、大阪、名古屋、静冈、横滨……
战争结束了,那些试图世界格局的国家以惨败而收场。自此,这个星球进入了一段相当漫长的平静时期。
1947年5月,柏林城区的改扩建工程宣告完工;同年11月,在自己的65岁生日时,德皇威廉三世宣布退位,由皇储安德雷斯·威廉·冯·霍亨索伦继承皇位。
※※※※※※※※
对于辰天来说,战斗的激情已经成为历史,远离了城市喧嚣和政治的吵闹,他和他的老友们在勃兰登堡的乡间城堡里过上了平静的生活,直到1982年方以百岁高龄去世。在弥留之际的最后一刻,他依稀看到了自己的故土……
尾声以及谢辞
这一觉,辰天睡了很久很久,过去一百年里的经历如同电影般在他的脑海中放映着,一切是那样的真实,一切又宛若梦幻……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铸成我们新的长城!中华民族……”
“中华民族!”
这四个字,让辰天如同受到针锥一般猛然惊醒,耳边果然是那首虽然有一百年没有听却还是那样熟悉的激昂曲调。
是国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歌!
辰天心中大惊,再看看自己周围,雪白的墙壁、古朴的书桌和藤椅、瓷砖地面,还有那放满书的书柜。
这副原本就属于自己的躯体并没有像想象中那样不听大脑指挥,辰天很轻易的下了床,只是两只脚有些微微的酸涨感。他伸出手,触摸这里的每一件物品,它们是如此的真实;他的手指轻轻擦过桌面,上面一尘不染;当他正要拉开书柜的时候,那玻璃柜门上倒映出一张年轻的东方面孔,这一切都让他的心情复杂到了极致。
这是自己的房间,不会有错!
辰天记得自己老迈的死去了,可现在却又回到了原来的那个世界,难道这就是所谓的百年轮回?又或是一场很长很长的梦?
辰天开了门,顺着那曾经无比熟悉的台阶往下走——他的卧室在三楼,客厅和餐厅、厨房都在二楼,这里的一切依然如故。
一阵食物的香味从厨房方向飘来,那是妈妈做的面!
妈妈……
辰天脑袋里突然蹦出一张有些模糊的面孔,那上面应该有慈祥、和蔼,还有一些皱纹,也许眼神里带着一种平静,有时又随着心情转换成为高兴或者不悦。
辰天一步步朝厨房走去,他听到了厨具间轻轻摩擦的声音,再往前走,厨房门大开着,热气正从那里面冒出来,一个中年女性正背对这边忙碌着。
那是一个让他倍感亲切俄背影!
正当辰天不知道该怎么开口的时候,那中年女性突然转过身来。
“你起来了!不多睡一会儿?”那声音平静中带着一种辰天很少听到的哀伤感,而那双和善的眼睛里竟泛着泪光!
“妈……你……”
辰天愣愣地看着她从一旁的菜架上拿出一些洗好的青菜叶子,然后揭开锅盖洒在那热腾腾的面汤里。
“在军队里要好好照顾自己,遇到危险情况不要傻傻的往上冲,实在不行也别硬撑,听说德国人是很优待俘虏的!”
这话让辰天一时间有些摸不着头脑了,什么军队、德国人的。
“妈……您在说什么呢?”
辰天以为自己多年不说汉语了,嘴里指不定就会蹦出一句德语来,可这种情况并没有出现。
“中国那么多人、那么多兵,不缺你一个的!真不知那些领导人怎么想的,没事干嘛和德国打仗呢?唉,一打仗又不知道要死多少人,又会有多少家人为自己的孩子操碎了心啊!”
说这话的时候,她仍背朝着辰天这边,只是左手的动作和那浓浓的哭腔都让人猜到了她在抹眼泪。
“好了,俗话都说好男儿志在四方,这也许就是命吧!来,趁热把面吃了,中午妈再给你做顿好吃的,下午再去武装部报到!”
辰天虽然能够体会到这位人母的心情,可他心里仍充满了疑惑:这还是自己从前那个世界吗?中国怎么会和德国打仗,那老美、俄罗斯还有其他国家去干嘛了?
“唉,你说那个威廉五世也是,德国已经有那么多地盘了,为什么还要跟中国抢东海的油田?中国虽然发展很快,可哪里能跟他们相比?作孽称作孽啊!都不知道是什么人做的孽哟!”
母亲的这番话差点没让辰天将刚刚吃到嘴里的面喷出来,他正想问个究竟,窗外的进行曲突然停止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让人听着心里难受的凄厉警报声。
“空袭!”母亲大惊,“走,我们快到防空洞去!别吃了,命要紧!”
辰天还没怎么反应过来便被母亲拽着出了门,外面已经是警报声、喊叫声交杂,还没走几步,辰天忽然听到一种似曾相识的声音,像是喷气式发动机但又不完全是,他抬起头,那情景让他毕生难忘:
一艘艘身躯比当年的齐柏林飞艇还要庞大的东西从空中飞过,它们那黑色的肚皮下涂着巨大的、醒目的铁十字,那曾经让辰天感到骄傲的徽标,却在这一刹那变得无比刺眼和狰狞……
※※※※※※※※
一部作品到了结束的时候照例要讲些感谢的话,感谢CCTV、感谢MTV、感谢起点、感谢广大的读者朋友,还有生我养育我的母亲、一直默默支持我的女友……
虽然有些俗套,但从一个新人到完成第一部作品的确经历了很多,这期间有高山、有低谷,有心烦的时候,但更多的是一种写作带来的快乐!编辑的帮助、书友的点评还有众多作者朋友们的指点让我受益匪浅,很荣幸的,今后我仍将站在这个大舞台上为大家奉献作品,新作《重铸第三帝国之新海权时代》正在筹备中,近日即将上传,还希望各位新老读者能够多多捧场!
再次感谢!
【全書完】
外篇 一次大战中的非洲战场
当一次大战开始时,德国在非洲有四个殖民地:吐寇兰、喀麦隆、德属西南非、德属东非。德国在非洲的殖民开始得比较晚,但是对殖民地的治理却秉持着德国人一丝不苟的传统精神,很下了一番功夫。因此在开战时,德国殖民地已经有不输于英法等国殖民地的发展了。
欧战爆发后,德国殖民地政府一直努力要保持非洲置身事外,尝试引用一个有关非洲和平的条约来保护殖民地。它们的理由有三:首先他们认为这个战争会在欧洲战场上解决,在非洲这种荒僻的地方实在不适合争战;其次,它们不希望让非洲土着看到白人间的战争,担心土着会了解到白人之间有矛盾,会趁机起事;其三,这四个殖民地都被英、法等国的殖民地所包围,而德国殖民者人数不多,也只有土着的警备部队,担任相当于警察的任务,根本没有军事力量。无奈英、法等国想法不同,他们延续十九世纪对殖民地的争夺历史,认为这是将德国人赶出非洲的好时机。对英国人来说,这些德国殖民地虽然无力实际参与战争,它们却可以提供德国通商破坏舰和潜艇的补给以及和德国本土通讯的无线电台。因此英法两国就联合起来进攻这些德国殖民地。
很快地,吐寇兰、喀麦隆、和德属西南非都落入英国和法国手中。少数的德国和土着警察部队根本无法抵抗,德国殖民者也抱着欧战会决定一切的希望,没有给英法两国带来太多的麻烦。但是当英国想要侵攻德属东非时却遇到严重的挫败。
列托─佛贝克登场
德属东非的幅员相当大,面积约 38 万平方英里, 人口约 765 万人,白人只有 5,300 多人,另外有 15,000 名印度人和阿拉伯人。它的四周都被敌人包围,周围有英属东非(肯亚)、乌干达、北罗德西亚(桑比亚)、尼亚萨兰(马拉威)、比属刚果(萨伊),大部份是英国的殖民地,只有南方的葡属非洲(莫三比克)是中立的。因此在防卫上可以说几乎是四面楚歌的境地。
但是它和其他德国殖民地不同的地方在于它的军事指挥官,保罗……凡·列托─佛贝克( Paul vonLettow…Vorbeck )中校。 列托─佛贝克于 1870 年生于一个军人家庭,父亲是将军,从小就被培养成为一个职业军人。他出身炮兵,曾经参加1900 年的八国联军之役,对英军指挥系统的无能留下深刻印象。 1904年他在德属西南非协助镇压土着叛变,接着回到德国担任跟海军协调的工作。其后他被派去挪威担任武官,接着接掌喀麦隆的警备部队( Schutztruppe),然后在 1913 年底他被调派到德属东非接掌警备部队。
他虽然和其他德国殖民地的军政首长一样也认为欧战的成败是决定的因素,但是他却引申出不同的结论:他决定要用各种可能的方式在非洲拖住敌人一大堆的兵力,并且越久越好;因为多一个英军投入非洲战场就意味着少一个英军投入欧战,更不用说他所需的武器、装备、补给、医药等等。他要尽可能地帮助德国在欧战获胜。
因此,当他在 1914年初到达德属东非后,他就致力于把当地的警备部队改组成一支战斗部队。他花了数个月的时间巡视德属东非全境,熟悉地理环境,并且跟各地警备队的指挥官和后备军官(德国殖民者)沟通,让他们了解他的指导原则与想法,并且鼓励他们加强战备。在开战前夕他的兵力包括了68 名白种军官、 60 名白种士官、132 名白种医官和行政人员、2 名黑人军官、 184 名黑人士官、以及 2,286 名黑人士兵(askaris )。在武器方面则比较薄弱,只有 67 挺机关枪, 31 门过时的轻型野战炮,另外士兵配备的步枪是 1871年型的旧式毛瑟步枪,子弹的装药还是会产生大量白烟的黑色火药。
他或许不是隆美尔或曼因斯坦式的战术天才,但是他的组织和领导才能绝对有过之而无不及。他的人格和领导风格让他的部下都能发挥最大的能力,他的毅力更激发了其他人的孺慕之情,让他们能够撑过整整四年的艰苦战斗。在开战不久后,他就摒弃了年资制度,让有能力的军官担任指挥,有时候甚至让中尉来指挥团级的部队。他更将黑白军士官混合编组,除了让白人士兵和黑人士兵在同一单位中并肩作战外,甚至让黑人军官去指挥白人部队。由于他的努力,他的部队整合成为一支向心力很强的战斗团体,在整个战争期间一直维持很高的士气。
英军的冒进
在开战当初,他就抱定了不集中决战的原则,但是仍然采取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