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科幻未来电子书 > 神奇蚂蚁 >

第31章

神奇蚂蚁-第31章

小说: 神奇蚂蚁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的消息是非常灵通的。您忘了吗,就在那位最早研究机器蚂蚁的副局长刚刚把情况报告给自己政府的时候,一个仿真机器人就扮作他们的国防部长秘书,赶到了研究现场。而真的部长秘书却因为飞机被炸死于非命了。‘X’的间谍一定早已渗透到那个情报局,甚至是该国政府内部了。”
  参谋长沉吟起来:“你说得有理……这件事很值得想一想。但我还没说完就算这个‘X’知道了我们派你去调查机器蚂蚁的事,他难道能那么快就研制出另一种蚂蚁,用飞船运上火星吗?”
  卢梭说:“要是他早就开始研制了呢?这位‘X’也许在十年前、甚至几十年前就想研制这种蚂蚁了,他没能成功,他造出的蚂蚁虽然可以采矿和自我复制,但不能进化。于是他非常希望得到一只哈里?尼德兰的蚂蚁。索性让我们从头开始吧:一个盗墓贼从‘智神星’偷出了机器蚂蚁,悄悄告诉那个情报局的人:‘我愿意用一件稀奇货色换笔钱。保证你们不会吃亏。’这消息当然传到了‘X’耳中。实际上,就是他派的高级机器人赶到交易地点,把盗墓贼杀死了。尽管没抢到蚂蚁,但‘X’知道了它的确切下落。后来,那个机器人假扮的‘部长秘书’也没把机器蚂蚁骗到手。地球联邦总部插手了,‘X’无法从这儿得到他想要的东西,就只有把脑筋动在调查组那里。他先把自己研制出的不太成功、但乍一看也可以乱真的机器蚁投向火星,实行我刚才讲的‘一石两鸟之计’;又往调查组里安插了一个机器人间谍,现在我们知道,真的鲁兹博士被他们杀害了。假鲁兹为他探听到了情报:机器蚂蚁在金星……”
  “等一等!”参谋长说,“你的分析中又有一个漏洞。你说袭击火星基地的蚂蚁是‘X’派去的,我们暂时就这么猜想吧。但你的报告里还提到另一件蚂蚁袭击人类的事。在金星,你们由一个残缺的无线电信号追查到一艘遇难飞船,发现一大群机器蚂蚁正在蚕食它。那群蚂蚁吃光了飞船后,又主动袭击了跟踪它们的‘救人小组’。是不是?”
  “对,有这回事。”
  参谋长说:“那么你就无法解释了:这群蚂蚁明明就是金星上的,它们不可能也是‘X’派去的吧?金星上是有袭击人类的蚂蚁的!”
  卢梭沉着地回答:“我可以解释,而且,我能合理地说明这些蚂蚁同样可以是‘X’送到金星上的。目的仍然是让我们的调查误入歧途。”
  “什么?”参谋长又抬起眉毛,“这些蚂蚁也是被人送上金星的?”
  “对。您仔细想一想:金星的表面积不比地球小多少,我们要在上面寻找机器蚂蚁,就好象大海捞针。多么巧啊,飞船刚刚进入金星轨道,就接收到一个无线电信号,好象是天上掉下来的馅饼。我们派下去的小队在信号源那里发现了机器蚂蚁,它们正在啃食飞船。这个情景,任何人看了都会说是一艘遇难飞船被蚂蚁蚕食了,连带上面的乘客。这又给我们造成了错觉:金星蚂蚁是会伤害人类的。但布下这个谜局的人百密一疏,他虽然有意派出了一艘客运式飞船,却忘了在里面加装生命维持系统。”
  “那是一船机器人!”参谋长迫不及待地说,“那也不能证明你的观点哪。”
  卢梭说:“我在报告里不是提到:还有一船机器人被金星蚂蚁抓住了吗?”
  “是呀。”
  “同时派出两船机器人,却又让他们分别降落在相隔极远的两个地方,这种做法很奇怪呀。”
  “这和你说的‘X’往金星上面投放机器蚂蚁有什么关系?”
  “有关系!”卢梭越说越自信,“有一个很合理、很方便的解释。‘X’只派了一船机器人到金星上……”
  “但你们明明看见两只飞船!”参谋长提醒他。
  “我们确实看见两只飞船,但只从‘金星大脑’那里证实了:有一群机器人在寻找蚂蚁,而不是两群。”
  “但……”参谋长说,“你们发现的那艘遇难飞船,难道从一开始就是空的?”
  “不是空的,它装满了东西。您还没想清楚么?这艘‘遇难飞船’运载的就是我们发现的那群机器蚂蚁呀!”卢梭用响亮的声音说。
  参谋长大吃一惊,看着卢梭,喃喃道:“它运载的就是那群蚂蚁……就是那群蚂蚁?”
  “对呀。‘X’把一群他研制的机器蚂蚁装在飞船里,运到金星上。一旦着陆,蚂蚁就开始啃吃自己乘坐的飞船,把它吃光,用这些材料复制出又一批同样的蚂蚁。而飞船一降落,则自动开始向太空中发射引人注意的无线电信号,目的是把调查组吸引到那里去,一可以让我们亲眼目睹‘蚂蚁吃飞船’的罪证,二可以为他自己的机器人争取时间,使它们可以抢在调查组之前找到真正的金星蚂蚁!但他可能没料到,他的机器蚂蚁竟遭遇到了金星上的‘正牌军’,而且是如此不堪一击。”
  参谋长的脸色有点苍白,他摸着自己的头发低声道:“有道理!很有道理……”
  卢梭继续说:“‘X’的算盘是这样打的:他的机器人会为他抓到一些金星蚂蚁,带回去研究。而他自己派出的蚂蚁却可以使调查组得出错误结论:机器蚂蚁非常危险,是对人类的一大威胁,应该及时消灭。实际上他差一点儿达到目的:那艘飞船已带着一小群‘工程蚁’起飞了,而我当时根本不愿意轻率地去拦截它。但谁也没想到金星蚂蚁有能力把飞船击毁。”
  “就算你推测得都对,对金星上的那些蚂蚁还是不能掉以轻心。”参谋长说,“我们跟它们的第一仗就打输了。”
  “但这次是我们主动进攻的。它们不会侵犯地球,我们所要防备的,只是在开发其他行星时,这些蚂蚁有可能与我们发生激烈的竞争。而且那种竞争也决不会升级到武力冲突。”
  “不能这么肯定,不能肯定……”参谋长忧心忡忡地说,“还有,如果真的存在一个‘X’的话,他的能量可真不小啊。各处的消息他都能及时知道,他派了多少间谍在我们的各个机构里?他自己又是何方神圣?”
  卢梭说:“我的一个队员说,‘第一智能工业公司’就很可疑。大家都知道是他们在背后操纵联邦议会,这次攻击金星也许是他们授意的。‘智能工业公司’的创始人林格早已在研制可以不遵守机器人行为定律的‘另类机器人’,他可能最终成功了,‘假鲁兹’、‘假部长秘书’和跟踪、杀死盗墓贼的那个机器人都是这种类型的。”
  “事情越来越棘手啦。”参谋长叹息着,“‘第一智能工业公司’难道也搅进去了?”
  “长官,”卢梭站起来说,“我请求再派我们出去调查一次。”
  “为什么?”
  “在那艘型号不明的飞船被金星蚂蚁击毁之前,它曾经向太空某处发射了一束脉冲信号,被我们的飞船截获。我们已发现那束脉冲是发向土星的。”
  “土星?”参谋长摇摇头,“上尉,我也懂一点行星学知识,土星上根本没有生命赖以存在的基本条件。那里不可能有人,更不可能在那儿建造飞船或者研制机器人。”
  卢梭没有被他驳倒:“我只是说,那束信号是发往土星方向的。但它不一定就是发到土星上面去呀。土星系里有不止一颗星球,有些卫星的大小不亚于一般行星,那里也可以供人居住,可以建立基地。实际上,我们已经试图在土星系的一个天体上面建立基地了……”
  “天哪!”自称“懂得一点行星学知识”的参谋长惊呼道,“难道是‘提坦’土卫六!?”
  第十四章 在土星的光环下面
  卢梭很小的时候,就想当一名警探了。因为他的父亲就是一位优秀警官勇敢、忠诚、坚强而又善良。他是小卢梭心中的偶像。但在卢梭十二岁时,父亲死了,死于一次营救人质的行动。
  当时,警察局里已开始引进机器人作为人的助手。一些年纪大的警察因此提前离职了。父亲没有被调离岗位,但他最好的伙伴李先生却失去了工作。那正是所谓“机器人就业危机”的时代,众多高级机器人凭它们某些超过人类的能力,把人从原来的工作岗位上挤了下来。一直被卢梭亲昵地称为“李大叔”的李先生离职回家后,郁郁不乐的父亲有了一位新搭档,是个年轻人,古板认真。父亲对他的印象还可以。但谁也没想到,就是这个新搭档害死了父亲。
  在那次行动中,一个七十三岁的老人被两名歹徒劫持;父亲和他的搭档,还有另外几位警察赶去营救。他们看见那个老人连吓带累,已是筋疲力尽,父亲想了个办法。他希望歹徒能允许一个警察代替老人作人。这时,他的新搭档自告奋勇,出去“换人”。歹徒对他彻底搜身后,就放了老人。
  事情就这么发生了。那位新搭档突然和歹徒搏斗起来,歹徒对他开了枪。现场目击此事的警察们事后的回忆都不太一样。有的人肯定,那位搭档是向这边喊了话的,他喊的是:“别过来!别管我!”有人说他还加了一句:“快开枪!”但有的警察坚持认为,当时那个搭档什么也没喊,只是一声不出地和歹徒搏斗。只有一位警官说,他喊的是:“别管我,我是机器人!”
  但所有人都异口同声地说,卢梭的父亲在搭档刚刚开始与歹徒搏斗时,就拔枪冲了过去。歹徒向他连开了两枪,都打中要害。而他的那个机器人搭档虽然终于制服了歹徒,却因“眼看人类受到伤害而无法救援”,违反了机器人行为定律,电脑短路了。
  卢梭在十五岁时,才听妈妈把这件事详细地讲了一遍。那时,机器人早已在全社会普及开来,卢梭一直奇怪为什么自己家里没有一个家用机器人。听妈妈讲了这件事后,他才明白个中原由。他对机器人的厌恶就从那一天开始了。
  现在,卢梭自己已成为一个军人,一个地球联邦军上尉。他在战友中间以果断、坚强和绝对服从命令而闻名。但当他得知自己要与一个仿真机器人一起去完成任务时,仍然犹豫了一阵。
  任务已完成了。卢梭却没有对自己满意。正如周冲说的:他只是通过搜寻线索和逻辑推理判断出周冲的机器人身份,而不是在能力、行为方式上发现了人与机器人的区别。所以这次去土星系,总部又让他与周冲、阿庄和蕾莎、浩哲四人同行,看来是另有用意的。
  土星,卢梭对它没有太多了解。但浩哲却能如数家珍地说出它的种种迷人之处:它是太阳系里卫星最多的行星啦,它的密度比水还小啦,它的光环共分七层、每一层又分成上千条小环啦,中间那道黑缝叫做“卡西尼环缝”啦……浩哲在飞船里象介绍自己的别墅一样对大家讲着土星。卢梭专心致志地驾驶飞船,没有理会;蕾莎半闭着眼睛,似听非听;只有周冲和阿庄始终认真地听着浩哲讲课,或者,至少是作出了认真听讲的样子。卢梭虽然眼睛从没有离开过驾驶台,但余光却能看到两个机器人。他们那惟妙惟肖的专注神态,真令他猜不透:“这些家伙难道真的有感情吗?”
  在土星美丽的光环下面,他们靠近了土卫六“提坦”的轨道。提坦表面重力很小,因此如有必要,沉重的飞船也可以直接着陆,不必担心起、降时浪费太多燃料。
  提坦是太阳系里第二大卫星,仅次于木卫三,比水星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