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列国史演义丛书--英国史演义-第2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二世。当时玛利年近不惑,菲利普刚刚27 岁,他并不爱年老色衰的玛利,只因西班牙正同法国争夺欧陆霸权,为换取英国支持才同玛利结婚。玛利为讨好菲利普,不惜出兵出钱参加西班牙对法战争,结果战争失利,造成英国在欧陆最后一块属地加莱失守,国库亏空,民怨沸腾。菲利普榨干了英国的油水便弃她而去,可怜玛利辗转病榻,独自忍受臣民的责骂和病痛。1558年,玛利女王终于命赴黄泉,举国上下如同拨云见日,一派欢腾。
亨利八世可谓有先见之明,果然玛丽无嗣,王位由伊丽莎白继承。此时伊丽莎白正值妙龄,长身玉立,一头金发如瀑;弯眉俊目,两片丹唇含樱。隆准高耸,一派不怒自威的帝王气度;前额宽广,充满远见卓识的人主英明。自幼及长,伊丽莎白历经风霜坎坷。3 岁丧母,14 岁失怙。虽说生长深宫,锦衣玉食,骏马高车,然而人情淡薄,孤独寂寞,步步陷阱漩涡。围绕她的,每每是流言蜚语,阴谋诡计,无端的怀疑,恶毒的攻击。如此艰险环境使得此女意志坚强,性格独立,多谋善断,心思缜密。当其即位之时,英格兰国事蜩螗,百废待兴,内忧外患,矛盾重重。伊丽莎白女王登基伊始,便任用两位忠直干练的能臣,一名沃尔辛厄姆,一名塞西尔。君臣协力,兴衰治乱,内抚民心,外抗强权。因多年来亨利改革,玛利复辟,政策反复,措施过激,造成国内新旧教间矛盾尖锐,势不两立,故而女王首先着手于宗教问题。她重建国教会,断绝与教廷关系,如此一者可摒弃外来干涉,使女王的统治权空前完整而独立;二者截住财富外流,有利本国发展经济。然而矫枉并不过正,为维护国家团结统一,防止刺激天主教徒情绪,女王只收揽教权、教产,并不触及其余。如何解释教义,如何举行教仪,这些任由教徒随意。此举甚合国情人心,君民两利。此后矛盾化解,政通人和,百姓专心生产,经济蓬勃发展。几年功夫,便重现亨利八世时代民富国强、内外安定的情景。女王本人,也因此深受臣民的爱戴尊敬。
且说这英国臣民,敬爱女王忒也实在。见女王年龄不轻,已近三旬,却宵衣旰食,操劳国事,无暇顾及终身,便纷纷为她着起急来。1563 年,议会两院代表民意,竟上书请愿,恳请女王善择佳偶,速结良缘。以便早诞嗣子,延续王祚,国基稳固,臣民心安。女王接得请愿,本想一笑置之,不料那请愿竟再三再四。女王无奈,只得亲赴议会,好言抚慰,答应一定顺乎民意,早日结婚,云云。
定然有人看得发噱,笑这英人太过偏执,竟然强涉君主私事。看官有所不知,这封建君主不同当今。当今国家元首多由选举产生,配偶不干政,子女不继承,是以婚育私事于国于民无碍。封建君主乃是世袭,可以无德无能,却万万不可没有王家血统。因此为君首要职责,便是结婚诞子,维系王统。这一职责若不完成,便会酿成动乱,遗祸百姓。往事历历,那诺曼王朝,便因断嗣,江山改换他姓;兰、约两朝,又为此事,进行30 年战争;前代玛利,遇人不淑,搞得人怨天怒。殷鉴不远,这个大事岂可含糊?
臣民所思,女王并非不知,但是女王心中自有主张。她自幼所见女性,无一得好下场:凯瑟琳、玛利母女,贵为王后、女王,却皆因遭丈夫遗弃,死于心伤;母亲安妮、姨母霍华德,先后被丈夫斩首身亡;继母简·西摩和帕尔王后(亨利八世死后又下嫁某贵族)因难产而相继命丧。这些悲剧的阴霾久久笼罩在伊丽莎白心上,使她将婚姻视作女人墓场,很早便发下誓愿:终生不嫁,作个独身女郎,免得重蹈惨象。这种想法只能埋在自己心里,难对他人明讲。因而公开场合女王只能是一味搪塞,一味延岩。
小姑独处,少艾丽姝,况又贵为君主,难免有男人趋之若骛。第一个登门求婚的,乃是女王那鳏居的姐夫、西班牙国王菲利普。他见英国重新强大,便再次打算借英国之力协西抗法。伊丽莎白非同玛利,既不思婚嫁,便心明眼亮,早将菲利普用意洞察。况且西班牙乃天主教国家,与之联姻既悖自己宗教信仰,又遭臣民耻笑唾骂。然而女王外交手腕圆滑老辣,虽不思嫁,却也不言不嫁。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欲借西班牙强大地位,助英抗法。
话分两头,却说这女王为何也要抗法?这英法两国,从来就是冤家,数百年来,不是暗地阴谋策反,便是公开战场厮杀。玛利女王助西抗法虽未成功,也使两国仇隙增大。伊丽莎白即位,法国根本不予承认。盖因法国亦是天主教国家,早年即视亨利八世违抗教廷、停妻再娶为非法,伊丽莎白乃非法婚姻产生的“私生子”,法国根本不承认她有继承权。法国在国际事务中影响大,它不承认伊丽莎白为合法君主,各小国也纷纷效法,造成英国在外交上处处尴尬。最近一次国际会议上,法国就公然反对英国特使出席,理由是非法君主派出的特使不能代表英国,英国的王位当属于玛丽·斯图亚特。这玛丽·斯图亚特乃是苏格兰女王,其祖母为亨利七世长女、亨利八世之姐玛格丽特,所以说这苏格兰玛丽女王确有都铎王族血统,也确有英国王位继承资格,法国所说不无道理。然而这里面有两个问题。其一,玛丽的继承顺序应在伊丽莎白之后,伊丽莎白为直系,玛丽为旁系。法国颠倒了顺序。其二,法国颠倒顺序,有其险恶目的,因苏格兰玛丽又是法王之媳,玛丽入主英国,等于法王将英国攥在了手心里。伊莉莎白何等聪颖,早将法国的用意看得分明,虽然恨得咬牙切齿,却苦于无力与之抗衡。如今天赐良机,菲利普前来求婚,这西班牙势力大过法国,尼德兰、意大利都在其控制之下,正好借西国势力助英抗法。于是女王对菲利普虚与委蛇,装作春心萌动,却又忸怩羞涩。引得菲利普昏晕了头脑,主动在国际上为伊丽莎白鸣锣开道,压迫各小国承认其合法君主身份,敦促国际会议接纳女王特派的代表。待得女王获悉,英国特使确已出席国际会议,并在会议决议上签字画押,表明国际社会已承认她的女王身份合法,立即一改旧态,满脸庄重,正告菲利普,由于宗教不同,她不能接受他的求婚。那菲利普忙忙碌碌全为他人作嫁,自己落个鸡飞蛋打,自然恨之入骨,于是引出英西两国大战海上一段后话,此处暂且按下。
继菲利普之后,又有法兰西阿伦伯爵、瑞典国王埃里克、德意志王太子查理大公等欧陆王公贵胄相继前来求婚,女王—一如法炮制,热情接待,虚与委蛇,长时间地模棱两可,借机实现自己一个又一个外交目的。直到45岁那年,还通过与法王之弟阿朗松公爵谈婚论嫁,改善了与法国关系,使之与英结为反西联盟,从而在后来的英西海战中占据了外交主动。在伊丽莎白手里,这终身大事简直成了外交游戏。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伊丽莎白虽然发誓不嫁,对于男人真诚的追求也并非无动于衷。在女王身边的朝臣里,这样的追求者不乏其人,比如被女王称为“眼睛”的达德利和被称为“眼睑”的哈顿。哈顿获得女王青睐是在一次宫廷假面舞会上,他潇洒优美的舞姿使女王目不转睛,此后女王擢升他为亲随侍卫长。哈顿热烈地爱上女王,他告诉女王:“供你驱使比上天堂还幸福,而没有你比下地狱还痛苦。”他甚至在家乡建造了富丽堂皇的大厦,准备让女王居住。女王极为欣赏他的痴情,但却不能如他所愿。于是哈顿失声痛哭,发誓终身不娶,永远侍奉在女王身边。哈顿果然说到做到,从此忠心耿耿追随女王30 年,官至上院议长和大法官。当1589 年他年迈病重即将故去之际,女王红肿双眼来到他的病榻前,颤抖的双手端起碗匙,亲手将药液送到哈顿口边。此时哈顿黯淡的双眼骤然明亮,仿佛告诉女王:“能够一亲芳泽,我已死而无憾!”达德利出身名门望族,曾是伊丽莎白少时的玩伴。当玛利女王无端猜忌,将伊丽莎白软禁外地时,是达德利变卖家产,帮她度过难关。女王践祚之后,第一批任命的朝臣中便有达德利。这达德利高大健美,风度翩翩,富有教养,文武双全,他对女王的热烈追求,比哈顿有过之而无不及。女王与他朝夕见面,久而久之,心中竟也春波荡漾,生出几分眷恋。1562 年女王一度病重,曾考虑让达德利摄政掌权。她不顾朝廷上下汹汹人言,为达德利进爵加官,封为莱斯特伯爵,两人出入相伴,亲密无间。恰好此时达德利原配夫人不幸去世,好事者纷纷猜测:达德利定会藉此机会,与女王喜结良缘。孰料女王却在这时突然冷静,停步不前。个中原由,女王从未对人畅言。在下揣测,可能有如下三点:第一女王自囿于“终身不嫁”的誓言。第二达德利夫人死得突然,被人发现跌落在楼梯下边。尽管法医鉴定为意外事故,达德利也远在温莎伴驾,不在现场。却有一班心术不正之徒,散布“达德利为达乘龙目的谋害妻命”的流言。女王为维护自己与达德利的清白体面,不得不小心避嫌。第三诤臣塞西尔曾向女王进谏忠言,说是择廷臣为夫虽然近便,却可能产生不利后果,因为朝野贵族分成很多派系和集团,亲近一派,其他派别势必疏远。如今女王高高凌驾于各派之上,不偏不倚,权力无限。结婚之后则只能驾驭达德利集团,与达德利不和的其他派别都会离心离德甚至谋反。因此为了避免政局混乱最好“舍近而求远”。大概女王正是由于这“三言”——誓言、流言、忠言,约束了自己的情感,没有同达德利花好月圆。但这一段恋情始终埋藏在她心间,1588 年达德利撒手尘寰,女王将自己反锁室内,任何人都拒而不见。她不食不寐,以泪洗面,神思恍惚,恨不能与宠臣同赴黄泉。亏得老臣塞西尔破门而入,好言相劝,女王才振作精神,临朝听政,用繁忙政务冲淡痛苦的思念。
如此蹉跎,年复一年。伊丽莎白红颜已老,年纪渐添,那英国臣民眼见女王结婚诞子已属无望,便退而求其次,恳请女王将立储一事速做决断,免得一旦山陵猝崩,为争王位又起乱端。此事女王同样另有主见,思前虑后不知想过几多遍,其结论是切切不可立即指定王位继承人,否则女王本人难保安全。女王有句至理名言:“只有天使,才安居第二而不想升为第一。”她认为身为王储者,无不急于抢班夺权,历史上为此而杀父弑君者实不鲜见。若将此事搁置不谈,一旦女王崩殂,亨利八世一系绝嗣断统,必得向旁系另挑人选。旁系当中最有资格者,非苏格兰玛丽莫属。而玛丽现有苏格兰王位满足其权势欲,想来不会急于入主英格兰。于是女王便可高枕无虞,稳坐江山,保全其天年。女王所想,不可谓不周全。然而人算不如天算。那苏格兰国内突然政变。
说来话长。那苏格兰女王玛丽·斯图亚特早年曾嫁法国王太子为妻,已而太子早逝,玛丽回国孀居。这女人原本年轻貌美、天生丽质难自弃,不久又与她的表兄达恩利勋爵结婚,生子詹姆士。玛丽生来多情,性格轻浮,既不喜操劳国务,更不以相夫教子为满足。她放纵自己的私欲,结交了两名情夫,一个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