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洪荒大鳄 >

第171章

洪荒大鳄-第171章

小说: 洪荒大鳄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伯邑考乃大德之士,因为父受羁因之厄,欲行孝道,故不辞跋涉之劳,往朝歌进贡,代父赎罪;指望父子同还故都,那有此意?虽是传琴,心如铁石,意若钢坚,眼不旁观,一心只顾传琴。
    妲己两番三次勾引伯邑考不动,只的另换他法,开口说道:
    “此琴一时难明。”
    遂吩咐左右,
    “且排上宴来。”
    两边随排上宴来,妲己命席傍设坐,令邑考侍宴。邑考魂不附体,跪而奏道:
    “邑考乃犯臣之子,荷蒙娘娘不杀之恩,赐以再生之路,感圣德真如山海。娘娘乃万乘之尊,人间国母,邑考怎敢侍坐?臣当万死!”
    邑考俯伏不敢抬头,妲己道:
    “邑考差矣!若论臣子,果然坐不得,若论传琴,乃是师徒之道,即坐亦何妨?”
    伯邑考闻妲己之言,这才明白妲己之意,不由暗暗切齿道:
    “这贱人把我当做不忠不考,不德不仁,非礼非义,不智不良之辈。想吾始祖后稷得天帝指点,为天之臣相,后又相传数十世,累代忠良。今日邑考为父朝商,误入陷井;岂知妲己以邪淫坏主上之纲常,有伤于风化,深辱天子,其恶不小。我邑考宁受万刃之诛,岂可坏姬门之节?死九泉之下,何以相见始祖哉?”
    且说妲己见邑考俯伏不言,又见邑考不感心情,并无一计可施。妲己邪念不绝:
    “我到有爱恋之心,他全无顾盼之意,也罢,我再将一法引逗他,不怕他心情不动耳。”
    妲己只得命宫人将酒收了,令邑考平身道:
    “卿既坚执不饮,可还依旧用心传琴。”
    伯邑考领旨依旧抚琴,照前勾拨多时。妲己见此,突然说道:
    “我居于上,你在于下。所隔疏远,按弦多有错乱,甚为不便,焉能一时得熟?我有一法,可以两边相近,又便于按纳,有何不可?”
    伯邑考道:
    “久抚自精,娘娘不必性急。”
    妲己摇摇头:
    “不是这等说,今夜不熟,明日主上问我,我将何言相对?深为不便。可将你移于上坐,我坐于怀内,你拿着我双手,拨此弦,不用一刻即熟,何劳多延日月哉?”
    妲己此话一出,直把伯邑考吓得魂游万里,魄散九霄;伯邑考思量此是大数已定,料难出此罗网,必竟做个青白之鬼,不负父亲教子之方,只得把忠言直谏,就死甘心。如此一想,伯邑考正色奏道:
    “娘娘之言,使臣万载竟为狗彘之人!史官载于典章,以娘娘为何如后?娘娘乃万姓之国母,受天下诸侯之贡贺,享淑房至尊之实,掌六宫金阙之权。今为传琴一事,亵尊一至于此,深属儿戏,成何体统!使此事一闻于外,虽娘娘冰清玉洁,而天下万世又何信哉?娘娘请无性急,使旁观者有辱于至尊也。”
    伯邑考此话说完后,竟然把个妲己羞得面耳通红,无言可对,随传旨:
    “命伯邑考暂退。”
    如此伯邑考下楼回馆驿不题。且说妲被伯邑考拒绝贪欢,心中已然生恨:
    “这等匹夫!轻人如此。我本将心托明月,谁知明月满沟渠?反被他羞辱一场。如此大辱,管教你粉身碎骨,方消我恨!”
    如此妲己淫念已消,只得陪帝辛安寝。次日天明,帝辛问妲己:
    “夜来伯邑考传琴,可曾精熟?”
    妲己闻言,剩机枕边挑剔,与帝辛说道:
    “妾身启禀陛下!夜来伯邑考无心传琴,反起不良之念,将言调戏;甚无身为人臣之礼,妾身不得不奏。”
    帝辛闻言,直气的粗气大喘,两目圆瞪,怒道:
    “这匹夫焉敢如此?”
    随即起来整饬用膳,传旨宣伯邑考,欲要重惩。 且说伯邑考在官驿之中,得天使旨,前往宫中。等到了宫中,却是看到帝辛与妲相坐于上,便上前跪拜。
    哪知帝辛根本不看,只待伯邑考行礼完毕后,大声斥骂道:
    “伯邑考好大狗胆,朕惜你良材,叫你传琴美人,你不尊朕之美意,反而起不臣之心,行不齿之为,实乃妄犯天颜!”
    帝辛这一通大骂之后,喝左右侍驾道:
    “将邑考拿下摘星楼,送入虿盆。”
    众宫人押了伯邑考便往摘星楼去。妲己见状,连忙与帝辛奏道:
    “陛下且将邑考拿下楼去,妾身自有处治。”
    帝辛听妲己之言,把邑考拿下楼;妲己命左右取钉四根,将邑考手足钉了,用刀碎剁。可怜一声拿下,钉了手足。 伯邑考不过一书生;如何受得了这等酷刑,不由痛的大叫,骂不绝口:
    “贱人!你将成汤六百年锦绣江山,化为乌有。我死不足惜,忠名常在,孝节永存。贱人!我生不能啖汝之肉,死後定为厉鬼,食汝之魂!”
    可怜孝子为父朝商,竟遭万刃剁;不一时将邑考剁成肉酱。 帝辛遂命左右将伯邑孝付于虿盆,便要喂了蛇。那妲己心肠也是歹素,见如此还不解恨,便又与帝辛道:
    “不可如此便宜他,妾尝闻姬昌号为圣人,说他能明祸福,善识阴阳。妾闻圣人不食子肉,今将邑考之肉,着厨役用作料做成肉饼,赐与姬昌。若昌竟食,此人妄诞虚名,祸福阴阳,俱是谬说。庶可赦宥,以表皇上不杀之仁。如果不食,当速斩姬昌,恐遗後患。”
    帝辛不觉残忍,反倒极为高兴的大夸妲己道:
    “御妻之言,正合朕意。速命厨役将邑考肉作饼,差官送往里,赐与姬昌。”
    这日姬昌闲暇无事,闷抚瑶琴一曲,猛然琴中大弦,忽有杀声。姬昌大惊惊道:
    “此杀声主何怪事?”
    忙止琴声,取金钱占取一课,便知分晓。占卦之完毕,姬昌不觉流泪哭泣道:
    “我儿不听父言,遭此碎身之祸!今日如不子肉,难逃杀身之殃;如食子肉,其心何忍?使我心如刀绞,不敢悲啼,如此机,我身亦自难保。”
    姬昌只得含悲泣泪,不敢出声。作诗叹曰:
    “孤身抱忠义,万里探亲灾;未入里城,先登殷纣台。抛琴除孽妇,顷刻怒心推;可惜青年客,魂随劫运灰。”
    姬昌作毕,左右不知姬伯心事,俱默默不语:话未了时,使命官到,有旨意下。姬昌缟素接旨,口称:
    “犯臣待罪。”
    姬昌接旨读毕,使命官将龙凤膳盒,摆在姬昌面前,这才与姬昌说道:
    “主上见贤侯在里久羁,圣心不忍;昨日圣驾幸猎,打得鹿獐之物,做成肉饼,特赐贤侯,故有是命。”
    姬昌跪在案前,揭开膳盖里面果然乃是肉作的饼,不觉痛心难当。只想到自己如今陷于牢茏,怕那纣王与妲己妖人起疑,强行忍着,与天使道:
    “圣上受鞍马之劳,反赐犯臣鹿饼之享,愿陛下万岁!”
        
第二百零三章、第二百零四章飞虎襄助(二章合一)
    第二百零三章、第二百零四章飞虎襄助(二章合一)
    姬昌谢恩后,连食三饼,将盒盖了。使命见姬昌食了子肉,暗暗叹道:
    “人言姬昌能言先天神数,善晓吉凶;今日见子肉而不知,连食而甘美。所谓阴阳吉凶,皆是虚语!”
    且说姬昌明知子肉,含忍痛苦;不敢悲伤:勉强精神,对使命言道:
    “钦差大人!犯臣不能躬天谢恩,敢烦大人与昌转达,昌就此谢恩便了。”
    姬昌倒身下拜:
    “感圣上之德光大,普照于里。”
    使命官见如此,回了朝歌不题。且说姬昌因思子之苦,又不敢啼哭,口占云:“一别西岐到此间,曾言不必渡江关;只知进贡朝昏主,莫解迎君有犯颜。年少忠良空惨切,泪多如雨只潸潸;游魂一点归何处,青史名标岂等闲?” 姬昌作诗毕,不觉忧忧闷闷,寝食俱废,在里不愿。且说使命官回朝覆命,帝辛在显德殿,与费仲、尤浑弈棋。左右侍驾官启奏使命候旨,帝辛传旨宣至殿廷回旨。
    奏道:
    “臣奉旨将肉饼送至里,姬昌谢恩言道:姬昌罪当万死,蒙圣恩赦以再生,已出望外。今皇上受鞍马之劳,犯臣安逸而受鹿饼之赐,圣恩浩荡,感激无地。跪于地上,揭开膳盖,连食三饼,叩头谢恩。又对臣道:犯臣姬昌不能面觌天颜。又拜八拜,乞使命转达天庭,令臣回旨。”
    帝辛听使臣之言,对姬昌轻视数分,又与费仲道:
    “姬昌素有重名,善演先天之数,吉凶有准,祸福无差。今观自己子肉,食而不知,人言可尽信哉?朕念姬昌七载羁囚,欲赦回国,二卿意下如何?”
    费仲虽是奸臣,却不是傻瓜,心道那姬昌盛名之下,当非虚言,其中定有原由,说不定那姬昌早就知晓这人肉肉饼之事,可这姬昌为了活命连自己儿子的肉都能吞下,决计不能小看,便与帝辛奏道:
    “姬昌先天之术数无差错,其定知子肉,恐欲不食,又遭屠戮,只得勉强忍食,以为忍食脱身之计,不得已而为之也。陛下不可不慎,恐误中奸计耳。”
    帝辛却是不听费仲之言,摇摇头道:
    “昌知子肉,决不肯食;又言昌乃大贤,岂有大贤忍啖子肉哉?”
    费仲又奏道:
    “姬昌外有忠诚,内怀奸诈,人皆为彼所瞒过;不如目禁里,似虎投陷井,鸟入雕笼,虽不杀戮,也磨其锐气。况今东南二路已叛,尚未降服;今纵姬昌于西岐,是又添一患矣。乞陛下念之!”
    费仲如此劝告帝辛,倒不是他有多忠心,实是惧怕姬昌有诈。若是帝辛入其归故,那姬昌定然要为其子伯邑考报仇,起兵反朝。 帝辛听了觉得有理,与其道:
    “卿言是也。”
    此还是西伯侯灾难未满,故有谗佞之阻。说帝辛不赦姬昌,且说邑考从人,已知帝辛将公子醢为肉酱;星夜逃离朝歌,进西岐来见二公子姬发。姬发一日升殿,端门官来报:
    “有跟随公子往朝歌家将候旨。”
    姬发听报,传令:
    “速宣来人到殿前。”
    来人见到姬发后,大声哭拜在地,姬发只觉定有事故,心中一慌忙问其故?来人启道:
    “公子往朝歌进贡,不曾往里见老爷,先见帝辛;不知何事,将公子醢为肉酱。”
    姬发听言,心下大喜,原本这邑考进朝歌就是他怂恿的,要知道这姬昌除了那所收第一百子雷震子是义子不能承袭爵位以外,尚有九十九子,而其中有能力和资格继承那西伯候爵位的,那就是身为嫡子的邑考和姬发。
    如今这邑考身死,那姬昌又在朝歌服刑,那么这西伯候爵位就是姬发自己的了,这姬发心中大喜,却又不好表现出来,便假装晕倒。左右见之,急忙上前扶持,姬发清醒后,大哭于殿廷,几乎气绝。只见两边文武之中,有大将军南宫大叫道:
    “公子乃西岐之幼主,今进贡与帝辛,反遭醢尸之惨;我等主公遭囚里。虽是昏乱,吾等远有君臣之礼,不肯有负先王。今公子无辜而受屠戮,痛心切骨,若臣之义已绝,纲常之分俱乖。今东南两路苦战多年,吾等奉国法以守臣节。今已如此何不统两班文武,将倾国之兵,先取五关,杀上朝歌,戮昏主,再立明君?正所谓:定祸乱而反太平。亦不失为臣之节。”
    只见两边武将,听南宫之言,时有四贤八俊辛甲、辛免、太颠、闳夭、祁公、尹公,西伯侯有三十六教习,子姓姬叔度等,齐大叫:
    “南将军之言有理!”
    众文武切齿咬牙,竖眉睁目;七间殿上一片喧嚷之声,连姬发亦无定主。只见散宜生厉声言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