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网络杂集电子书 > 中国新教育风暴 >

第15章

中国新教育风暴-第15章

小说: 中国新教育风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老师,那儿就是没有门的。”    
    “你画的这张图很不错,怎么都该得满分,我不会说了不算数,但你这里漏了一笔,别不承认。”     
    “王老师,那就是没有门的。”郑保国再次说。    
    “怎么可能一个四面都有墙的院落没有门呢?”    
    “真的,我带您去看!”    
    王能智仍然觉得郑保国不诚实,感到有必要去看看,才好进一步对他说,有一点疏漏不是错误,不承认那就是个缺陷了。    
    王能智跟在郑保国后头去了现场。到那里,他自己困惑了。他看到这个院落四面都有墙,可就是没有门,那这院子盖起来是干什么的呢?    
    “你怎么进去的?”王能智问,因为他看到学生在图上还画出院落里面有树。    
    “我爬进去的。”郑保国说着蹲下来,“王老师,您踩在我背上,爬上去看看。”    
    “别,那里有一棵树。”王能智走几步,攀着一棵树爬上去,看到果然是个死院,院子里只有破砖头和树。    
    风徐徐吹来,师生二人站在墙头上。王能智问:“你那图怎么画的?”    
    郑保国说:“草图我就是骑在墙上画的。在那边的一道墙上,我爬了一百多米。”    
    站在那高高的破墙上,望着这一片将要拆迁的荒寂零乱景象,王能智心里非常感动。他知道郑保国成绩不好,在班上受歧视,自己作为老师是有责任的。可这个学生为了改变自己的形象,不惜代价如此投入,我不仅要给他满分,还要在班上充分赞扬他。    
    那以后,郑保国的其他课也大有进步。王能智再一次体会到,学生们非常需要有成功的体验,自信心就在那里萌发。不久,北京市电教馆来拍这个班的电教片,班主任林亚棠老师说,无论如何,也要让郑保国在电视上说几句话。    
    这个电教片曾经发行到北京市的许多学校,还交流到外省市。在片子里,郑保国就举着那张图说:“我的图画得不美观也不大方,我对我们班的贡献也不大,就用这张图表达心意吧!”    
    王能智在心中深深铭刻下了一句话:“永远都要记住,不管多么调皮的孩子,心都是向上的。”    
    班上还有个叫顾刚的男孩,上课不守课堂纪律,成绩不好,但人机灵、个性强。一次听王能智讲到“北京有没有冰川是一个重大的争论”,顾刚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此后,他自己去涉猎有关知识,并影响了一个小组都对此感兴趣,他又让王老师带他们去隆恩寺周围的山上考察。谁也没有想到,最后,顾刚与另一位同学竟发现了新的“漂砾和擦痕”,写出了报告。我国这一领域的专家马盛云教授因此前去考察,认为这两位学生发现的“就是!”    
    这可不是发现了一口井。两个初一学生在北京发现新的“漂砾和擦痕”,回答北京历史岁月中到底有没有冰川的重大争论,这在地理界传为佳话。在这个过程中,顾刚变了,对课本知识也能像区别岩层那样分出层次,知道哪是重要,哪是次重要……成绩上来了。    
    教师们在教学中都会遇到不少厌学的孩子,还有一些顽皮、不守纪律的孩子,这是普遍的问题,所以要强调纪律,规范行为。而我们从郑保国、顾刚的变化中看到,他们的进步,主要不是靠外部规范,而是学生内部释放出求知的热情、琢磨的能量和探究的潜质。    
    对那些“坏孩子”,老师和家长常常头疼就头疼在他们不服管。现在你会发现,有一群孩子凝聚在某个科学题目里探索问题,他自己就把从前厌学以及厌学后无事生非的坏习惯克服了。    
    不需要你管,他自己就上“学习的轨道”了。    
    这就是好学生的标志,哪里还有“坏孩子”?    
    王能智说:“本来以为一些不好好学习的孩子没戏,可他一旦对某个探索性命题入了门道后,你让他别再深究还不行,他甚至会走很远,甚至让专家感到这孩子将来有大戏!”    
    


探究的世界妈妈,你知道吗

    再说毛毛自第一次到古城中学找爸爸后,第二天傍晚一放学又来找爸爸。她不用传达室的大爷领了,径直走到爸爸的办公室。王能智见了就问:“你进门时跟传达室的爷爷打招呼了吗?”    
    毛毛说:“爷爷没看见我。”    
    王能智说:“那可不好,你要打个招呼。”    
    从此,毛毛每天放学后就来找爸爸,一进校门就先进传达室叫声爷爷。她在爸爸这儿,边等爸爸下班边做作业,然后与爸爸一起走回家,爸爸能给她讲许多她不懂但有趣的事,她感到很快乐。    
    谢莉英说:“自打王能智从乡下回来,孩子就特别喜欢她爸,一直跟她爸是一伙儿的。”    
    王能智不管工作多么忙,家务活多么多,一直坚持不断地给女儿画画,画了厚厚的一大本,毛毛也画了厚厚一大本。一天谢莉英买回一条鱼,对王能智说:“做了吧,给毛毛改善伙食。”    
    王能智没有立即就做。他把鱼放到盆里,对女儿说:“来,你把它画下来。”    
    这是毛毛上二年级那年。毛毛就趴在那儿认真地画,画出来了,王能智非常高兴:“你会写生了,这是写生画,画得多好呀!”    
    他把女儿画的鱼贴在屋里最显眼的地方,快乐地欣赏着,说:“这是一个标志,标志着我们毛毛的画画能力进步到了一个新阶段。”什么是进步?什么叫能力?这些意识,都在不知不觉中成为毛毛头脑里有感觉的东西了。    
    毛毛的考卷上总有不少被打叉的地方,成绩不好,这可能使孩子的自信心受损。许多父母见孩子的成绩不好,就连很简单的事也不让孩子做了,觉得那样会耽误孩子的学习时间……王能智明知孩子课本上有不少知识要补,却不急于给她补,反而找一些课外的事给她做,比如画画。他这么做,其实是在不断地为女儿创造能出成绩的机会,并不断地赞扬她,以维护她的信心。某种情形,就像王能智在与学校的应试教育争夺孩子。    
    争夺的结果,王能智在一步步走向胜利——他没有在课本知识方面给孩子加压,孩子的成绩却上来了。    
    有一千个故事在告诉我们,任何成长中的孩子,最大的损失并不是考试丢分,而是自信心丢失。毛毛的成绩,因看病缺课,在看起来很难提高的情况下,开始从中下游进步到中游,而且有一种综合能力在增长。    
    她的兴趣从那些石头标本延伸到产生那些标本的地方,王能智不可能带女儿去泰山,就带她去香山,去八大处,去紫竹院,也带她去故宫、颐和园……女儿非常喜欢跟爸爸出去走,爸爸能跟她说好多好多不仅她不知道的事,还有妈妈也不知道的事。    
    她一旦发现有些事她知道了,妈妈却不知道,她就非常得意,更不用说好些还是她的同学所不知道的。    
    “妈妈,你知道吗?”她开始常常以这样得意的语气问妈妈。这种自信心的获得是多么的确凿快乐。    
    父亲的语言总是非常简洁,她不管听什么都不会不得要领。她知道了,说话不要说废话,做作业答题不要啰啰嗦嗦写那些没用的东西。她挽着父亲的手臂走了许多地方,感到父亲非常可靠。    
    她爱父亲,崇拜父亲!父亲说的,她总是记得很牢。父亲除了有意开拓她的视野,也有心锻炼她的体质。    
    也许身体的康复也非常需要自信心的支持,自信心增强之后,她的身体也在逐渐康复。上初一的一天,学校的一位老师在地铁里看到她,问:“你怎么一个人在这儿?”    
    “我去瞧病。”    
    “去哪儿瞧?”    
    “儿童医院呀!”    
    从石景山她家到儿童医院要先乘公交车,再转地铁,下了地铁再走两站地。这是去瞧病,一个12岁的女孩,怎么能没有父母带着呢?老师回校就说谢莉英:“你们也太放心了!”    
    谢莉英说:“她自己坚持不要我们陪,说爸爸妈妈都太忙,她自己行。”    
    初一读完的时候,毛毛终于可以停药了。    
    “爸爸,医生说,我可以不用再吃药了,真的,我是个健康人了!”    
    “毛毛,你一直就很健康!”爸爸笑着,眼泪却落下来。    
    升入初二的那个金秋,全校1300多名学生在大操场上举行开学典礼,首先给上学年的优秀学生颁奖,宣布获奖学生名单时报出了毛毛的名字。是的,毛毛在初一被评上了“三好学生”,她的成绩已经名列前茅,而且,她是初一的班长。    
    那时学校还没有统一的校服,毛毛穿一身洗到退色的蓝布衫,看起来朴素到有点过分的地步,她自己不觉得,可同学说:“快,换一件吧,你爸也在上面呢,穿亮堂一点儿去领奖!”    
    是的,王能智也在主席台上,他已经是古城中学的教务主任。大会的扩音器里还在报着其他年级三好生的名字。一个身穿红衣裳的女同学已经把衣裳脱下来了。    
    快,换上呀!同学们纷纷说。    
    毛毛于是换上了别人的红衣裳。    
    《运动员进行曲》在中学的大操场上激动人心地响起来,毛毛上去领奖了,同学们使劲为她鼓掌。给她颁奖的是高熙峰校长,她爸爸就站在校长的左侧。爸爸看到她一身红衣裳眼睛一亮,父女的眼睛碰到一起,过去的几千个日子都在瞬间闪现……女儿想,爸爸一定又在心里乐着说,这标志着女儿又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探究的世界令人始料不及的问题

    再说1983年,王能智开展“探究性学习”的第二年,学校的书籍、杂志被人开了不少“天窗”,被剪的多是地理书刊。这不是王能智的学生干的还能是谁?    
    要解答那些探究性问题,课本上的知识远远不够,学生们就向学校的图书、杂志进攻。学校规定的借书数量有限制,学生们求索的需要却无穷。1983年,这些学生都还没有电脑,也不知什么叫上网查找资料。王能智积累了许多年的地理资料,一个学年下来几乎“损失殆尽”。    
    王能智哭笑不得。这是一个新问题。    
    学校图书馆找王能智索赔,让他象征性地赔了40元人民币。学生们得知王老师赔了款,剪学校图书资料的行为竟就此打住。但他们借阅的兴趣不减,订阅和购买有关书刊的积极性也出现了。    
    但是也有疑问:涉足那么多课外活动和课外知识,课本上那些将来中考、高考要考的知识到底有没有学到?    
    王能智从课本里出了100道难度颇大的考题,要求学生1小时内考完。他考虑到,实验班的学生现在信心颇足,也担心他们麻痹大意,有心难一难他们,如果考得不行,也好敲个警钟。    
    结果,考出来的成绩就像是假的,全班平均96分,最低88分。相同的卷子给相应的比较班来考,大部分同学不及格。    
    这说明,学生们为了解答那些大问题,早把课本翻来覆去地琢磨遍了,课本知识掌握得相当牢固。当他们的知识面超出书本许多后,回头再看地理课本,有同学甚至说:“这是小儿科!”    
    但是还有问题。    
    一天,李丽的母亲在路上候着王能智,说:“王老师,您的地理教得太好了。但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