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洪荒大鳄 >

第177章

洪荒大鳄-第177章

小说: 洪荒大鳄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姬发闻后,请姜子牙转上,即拜为尚父。子牙叩首榻前泣道:
    “臣受大王重恩,虽肝脑涂地,粉骨捐躯,不足以酬国恩之万一。大王切莫以臣为虑,当宜保重龙体,不日自愈矣。”
    姬昌不听,又与姬发吩咐道:
    “商虽无道,吾乃臣子,必当恪守其职,毋得僭越,恐遗讥后世。睦爱兄弟,悯恤万民,吾死亦不为恨。”
    说完后喘了几口大气后,又说道:
    “你若当政,见善不怠,时至勿疑,去非勿处。此三者,乃修身之道,治国安民之大略也。”
    姬拜而受命。 姬昌又道:
    “孤蒙帝辛不世之恩,臣再不能演八卦里化民也。”
    言罢遂薨。亡年九十七成。后追封为周文王,时商帝辛二十年之仲冬也。
    话说西伯文王薨,於白虎殿停丧,百官共议嗣位。太公望率群臣奉姬发嗣立为周主(后为武王)武王葬父既毕,尊姜子牙为尚父,其馀百官皆加一级。
    姬发继周主,与群臣同心协力,继志述事,尽遵先王姬昌之政。四方附庸之国,皆行朝贡西土;二百镇诸侯,皆率王化。 且说汜水关总兵官韩荣,得报文王已死,姜尚立太子姬发为武王。荣大惊,忙修本差官往朝歌奏事。使命一日进城,将本下於文书房,时有上大夫姚中见本,与殿下微子共议。
    只听那姚中说道:
    “姬发自立为武王,其志不小,意在诸侯,此事不可不菜奏。”
    微子答道:
    “姚先生!天子诸侯见当今如此荒淫,进奸退忠,各有无君之心。今姬发自立为武王,不日有鼐沸山河,扰乱乾坤之事。今就将本面君,昏君决不以此为患,总是无益。”
    话说姚中与众臣商议完毕,便上摘星楼见驾,帝辛见之问道:
    “卿有何奏章?”
    姚中道:
    “西伯姬昌已死,姬发自立为武王,颁行四方诸侯,归心者甚多,将来必为祸不小。臣因见边报,甚是恐惧,陛下当速兴师问罪,以正国法。若怠缓不行,则其中观望者皆效尤耳。”
    帝辛闻听后不以为然,与姚中轻笑道:
    “姬发只一黄口稚子,其有何能为之事,坏吾成汤江山,卿多虑矣!”
    姚中见帝辛不听,再奏道:“姬发虽年小,然姜尚多谋;西岐又有南宫、散宜生之辈,谋勇俱全,不可不预为之防。”
    帝辛听后,摇头道:
    “卿之言虽有理,然姜尚不过一术士,只装神弄鬼之辈,能有何作为?”
    遂不听。姚中知帝辛意在不行,随下楼叹道:
    “灭商者必姬发矣。”
    而后辞官归隐
    这姬发自立为武王之时,正当那鹿台建成之时,这帝辛大为高兴,与妲己一起在鹿台之上举行宴会享乐,当时妲己见这鹿台高耸于朝歌龙脉之上,灵气丰富,十分易于修炼,就哄骗帝辛,让自己在轩辕坟中的众多子孙后裔,化做假冒的仙人到鹿台之中私混,借机窃取那商朝气运,用于修炼。
    不料在一次宴会之中,那妲己得意忘形让比干为那些小狐狸精斟酒,被比干看出破绽,那比干比士联合武成王黄飞虎等这些妖人做乐完毕,跟在身后,一把火烧了老巢,数百狐精身死,之后比干又命人,取那烧死狐狸精掖下白色皮毛,集掖成裘做成一领白色的狐皮大衣献与帝辛,以求震慑妲己,而那妲己见后大为愤恨,使妲己恨不得吃了比干的肉,暗自谋略如何为自家子孙报仇。
    突一日,妲己心绞疼痛难忍,帝辛招无数医师皆不能医,心中大急,更是对朝政不理不顾。后听闻以七巧玲珑心可治心绞痛,顾而布令天下寻找。十数日不得,后听妲己说比干有七巧玲珑心,遂命取之,比干不从,帝辛欲杀之,后比干自挖心脏献之,虽然那比干有姜子牙符咒保护一时不死,不料最后还是被妲己用记破了那姜子牙的符咒使得比干惨死。
    却说帝辛在那朝歌之中,日日笙歌,夜夜春霄,和那狐狸所化之妲己,享那鱼水之欢。他也逍遥得紧,全然不理朝政。虽有不少忠臣直谏,但他毫不放在心上,直将这些奏章 抛到脑后。眼见得成汤气数渐衰,那太师闻仲终于平定了北海之乱,斩袁福通之首,灭北海七十二镇诸侯,最后禀告帝辛之后,重立北方三十六镇诸侯。分化北方力量使得北地元气大伤,再无反叛之能力。这才领着诸军回师朝歌。
    那帝辛正在宫中享受,猛听得有人报说闻太师回都,不由得脸色大变,惊的立足不住,一骨碌从龙床上摔将下来,直摔得七荤八素,却又挣扎起来,呼唤左右为其更衣。此时妲己正装酣睡未醒,听得这般动静,嘴角微微上翘,装做刚刚醒转的模样,看向帝辛,低声道:
    “大王,您这是做甚么?天色上早,你怎地便就穿戴齐整?难道您又要带臣妾打猎不成?”
    帝辛摇头苦笑道:
    “爱妃,你有所不知,闻太师回朝来了。当年先王托孤于闻太师,嘱孤以父事太师。如今太师还朝,我怕是又不得安宁。”
    妲己眉头轻皱,刚想开口挑拨,却又猛醒当年女娲娘娘所嘱之言,心中不由得暗自恼恨女娲不明事理:这殷商足有六百年的基业,岂是说倒便倒的?这朝中忠直之臣众多,若不一一剪除,又如何能坏成汤基业?似自己这般,只绊住帝辛,不使其理会朝政,最多也就让他自动逊位罢了,于成汤基业何损?
    这帝辛入得前殿,但见闻太师满面怒容,也不待其发话,当先喝道:
    “大王,臣在北方劳师远征,不敢有半点懈怠。回师之时。只听得途中人尽言陛下失德,敢问陛下,那姜王后一向贤良淑德,两位太子素无过错,首相商容忠贞莫比,三伯侯谦卑礼顺,有何过错,值得陛下施那酷刑,使王后遭了毒手,使太子不知所踪。使商首相顿首阶前,使两伯侯惨死,西伯侯被囚?”
    说到此处,但见老太师须发皆扬,端地是气愤到了极至。他看向帝辛,悲声叹道:
    “大王。如今天下风云变幻,四方兵戈频起。国不得安。陛下不思创成汤之文治,不想立武丁之武功,正日里以闺房之乐为业,长此以往,国将不国,亡无日矣。还请陛下三思啊……”
    帝辛听了。默然无语,良久方才叹道:
    “太师劳师远征,劳苦功高,于朝中之事,多有不知,这其中另有缘故……”
    闻太师已然大喝道:
    “陛下所说之缘故。臣已尽知。”说罢,看向费仲尤浑两个,双目如电,直将两个奸臣看得胆战心惊。好个闻太师,他也不管对方是商王之宠臣。厉声喝道:“姜王后一事,乃是你们两个主审。那三伯侯之事,也是你们两个撺掇,今 们若说不出个所以然来,车裂之法,当让你们两个尝试。”
    费仲尤浑两个吓得浑身发抖,如同筛糠一般,将求助的目光看向帝辛,只求其能救他们两个一条性命。不想帝辛见了闻太师,如同老鼠见猫,大气都不敢喘,惟恐这闻太师将怒气发到自己的头上来,哪里敢为他们两个出头。
    闻太师见这两个家伙这般模样,心中怒意更甚,按他的想法,这两个家伙最起码也该有点勇气才是。闻太师虽然是文臣,但他毕竟是武将出身,又多历沙场,自然喜欢那种刚直之人。可眼前这两个家伙,太失望了。他眉毛一立,便起了杀意。对于沙场上下来的人来说,杀人,并不是那么难。
    帝辛终于做不住了。闻仲再怎么厉害,地位再怎么高贵,也是他的臣子。更何况费仲和尤浑乃是他的幸臣。若是就这么被人给杀了,对于他来说,实在不是一件小事情。连自己的臣子都保护不了,日后谁还能听他的调遣?
    帝辛看了一眼闻仲,沉声道:
    “太师有所不知,那王后之事,虽经二人审理,但却是孤亲定的。至于那东南两侯,哼哼,姜氏犯法,难道还能容他们不成?至于西伯侯,口出狂悖之言,收之也无甚过错。若是不惩戒于他,怕是天下诸侯要群起而效仿,最终轻了我大商。”
    看得对方如此这般,闻仲如何不知道对方心意。他长叹一声,也不为己甚,毕竟自己再多说什么也没有用。若是闹得僵了,对双方谁都没有好处。
    他沉吟片刻,面色突然一变,向帝辛沉声道:
    “大王,既然不惩戒费仲、尤浑,当废妲己,以明纲常。妲己身为后宫嫔妃,但却不知督促大王,此罪过着实严重。若不废除, 愤难平。”
    帝辛默然无语,过了良久,终于叹道:
    “妲己德性幽闲,并无失德,如何便加谪贬?此事容后再议。”
    闻仲听了这话,眼中腾腾泛出火来,方欲开言,终是按耐下来,毕竟帝辛为君,自己为臣,自古以来,哪有臣子逼迫君主地道理?
    旁有武成王黄飞虎忍耐不得,愤然起身道:
    “大王,若论德行,那妲己也自有亏。姜后故去,她不思伤痛,便占了那后宫之主之位,若是有德之人,又怎会如此?更何况她私通外臣费仲尤浑,这有岂是贤能之人所能干出来的?”
    后面妲己听了这等言语,直气得双眼通红。那闻仲教训自己还有情可原,毕竟闻太师乃是截教的高手,那截教第三代弟子之精英,一身神通,可称了得,自己也钦服得紧。可这黄飞虎说得是甚话?
    若论结交外臣,那三宫王后,那个不是后台强横,岂是那苏妲己可比?更何况他言自己窃据后宫之主之位,他这分明是怪自己占了本该属于他妹妹的位置罢了。居然还说得如此冠冕堂皇,若是传将出去,也不怕被明眼人耻笑。妲己深恨黄飞虎,此仇已是牢记于心不提。
    那帝辛听了黄飞虎之言。勃然变色,厉喝道:
    “放肆。那姜后乃是犯了大罪,与妲己何甘?难不成罪臣故去,难道要我们与其悲痛不成?她既不念夫妻情分,我又有什么顾忌?结交外臣,你同你那妹子地关系也不疏远罢!”
    闻仲听了,也自恼恨得紧,这黄飞虎忒不会说话了。君臣有别,便是你地位在高,势力再大。也不过是臣子罢了。帝辛便有千般不是,也是王是君。你怎能如此猖獗,直斥其不是?方欲开言,那边帝辛已是怒不可遏,拂袖而起,转身入后宫去了。只剩下满殿群臣。大眼瞪小眼,相对无言。闻仲 深怨黄飞虎。埋怨不休。黄飞虎也是黯然无语,深悔失言。
    天下兴,好事行;天下亡,祸胎降。这太师闻仲方回转国都,正准备重新肃清朝堂,使得大商重新振作,不防东海反了平灵王。飞报进朝歌来,先至武成王府。武成王见报,叹道:
    “兵戈四起,八方不宁,如今又反了平灵王,何时定息!”
    武成王见把报差官送到闻太师府里去。太师闻仲在府正坐。堂候官报道:
    “武成王差官见老爷。”
    太师命道:
    “令来。”
    差官将报呈上。太师看罢,打发来人,随即往武成王府里来。武成王迎接到殿上行礼,分宾主坐下。闻太师道:
    “王爷,今反了东海平灵主,老夫来与王爷共议:还是老夫去,还是王爷去?
    ”武成王答道:
    “末将去也可,老太师去也可,但凭太师主见。”
    太师想一想,道道:
    “武成王,你还随朝。老夫领二十万人马前往东海,剿平反叛,归国再商政事。”
    二人共议停当。次日早期,闻太师朝贺毕。太师上表出师。帝辛览表,惊问道: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