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三国之卧龙逆天 作者:本尊是个小虾(起点vip2013-01-26完结) >

第142章

三国之卧龙逆天 作者:本尊是个小虾(起点vip2013-01-26完结)-第14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缓蟀丫钜灰淮锵氯ィ急刚蕉罚腥艘涤恕!�
    一时之间,熟睡中的士兵,纷纷被唤醒了过来,纷纷拿起身旁的兵器,牵起了战马,做好了战斗的准备。
    埋伏在右翼的陈到和后营的徐盛所部,这会在接到军令之后,也纷纷做好了应战的准备,起初还有抱怨扎好营地,却要睡野外的士兵,这会得知敌人前来偷袭营地的消息时,在惊异之余,惭愧之余,心底也是暗暗打定主意,待会一定要努力的多杀几名敌人,以泄心头愤恨。
    夜里三更时分,天地一片寂静,漆黑的深夜笼罩着大地,可谓是月黑风高夜,杀人越货时的好时间。
    李通亲率的一万人马,分成前后两军,李通和部将张赤的五千人马在后,吴霸率领的五千人马在前,眼看敌营在前,营中除了三三两两的巡哨士兵外,全营一片宁静,大喜之下的吴霸,顾不得多想,一挥手中的铁刀,率先冲了出去,吼道:“弟兄们,随我杀进敌营……”
    “杀啊!”五千曹军士兵,齐声响应,把应外的鹿角直接推倒在地,蜂拥着杀了进去。
    后军的李通眼看前军已经杀进营地,正以为得计的他,却赫然发现敌军营地,竟然没有半点声响,正在他惊疑之际,却发现营外的左右两翼,突然之间火光四起,轰隆隆的马蹄声,震得大地都在颤抖。
    “不好,中伏了,快撤!”李通吃了一惊,调转马头,喊道:“速速传令,后队变前队,前队变后队,立即撤退。”
    “杀!”
    “活捉李通,攻破城池!”
    “杀啊!”
    一时之间,空旷的四野之上,喊杀声不绝于耳,赵云,陈到、徐盛三部人马合围而上,直冲敌阵,杀的惊慌失措的曹军兵马,人仰马翻,四散而逃。
    夜幕之中的曹军,也不知道究竟有多少敌兵杀来,加上遭遇伏击,根本无心恋战,哪里还能在组织其兵力反抗。
    杀进营地的曹军骑都尉吴霸,在后撤时,正好遇到从右翼杀出的陈到,两人交战不三合,自持勇武的吴霸就被陈到一刀斩下马下,那飞起的头颅跌落马背,滚落丈于方才停下,颈腔喷出的血雾,犹如喷泉一般,飞洒到了上空。
    李通率领的后军,虽然还未杀入营地,但却未能及时撤出,尤其是他军中多是步卒,在这突遭伏击的情况下,军心惶惶,岂能逃脱出骑兵的追击。
    赵云所部的四千骑兵,从一开始就咬上了他们,李通虽然有心反击,但奈何他所部全是步卒,仓促之间,根本不可能阻止其有效的防御骑兵的阵势,若对方只是步卒,李通肯定能过边战边退,保住自己兵马的损失。
    此刻遭遇骑兵突击的李通后军,几乎是一触即溃,各部曲人马,只顾狼狈而走,李通眼看骑兵追至,正要率领左右军士抵挡,行军司马张赤拦在了他跟前,喊道:“太守大人,敌兵势大,不可力敌,请你速速退去,末将领部下人马阻挡一阵,以确保大人安危。”
    李通看了一眼张赤,沉声道:“张司马保重。”
    “弟兄们,保护太守大人,随我杀敌。”张赤一声高呼,左右数百部曲军士,纷纷聚集到了他的麾下,迎向了如潮水般席卷而来的骑兵。
    “杀!”一马当先的赵云,高举手中的银枪,驱马直冲敌阵,只见银枪挥出,挡在面前的数名敌兵,直接被扫飞而出,当场毙命。
    军阵前的张赤手持长戈,在砍翻了两名骁骑军的士兵时,被飞奔而来的赵云,一枪刺穿腹腔,跌落马背而亡。
    趁张赤阻挡住赵云骑兵的步伐的时机,李通率领左右数十骑,抢先而退,狼狈的退回了复阳城中。
    这一战,持续了天亮时分方才结束,李通所部的一万人马,最后逃回城的仅有三千人,被斩杀的士兵超过三千人,被俘虏了三千余人,其余士兵逃散而走,不知所踪。
    一夜混战,大获全胜的诸葛亮所部兵马,自是神清气爽,赵云押解俘虏,刚回到营地,与陈到徐盛碰了个面,随即吩咐道:“传令,让军士饱食一顿,好生歇息,待主公抵达后,一律按功受赏。”
    这一战,赵云和徐盛各部,战死的不过三百余人,伤者也不过千余人,但却取得了杀敌数前的战绩,而且大大折损了守军的士气,这自是值得众军高兴的。
    相反退回城中的李通,则是眉头紧锁,一脸颓废之色,昨晚的损失,着实出乎了他的预料,在汝南镇守多年,他帐下的兵马,大多都是亦农亦兵,已经多时未经大战,这一次战斗,也让李通看到了自己帐下兵马战斗力的不足。
    “太守大人,您一夜未睡,还是先下去歇息一下吧,安抚军士和修缮城墙之事,就交给末将来安排,昨晚激战一夜,敌军今日必然也会休整,断不会来攻城,太守大人无需担忧。”偏将军陈恭见李通眉眼发黑,精神萎靡,开口劝谏道。
    李通举目注视了一会城外的荆州营地,暗叹了气,道:“那就有劳你了,若有什么事情,立刻来报。”
    不过出乎李通预料的是,赵云他们连续两天都没有展开攻城战,直到第三日傍晚时分,诸葛亮的中军抵达之时,李通这才醒悟到,赵云没有攻城,是为了等待诸葛亮中军的抵达,如今城外数万大军云集,很明显诸葛亮是准备一口吃掉他们这支军队了。
    眼下大军受困在这个残破的小城中,进退失据,李通也不由着急了起来,眼下突围肯定是不行了,凭借这么一座残破的小城,坚守也没什么希望,而且城中余粮也不多,这样下去,被消灭只怕是迟早的事情,想到眼下这些困难,李通几乎是夜不能寐,食不知味,现在他唯一盼望的就是张辽在接到自己的求援信后,能够及时的赶来支援。

第二百十二章 煮熟的鸭子
    第二百十二章煮熟的鸭子
    “主公,根据俘虏交代,目前城中的曹军人数不会超过一万五千人,而且士气低落,正是我军趁势攻击的时候,不知为何又围而不攻呢?”诸葛亮率领的中军,抵达复阳城外已经两天了,却始终没有下令攻城,这不由让一直摩拳擦掌,准备大显身手的徐盛颇为奇怪,苦思不得其解的他,虽然找过赵云和陈到商议,但二人也没能说个明白,无奈之下,他只得跑到诸葛亮的大帐以求答案。
    相比起徐盛的火急火燎,此刻的诸葛亮却是一副好整以暇的神情,因为他正在和徐庶对弈,显得怡然自得,完全就没有大战前的紧张气氛。
    听完徐盛的疑惑,诸葛亮淡淡一笑,落下一子,道:“文向,有句话叫煮熟的鸭子跑不了,难道你认为煮熟的鸭子,还能长翅膀飞了?”
    “哈哈……”徐庶忍不住开怀笑了起来。
    被徐庶这么一笑,徐盛也只能赔笑着说道:“主公说笑了,煮熟的鸭子自是不能跑了,可李通手中毕竟还有一万多人马,若敌军援军抵达,两军里外夹击,趁势突围而去,那岂不是白白错过歼灭李通的机会了?”
    “文向,可知我军中有多少人马?”诸葛亮见徐盛一脸忧色,随即放下了棋子,转而询问道。
    “我部飞豹军七千人,骁骑军七千三百人,神卫军一万三千人,神策军和神威军一万人,神武军三千五百人,共计四万余兵马。”徐盛对于大营的兵力自是了熟于胸,黄忠所部的神策军,此次出战,只带了五千人出征,宜城一战,战死近两千人,而张合所部的神威军,留了五千由张合统率镇守襄阳,诸葛亮带出了一万人,暂时归建在黄忠名下节制,同样在宜城之下,神威军也战死近两千人,所以两部加起来也就一万余人。
    张飞的神卫军战死受伤减员两千人,徐盛所部的一万兵马,经过这几场大战,同样减员了三千人,只剩下目前的七千人马,神武军五千人马,死伤减员一千五百人,相对来说,也就骁骑军减员最小,几场大战,只减员了七百士兵和一千匹战马。
    各部队看似都只减员了两三千人马,可实际加起来已经超过一万伤亡了,这还是一路战胜的结果,若是失败的话,那诸葛亮亲手组建的主征伐的六军六万人马,能留下一半就不错了。
    所以说战争之道,无论胜败,最终的结果,伤亡都不会少,也难怪古人会感慨,一将功成万骨枯。
    如今诸葛亮一路节节胜利,打的还只是局部战争,而且都是集中优势兵力对抗分散的曹军,可结果还是伤亡过万兵马,这一万多牺牲的士兵,那可都是活生生的青壮年,这要是和平时期,只需二十年,这一万青年,能创造多少财富,繁衍多少子女,不用算也能知道了。
    “四万人马,若是强攻,复阳城三日之内必克,但需要付出多少代价,文向可有想过?宜城一战,我军五万多人马,对阵曹仁两万人马,结果杀敌一千,自损八百,这样的胜利,不要也罢,这就是我不主动攻城的原因。”诸葛亮轻摇着手中的羽扇,但神情却是一片肃穆,宜城之战后,诸葛亮总结的原因,就是操之过急了,若他们继续围城十日,曹仁断粮,定可不战而胜,又怎会牺牲了众多士兵。
    “主公仁德,盛不如也,然城中曹军一日不除,终究夜长梦多,若曹军援军抵达,主公还要分兵拒敌,又如何集中兵力,斩其一股呢?”徐盛感慨了一句,作揖追问道。
    “文向将军勿忧,主公围其城而不攻,自是为了乱敌军心,挫其锐气,此乃攻心之计,若曹军大批援军抵达,我军则一鼓作气,全面攻击此城,若曹军小股援军抵达,则诱其到城外,然后围而歼之,城中守军见援军被歼,必然更加惶恐,战力必然会大降,到时群而攻之,一样可拔城而下。”徐庶见徐盛还要追问,只得解释道。
    “徐大人所言有理,可是若我军与敌人援军交战时,城中兵马杀出,又如何应敌?”徐盛皱眉问道。
    “你个文向,光知道动脑,却不想应对之策,难道你没发现,翼德将军所部人马,这两日一直沿着出城的要道纵横线上,挖取陷马坑道,摆设鹿角栅栏,作为防御设施,你当那是摆设?再说敌军援军就算赶来,复阳境内地势复杂,我军只要设伏妥当,曹军又岂能作为?”诸葛亮挥起羽扇就扇了徐盛一下,气极而笑的反问道。
    “是末将糊涂了,主公算无遗策,末将自是不如,呵呵……”徐盛傻笑一声,连忙退了出去,既然问题解决,他可不想继续留下来当出气包。
    诸葛亮摇了摇头,笑道:“这个文向,还是那么爱耍嘴皮子,钻牛角尖。”
    “哈哈,我到觉得文向将军乐观直爽,是个好相处的人,倒是魏文才这人喜怒不形于色,有时候让我都捉摸不透,不过论及镇守御敌才能,魏文才确实有一套,可称之为智勇之将也。”徐庶大笑一声,对于跟自己镇守章陵多年的徐盛和魏延做了个中肯的评价。
    诸葛亮淡淡一笑,道:“那元直以为,魏文才此人忠诚如何,可堪大用否?”
    “魏文才对主公忠心无需怀疑,这点庶可担保,只是权利欲有些大,当初主公让他镇守章陵,他就破有些怨言,认为自己才能不止于此,主公若想此人发挥更大的才能,适当的时候,还需提拔一下。”徐庶诚恳的回道,魏延之才,可独当一面,这点徐庶是信服的。
    诸葛亮朗声一笑,却并未再提这个话题,魏延桀骜不驯,有勇有谋,自己自是清楚的,留他镇守章陵的武阳关,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