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科幻未来电子书 > 职业生涯之上班手册 >

第14章

职业生涯之上班手册-第14章

小说: 职业生涯之上班手册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62%的人经常喊腰背酸痛,57%的人诉说记忆力明显减退,48%的人脾气因焦虑
而变得暴躁。另一项调查也证明了这一点:因过劳而引起的慢性疲劳综合征,在
城市新兴行业人群中的发病率已达到10%…20 %,在办公族中高达50%,如科技、
新闻、广告、公务人员、演艺人员等。
    人类为何会与“过劳伤害”或“过劳死”结缘呢?科学家归咎于以下诸方面
因素:一是信息技术革命带来的负面影响;二是社会竞争的加剧;三是人们错误
地认为不加班或休假是工作态度不积极的表现,进而影响到工资待遇与晋升,因
而不得不以健康为代价拼命工作。日本综合心理教育研究所佐藤宏博士的分析非
常中肯:“信息技术革命是向未知的挑战,它伴随着不安、焦虑急躁和过度的精
神紧张,其结果是工薪族在这种压力下身心疲惫,精力受到极大的消耗,如果这
种压力持续下去,会使忧郁症加重,甚至导致自杀。”特别是那些只知消耗不知
保养的人,或者事业心特强被称为“工作狂”的人,以及有遗传早亡血统又自以
为很健康的人,更容易成为上述因素所导演的“过劳死”悲剧中的“主角”。
    由此看来,“过劳伤害”绝非“不足为虑”的“疥癣之疾”,乃是人类健康
的“达摩克利斯剑”,应该引起办公族的高度重视,并将其置于与其他疾病(如
心脏病、癌症等)同等重要的位置上予以预防。下面就是预防医学专家告诉你应
该采取的若干对策:招式一:按生物钟规律作息所谓生物钟,是指人体内各个器
官所固有的生理节律。人体内的生物钟约有100 多种,在大脑的统一指挥下协调
各器官的功能,并规范着人的活动,如睡眠与觉醒、记忆与思维的涨落、体力与
精力的兴衰等。一个人只有按照自身的生理节律来安排作息,绝对不能违反、干
扰这种节律。例如,晚上10点准时上床入睡;早上6 点左右起床;7 点进早餐;
9…11点精力充沛、记忆力强,是你工作或学习的大好时机;12点进午餐;而下午
1…3 点体温下降,荷尔蒙水平趋弱,人需要放松,最好午睡半小时;3…5 点乃是
继上午9…11点之后的又一个精力与体力的高峰期;6 点左右进晚餐;7…9 点的记
忆力最佳,是一天中第三个学习或工作的黄金时间段;而10点又到该入睡的时候
了。如果你反其道而行之,晚上熬夜,中午不睡午觉,三餐不定时,则你将整天
昏昏沉沉,疲惫不堪。总之,你务必要记住科学家的名言:顺生物钟者昌。
    招式二:强化三餐营养足量且平衡的营养是办公族保持旺盛精力抵抗疲劳的
又一“秘密武器”。人体对养分的需求是多方面的,概括起来有蛋白质、脂肪、
碳水化合物、维生素与矿物元素五大类。这就要求我们在安排一日三餐时,一要
品种多样化,二要各品种之间的比例均衡,偏废不得。当然,也不排除在保持
“平衡”原则的前提下,根据各个年龄段的生理特点对营养物质作出某些调整,
以便更好地为健康服务。如20…30 岁期间增加铁、镁等矿物元素以及维生素C 的
摄入量;30…40 岁期间增加叶酸与钙的摄入量;40岁以上除继续增加钙、镁以及
维生素的摄入外,尚应注意补足硒、硼等微量元素和优质蛋白。必要时可在医生
指导下服用硒的药物制剂,或者精氨酸、鸟氨酸等氨基酸制品。但铁元素例外,
应当适度限制摄入,以免铁质过多危害血管与心脏。至于具体食品,美国营养学
家建议你无论在哪个年龄段,都不要忘记鸡肉、豆类、菠菜、鱼类、草莓、香蕉、
燕麦片、海带、脱脂酸奶等几种,因为它们富含能量,能帮助你避免过劳伤害,
保证机体这台发动机高效率运转。
    招式三:中医药助你一臂之力在与“过劳伤害”作斗争的过程中,你不要忘
记中医药这支颇有战斗力的“友军”,它们可在相当程度上帮你一把。中医药既
可单独“作战”(纯中药制剂),也能充当“配角”(食疗),任你“调遣”
(选择适合你的形式)。
    抗疲劳:散人参90克,刺五加150 克,五味子140 克,茶叶180 克。共研细
末,制成散剂,每日2 次,每次5 克。宜于任何一种过劳。
    黄芪鸡黄芪:30克,陈皮15克,肉桂12克,公鸡1 只。中药用纱布包好,与
公鸡一起放入锅中,小火炖熟,食盐调味,吃肉喝汤。
    补中益气粥:人参3 克,当归12克,黄芪20克,陈皮、白术、苡仁各15克,
粳米100 克。中药加水小火煎熬过滤,取汁液,反复共3 次,再加入粳米煮熟为
粥食之。
    以上2 款宜于躯体过劳、体力下降者调养。
    甘麦大枣粥:甘草10克,浮小麦30克,大枣10枚,粳米100 克。中药水煎过
滤,取汁液,反复3 次,加入粳米100 克煮粥食之。
    逍遥粥:当归15克,熟地20克,柴胡、苡仁各10克,茯苓、白术、芍药各12
克,粳米100 克。按上法煮粥食之。
    以上2 款宜于精神过劳者调养。
    虫草鸭冬虫夏草10克,老雄鸭1 只。将虫草放入鸭肚中,加水炖熟,调味食
之。
    八珍鸡人参3 克,灵芝5 克,当归12克,陈皮、白术、甘草各10克,公鸡1
只。将人参、灵芝塞入鸡腹内,其余中药用纱布包好,一起放入锅中,加水炖熟,
食盐调味食之。
    以上2 款宜于身心皆疲且反复感冒者调养。
    招式四:主动寻求快乐过劳不仅是体力不济的表现,失望、焦虑、恐惧、神
情沮丧等也可使人精力衰竭,心理性过劳就是如此。南斯拉夫医学博士波卡斯为
此所奉献的“锦囊”是多笑。他认为笑是最佳的“精神松弛剂”,10分钟大笑能
使人全身放松45分钟,男子每天应笑14…17 次,女子应笑13…16 次。当然,这种
笑应是发自内心,自然而坦诚。因此,应多与有幽默感的人接触,多看相声、小
品、富有喜剧色彩的影视节目,主动求乐。
    招式五:坚持合理运动运动医学专家认为,要想保持持久旺盛的精力,需要
经常运动,以增加体能储存,每周散步4…5 次,每次30…45 分钟,或一星期进行
3…4 次温和的户外活动,每次30分钟,都是必要的。刚开始时,你也许会感到运
动后更为疲劳,这正说明你的机体需要调整,坚持一段时间后便会慢慢适应,体
能会逐渐增加,抵抗疲劳的能力会得到强化。
    招式六:学会主动休息列宁有一句名言:不会休息就不会工作。这句话精辟
地概括了休息与工作之间的辩证关系,也是现代人拒“过劳伤害”于体外的“灵
丹妙药”。
    什么叫“会休息”呢?现代科学赋予的含义是主动休息,即在身体尚未出现
疲惫感时就休息。这是一种积极的休息方式,比起累了才休息的被动休息法有着
质的进步。科学实验证明,人体持续工作愈久或强度愈大,疲劳的程度就愈重,
产生的“疲劳素”就愈快、愈多,消除的时间也就愈长,这正是“累了才休息”
的传统休息方式效果差的奥妙所在。主动休息则不同,不仅可保护身体少受或不
受〃 疲劳素〃 之害,而且能大幅度提高工作效率,具体可从以下几点做起:其一,
重要活动之前抓紧时间先休息一会儿。如参加考试、竞赛、表演、主持重要会议、
长途旅行等之前,应先休息一段时间。
    其二,保证每天8 小时睡眠,星期天应进行一次“整休”,轻松、愉快地玩
玩,为下一周紧张、繁忙的工作打好基础。
    其三,做好全天的安排,除了工作、进餐和睡眠以外,还应明确规定一天之
内的休息次数、时间与方式,除非不得已,不要随意改变或取消。
    最后,重视并认真做好工间休息,充分利用这段短短的时间到室外活动,或
做深呼吸,或欣赏音乐,使身心得以放松。
    第三十四则:怎样让职场生活更成功?
    按职场惯例,在岁末年底发出和拿到奖金或其他激励后,1 月和2 月是公司
人心最不安定的时期:是留?是走?每个人都在寻觅可以让自己“升值”的机会,
寻找更理想的新职场。进入3 月,则是诸事渐定,或走或留,无论是新东家还是
旧老板,多数人考虑的重点开始转向如何让自己更成功……
    选择天堂、人间或地狱出场人物:刘先生,某跨国公司驻中国总部培训部副
部长。1994年大学毕业,获得本科学士学位,是一名年轻的成功人士。
    如果现在有三个团队让你选择加入,天堂、人间和地狱。天堂团队会让你学
到很多现成的成熟的管理知识;人间团队乱一点,当然也就会有一定的风险;地
狱团队就不言而喻,纯粹在帮你消耗生命。你会选哪个?通过这个选择就可以分
析出你在职场上是怎样成功、失败或者变得平庸的了。
    而实际上,每个人都有到达成功的不同方式和办法。或者你更适合学习现成
的理论知识再去应用,或者你更适合在实践中通过体验的方式来锻炼自己。但总
之,如果三次以上,你总是能解决疑难问题,那么你就是这个领域的专家。
    可实际问题是,公司里常常会出现这样的现象:有的员工无论做得好与不好,
上司都很喜欢,甚至他一步一步高升,也不会出现上司因为担心下属功高震主而
不高兴的情况。这又是为什么呢?归根到底,就是与上司的沟通。实际工作时会
发现,上下级的关系往往是情感因素为主,而信任度为辅的。所以,培养情感对
于职场上的成功至关重要。
    另外,说到个人素质对职场成功的影响,我的个人体会就只有一句话:“心
态大于技巧,习惯大于知识。”
    事业成功的数学公式出场人物:陈先生,资深律师,某律师事务所合伙人。
有过20年以上从业经验。
    我带过不少实习律师了,也结合我自己的经验,我想可以把事业上取得的效
果表述成一个公式吧。那就是热情×思维方式×能力=工作效果。
    热情是第一位的,也是日后全部工作成果的原动力。思维方式是第二位的,
因为它决定你会把自己的才华和精力奉献给哪一个领域的工作,决定你走哪一条
路。能力是第三位的,而工作能力实际上是随着经验而来的。工作热情相对感性
化一些,跟你个人的成长历程有不可分割的关系。而思维方式最终取决于一个人
的个人素质,大部分是靠后天学来的,是学而知之的东西。
    我个人认为这个公式适合所有行业,而针对每个行业的特点还会有一些其他
的附加因素影响工作效果。比如说,律师行业是一个以实践为主的行业,经验的
重要性就比其他行业更多一些。另外,律师行业对学历、专业资格考试以及专业
水平要求相对也高,这些都是由行业决定的。
    发展取决于本人的能力出场人物:程先生,网络公司总经理,人事制度顾问。
1985年大学毕业,有过10年外企工作经验。
    我曾经参加过一个专门为在外企工作的白领人士,当然也有部分金领阶层而
举办的讨论职场问题的沙龙,有大约100 人的规模。当时我做过一个调查,对于
“哪些因素导致30岁职场上的成功”这个问题,现场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