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喋血东线-苏德的较量 >

第30章

喋血东线-苏德的较量-第30章

小说: 喋血东线-苏德的较量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土上空的制空权。德国的各大城市遭到了昼夜轮番轰炸。骄横拔扈的德国陆
军不仅丧失了原来犀利的进攻能力,而且也没有那么充足的部队来保卫与驻
守空前庞大的新版图。

在苏德战场,局势也有了根本性的变化。长期的消耗性战役和恶劣的苏
联气候使来势汹汹的德军成为强弩之末。到1943 年年底,苏联已度过了最艰
难的时期,它已不再需要为生存而斗争。经过几次较大规模的会战之后,苏
军开始控制了战场上的主动权。

在苏联国内,人民群众的战斗情绪非常高昂,人们以不同的形式投入到
这场卫国战争之中。敌占区的人民组织起游击队,使德寇疲于应对。敌后的
人民则自发性地捐款、捐物,参加义务劳动。一个农民甚至捐了一架军用飞
机,成为轰动一时的人物。

苏联的军事生产能力保持了上升的势头。1943 年的坦克总产量达到了

2。4 万辆,其中包括1。4 万辆中型T—34 坦克、2500 辆重型KV1 型、KV2 型、
KV85 型坦克。火炮的产量也大大增加,除2。3 万门坦克炮与3。7 万门高炮外,
还生产了4500 门野战炮与反坦克炮。飞机的产量则高达3 万架。
但是,纳粹德国远非是一触即溃的。这个军事怪兽仍很有战斗力,只要
有足够的喘息时间,它就能像恢复它的工业生产那样恢复它的武装力量。希
特勒仍信心十足地做他的黄粱美梦,对任何媾和建议置若罔闻。他在欧洲占
领区的令人发指的暴行,已把和解的所有道路都堵死了。对于他来说,要么
得到一切,要么失去一切,要么成功,要么失败。这个战争狂人下定决心要
把战争继续打下去。

1944 年来临之际,盟军方面开始策划对法西斯全面、彻底地打击。英国
和美国向苏联允诺在欧洲开辟第二战场,并积极筹备登陆作战计划。在这种
有利形势下,苏联红军在1944 年向德国军队大举反攻,准备将德寇全部逐出
苏联领土。苏军在这一年之内共发动了10 次较大规模的反击,历史上通常称
之为斯大林式的十次打击。

经过这一年的打击,德军在东线崩溃了。第三帝国大厦将倾,摇摇欲坠。


一冬攻势——大反攻的号角

1944 年初,苏军与德军的战线,从北往南,大体上从拉多加湖南岸,经
斯摩棱斯克,南下沿第聂伯河为界。该线以西的列宁格勒州、白俄罗斯、第
聂伯河西岸的乌克兰和克里米亚等广大区域仍在德军占领之下。驱逐敌寇出
境,解放敌占区的全部领土,是苏军1944 年的主要作战任务。当时,在苏德
战场上尚有500 万德国军队,而苏军的作战部队约为650 万人。在武器装备
方面,苏军也占有绝对优势。苏军拥有大量的装甲部队和机械化部队。此外,
由于是在本土作战,苏军还有源源不断的物资支援、实力雄厚的预备队和活
跃在敌占区的近百万游击战士的紧密配合。总之,苏军占据了天时、地利、
人和,大反攻的时机已经成熟。

苏军最高统帅部战略的基点是立即开始发动全面冬季攻势以达到出敌不
意的目的。他们选择了列宁格勒和乌克兰两个地区实施进攻,想将远至苏联
与波罗的海国家和罗马尼亚老边界线以内领土上的敌人扫除干净。在东线中
部地区继续保持对德军的压力,使德军不能对其翼侧进行增援。

无疑,德军对这次攻势早有觉察。驻守列宁格勒地区的北方集团军群司
令屈希勒在1943 年底就向希特勒提出在苏联发动进攻之前有步骤地撤退,撤
至波罗的海国家与苏联边界线附近的“美洲豹”防线。刚愎自用的希特勒立
即驳回了屈希勒的建议,他认为自动放弃土地是一种耻辱,他更担心德国的
退却会使芬兰丧失对德国的信心。于是,倒霉的屈希勒只好回到战场,坐等
苏联人发动进攻。

打击很快就降临了。1 月14 日,奥拉尼恩巴乌姆桥头堡炮声隆隆,杀声
震天。费久宁斯基率第二突击集团军向守敌发动猛攻。德军在拼死抵抗之后,
伤亡惨重,被迫退却。

这次战斗是一系列打击的开始。进攻桥头堡的苏军隶属于列宁格勒方面
军,由果沃罗夫大将统领,从左翼向德国北方集团军群主力——第十八集团
军发起攻击。与此同时,梅列茨科夫大将指挥的沃尔霍夫方面军向右翼突破。
到1 月19 日,左翼苏军击毙德军2 万多,占领了红村和罗普沙。右翼苏军歼
敌1.8 万人,并解放了诺夫戈罗德。

屈希勒十分清楚,苏军的作战意图是从两翼包围第十八集团军,聚而歼
之。为了摆脱这种可怕的钳形攻势,屈希勒向希特勒苦苦恳求将已处于困境
之中的第二十六军和第二十八军撤到列宁格勒到楚多沃铁路线的中间地带,
希特勒冷冰冰地拒绝了。几天之后,这个中间阵地便在苏联人的控制之下了。

被围困的德军吃尽了苦头,风吹雨淋,饥寒交迫。物资供给线几乎中断,
陆军野战师溃不成军,有些步兵师几乎所有的团长和营长都已阵亡。危言耸
听的谣言在前线四起,人心惶惶,风声鹤唳。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忍无可忍的屈希勒在1 月18 日自作主张,命令
第十八集团军撤到卢加河一线,事实证明这一举动暂时挽救了第十八集团军
覆亡的命运。但希特勒闻听此讯大为恼火,他在当天的会议上说,三年来的
经验证明,凡是为了缩短战线或建立更巩固的防线而放弃原阵地的,他肯定
也守不住新阵地。而屈希勒的错误在于,他首先想到的是撤退而不是如何坚
守。第2 天,屈希勒被解除职务,取代他的是有“防御勇士”美誉的莫德尔
将军。

莫德尔临危受命,指挥这场艰苦的防御战。希特勒为了给他打气,从中


央集团军群调来2 个师供他差遣。但莫德尔显然也无法挽回崩溃的局面,当
他调动力量全力顶住左翼进攻时,右翼的第十六集团军又遭到波波夫大将麾
下第二波罗的海方面军的越来越猛烈的攻击。整个集团军群再次面临全军覆
没的险境。莫德尔硬着头皮向元首请求撤退。2 月15 日,希特勒不得不同意
将北方集团军群从苏联撤到“美洲豹”防线。就在这一天,列宁格勒方面军
和沃尔霍夫方面军在卢加城胜利会师。此后,苏军继续向西推进,至2 月底
已逼近纳尔瓦、楚德湖东岸、普斯科夫、奥斯特罗夫一线,与德军呈对峙状
态。这一战役宣告结束。

这一战役共打死德军9 万人,俘虏7200 人,彻底解放了列宁格勒市和列
宁格勒州。但是,苏军未能扩大战果,将德军主力聚歼,这不能不说是一件
憾事。究其原因,列宁格勒和沃尔霍夫这两个方面军由于长期进行阵地防御,
参谋机构与部队缺乏锻炼,据苏方资料说,特别是在进攻战的协同与支援方
面,经验尤为不足。据说,德北方集团军群得以安然无恙靠的就是这一点。
当然,恶劣的气候条件也帮了德国人的大忙,初期的大雪、浓雾和后来的解
冻、雨雪使能见度极底,空军和炮兵很难对陆军实行支援。大量的坦克陷在
森林沼泽地里寸步难行。所有这一切都迟滞了苏军的进攻。

列宁格勒地区的战役进行得如火如茶之际,苏军统帅部便开始部署新一
轮的打击。这一次选择的是集结在乌克兰的德国南方集团军群和A 集团军
群。战役从1944 年1 月末开始,到4 月初才宣告结束。

守卫在这一地区的2 个德国集团军群分别由曼施泰因元帅和克莱斯特元
帅统领,下辖93 个师(每师7 至9 千人不等),其中含18 个坦克师,占其
在苏德战场上坦克师总数的70%以上。德军比较集中地分布在科尔松一舍甫
琴科夫斯基、罗夫诺一卢茨克和尼科波尔一克里沃罗格三个地区。

苏军参加战役的,是第一乌克兰方面军(司令瓦杜丁大将)、第二乌克
兰方面军(司令科涅夫大将)、第三乌克兰方面军(司令马利诺夫斯基大将)、
第四乌克兰方面军(司令托尔布欣大将)。最高统帅部代表朱可夫元帅负责
协调第一和第二方面军的作战行动;华西列夫斯基元帅负责协调第三和第四
方面军的作战行动。

苏军的总兵力是177 个师(每师从2600 人到6500 人不等),在数量上
对德军占优势,按苏联的资料,双方投入的兵力比为1:3.1。事实上,苏
方还是有意缩小了比例,苏军的人数远不止这个数字。

战役几乎是在3 个地区同时展开的。

在科尔松—舍甫琴科夫斯基地区,德军有9 个步兵师、1 个坦克师和1
个摩托化旅。它们在第涅伯河弯曲部形成一个130 公里宽的突出部,严重阻
碍了苏军的西进。按苏军惯常的作战方式,苏军从两翼包抄这个突出部。1
月25 日,在侦察比较充分的条件下,第二乌克兰方面军从基洛夫格勒北部发
起攻击,向西突进。两天后夺取了什波拉,第2 天又攻占了斯韦尼戈罗德卡,
德军发动了一次猛烈的反突击,将进攻部队包围和孤立了3 天。在这次战斗
中,苏联的T—34 型坦克遭到了重型反坦克炮的重创。1 月26 日,第一乌克
兰方面军从白教堂发动攻势,向东南推进。1 月28 日,克拉夫琴科的第六坦
克集团军在斯韦尼戈罗德卡附近同第二乌克兰方面军罗特米斯特罗夫的第五
坦克集团军会师,完成了两翼合围,科尔松——舍甫琴科夫斯基的德军成了
瓮中之鳖。

曼施泰因向希特勒紧急求援。希特勒又惊又怒,东抽西调的部队马上向


科尔松地区进发,但这些部队遭到了苏军的顽强阻击。布赖特的第三装甲军
攻击了5 天,也未能前进一步。而福尔曼的第四十七装甲军则陷入无边无际
的泥泽,苦不堪言。苏军的支援工作非常成功。更致命的是,德军的空中补
给线也被苏军掐断了,被围德军处境更加艰难。

2 月8 日,朱可夫向被围德军发出最后通牒,敦促德军投降并向他们保
证人身安全和给予人道待遇。德军指挥官拒绝投降,于是遭到了苏军更猛烈
的攻击。到2 月10 日,所有被围的德军都处于苏军火炮的有效射程之内。2
月15 日,希特勒同意德军突围。德国的部队在暴风雪中艰难地南移,火炮、
坦克、车辆均被遗弃,他们用轻武器来对付苏军坦克和步兵几乎连续不断的
冲击,伤亡惨痛。2 月17 日,突围部队与前来接应的第三装甲军会合,大部
分被围部队冲出了包围圈,所有的伤病员和辎重则被迫遗弃给苏军。据德军
报道,在科尔松地区被围的士兵中,有3.5 万人突围,大量的军用物资则丧
失了。而苏军则声称,在这场漂亮的围歼战中,共击毙德军5.5 万人,俘虏
了1.82 万人。不管怎样,战斗的结果是苏军大胜。南方集团军群中的2 个
军已彻底丧失了作战能力。

在这段时间,第一乌克兰方面军还进行了罗夫诺—卢茨克战役。这里的
德军比较孤立,既无援军,也无预备队,因为科尔松附近的战役牵制了德军
的大部分部队。1 月27 日,瓦杜丁的第一乌克兰方面军的右翼部队、第十三
集团军和第六十集团军在游击队的协助下通过森林沼泽地向东发起了进攻,
他们派出骑兵迂回到德军的西南部,攻击其侧翼和后方。苏军这次进攻十分
迅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