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第一神射 作者:超级小仙(起点vip作品2011-5-22完结)-第27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吴侯但说无妨。”见孙坚果然没有即刻离去,心知自己又再次判断正确的曹性不由得在心暗自偷笑。
看着眼前这位至始至终都显得那么从容不迫的曹性,孙坚仿佛早就想好了要问什么一般,当下便开口问道:“曹性,在你眼,那刘备便当真是明主?”
曹性毫不犹豫地回道:“不错,我主宽厚仁义且治国有方,实乃百年难得一见的旷世明主”虽然这话颇有某人美化的效果在里面,不管刘备也确实是一位有资格成为天下共主的贤明之君。
见曹性对刘备的评价如此之高,孙坚也是不由得微微失神,随即忽然开口问道:“若东吴从今日便归顺刘备,不知日后孙家的下场会是如何?”
这一次,曹性可当真是彻彻底底地愣住了…这个问题,还真是难以回答呢
第三百九十六章东吴归顺
第三百九十六章东吴归顺
ps:第二更感谢书友帝苑的打赏和月票支持
——
虽说和东吴交战已经有不少的时日,但曹性却从来没有想过孙坚会有投降的可能性;因此对方当真把这话给问出口后,银河射手当即便愣在了原地。
投降不是问题,问题是投降之后孙家会有怎样的下场?虽然这并不是世界上最难回答的问题,但曹性却现自己竟然不知道该如何回答才好。
虽然自己也可以随便编制一些美好的未来去哄骗孙坚,但一来未必骗得过对面那位东吴之主,二来他也不想因为自己的谎言而导致日后生更多的变故。
眼见曹性陷入到深思之,孙坚也并没有开口催促,而是静静地等待着对方的答复。
过了一会,曹性终于思量完毕,随即便开口对着孙坚说道:“吴侯,恕本将之言,东吴归顺我主固然是百姓之福,但却未必是孙家之幸”
如果有选择的话,曹性也不想这么说,毕竟这种话貌似和让对方千万别投降也没啥区别。但孙坚可是东吴之主,本身的武艺十分高强,而且又曾是玉玺的拥有者,可以说哪怕向来宽厚的刘备不介意,他手底下的人也不可能会容忍这么一个足以威胁到自家主公的人存在。
老实说在听到曹性的回话后,孙坚也感到有些意外,毕竟对方的诚实无疑会让刘备收取江东变得更为艰难;不过就在此时,他的耳边却再度传来曹性的声音:“但若是吴侯愿意带同家眷归隐山林,本将可保证孙家上下定会过上无忧无虑的生活”这话的语气坚定无比,简直就像是在当天立誓一般。
孙坚闻言顿时一怔,显然没想到曹性竟然会用毋庸置疑的语气来说出这话,只不过也正是因为对方最后所说的这一句话,江东猛虎的脸上也终于浮现出了一丝笑意:“好,既是如此,东吴降也无妨”
“好啊”曹性很是顺口的应了一句,随即眼睛已然睁得比铜铃还大:“什么,你…刚刚说什么来着?”
眼见曹性一脸的难以置信,孙坚脸上的笑意更甚:“莫非曹将军还想和城内的东吴军大战一场不成?”
“不,完全没有这回事”虽然已经明白自己刚才绝对没有产生幻听,但曹性还是忍不住开口问道:“吴侯,你当真愿降?”
“不是本侯愿降,是东吴愿降”孙坚忽然收起了脸上的笑容,随即神情严肃地对曹性说道:“曹性,若你日后敢有违今日之言,本侯定会让你此生都不得安宁”
见孙坚忽然放出狠话,曹性倒是毫不介意地回道:“吴侯放心,只要孙家从此归隐山林不问世事,本将必定不会让任何人伤害到其的任何一人”
“好”嘴角的血丝再度鲜艳了几分,但孙坚此时的神情却是无比轻松,仿佛已经放下心头所有的重担包袱一般。
看到孙坚的嘴角再度溢出鲜血,曹性先是不由自主地愣了一下,随即嘴角已然溢出一丝笑意;“吴侯啊吴侯,看来本将还真是觑你了呢。”在仔细观察之下,他才终于明白孙坚为何会突然提出投降一事,原来是对方身上的伤势早已让其战力尽失。
换句话说,如果曹性坚持要和孙坚对战的话,只怕江东猛虎即刻便会因为伤势的加重而当场毙命,届时群龙无的东吴照样逃不过败亡的命运,甚至于连孙家也会遭受大难。
“呵呵,若将军真想再战的话,那本侯也唯有舍命相陪了。”不得不说孙坚其实也是一直深谙为人处世之道的精明人士,因此才会刻意用如此突然的问题引开曹性的注意力,让对方来不及现自己的糟糕状态。
“吴侯说的哪里话,能平息战火,自然是再好不过。”虽然被孙坚摆了一道,但曹性脸上却没有丝毫的不快;不过就在此时,他却忽然想起一个心的疑问,当下便开口问道:“吴侯,恕本将冒昧地问一句,东吴阵的精兵,不知可是以那邪教遗留之法训练而成?”
这话一出,孙坚顿时动容,至于身旁一直在默默调息伤势的孙策终于忍不住开口道:“曹性,你莫要…”
“罢了。”挥了挥手让孙策不必再掩饰下去,孙坚看向曹性的目光已然多出了一丝欣赏的神色:“想不到曹将军竟然能看破此事,倒是让本侯好生敬佩。”
“当年本将曾在并州抗击过黄巾贼寇,因此自然也知道那张角三兄弟麾下有一支战力彪悍的精兵‘黄巾力士’。”见孙坚爽快承认,曹性也就有话直说了:“当日在江陵城内,本将曾见过一支悍不畏死的东吴精锐,故心方才会有此猜测。”
“想不到竟是如此。”孙坚缓缓叹道:“实不相瞒,当年在讨伐董贼的时候,本侯曾在洛阳城得到过一册黄巾余孽所遗留下来的【太平要术】,后来才依照上边的方法训练出了解烦、敢死、无难、马闲四营精兵,想不到今日却被你一眼看破。”
“这等将士虽则悍不畏死,但却个个目光呆滞,行动之际犹如行尸走肉一般。”曹性慢慢地说出自己的推断:“若本将所料不差,只怕那【太平要术】所记载的都是一些对人体有害的药物吧。”
“想不到将军竟能仅凭数面之缘便推断到如此地步。”孙坚如今可谓是对曹性感到愈地敬佩了:“不错,那【太平要术】所记载的皆是一些害人药物,若非本侯当时急需精兵对抗刘备,只怕也不会出此下策。”
就在此时,只听曹性忽然问道:“不知此书如今可还在吴侯的手?”
孙坚顿时脸露惊疑之色:“莫非曹将军还想借助此书来训练精兵不成?”
曹性摇头道:“非也,本将是想亲手焚毁此书,好让世间从此少一件害人的物事。”
再度看了看眼前的曹性,孙坚忽然朗声大笑:“好,本侯定会让将军如愿以偿”
随着两人之间的对话结束,孙坚当下便让孙策回城通报此事,随即便在城上一种武的目瞪口呆之下带着曹性的大军进城。
建安十年【o5】十一月,随着吴侯孙坚的主动归降,曾经连银河射手也可以重创的东吴终于被划上了历史的终止符。虽说城也有不少武不愿就此投降,但既然作为主公的孙坚都已作出了决定,当下他们也唯有眼睁睁地看着曹性的大军开进城内,随即便在这座东吴军的最后一座城池上插上了代表着刘备军的旗帜。
虽然孙坚归顺的过程很短,但随即而来要处理的事情却是非常多在进城之后,曹性第一件事便是派人把东吴归顺的消息火带给还在冀州的刘备以及正在江东各地的赵云徐晃等人,以便他们可以及时地作出反应。
而在派出人马去通知刘备后,曹性还得协同孙坚一齐安抚城内的诸多东吴旧臣,以免他们在这个敏感的时刻生出事端;只不过让曹性没有想到的是,第一位主动前来说要为自己出力的东吴旧臣,竟然就是自己最想要其归顺的诸葛亮
不过曹性倒是很快便已解开了心的疑惑,只因早已和诸葛亮接触过的庞统随即便把事情的起末都告诉了他,让银河射手不得不感叹世上的事情有些时候真的十分奇妙。
当日在让庞统派人送信去劝降诸葛亮之时,曹性其实也没想过会有很大的成功率,毕竟卧龙可不是一个会随意变节投敌的人,哪怕他的心并不在东吴营也是一样。只不过让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派人送出去的信件居然会落入到孙坚的手,从而让诸葛亮的兄长诸葛瑾一家遭到了软禁。
虽说这件事情归根究底是曹性和庞统引起的,但孙坚的做法却着实让诸葛亮失望透顶,可以说如果不是对方时常那兄长一家来压迫自己的话,卧龙根本就不会再为东吴出谋划策。
也正是因为如此,后来在弟子6逊提出要提醒曹性心疫病的时候,诸葛亮才会毫不犹豫地答应配合,从而以此来向曹性表达自己的善意。
不过那时候曹性并不是十分了解诸葛亮在东吴阵的遭遇,因此哪怕对方的确是有示好的意思,但银河射手依旧会保留着适当的警惕,以免到头来反遭敌人算计。
而随着孙坚的归顺,所有的一切也是立马便真相大白;得知卧龙终于也愿意归顺自家主公后,总算是把荆州书院里的顶级谋士一打尽的曹性当下便笑得合不拢嘴来。
除了诸葛亮和6逊的积极归顺之外,其余东吴旧臣也在曹性的一一见面劝说下答应归降;毕竟在东吴覆灭之后,普天之下便只剩下刘备和曹操两家,而只要不是傻子的话,相信都会选择实力最为雄厚而且为人宽厚仁义的刘皇叔。
正当曹性在为东吴归顺的各种后续事务而在劳碌之时,冀州那边也终于传回了刘备的回复:果然就如同曹性所预料的一般,自己想要回家过年的梦想已成了实实在在的泡影;也就是在这一刻,曹性忽然有种不应该在年底前收服东吴的后悔感觉……
——
ps:最后一月,冲冲冲
第三百九十七章劝降旧臣
第三百九十七章劝降旧臣
ps:第一更
——
建安十一年【2o6】春—扬州豫章郡柴桑城
自从在江陵城中不幸落败被俘后,周瑜便没想过自己会有回到柴桑城的一天,而且这一天还来得这么快。
不过和以往不同的是,周瑜这一次回来的身份可不再是东吴军的大都督,而是刘备军的优待战俘;而他之所以能如此之快便回到此地,正是因为东吴已在曹性的出击下正式宣告灭亡。
其实早在当初袭击江陵城被曹性反将一军后,周瑜就能预想到东吴只怕是‘命不久矣’;只不过当心中的猜测最终变成了现实之际,曾经矢志要为东吴平定天下的他还是忍不住泪落满襟。
虽然这一次是被数量不少的刘备军给‘请’回来,不过一路上周瑜倒也没有感到孤单,只因为除他之外,甘宁周泰蒋钦董袭等所有的东吴俘虏几乎都在这一次的回程之中,如此一来倒是让他一路上都能和以前的朋友相聚相聊。
说来也怪,虽然曹性在和东吴的对阵中俘虏了不少大将,但却几乎没有一人愿意投降。当然这并不代表每一位东吴大将都是死忠分子,其中也有一些比如说家人在江东亦或是待价而沽的因素。
正是因为这样,这一次曹性才想到要借助孙坚之力,请他帮忙劝说这些被俘的东吴大将投降;而孙坚似乎也特别乐意和曹性结交,因此也很是爽快地应下了此事,所以才会有周瑜等人的归来。
这一天—郡守府
站立在阔别已久的旧地,周瑜等东吴旧臣的脸上也不禁浮现出一丝黯然之色:毕竟自己曾经誓死要捍卫的东西如今已经完全被破灭掉,换了谁心里只怕都不会好受。
此时府中除了孙坚以及一众东吴文武之外,曹性和庞统贾诩以及黄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