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科幻未来电子书 > 神奇蚂蚁 >

第3章

神奇蚂蚁-第3章

小说: 神奇蚂蚁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蚂蚁分毫不差地重复着刚才的过程:制造铜丝,然后是小金属片、小金属圈……两个小时很快过去了。
  副局长看到蚂蚁在这段他觉得很漫长的时光里仅仅是增加了金属零件的数量,那台“机器”还连雏形也没有具备。他有点不耐烦了。他说:“我去处理点儿其他事情。这儿有进展了就通知我。”
  “这儿一直在进展。”贝克教授头也不抬地说。另外那四位也和他一样。他们一旦被某种事物吸引住,就会忘记时间和周围的一切。
  副局长可没这么好的兴致,他摇了摇头,走出房间。
  他在沙滩上散了步,吃了饭,又看了会儿书,还躺着闭了会儿眼。那些人还没出来。副局长想:“那只蚂蚁工作效率太低啦。这么久连台小机器也没拼凑出来!还得我去瞧瞧!”
  他又回到那间房子,贝克教授他们还是全神贯注地通过监视器看着蚂蚁干活儿。副局长看了一眼,说:“没什么进展。太慢了。”
  一个武器专家说:“不慢!完全不慢。真是神速……”
  副局长惊讶地望着监视器里的小蚂蚁,说:“它没拼出什么来呀。”
  “你没有发现这里的线索吗?这么明显的线索!”那个机器行为专家说,“看看这些零件,看看!”
  副局长认真地看了看,说:“零件是很小巧玲珑,小巧玲珑!但是不说明问题,不能说明任何问题。”
  机器行为专家不再和副局长说话了。
  贝克很耐心地转向副局长,因为在这里他们俩还比较熟悉。他说:“你看,这个东西它是什么?”
  他指的是一个芝麻大的黑色小颗粒,放在陶瓷匣子中央。
  贝克知道他绝对看不出来,就紧接着说:“这是发动机!”
  “这么小!”副局长情不自禁地惊叹。
  “这还不算最小的发动机,”那个纳米技术权威说,“不过从它的功率来看,能把体积做成这么小仍然是相当不容易的。设计它的人是位真正的机械大师。”他由衷敬佩地说。
  “这个呢?”副局长又指着匣中的一个微小的银白色珠子问。
  “我仔细看了制造它的过程,”纳米技术专家说,“很可能是一台微型泵。”
  “泵?”副局长说,“水泵?”
  “油泵。”专家解释,“发动机带动油泵,把油压到传动装置里面去。这是一种微型液压驱动系统。它的效率极高。”
  副局长沉思着说:“是液压驱动系统?是什么机器上用的呢?”
  “你还没看出来?”贝克说,“是它自己用的呀。”
  “它自己用的?”副局长又大吃一惊,“它为自己制造备用零件?”
  “不。”贝克说,“它在复制它自己。”
  副局长看了看贝克,这老头丝毫没有开玩笑的意思。他指着监视器:“你瞧,发动机、泵、导线都有了,尺寸全是超小号的。这是它从砂子里提炼出来的纯净硅,它正在用硅晶体制造光能电池!这个呢,这是微型电脑的一部分。我们大体上已经肯定了,这只蚂蚁是一台自我复制的机器。”
  “它什么时候能完全复制好?”副局长急切地问。
  “看这速度,大概明天就能造出另外一只了。”
  “明天!”副局长失望地重复了一句。他还以为半个小时后就可以看见了呢。
  他是很重视效率的。
  “我们要用这段时间来讨论一下它的真实用途。”贝克说。
  “它的用途不是早就知道了吗?”副局长瞪了瞪眼睛。
  贝克没有回答他,而是简单地说:“找间屋子让我们开会吧。”
  **  * *副局长的办事效率有时的确很高,他几分钟之后就把专家们带进了一间隔音的、四周没有窗子的机密会议室。
  咖啡摆在各自的座位上,六个科学家很兴奋地喝着咖啡,却都不说话。
  “你们有什么想法?”副局长把手按在桌上,谦虚和蔼地问。
  “自我复制,成倍增长。”机器行为专家说。
  “什么叫成倍增长?”
  贝克说:“现在,它在复制第一只蚂蚁,一天就能复制出来。明天呢?”
  副局长回答:“明天它会复制第二只,后天复制第三只。每天都能复制一只。”
  “不对。”贝克简短地说,“不是一天一只,而是成倍增长。”
  “你又说‘成倍增长’!到底为什么?”副局长认为自己刚才说的很正确。
  贝克教授说:“它今天复制出的那只蚂蚁难道会闲着吗?它们俩会一起干活儿!那么一天之后就能复制出两只蚂蚁。再过一天就是四只……这叫做几何级数增长。”
  “成倍增长。”副局长想起了一个关于国际象棋和麦子的故事,“那么,用不了多久,地球上就都是这种蚂蚁了!这是一种侵略性的机器人!”
  武器专家点头表示同意。但贝克说:“不一定。关于这种蚂蚁的知识我们只掌握了一点点,它也许是用来采矿的。”
  “用它采矿太慢了。”副局长挥挥手。
  “一点不慢。”机器行为专家说,“如果蚂蚁数量每天能增加一倍的话,一个月后就有超过十亿只。每只蚂蚁含有大约五克的各种金属,那么十亿只就是五千吨金属!想想看:你把一只机器蚂蚁随便投到一个有矿的地方,象放牧一样,不用再管它,它会自动地开采岩石中的金属,不断自我繁殖。只用一个月就给你带回五千吨金属。如果时间再长些,金属的数量会更大!‘放牧’四十天的话,它们能采集五百万吨金属;五十天就是五十亿吨!”
  “老天爷!”副局长惊叹道,“要是放任不管的话,它们会把地球挖穿的。”
  “很可能,”纳米技术权威说,“这种蚂蚁体内安装了一个控制器,‘放牧’到一定时间就让它们自动返回,把金属带给主人。”
  副局长紧接着道:“然后,‘主人’把它们投入熔炉!各种金属就提炼出来了!”
  “很正确!这样,连那些品位极低、极难开采的矿都可以开发利用了。”
  贝克忍不住说:“不仅如此,可以把它投放到其他星球上去!机器蚂蚁是不需要空气、水和食物的,只要有阳光,它们就能工作。把它们放在火星上、月亮上、小行星上!凡是人类不能去的地方,就让它们去!”
  几位专家激动起来,凑到一起又说又比划。
  副局长眼珠一转,忽然喊道:“且慢!”
  大家停住了议论,转过头来看着他。
  副局长兴奋地说:“想想看:它真的是一种武器!一种威力非凡、不可抗拒的强大武器!”
  机器行为专家很不满于副局长的这种推断,他说:“这是一种和平建设用的工具!我们没看出它有什么可以用来攻击敌人的性能。”
  但两个武器专家却微微点头。副局长看见他们的表情,不禁得意地说:“你们不会明白的,只有武器专家能领会我的意思!”
  “专家,你们领会局长大人的意思了吗?”纳米技术权威看着武器专家问。
  一位武器专家简洁地说:“如果把几只机器蚂蚁投放到敌国领土上,会怎么样?”
  大家面面相觑。过了一会儿,贝克说:“可怕的想法!”
  副局长得意洋洋,他说:“那正是我的想法。设计蚂蚁的人很可能就是这么考虑的。只要投放一、两只小小的机器蚂蚁,两个月后敌人就会自动投降!他们的金属储备经不起这些小东西啃。”
  贝克说:“我们应该赶快搞清楚:怎么控制这种蚂蚁的行动。希望那个设计蚂蚁的人还没有想用它来对付哪个国家。”
  “我们是要搞清楚!”副局长说,现在可是他风光的时候了,“我们不但要阻止敌人的攻击,还要利用这种蚂蚁去攻击敌人!”
  大家忧心忡忡地看着他。副局长想:“跟这些搞理论的人不能透露得太多!”
  他说,“这只是一种有备无患的措施。我想,设计蚂蚁的人已经死了:那个盗墓贼不是从小行星墓穴里偷到蚂蚁的吗?很可能,这种蚂蚁只有在座的几个人知道。所以我要求大家保守机密!”
  副局长自认为弄清了机器蚂蚁的真实用途之后,就对它产生了浓厚兴趣。他又带领专家们回到重武器实验室隔壁那间屋子。
  在监视器里,机器蚂蚁还在兢兢业业地劳动。它已把微型电脑组装得差不多了。
  纳米技术专家说:“看:又是一个疑点。这么小的蚂蚁,它的电脑却这么复杂。如果只是采矿、冶炼和自我复制的话,它完全不需要如此复杂的电脑。”
  副局长说:“这是否更能证明我的观点?它还有其他用途!攻击性的用途!”
  “那也不需要如此复杂高级的电脑。”纳米专家说,他还开玩笑地加了一句,“‘攻击’是最不需要智力的了。”
  副局长弄不清他是否在讽刺自己,所以只瞪了瞪眼,没说话。
  “这电脑里都有些什么?”贝克深感好奇地说。
  纳米专家回答:“谁也不知道。过两天,它复制得多了,我希望能拿一只来‘解剖’。”
  副局长说:“不行!这是属于国家的。是技术机密。”他很高兴报复了纳米专家的讽刺。
  **    *    *第二天,副局长很早就来到“观察室”,他非常急于看到复制出来的新蚂蚁。
  没想到,那五位专家比他到得还早。他们已经坐在监视器前面看了好久了。贝克说,他晚上连觉都没睡,在这儿守了一夜。
  “怎么样?”副局长关切地问。
  “还好,我还挺有精神。”贝克说。
  “我是问,机器蚂蚁怎么样?”副局长说,他心里道,“谁问你了?傻老头。”
  贝克说:“最后组装了!”
  副局长连忙坐下,盯住了监视器屏幕。
  那蚂蚁果然正忙着把小零件往已经造好的骨架上装。第二只机器蚂蚁已具雏形。
  纳米专家说:“它的传动系统真让人佩服!液压驱动,每根机械足都是中空的,但非常结实。中间充满油液。中心泵把压力传到六条腿上,使蚂蚁行动。”
  “哪儿来的油?”副局长还记得昨天往陶瓷匣里放的东西,“我们只给了它一些矿石呀。”
  “矿石里含碳和氢,它能把二者化合成类似电机润滑油的物质。”贝克用赞叹的语气说。
  “一座全能工厂。”纳米专家喃喃道。
  副局长正要欢呼,机器行为专家“嘘”了一声:“看!完成啦!”
  屏幕上,出现了两只蚂蚁。它们一模一样,简直分不出哪只是原来的,哪只是复制的。
  “颜色浅的那一只是后复制的。”机器行为专家说,“因为矿石的成分不太一样……”
  那只新蚂蚁呆呆地趴在匣子正中。过了一会儿,它吸收了光线,充足了电能,开始活动。
  原来那只蚂蚁爬过来,把头顶两根触须和新蚂蚁的触须搭在一起。
  “天哪!”副局长喊,“这和真蚂蚁的动作一模一样!”
  “它在给新复制的蚂蚁输入程序。”机器行为专家说。
  两分钟后,两只蚂蚁分开了。新的那只蚂蚁转动了几下脑袋,就冲老的那只冲过去。
  “怎么回事!?”大家都惊呆了。
  没等他们回过神来,两只机器蚂蚁已经扭作一团,开始互相撕咬!它们用“嘴”切割钻挖,用电火花互相烧灼!不一会儿,新蚂蚁的一条腿被烧断了,它的行动迟缓下来。那只老蚂蚁立刻凶猛地扑到它身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