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洪荒大鳄 >

第170章

洪荒大鳄-第170章

小说: 洪荒大鳄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时,他才知道不是师傅没有发现这二个果子,而是他们吃不得。想着去找云中子解难,可这会儿肚子一阵比一阵痛,直叫他躺在地下打滚,满头大汗。
    那果子在肚子里散发出一股股气息,如同钢丝在里拧着,穿入身体各处。本来还是肚子痛,没过一会儿,全身骨头如同被一根根碎裂一般,其中痛苦,叫雷震子头脑发晕,过得片刻竟然不醒人事。
    雷震子晕厥过去后,却是不知自己身体正发生着恐怖的变化。肋下二骨突然各有一道气息传入,才一日夜,那肋骨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有骨刺透出体外,骨刺上面正长出一根根新的骨刺,等到骨刺生长完毕,上面又开始长出肉来,大约能看的出是一副肉翅,上面并没有翼羽。宽大的肉翼上再次生出一层层肉膜,自骨髓内里不断的传出呼啸之声,更有丝丝雷光自肉翼上溢出,发出“咝!咝!”的声音。
    等过的三日,肉翼生长完毕,上面又长出羽毛来,那羽毛有大有小。各有不同,密布其上,如同鸟类的羽翼一般,每一片翎羽上面各有符篆之文,里面蕴含着庞大的风雷之力。雷震子更是面相大变,黄发鹰鼻,鹿脸猴嘴,端的面容恐怖,叫人不敢直视。
    这里身体变化完全,雷震子还没有转醒。正在洞府之内神游物外的云中子,忽然元神一震,自入定中醒来,切指一番算计之后,不由面带笑容。确实算出雷震子误食仙杏,激发了体内的风雷灵根,激发天妖血脉,使得自身妖化,长出一对鹏翼,化作了风雷之身。
    “不愧是天定将星,那仙杏贫道也曾推算多次,却是不知其中奥妙,没想到竟是这根妙用。激发体内灵根,先天灵根果然不凡。”
    云中子点点头,遂即出了洞府,心中担忧雷震子一时无法接受自己变化,云中子不由前去寻他。
    此时,雷震子正晕厥正小河边,云中子找到他后,见他还未转醒,也不去管他,只是寻一块青石端坐其上,再次打坐入定起来。那仙杏乃是先天灵根所生,其中蕴含灵气极多,雷震子才不过化神道行,一时半会儿根本消化不得。云中子知其中内情,任由他晕迷在地,让那仙杏灵气自动消化。
    日落月起,斗转星移,转眼之间就过去了百日之久。雷震子误食仙杏晕厥百日,等体内的灵气平息之后,才幽幽醒来。 睁开眼睛,雷震子如同做了一个梦一般,好似自己吃了一枚果子,最后肚子绞痛,无法忍受痛苦竟然晕了过去。梦中自己身体大变,竟然长出一双鸟翼,面容更是变的人不人妖不妖。
    想到梦中如同真实一般雷震子顾不得其它,起身跑到河边察看。这一察看不要紧,直把个雷震子惊的魂飞魄散,一声惊叫,心胆皆裂,连忙驾着清风便要寻找师傅。没想到心意一动,呼啸声起,一声雷鸣,身体不由自主飞到半空中。
    还没等他惊讶,就看到河边一块青石之上,师傅云中子正闭目打坐。雷震子降 来,跑到云中子跟前大叫道:“师傅,师傅” 声音中带出一丝惧怕之色。 云中子见雷震子变化了模样有些害怕;不由打量起雷震子的样子,抚手而道:
    “奇哉奇哉!”
    手指雷震子作诗:
    “两枚仙杏安天下,一条金棍定乾坤。风雷两翅开先辈,变化千端起后昆。 眼似金铃通九地,发如紫草短三髡。秘传玄妙真仙诀,炼就金刚体不昏。”
    打量完后,又与雷震子说道:
    “雷震子随我进洞来。”
    听到师傅的话后,雷震子随云中子来至洞中,云中子取一条金棍,传雷震子。不明云中子为何给了自己一条棍子,雷震子还是上前接后,舞弄起来,刹时间,棍影上下飞腾,盘旋如风雨之声,进退有龙蛇之势;转身似猛虎摇头,起身如蛟龙出海。呼呼响亮,闪灼光明。空中展动一团锦,左右纷纭万簇花。
    云中子在洞中传了雷震子各种妙诀之后,直等的雷震子精熟,随将雷震子二翅,左边用一风字,右边用一雷字,又将祭炼咒语诵了一遍;雷震子飞腾起于半天,脚登天,头望下,二翅招展,空中有风雷之声。
    雷震子落地,倒身下拜叩谢道:
    “师父今传弟子妙道玄机,使救父之厄,恩莫大焉。” 云中子见的雷震子熟炼之后,才与他吩咐:“你速往临潼关救西伯侯姬昌,他乃汝之父,你当速去速回,不可迟延!你救父送出五关,不许你与父同往西岐,亦不许你伤帝辛军将,功成之后速回终南,为师再传你道术;日后自有团聚之时。”
    云中子吩咐完毕向雷震子挥挥手道:
    “你去罢,早去早回!”
    雷震子见师傅吩咐完毕后,出了洞府,二翅飞起,前往临潼关去了。 话说,姬昌前往朝歌七年,临去前曾与众臣言道自己此去七载便归。如今七载时限已到,还没有听闻姬昌归来的消息,其长子伯邑孝不由担心,与众文武百臣相商,其后西岐贤臣散宜生散大夫与其相商救出姬昌的方法。
    这二人一番商议之后,伯邑孝把西岐政事交托于二弟姬发,便与散宜生带重财前往朝歌救姬昌脱困。 且不说姬昌正是牢中一心一意推演易数,到如今已经七载,眼看就要完功。那帝辛与妲己日夜欢娱,早把姬昌忘之脑后,妲己却是不曾忘记。到现在七载已过,那姬昌还是生龙活虎,便思量着如何把姬昌处死。
    到现在,天下四大诸候,姜恒楚已死,崇候虎归附,南伯候更是居于封地,不与其它诸候往来。天下诸候与朝歌有难者,只剩下西伯候姬昌。为自己常享富贵,妲己残害忠良,早把女娲娲娘娘的告诫全然忘记,一门心思想着再要把姬昌害死。一日,姬昌正推演卦象,只觉脑中灵光不断涌现,
    过的半日之后,姬昌不由大惊失色,脸色发白。你道为何,原来是姬昌算出一凶卦,正应在家人至亲身上。见得如此卦象,姬昌越发的想要出去,往回家中。
    再说,伯邑孝与散宜生来到朝歌之后,先去见的便是大夫费仲,以财赂之,才得以见到帝辛。伯邑考带重宝前来进献,帝辛大喜,便允他前去看往姬昌。
    帝辛庞幸妲己,凡朝政议事皆带在身边。这妲己乍一看到伯邑考之后,见其长相俊朗,谈吐不凡,自有一般气质让人着迷,遂起淫心,想要把伯邑考收为面首,对于伯邑考前去看望姬昌也不阻拦。
    忽一日,妲己极想再看伯邑考一眼,便与帝辛请旨,叫来伯邑考。见得伯邑考到来,妲己与帝辛奏道:
    “妾闻西岐伯邑考善能鼓琴,真世上无双,人间绝少。”
    帝辛乃是是酒色之徒,久居深宫,又被妖气乱了心智,听得妲己之言,不由大为惊奇。在他眼里,妲己歌舞曲乐无不精通,直如九天仙子一般,这伯邑考何德何能让妲己称赞,不由好奇的向伯邑考说道:
    “娘娘即如此夸赞与你,不如你就抚上一曲,让我等赏之如何?”
    伯邑考一心计挂父亲,哪里有这等闲情逸致,不由跪拜帝辛奏道:
    “大王娘娘在上,臣闻,父母有疾,为人子者不敢舒衣安食。今犯臣父七载羁囚,苦楚万状;臣何忍蔑视其父,自为喜悦而鼓琴哉?况臣心碎如麻,安能宫商节奏,有辱圣聪?”
    帝辛哪里能听的,便出荒唐之言道:
    “你当此景,抚琴一曲,果如仙乐天音,便赦你父子归国。”
    伯邑考听见此言,大喜谢恩。 帝辛传旨取琴一张,邑考盘膝坐在地上,将琴放在膝上,十捐尖尖拨动琴弦,抚弄一曲,名道:风入松。
    杨柳依依弄晚风,桃花半吐映日红;芳草绵绵铺锦绣,任他车马各西东。”
    邑考弹至曲终,只见音韵幽扬,真如戛玉鸣球,万壑松涛,清婉欲绝。今人尘襟顿爽,恍如身在瑶池凤阙,而笙簧箫管,檀板讴歌,觉俗气逼人耳。 诚所谓:“此曲祗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帝辛听罢,心中大悦;对妲己道:
    “真不员御妻所闻,邑考此曲,可称尽善尽美!”
    妲己奏道:
    “伯邑考之琴,天下共闻,今亲睹其人,所闻未尽所见。” 帝辛大喜,传旨摘星楼排宴。妲己偷睛看邑考面如满月,手姿俊雅,一表非俗,其风情动人。妲己又看帝辛容貌,大是暗昧,不甚动人。这帝辛虽是帝王之相,又怎经**相亏,如今已是形容枯槁。
    有道是自古佳人爱少年,况这妲己乃是一妖魅?妲己暗思且将邑考留在此处,假说传琴,乘机勾引,庶几成就鸾凤,共效于飞之乐。况他少年,其为补益更多,何拘拘于此老哉?
    妲己设计欲留邑考,随即奏道:
    “陛下当赦西伯父子归国,固是陛下浩荡之恩。但邑考琴为天下绝调,今赦之归国,朝歌竟然绝响,深为可惜!”
    帝辛道:
    “如之奈何?”
    妲己奏道:
    “一法,可全两事。”
    帝辛道:
    “御妻有何妙策,可以两全?”
    妲己道:
    “陛下可留邑考在此传妾之琴,俟妾学精熟,早晚侍陛下左右,以助皇上清暇之乐,一则西伯感陛下赦宥之恩,二则朝歌不致绝瑶琴之乐,庶几可以两全。”
    帝辛闻言,以手拍妲己之背道:
    “贤哉爱卿!真是聪慧贤明,深得一举两全之道。”
    随传旨:
    “留邑考在此楼传琴。”
    妲己不觉暗喜:
    “我如今且将帝辛灌醉了,扶去浓睡;我自好与彼行事,何愁此事不成?”
    忙传旨排宴,帝辛以为妲己美意。岂知内藏伤风败俗之情,大坏纲常礼义之防。这妲己是想给他戴一顶绿帽子。妲己手捧金杯,对帝辛道:“陛下进此寿酒。”
    帝辛以为美爱,只顾欢乐,不觉一时酩酊。妲己命左右侍御宫人,扶皇上龙榻安寝,方着邑考传琴。两边宫人取琴两张,上一张是妲己,下一张是伯邑考传琴。
    邑考奏道:
    “犯臣子启娘娘!此琴有内外五形,六律五音,吟操勾剔,左手龙睛,右手凤目按宫商角徵羽。又有八法,乃抹,挑,勾,剔,撇,托,敌,打,有六忌,有七不弹。”
    妲己精通歌舞曲乐,用之以媚帝辛,又如何不知。如今却装着一无所知的样子,娇声问道:
    “何为六忌!”
    伯邑考不明就里,直当妲己真个不懂,耐心教授道:
    “闻哀恸泣专心事,忿怒情怀戒欲惊。”
    妲己又问:
    “何为七不弹?”
    邑考道:
    “疾风骤雨,大悲大哀,衣冠不正,酒醉性狂,无香近亵,不知音近俗,不洁近秽;遇此皆不弹。此琴乃太古遗音,乐而近雅,与诸乐大不相同。其中有八十一大调,五十一小调,三十六等音。”
    伯邑考与妲己介绍完七不弹之后,又与妲己说道:
    “此有诗为证:音无平兮清心目,世上琴声天上曲;尽将千古圣人心,付与三尺梧桐木。”
    伯邑考言毕,将琴拨动,其音亮,妙不可言。且说妲己原非为传琴之故,实为贪邑考之姿容;勾引邑考,欲效一起飞,纵淫败度,何尝留心于琴?只是左右勾引,故将脸上桃花现娇天姿,风流国色。转秋波送娇滴滴情怀,启朱吐软温温悄语。无非欲动邑考,以惑乱其心。
    伯邑考乃大德之士,因为父受羁因之厄,欲行孝道,故不辞跋涉之劳,往朝歌进贡,代父赎罪;指望父子同还故都,那有此意?虽是传琴,心如铁石,意若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