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五岳独尊 >

第119章

五岳独尊-第119章

小说: 五岳独尊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江家集的那位酒店掌柜说得没错,债主不出示欠账的账簿凭据,欠债一方是有权利不给钱的。

这个道理足够简单,来往账目是双方达成交易的凭据,若是债主拿不出任何凭证,借债的人又凭什么要付钱呢?上嘴皮一碰下嘴皮,就让人把兜里的真金白银掏出来,难不成当自己是政府吗?

宁采臣唯一值得庆幸的是,从洛阳乘船南下时,他因为无事可做,在船上把这本账簿来回翻了几遍。

具体到每一页的数字未必都能记得一字不差,过目不忘的本事宁采臣没有,不过在这段时间以内,双方大致完成几笔交易,每笔帐的金额多寡如何,什么时间交割,这些大致印象宁采臣还是有的。在摇曳的烛光下,宁采臣只觉灵机一动,微笑浮上了他的面颊。一想到了解决办法,他干脆抛下了那本已然看不清字迹的旧账簿,探手从行囊摸出一本空白账册,凭着记忆信马由缰地挥笔书写起来。

江家集那家酒店的欠债总额铁定了是八十贯不假,无论账目细节如何编造粗陋,只要最终的账目数字吻合了,那对方也就无话可说。

在如今这个时代,尽管是混乱无序的乱世,遍地土匪和强盗,到底还没有进入社会道德沦丧的末法时代,极少有人会公然以标榜自己的无耻和下贱为荣,至少这个时代的人们还是知道羞耻二字怎么写的。况且,古有明训,盗亦有道。明火执仗地抢劫别人是一回事,当着债主出示的白纸黑字,睁着眼说瞎话,这是不可同日而语的两码事。

如此丧心病狂的行为,只能表明这家伙是个品性差到极致,甚至连强盗、小偷都不如的家伙,乞丐和妓女都可以对他表示不齿的极品败类,属于被社会唾弃的人渣。

“燕兄,兰若寺里还住着别人吗?”

在开口讲话之时,林旭刻意提高了几分调门,以便提示正窝在房间里编造账簿的宁采臣注意到他的出现。

果不其然,埋首编撰账本的宁采臣被外面传来的声音打断了思路,当即,他放下纸笔推门走出房间。抬头看到在庭院里交谈的燕赤霞和林旭,宁采臣隔着老远便拱手冲着林旭说道:

“这位兄台,敢问你也是来兰若寺借宿的?”

闻声,化身作着道士装扮,身着鹤氅手持拂尘的林旭稽首还礼,笑道:

“呵呵呵呵,在下此来是为探望燕兄,怎么?这位公子也是在兰若寺借宿吗?敢问足下如何称呼?”

宁采臣也不疑有他,说道:

“惭愧,在下的盘缠用尽了,只好来此暂且栖身,避一避风雨。”

听了这话,林旭淡然一笑,说道:

“哦,既然如此,那在下就不便打搅了,咱们就此别过。”

闻听此言,宁采臣再度拱手,说道:

“也好,兄台您请便。”

常言道: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本着盛名之下无虚士的观点,林旭晓得如宁采臣这样挂着主角模版的名人不大可能是庸碌无能之辈,不过他究竟有什么优点,日后能取得何种成就,若不在近距离加以观察,谁也说不好。

与林旭打了个照面,宁采臣又回到房间继续冥思苦想作假账,等他忙活了一天才把全部账目作好。转头瞧了一眼窗外,已然是到了夕阳西下的时候,一天未沾水米的宁采臣,此时腹中肠胃开始咕噜噜地鸣叫造反,他只得从包裹里取出火石、火镰等引火之物,走到院中捡拾了些树枝干草,跟着在院中升起一堆篝火,就着火焰烤起了昨日剩下的几个馒头。

这是宁采臣手上仅存的一点食物了,待得明日早起,不单是要到江家集的那间酒店上门讨债,采买食品也必须考虑了。

正当此时,一阵轻快的马蹄声传来,只听一个语气趾高气扬的男人声音说道:

“那些乡野粗鄙之人无知,信口胡说什么古刹兰若寺为鬼物盘踞,凡入内者百不存一,哼!果然是一群不识礼数的市井小人。来福,你这个贱骨头还不快些将本公子的马栓好?”

这位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仁兄大刺刺地抬脚走进兰若寺,身后还跟着一名仆人打扮的小厮。

见此情景,宁采臣起身(炫书:。。)整 理一下衣裳,拱手施礼说道:

“敢问这位兄台,您如何称呼?”

闻声,这位衣衫华美的公子哥斜眼上下看了宁采臣几眼,见他好歹是读书人装扮,这才稍微收敛些傲慢之气,负手说道:

“吾乃金华兰溪生,瞧你这样子也是个读书人么?”

“在下江南东阳人士宁宦,字采臣,前日赴洛阳赶考不中欲返家乡,途经兰若寺在此借宿几日。”

听了宁采臣的自我介绍,这位一看衣着穿戴便知,不是官二代就是富二代的兰溪生,只是露出了不以为然地笑容,他摇着手中的檀香折扇说道:

“哦,原来是个落第秀才呀!来福,好好收拾一下东厢房,公子我平生最爱在清幽之地读书,此处幽静无有俗人烦扰,甚合吾意,咱们且在此盘桓数日再说。”

闻听此言,宁采臣陡然想起了昨晚女鬼聂小倩夜半造访的一幕,急忙摆手劝阻说道:

“这位公子,兰若寺中确有鬼物作祟之事,非是坊间谣传……”

不等宁采臣说完,兰溪生大笑了几声,漫不经心地说道:

“哈哈哈哈,宁兄无需多言。我一望即知你肩不能担担,手不能提篮,是个文弱书生。君在此地居住尚且安然无恙,莫非我名满江南的兰大公子,文武双全的兰溪生连你都不如吗?哈哈哈哈——”

说完,不等宁采臣分辩,兰溪生便大摇大摆地迈步往前走去。眼见这位衣着华丽不凡,容貌亦是俊朗的兰溪生如此傲慢自负,好歹在地方官府的职场圈子里混过几天,宁采臣知道继续说下去对方也听不入耳,这种自讨没趣的事情何必干呢?他只好摇了摇头不再言语。

位于院子西面的一排屋舍中,一扇房门被推开,化身作云游道人模样的林旭和大胡子道士燕赤霞一前一后走了出来。

自不必说,适才庭院中的那一幕已经落入他们眼中,林旭还没有说什么,面冷心热的燕赤霞已然开口说道:

“这位公子果然不识好歹,宁秀才好意相劝,你不从也就罢了,何必出言挖苦别人?”

习惯了在所到之处横行无忌,兰溪生对于燕赤霞的一番指责十分恼怒,不过是碍于面子不便当场发作,他气得一顿足,说道:

“哼,一群庸人。来福,咱们走。”

“是,公子爷。”

一甩袖子,兰溪生大摇大摆地带着小厮走开了,后面留下的三个人相对无言。说不得,这家伙的嚣张实在是叫人无话可说了。

片刻的沉寂过后,林旭冲着宁采臣隐蔽地比划了一个手势,跟着转向宁采臣说道:

“宁兄,你晚饭只吃馒头吗?”

闻声,宁采臣那张白皙的脸颊也微微泛红,干吃馒头连口咸菜都没有,这种伙食的确是不怎么样。干笑了两声,宁采臣自我解嘲地说道:

“两位兄台见笑了,只剩下这点吃的,此地又无有锅灶,总不能挖野菜来吃吧?”

林旭隐蔽地跟燕赤霞交换一下眼色,随后热情地走了过来,拉着宁采臣说道:

“俗话说,相逢即是有缘。宁兄若不嫌简陋,与我和燕兄一道用饭如何?”

“这个……萍水相逢,不便叨扰吧!”

起初,宁采臣的态度很是犹豫,他对大胡子道士燕赤霞的古怪脾气心有余悸。后来的这位一副笑眯眯模样,却叫人觉得看不清真性情的林道士,在宁采臣眼中,好似老家东阳山中的那一泓潭水,貌似平和的外表之下潜藏着龙蛇之相。

欢迎读者登录。zongheng。查看更多优秀作品。

卷二
018 摸底' TOP '
'更新时间' 2011…10…15 12:00:01 '字数' 3463

鱼儿已经咬了钩,又岂能再叫它平白溜走?这时,林旭索性上前一把拉着宁采臣的胳膊,不由分说便连拉带拽,硬拖着他走,口中说道:

“哎,四海之内皆兄弟,一餐饭食又算得了什么。”

眼见实在拗不过林旭的过份热情,宁采臣此刻也只好俯首认输,点头说道:

“既然林兄如此盛情邀约,那在下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所谓民族是一群具有相同生活习惯和近似价值观念的人类,从某种角度而言,文化传承是比血统更关键的因素。

在被游牧民族生活习惯影响之前,华夏传统饮食习惯跟被小资推崇的现代西餐一样采取分餐制,无论一顿饭有多少种食物上桌,一律均分成若干份散给席间的每一个就餐者。

由于这种生活习惯,在历史上还曾经闹出过一场不大不小的血案。春秋时代的史学名著《左传》记载了一则楚人献鼋的故事,据说楚国人献了一头大鳖给郑灵公,公子宋被国君召见前往赴宴,满心指望着品尝这难得一见的珍馐佳肴,岂料因为他在席间与人交头接耳,惹得郑灵公心情不悦,在宴席开始后,端上来的羹汤分给众人,唯独没有公子宋的一份。

希望落空的公子宋顿时火冒三丈,不顾社交礼仪,起身把手指在煮鳖的鼎里面沾了一下放进口中,尝到了大鳖的滋味他才拂袖离去。

见此情景,郑灵公勃然大怒,下令杀掉公子宋,结果后者下手的速度比郑灵公更快。于是乎,在春秋时代千奇百怪的弑君原因中,由此多了一个名词“染指”。

在这块片界,大秦帝国是直接承袭了上古三代的文化传统,人们的生活习惯没有像地球历史上,经历五胡乱华以后的中国那样,风俗大范围胡化,在社会上层依然严格遵循分餐制的仪礼。

话虽如此,生活在民间的一般庶民百姓是不太讲究这些文绉绉的说道,分餐制的执行也要视具体情况而定。说到底,礼仪这种贵族化的玩意是需要得到有钱有闲了,然后才能有心情去摆弄的奢侈品,说白了,即是所谓的礼不下庶人。

宁采臣跟在林旭身后亦步亦趋地来到燕赤霞的房间,此刻桌子上一口正在翻花冒泡的怪异锅子引起了宁采臣的好奇心。

左右打量过后,宁采臣啧啧称奇,询问说道:

“林兄,此是何物?”

“火锅!”

在多数时候,林旭会尽量避免自己的生活习惯对这片天地造成影响,减少不必要的因果纠缠。

林旭行事如此谨小慎微,那是因为因果率是不考虑你的动机和初衷的。这就好比一个人发明了一种犀利无比的新式武器,那么从今往后,不管这种武器造成任何恶劣后果,他都要为此而分担一份责任,即是因果缠身。

如果有人说我发明一种新的医疗器械,可以拯救更多的生命,这应该是与众生结下善因啊!

实在不好意思,刻板如电脑一样的因果律,它是不会考虑你实施这种行为的动机和初衷如何。

不妨举例来说,假设未成年的希。特勒不幸患了肺结核,他本该死在某家医院里,成为无数个少年夭折的儿童中的一员,但是由于你提前发明了青霉素之类的抗生素,结果挽救了他的生命。对不起,等到未来希。特勒所造成的数百万规模的大屠杀发生时,这些人的死统统都与你有关。换言之,药物的发明者与那些大屠杀的死者之间结下了因果。虽然发明人是无心之失,但也同样逃不脱因果率的无形大网。

因果律堪称严禁刻板,而又滴水不漏的典范,因果绝非单纯的加减法,更不是什么乘除法,而是无法用任何一种数学公式计算清楚的超复杂系统,牵一发而动全身。

已知的唯一一种能有效避免麻烦上身的方式,那就是从开始便采取置身事外的消极态度,只有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