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慢慢呻吟 >

第2章

慢慢呻吟-第2章

小说: 慢慢呻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姑娘眨着双眼看他,他就更不知所措,索性跑出门去,蹲在一块坡地上,听自己的心跳。  
“翁上元,你羞得哪门子?我都自己找上门来了,你还有什么磨不开的。”姑娘竟然也跟了过来。  
“没,没,我只感到这福气来得太快了,不知怎么好。”  
“那你就善待我,别让我受委屈。”姑娘说。  
“那还用说,我会好好地疼你。”  
“我们家人口多,我早就想嫁出去过消停一点的日子;女人早晚得嫁人,嫁了人就一了百了了。我一个人儿从原岭走到后岭,并不丢人,等明儿个去政府扯结婚证的时候,你得拉条驯毛驴驮我,不然会在官面上给你们翁家丢面子。”  
翁上元觉得这姑娘真是通情达理的好女子,就像是老天派来为他思量冷暖、把握生活的使者,便不迭地说:“今后过日子,我一切听你的。”  
“不,还是商量着来。”  
“不,就听你的。”  
“听我的,就赶紧回屋去,老人们都等急了,还会以为出了什么岔子。”  
“是,回屋去。”  

三  
第二天,翁上元拉着驯毛驴驮着刘家大女儿,到三十里外的乡政府去扯结婚证。  
办事人员板着面孔问:  
“自愿结婚?”  
“自愿结婚。”  
“男方叫什么?年龄多大?”  
“翁上元,今年二十。”  
“女方叫什么?年龄多大?”  
翁上元答不上来,回头对刘家大女儿说:“你说。”  
“刘淑芳,现年十九岁。”  
办事人员疑惑地看着他俩,“怎么来的?”  
翁上元心里一怔,“没怎么的,骑驴来的。”  
“驴呢?”  
“在门外杨树上挂着呢。”  
“你们俩先在屋里等一会儿,我去看看。”办事人员出去了。  
翁上元心里毛惊起来,“人家是不是怀疑咱拐带妇女呢?”他心里没底,对刘家大女儿说:  
“你叫刘淑芳,怎么不早告诉我呢?”  
“你不知道,为什么不问问我呢?”  
“哪想得起问呢,以为横竖都是自己的女人了,脸对脸的,名字不名字的,有什么关系呢?”  
“这回,有关系了吧。”  
“你说怎么办?”  
“好办,一会儿你就听我说,我是女的,女的不说你拐带人口,他还非得说你拐带人口?”  
好半天,那个办事员终于回来了。进门呵呵笑着——  
“你这毛驴真听话,走小胡同七拐八拐的,你让它走哪儿它走哪儿。刚才用你的毛驴驮了一次脚,把两袋小米驮回西头的家里了,让你们久等了。”  
两人悬着的心扑嗒落了地。  
扯了结婚证,办事员把他们送出门,笑呵呵地说:“我姓潘,以后有什么事,就找我。”  
“谢了。”翁上元强堆着笑说。出了乡政府大门,他嘟囔了一句:“有事找你,等我儿子结婚,还得二十年;二十年之后,你是活是死还说不定呢。”  
听了这话,坐在驴背上的刘淑芳咯儿咯儿地乐起来,乐得双肩直颤。  

四  
翁上元牵着驴缰低头走着,驴背上的刘淑芳也感到极不自在。她说:“上元,咱说点什么。”  
“是啊,说点什么呢?”翁上元也感到应该说点什么,但他的确不知道说什么好:本来两个不甚熟悉的人,竟扯了结婚证,要做亲密得不得了的生活伴侣,他感到不可思议,也莫名其妙。他回过头去,想同淑芳搭句话,却被淑芳的美丽惊呆了口舌——淑芳柔韧的腰肢随驴背的起伏而摇曳着,摇曳出无限风情;淑芳的小嘴紧抿着,但仍抿不住一丝浅浅的笑;一张白净的小脸儿上,有两朵不浓不重的红晕……翁上元不知道是一种怎么样的美,但他感到她生动得了不得,让他心跳不已——  
“淑芳,你让我心跳得不成。”  
“是不是怕养不活我?”  
“不,你好看,好看得不得了!”  
“你眼前是个新鲜劲儿,时间长了,你就觉得我不好看了。”  
“哪会呢,好看就是好看;就像老汤腌菜,汤涸得好,时间越长,菜味越好。”  
“你净瞎比方,我一个大活人,怎成了一缸老汤了?”  
“我不会说话。”  
“你会说话,你能打出别人打不出的比方。”  
翁上元嘿嘿地憨笑起来,他这一刻有一种说不出的幸福感,因为他被淑芳的生气感染了,觉得淑芳是个很活泼的女人;跟活泼的女人过日子,不会憋屈二活路多得很。他问淑芳:  
“我跟三叔一块儿去相你,你怎么就看上我了。”  
“你高,你白,讨人喜欢。”  
“那三叔呢?”  
“三叔又矮又黑又瘦,让人感到憋屈。”  
“三叔有钱。”  
“我跟的是人,又不跟的是钱。”  
……  
翁上元很激动,想靠近淑芳,没想到那头驴很执拗,拱了翁上元一下,并趁机打了一个宏大的喷嚏,使翁上元一下子跌在地上。刘淑芳禁不住大笑起来,哈哈……(呕欠),哈哈……(呕欠),每一组笑的最后一个音符都是一个“(呕欠)”字,是爽得不得了,爽得要死。翁上元干脆坐在地上,听刘淑芳那奇特的笑。这个女人,不仅活泼,而且还很放得开,将来的生活,她会主宰一切的,不信,走着瞧吧。翁上元极敏感地想。  “上元,你慢点起来,你看你右脚那块儿是个什么?”  
翁上元随声而望,眼睛一亮,“是钱。”  
他捡过那张纸币,抖了一抖,“真是钱,五块钱。”  
“翁上元,你小子真有命!”刘淑芳尖呼一声。  
“真是哩,我真他妈的有命,既捡媳妇,又捡钱!”  

五  
五元钱,在五十年代,可不是一般的概念,那几乎就是一笔巨款。  
翁上元正是用这五元钱,把婚宴置办得齐备而妥贴了。  
翁大元、翁息元这一辈儿有哥们儿六个,加上村里掌事的,女方送亲的男客,有一桌酒席便可以打发了;翁上元这一辈儿也是哥们儿六个,加上几个叔伯兄弟,正可再置备一桌。山里有一重老礼,妇女必须是上了年纪的,上一辈儿的才可以入席,几个伯母、叔婶再加上女方送亲的女客,也正好凑上一桌。所以,翁上元的婚宴充其量就是这三桌酒席。肉、菜、蛋、粮有自产,实际开销的就只有烟、酒、茶、糖,说翁上元用五元钱便把婚宴置办齐备,当不是诳人之语。  
酒喝到兴处,几个兄弟开始打酒趣,硬要新嫂子刘淑芳也喝上几杯。刘淑芳正推辞间,兄弟们的几杯酒已一齐举到眼前。刘淑芳已没有了退路,接过其中的一杯,施了一个谢礼,慢慢地喝下去。没想到酒杯一端,几个兄弟更有了说辞:  
“不能偏心眼,兄弟都是一样的,要喝,兄弟敬的酒就都得喝下去。”  
刘淑芳表现出惊人的爽快,“喝,兄弟的酒都喝。”  
酒喝下去之后,刘淑芳的脸上放出动人的光彩,在场的汉子无不为之心动。兄弟们的兴味便更盎然起来,一起哄着,来敬第二轮酒。  
翁上元过来挡驾,“淑芳她不会喝酒,硬喝几杯给哥们儿们助个兴子也就罢了,莫再哄了。”  
翁上元不挡则已,一挡倒激起了汉子们的犟劲,反而不依不饶了。翁上元劝挡的声音被激昂的叫酒号子淹没得无声无息,他感到无能为力。  
刘淑芳反而没有一丝窘色,“好,好,只要兄弟们高兴,嫂子也就豁出去了;但有一个条件,日后,嫂子说话在你们面前得算数。”  
“嫂子说一不二。”几个兄弟高声应承。  
一个兄弟敬上一杯酒来,淑芳一手接过,“兄弟,日后嫂子叫你做只羊——”  
那个兄弟双手往头上一竖,“那我就咩、咩、咩……”  
刘淑芳一饮而尽。  
又一个兄弟端上一杯酒来,淑芳还是一手接过,“兄弟,日后嫂子叫你当一只公鸡——”  
那个兄弟脖颈往上一耸,“那我就咯儿、咯儿、咯儿  
刘淑芳便又一饮而尽。  
新一轮酒喝完,刘淑芳己脸红如蟹,嘘气如风,兰步如蹈,嘴上高声喊着一个字“喝、喝、喝喝……”  
于是满场都是烂熟的笑声。  
沸腾的气氛,使几个叔公也兴奋起来,“淑芳,咱岭前岭后有个说法,叫作‘三天之内,没大小’,叔公们也都敬你一杯。”  
刘淑芳便笑着要去接酒杯——  
“做叔公的怎么这么不正经,这不是趁火打劫么!”翁息元站起来,脸色严竣肃然。  
几个叔公怔了,索然地落了座。  
翁上元感到气氛有些生涩,便腆着笑脸依次敬几个叔公的酒。  
几个叔公均不领盏,气咻咻地说:“你三叔正经,请你三叔喝。”  
便敬三叔。  
翁息元对翁上元说:“把你几个叔公的酒都满上,我替他们喝。”  
翁息元便独自举杯——一杯,两杯,三杯……喝得空气滞重起来。翁息元哈哈大笑,“哥们儿几个,息元得罪了!切莫计较,息元给大家唱一支酸曲,叫(钉大缸),给大家助助兴,酒还是要喝,这是喜酒。”  
翁息元走到一个空场上,扭摆起来,嘴里哼着开场的曲调。调门还未哼出意思,咕咚跌倒了,便迅即爬起来,接着哼那其实很简单的音节。如此“咕咚”了几次,酒宴上的沉滞已杳无踪影,人们又沸腾起来。笑浪中,翁息元的过门终曲哼完,便唱:  
大锔子钉了三百六,  
小锔子钉了二百双;  
剩下一个锔子没地方钉,  
钉在王大娘的脚后跟上。  
“翁息元,你假正经,你唱的不是原曲,唱原曲!”人群里喊。  
翁息元脖子一缩,吐了一下舌头,“好,好,唱原曲,唱原曲。”  
大锔子钉了三百六,  
小锔子钉了二百双;  
剩下一个锔子没地方打,  
钉在王大娘的屁股门上。  
“这就钉对了!”人们兴奋到了极点,酒喝得更为酣畅。  
唱完酸曲的翁息元终于醉倒了,被人搀回家去。  
子夜,闹酒的人们散去,翁上元不放心为救场而醉倒了的三叔。他点了油灯到了三叔的屋里——  
“三叔,三叔,你没事吧。”  
翁息元眉眼紧闭,毫无声息。他睡得太沉了。  
翁上元端上灯盏,准备出门。突然,从翁息元紧闭的双眼中,两颗泪珠无声无息地滚下来。  
看到那泪珠,翁上元不寒而栗。  
他跌跌撞撞地跑出了三叔翁息元的家门。
第二章
一  
翁上元的喜日子刚过三天,父亲翁太元就召开了家庭会,会议的主题是商量翁上元分家的事。  
翁太元说:“上元,你们哥儿们弟兄多,我手头又不宽裕,都聚在一堆,日子不好拆兑。既然你已经成家了,就分开过吧;这对你也是好事,早分家,早立门户。”  
翁上元感到太突然,“这不太合适,我刚结婚你就扫地出门,会让旁人说闲话。”  
“谁的日子谁掂配着过,关别人蛋疼!”翁太元有些不高兴。  
“分家要首先有地方住,我连房子都没有,朝哪儿住。”翁上元提出了实际问题。  
“自己盖嘛。”  
“我连钱都没有,拿什么盖?”  
“自己去借!”  
翁太元扫地出门的决心已下定了,翁上元感到已没有别的出路,就说:“既是盖房,你作老家儿的也应该给点儿帮配,不能光站着说话。”  
“祖上留下的两棵大杨树交你去砍,成柁当柁,成檩当檩,别的就你自己操持吧。”翁太元不耐烦地说。  
“那么,就把家里的钱借给我点儿。”翁上元请求着。  
“不借。”翁太元答得极干脆。  
“为啥?”  
“家人之间不借钱,再说,我是一个贫农,没钱可借。”翁大元把话口给堵死了。  
“不过,我可以给你指个路子,”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