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三千年华夏历史图景:新读史记(上卷) >

第2章

三千年华夏历史图景:新读史记(上卷)-第2章

小说: 三千年华夏历史图景:新读史记(上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挥写锊坏降牡胤健R虼耍彩侨赵滤苷丈涞降牡胤剑缬晁艽盗艿降慕锹洌习傩彰挥胁环铀摹�
  帝尧治民
  帝尧,名叫放勋,是帝喾的儿子,他的母亲是一个叫陈锋氏部落里的女子。他像天一样有仁爱,像神一样有智慧,像云一样有气质。人们对他的依附仰望,就像就对日月一样。作为高贵的天子,他虽然非常富有,但从来不因此骄傲放纵,对待下属平易近人;在日常生活中,他一贯坚持节俭朴素,平时头戴黄色帽子,身穿士人祭服,乘坐朱红色的车,驾乘白色的马。他通过向百姓宣扬恭顺的德行,把管辖范围内的所有部族都亲密地团结在一起,使他们能够和睦相处。他明确地划分百官的职务,使他们能够各尽其责,尽心尽力地为百姓做事,治理天下的成绩昭明卓著,万邦诸侯也因此而团结和谐。
  后来,帝尧命令当时的两位能人羲氏与和氏,观察天象,遵循天数,推算日月星辰运行规律,制定了历法,形成了春夏秋冬四时季节。他慎重地将一年里的时令告诉给百姓,让他们按时照时令进行耕种,这就把无序的农耕变得有序,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效率,极大推进了农业经济的发展。当时有羲仲、羲叔、和仲、和叔四位贤人,他们四个人是两对兄弟。帝尧重用他们,让他们分别掌管东南西北四个方向,观察上天的二十八星宿。其中,让羲仲掌管东方,居住在阳明之谷的郁夷(在今连云港市区内),命令他恭敬地迎接朝阳的升起,管理百姓春天耕种。到了春分那一天,昼夜长短相等,黄昏的时候,鸟星出现在天空正南方,人们就用它来正定春分节气。此时,春事已经开始了,百姓们分散在田野里进行劳作耕种,鸟兽也开始交尾生育。帝尧任命羲叔掌管南方,居住在南交,命令他督导夏季农民劳作。到了夏至日时,白昼最长,火星在黄昏时出现在天空正南方,人们用它来正定仲夏节气。此时,百姓们精心护理地里的庄稼,鸟兽长出了稀疏的羽毛。他任命和仲掌管西方,居住在昧谷,命令他恭敬地送太阳落山,监督百姓进行秋收。秋分到来的时候,昼夜长短再次相等,虚星在黄昏时出现在天空正南方,人们用它来正定仲秋节气。此时,民众喜悦和乐,鸟兽也长出了新的羽毛。帝尧任命和叔掌管北方,居住在幽都,命令他安排好百姓冬天的储藏工作。冬至时,白昼变得最短,昴星在黄昏时出现在天空正南方,人们用它来正定仲冬节气。此时,民众进入室内居住,鸟兽都生出细毛来增强自身温暖。帝尧命人将一年定为三百六十六日,并且用设置闰月的办法来调整四时的误差。为了保证各项工作顺利开展,他经常勉励百官。在他的精心治理下,各种事业都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

  第4节:新读史记(上卷)(4)

  帝尧禅让
  帝尧年老之后,为了天下万民能过上更好的生活,便开始考虑帝位继承人的选择问题。一天,尧把他的大臣们都召集在一块儿,问道:“我现在年纪大了,也该退位了,你们认为谁可以继承我的事业来治理国事啊?希望你们能够慎重地考虑,大胆地发表自己的想法。”大臣们开始议论纷纷,过了一会儿,大臣放齐说:“大王您的儿子丹朱开通明达,可以考虑一下让他继承王位。”尧轻声地哼了一下,叹息说:“唉!丹朱这个孩子性格倔强,又喜欢跟人家争辩,他这样的人不能用啊!”尧接着又问了一遍:“你们认为还有哪一个是可用之人啊?”这时,大臣欢兜说:“共工爱护老百姓就像爱护自己的儿子一样,深受百姓爱戴,做事的时候能够广泛聚集民众,在这方面成绩显著,可以让他来继承您的事业。”尧还是不满意地说:“共工虽然有很多优点,但是他这个人品质不是很好,表面看上去待人恭敬,背后却连上天也敢欺骗不敬,这样的人也不能用啊!”尧沉思了一会儿又感慨地说道:“四方诸侯啊,你们看那滔天的洪水,浩浩荡荡地包围了山冈、漫上了丘陵,百姓非常地忧愁啊。我们现在的当务之急就是治理洪水,你们认为谁可以担当这个重任呢?”诸侯们大多数都推举颛顼的儿子鲧。尧却说:“鲧这个人,性格比较粗暴,经常违背命令,残害同族,不可以担当这个重任啊。”而诸侯们却都认为可以让他去试一下,尧最终还是听从了他们的意见,命令鲧去治水。但鲧经过九年治理,却没有取得成功。
  后来,尧再次询问诸侯们有关帝位传承的事情,他对他们说:“啊!四方诸侯领袖们,我在位已经七十年了,你们都能够执行命令,那就由你们来接替我的位置吧!”诸侯们都觉得自己不能胜任,便回答说:“我们自愧德行非常浅薄,目光非常短浅,如果让我们来执行天子的事情,那是对帝位的侮辱啊。”尧见他们个个都极力推辞,便命令让他们推举贵族亲戚中的贤者,或者那些因为受到疏远而隐居起来的人才。过了一会儿,有人对他说:“听说民间有位尚未娶妻的贤才,名叫虞舜。”尧以前也听说过他,对这个人很感兴趣,便进一步向诸侯们询问虞舜的情况。一提及此人,大家对他都是赞不绝口,说他是个难得的人才,是继承帝位的最佳人选。于是,尧决定考察一下这个年轻人,看看他是否真像人们所说的那样有贤能。他先是把自己的两个女儿嫁给了虞舜,通过他对她们的态度来观察虞舜的言行。舜娶她们过门之后,让她们放下架子,心甘情愿地居住在自己身边,她们两人也很遵守做妻子的礼节,孝顺公婆,爱护弟妹。尧为此感到十分满意。此后,尧便任命虞舜做了执掌和管理土地事务的司徒官,并让他调和父子、君臣、夫妇、兄弟、朋友之间的关系,使人们就都能遵从这“五常”的教化。接着,尧又让舜参与百官事务,处理事务时,舜总能够做到审时度势,体察入微,在他的管理下,各项事务都被处理得井井有条。尧还让舜在四门迎接来朝的宾客,他把接待工作安排得非常肃穆庄严,诸侯以及远方的宾客都很非常佩服。后来,尧又派遣舜进入山林川泽,来考察他的野外生存能力。在野外,即使遇到暴风雷雨,舜也从来不会迷路,交给他的任务他也总是完成得很好。经过三年考察,尧认为舜计划事情周密细致,讲究诚信,视野开阔,对他感到十分满意。因此,决定把帝位传给他。
  尧在位七十年,禅让帝位二十八年以后去世。他死后,百姓们都非常悲哀,好像自己的父母去世了一样。在三年时间里,全国各地没有演奏过音乐,以此来表示对帝尧的思念。当初,有人问帝尧为什么把帝位传给舜而不是自己的儿子丹朱。尧回答说:“把帝位传给舜,虽然丹朱的利益会受到了损害,但天下人却受到了益处;如果把帝传位给丹朱,丹朱的利益得到了满足,而天下人的利益却会受到损害。我终归不能拿天下人的利益来满足丹朱一人的私欲啊。”

  第5节:新读史记(上卷)(5)

  虞舜身世
  虞舜,名叫重华,他的父亲名叫瞽叟,他的祖父名叫桥牛,桥牛的父亲名叫句望,句望的父亲名叫敬康,敬康的父亲名叫穷蝉,而穷蝉的父亲则是颛顼大帝。所以,虞舜是颛顼大帝的五世孙。但是,从穷蝉一直到虞舜,几代人都是地位低微的普通百姓。
  虞舜的父亲瞽叟是个盲人,而舜的生母去世很早,瞽叟就又娶了个妻子并且生下了一个儿子名叫象,象是个狂妄无礼、傲慢骄纵的小人。瞽叟却偏喜爱象,常常想杀掉舜,而舜却总能巧妙地躲过灾难。倘若舜稍有小的过错,就会受到家人的重罚。尽管这样,舜始终恭敬地侍养父亲以及后母、弟弟,而且一天比一天谨慎小心,毫不懈怠。
  舜出生在冀州(在今河北省冀县),曾经在历山(在今山西省永济县雷首山)种过田,在雷泽(在今山西省永济市南的雷水)里捕过鱼,在黄河边上制作过瓦器,在寿丘(在今山东省曲阜市东北)生产过各种家用器具,在负夏(在今山东省兖州市北)做过生意。他的父亲瞽叟不讲德义,后母也丝毫没有信义,弟弟象更是十分狂傲,他们个个都看着舜不顺眼,绞尽脑汁地想置他于死地。但是,舜的忠孝仁义使得这些小人无机可乘;相反,如果家人需要帮助,舜总能出现在他们身边,帮助照顾他们。
  声名远扬
  舜在二十岁时,就因为孝顺父母而声名远扬了。到他三十岁时,正巧碰上帝尧寻求可以继承帝业的贤人。舜由于德高望重,受到了四方诸侯的推举。帝尧为了考察舜内在的德行,把自己的两个女儿嫁给了他;此后,帝尧为了观察舜的表现,又派自己的九个儿子与他共同相处。当时,舜居住在今天山西永济县蒲州镇南附近的妫水岸边,由于受到了帝尧的重视,他更加注重自身的修养。帝尧的两个女儿从不敢用高贵、傲慢的态度来对待舜的父母弟妹,一直遵守着妇人之道;帝尧的九个儿子也都十分忠实、谨敬地侍奉舜。舜非常善于教化民众,他总是以身作则地教导大家要谦恭和睦、讲究诚信,他在历山种田时,那里的农民都互相谦让田畔,从来没有为此发生过争执;他在雷泽捕鱼时,那里的渔民都互相敬让住处,相处得非常融洽;他在黄河岸边和老百姓制作瓦器时,出产的瓦器做工都非常精良。人们仰慕舜的为人,都希望与他居住在一起。舜的封邑不断发展繁荣,一年时间内,他所居住的地方就变成了村落;又过了一年,那些地方成为了乡邑;到第三年,那些地方竟然成了繁华的大都会。
  以德报怨
  帝尧十分欣赏舜的为人与功绩,于是赏赐给他细葛布衣和琴,替他构筑仓库,还给他一些牛、羊。看到舜逐渐富有起来,瞽叟等人开始感到眼红嫉妒,便又想杀害他以吞并这笔财富。有一次,瞽叟让舜去涂抹谷仓,等到舜爬到仓顶后,他便放火焚烧仓库,想把他给烧死。面对紧急情况,舜临危不乱,用两顶斗笠护住身体并将它们当做翅膀,纵身跳下了仓库,逃离了火海。瞽叟的诡计没有得逞。后来,瞽叟又让舜去挖井,这一次舜多长了一个心眼儿,在挖井时特意设了一个秘密通道,可以从旁边的井口出去。当井已经挖得很深的时候,瞽叟和象便一起往井下填土,打算把舜活埋了,舜便从那个暗道里逃了出去。瞽叟和象都认为舜这一次是必死无疑了,两人欣喜若狂,赶紧回到家里,开始分割舜的家室、财物。象分得了舜的两位妻子和一把琴,而瞽叟则分得了舜的牲口和仓廪。接着,象就搬进了舜的居室,悠闲自得地弹起了舜的那把琴。这时,舜忽然从门外走了进来,安然无恙地站在象的面前。象大吃一惊,脸上流露出不高兴的神情,却仍然虚情假意地说:“哥哥,我以为你不幸去世了,正在伤心难过呢。”舜却平静地回答说:“是啊。我们兄弟之间的情义可以说得上是深厚无比了。”
  此后,舜不仅没有怨恨自己的父母和弟弟,反而更加恭敬地侍奉和爱护他们。
  扬善惩恶
  过去,另一支华夏人的祖先高阳氏一族有八个有才能的儿子,被称为“八恺”;黄帝的后裔高辛氏一族也有八个才子,被称为“八元”。先前的帝王任用这十六人辅政,百姓与社会受益不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5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