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洪荒大鳄 >

第162章

洪荒大鳄-第162章

小说: 洪荒大鳄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弟子乃是商室帝辛太子殷洪,因父杀母戳子,不得已自朝歌逃了出来。仙长乃是有本事的神仙,还请仙长收弟子为徒,为母报仇!”
    赤精子一见,知道事情无法挽回,就哼了一声,就驾云往昆仑山而去,而此后,这青衣怪人就驾着青云,把殷洪带回雷泽收为弟子不提。
    再说那殷郊自商容回去朝歌,便一直住了下来。等待商容面见帝辛消息。这商容一到朝歌便去了比干家中,与比干一番交谈之后,才知朝政变幻,帝辛暴虐,令百官不敢谏言,又有妲己残害忠臣贤能,不由气的一夜上没有睡着。
    次日,商容上得九节殿,帝辛见到商容之后,初时极为高兴,等到商容与他劝说片刻之后,就觉不耐,商容见此,只能搬出祖宗以此教训帝辛。
    如今帝辛主出令随,无有敢违之人,商容这般与他说知,让他心中不欢,语气便生硬起来。更有妲己与身边媚言,奸臣相辱,不由气愤羞愧,气极攻心,一头撞于石柱,脑血迸发,死于九节殿。 再说殷破败带三五十精兵追拿殷郊,路过一处庄园,与四处打听之后,才知首相商容正隐居于此,不由心中一动。便带兵上前敲门。
    刚一开门,殷破败不由一愣,便是开门的殷郊也是一愣。 殷破败一见到殷郊先是一愣,反应极快,还没等殷郊有所反应,左右兵士就把个殷郊按在地上,另有军士寻找绳索,前来缚绑。这时一个声音忽然响起道:
    “无量天尊,这位将军,贫道有礼了!”
    殷郊正在大喊,不料一位声音从外面传来。殷破败不由一惊,他也是习和一身好武艺,这道人走到身边都没有发觉,不由心中叫苦。知道来是定是高人隐士。
    殷破败于是开口道:
    “这位仙长有礼了,本将奉天子之命,前来捉拿逆子殷郊。仙长方外之人,莫插手凡俗之事,扰了清静!”
    殷郊一见来了救兵连忙叫道:
    仙子救我,那帝辛杀妻戳子,弟子不得已才出逃,仙长慈悲!”
    只听那道人开口说道:
    “无量天尊,贫道广成子,与九仙山桃源洞修行,此子逆帝王,却与贫道有师徒之缘,还望将军手下留情,待贫道把他带往域外地仙界,不知将军意下如何?”
    殷郊也是机灵,见这道人有救自己之境,马上叫道:
    “师傅,师傅,弟子拜见师傅,此时为难,无法行礼,还请师傅见谅!”
    这殷破败一听怒道:
    “大胆野道,本将见你乃是方外之人,这才好言相说,难不成你要违逆我王旨意不成,左右,与那把殷郊拿了,前往朝歌面见大王!”
    众军士连忙一声大喝,便要把殷郊绑了。 广成子也不与殷破败多说,只衣袖一挥。一道狂风卷起,风砂走石,天地为之一暗。殷破败不由一惊,连忙与众军士结阵,等到狂风消散之后,哪里还见到道人与殷郊踪迹。这才知道遇到真正的神仙了,想到刚才无礼,再不敢多待,直回去朝歌。
    商容死谏九节殿后,百官无有惨言。一时无法再朝,直得散去。且言帝辛回宫,妲己接见,帝辛携手相挽,并坐龙墩之上只听帝辛道:
    “今日商容撞死,赵启炮烙,朕被这两个匹夫辱骂不堪,这样惨刑,百官俱还不怕;毕竟还再想法。治此倔强之辈。”
    这帝辛已经是迷途难返,今日商容之死,已经让百官尽失忠心,对帝辛再无想望。有贤能之士以古鉴今,也知成汤六百年江山怕是日落西山。现在二位太子远逃,生死不知,本想后世有中兴之王,现在也不要想望,都是能言就说,现不与帝辛对阵,只那宵小奸臣当政,民心一天天失去。
    再说,封神大战已至,阐截二位圣人命弟子出世,寻那代天封神之人。此人有飞熊之质,年四十而名志。众仙家苦寻十数年不得,这代天封神之人身有大任,被天机所遮,若非机缘到来,如何能被众仙家找到。
    这姜子牙出生之时,其母有飞熊入梦,生后,子牙背负一熊,作飞天之势。待其二岁时,正值广成子过来朝歌,见这姜子牙不凡,背后生有一熊,突然想到离开玉虚宫时,老师之言,说那代天封神之人乃飞熊之质,不就是这姜子牙嘛!
    姜子牙好神仙,尝觉自己有神仙之质,若能拜得明师,定然飞长仙阙。这广成子一报家门,姜子牙心生欢喜,与其好友宋异人拜别之后,跟着广成子去了昆仑山玉虚宫学道。
    话说昆仑山玉虚宫拿阐教道法元始天尊,因门下十二弟子犯了红尘之厄,杀罚临身,故此闭宫止让。又因昊天上帝欲重置周天星辰大阵,以尊三界,故此七教圣人并谈。又因鸿钧老祖与封神榜共编成三百六十五位正神;分八部,上四部雷火瘟斗,下四部群星列宿,三山五岳,步雨兴云善恶之神。
    此时成汤合灭,周室当兴,又逢神仙犯戒,元始得代天封神之人;其人姜子牙天命所定,享将相之福,恰逢其数,此非是偶然。所以五百年有王者起,其间必有名世者,正此之故。 一日元始天尊坐八宝云光座上,忽然那赤精子和广成子一同来了,只见这赤精子一见原始天尊就跪下说道:
    “起禀师尊,如今那殷洪已然拜入周宇师叔的星宿海门下了,弟子无能,还请师尊责罚!”
    那原始天尊一听,眉头一皱,就屈指一算,然后眉头稍展,开口道:
    “这也怪不得你,如今天机已改,脉络迷茫无处可寻,本座还须重新谋划,你先起来吧!”
    那赤精子连忙领命起身,然后原始天尊命身旁的白鹤童子道:
    “请你师叔姜尚来。”
    白鹤童子得命后往桃园中来请子牙,那白鹤童子一进桃院,就看见那姜尚正在手持一根桃枝,在地上点画,白鹤童子走近一看原来是姜尚正指挥两群蚂蚁在互相争斗,这两群蚂蚁在姜尚的指挥之下,排兵布阵,有模有样, 两只军队一样,这白鹤童子看了一会儿,忽然想起自己是奉命而来,连忙开口道:
    “师叔!老爷有请。”
    子牙一听,急忙将手中的桃枝一挥,解除了施在两群蚂蚁身上的**之术,整了整衣服,忙随白鹤童子至玉虚宫宝殿,原始天尊座前行礼道:
    “弟子姜尚拜见。”
    元始天尊道:
    “你上昆仑几载了?”
    子牙不明其意,暗自算一番才道:
    “弟子三十岁上山,如今虚度七十二岁了。”
    元始天尊点点头,与他说道:“你生来命薄,仙道难成,只可受人间之福:成汤气数已尽,周室当兴。你与我代天封神,下山扶助明主,身为将相,也不枉你上山修行四十年之功,此处亦非汝久居之地,可早早收拾下山。”
    姜子牙听到元始天尊的话后,不由大惊,连忙跪拜于与元始天尊哀告:“弟子乃真心出家。苦熬岁月,今亦修行有年;虽是滚芥投针,望老爷大发慈悲,指迷归觉。弟子情愿在山苦行,必不敢贪恋红尘富贵,望师曾收录。”
    元始天尊摇摇头,和声劝说:“你命缘如此,必听乎天,岂得违拗?况日后你功德圆满,再修仙道,为时未晚。” 听到元始天尊的话后,子牙恋恋难舍,时又有赤精子上前说道:
    “子牙!机会难逢,时不可失;况天数已定,自难逃躲。你虽是下山,待你功成之时,自有上山之日。”
    子牙听后只得下山,收拾琴剑衣囊起身,拜别师尊跪而泣道:
    “弟子领师法旨下山,将来归着如何?”
    元始天尊道:
    “余今下山,我有八句偈子,日后自有应验: ‘二十年来窘迫乡,耐心守分且安然;溪石上垂竿钓,自有高明访子贤。辅佐圣君为相父,九三拜将握兵权,诸侯会合逢戊申,九八封神又四年。’”
    元始天尊道罢与姜子牙挥挥手:
    “虽然你去,还有上山之日。”
    子牙拜辞天尊,又辞众位道友。随带行囊出玉虚宫。有广成子送子牙在麒麟崖吩咐道:
    “子牙!前途保重!”
    子牙别了广成子,自己暗思:
    “我上无伯叔兄嫂,下无弟妹子侄,叫我往那里去?我似失林飞鸟,无一枝可栖。”
    想到这里,忽然想起朝歌有一结义仁兄宋异人,不若去投他罢。子牙借土遁前来,早至朝歌,离南门叁十五里,至宋家,子牙看门庭依旧绿柳长存,不由叹道:
    “我离此四十载,不觉风光依旧,人面不同。”
    子牙到了门前,对看门的问道:
    “你员外在家否?”
    管门人问道:
    “你是谁?”
    子牙道:
    “你只说故人姜子牙相访。”
    庄童去报员外:
    “外边有一故人姜子牙相访。”
    宋异人正算账,听见子牙来,忙忙走出庄来;二人携手相搀,至於草堂,各施礼坐下。异人问子牙:
    “贤弟如何数十年不通音问?常时渴慕,今日相逢,幸甚!幸甚!”
    子牙见到宋异人不忘旧情,说道:
    “自别仁兄,实指望出世超凡,奈何缘浅分薄,未遂其志。今到高庄,得会仁兄,乃尚之幸。”
    异人忙吩咐收拾饭盒,又问道:
    “是斋是荤?”
    子牙道:
    “既出家岂有饮酒吃荤之理?弟是吃斋。”
    宋异人道:
    “酒乃瑶池玉液,洞府琼浆,就是神仙,也赴蟠桃会,酒吃些儿无妨。”
    子牙道:
    “仁兄见教,小弟领命。”
    二人欢饮。
    异人道:
    “贤弟上昆仑山多坐年了?”
    子牙道:
    “不觉四十载。”
    异人叹道:
    “好快!贤弟在山可曾学什么?”
    子牙道:
    “怎麽不学,不然,所作何事?”
    异人道:
    “学什么道术?”
    子牙道:
    “挑水浇松,种桃烧火,煽炉炼丹。”
    异人笑道:
    “此乃仆之役,何足挂齿?今贤弟既回来,不若寻些学业,何必出家?就在我家同住,不必又往别处去,我与你相知,非比别人。”
    子牙道:
    “正是。”
    异人道:
    “古云:‘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贤弟也是我与你相处一场,明日与你议一门亲,生下一男半女,也不失姜姓之后。”
    子牙摇手道:
    “仁兄此事且再议。”
    二人谈讲至晚,子牙就在宋家庄住下。话说宋异人次日就为子牙说了一门亲事,乃是那马家之女,芳龄六十有八,当有诗云:“离却昆仑到帝邦,子牙今日娶妻房;六十八岁黄花女,七十有二做新郎。”
    乃择选良时吉日,迎娶马氏。宋异人又排设酒席,邀庄前庄后邻舍,四门亲友,庆贺迎亲。其日马氏过门,洞房花烛,成就夫妻。正是天缘遇合,不是偶然。 话说子牙成亲之后,终日思慕昆仑,只虑大道不成,心中不悦,那里有心情与马氏暮乐朝欢。马氏不知子牙心事,只说子牙无用之物。
    只是这姜子牙合该做那将相贤臣,与生计半点不通。无论那宋异人如何帮他,只当他去作生意,冥冥中自有天意坏他心意,如此过了一年有余,宋异人便觉他实非做生意的料,还不如一直待在自己家中。
    他生活殷实,便是姜子牙与冯氏生活也富足有余。听了宋异人的劝说后,冯氏对姜子牙息了心思,只是大丈夫无业,总归为妇人所轻。
    这冯氏见姜子牙无能,心里越发看不起他,只觉世上再无人与姜子牙这等无能之辈相比,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