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洪荒绝世散修 >

第104章

洪荒绝世散修-第104章

小说: 洪荒绝世散修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墨子一生的活动主要在两个方面,第一是广收弟子,积极宣传自己的学说,二是不遗余力地反对兼并战争,为宣传自己的主张,他广收门徒,亲传弟子达到数百人之多,那就跟别提地名弟子乃至是再传弟子了,这才形成了声势浩大的墨家学派。(未完待续。。)

第201回 墨家之学

飞扬一听这话,顿时就是眉头一皱,他这稷下学宫可是小庙,可容不下这么大一尊大佛,他数千人进来,食宿都成了问题。

“先贤无需担忧,我这次前来,只带了五十个器重的亲传弟子,至于其他的弟子,都还分散在各国,不会一起来到稷下学宫”。

飞扬一听这话,脸色这才好看了不少,随后便问道,“不知你墨家是何学说”。

“我墨家有十大主张,那边是‘兼爱’、‘非攻’、‘ 尚贤’ 、‘尚同’、‘尊天’、‘事鬼’、‘非乐’、‘非命’、‘节用’、‘节葬’,以‘兼爱’为核心,以‘节用’、‘尚贤’为支点,国家的情况不同,当用不同的政策,国家昏乱就选用‘尚贤’、‘ 尚同’,国家贫弱,就选用‘节用’‘节葬’”。

“你的其他观点也是罢了,但‘节葬’这点,我玄家却是不敢苟同,不知你是否看过我编著的《飞子堪舆经》,对待先人的葬礼,必须谨慎对待,这既是孝道,也是因为阴宅的存在,能够影响后代子孙的气运,所以这厚葬必不可少”。

飞扬在说这话的时候,顿时就是一愣,因为传说当中的百家争鸣不就是这样吗?提出自己的学说,然后抨击对方的学说,现如今的飞扬,就是拿玄家来跟墨家狰狞。

“先贤之著作,晚辈自然是见过,对于此书,晚辈也是十分的推崇,然后,我的‘节葬’主张,却跟先贤的学说并不冲突,正如先贤书中所说。必须为死者选择一个合适的阴宅,这点晚辈十分赞同,晚辈反对的,仅仅只是儒家提出的一系列葬礼上的繁文缛节,造成了铺张浪费。

现如今百姓民不聊生,那些贵族却花费巨额钱财。用在死者身上,却让活人活活饿死,此乃我墨家弟子所不能容忍的,在晚辈看来,无论贫贱富贵,死去之时只需请来一个风水师,选择好阴宅,至于下葬的时候,不需要任何的繁文缛节。直接用棺材装好埋掉了就是”。

现如今的天下,有着四大显学,一个便是玄家,第二个乃是兵家,第三个乃是儒家,儒家因为有了飞扬的干预,提前数百年出世,借助无量的气运。使得儒家很快就成了显学,至于最后一个。则是刚诞生没多久的墨家。

这墨翟不傻,在‘节葬’这一点上,已经是得罪了儒家了,要是连玄家也得罪了,那让墨家可就危险了,而且墨翟所开创的墨家。对于飞扬所提出的风水之术并不反对,只不过也没有推崇到哪里去。

一听墨翟不反对自己的玄家,飞扬很是满意地点了点头,只要不反对玄家就行了,至于他们要跟儒家怎么斗。那可就不是飞扬所能管的了。

“之前齐王来向我禀告,这墨子之前游历各国,东到宋、齐,北到郑、卫,并打算到越国,但终未前往,在此期间,他曾经阻止鲁阳文君攻郑,说服鲁班而止楚攻宋,楚惠王打算以书社封墨子,越王也打算以吴地五百里分封墨子,但墨子都没有接受,又曾做过宋大夫,而这一切,却是在短短三十多年内完成的,再加上此人尚未恢复前世记忆,却能有如此成就,当真是厉害,不愧是麒麟族的族长”。

飞扬不禁对着墨翟心生敬佩之情,那阴阳家家主老早就恢复了前世记忆,可现如今阴阳家还是不温不火,而墨家却已经天下闻名,成为四大显学之一,这就是差距啊!

“听闻墨家之中开创了一个组织,成员都自称墨者,在下对其可是好奇的很,不知这是怎样一个存在”。

“先贤说笑了,我墨家真正关注的,乃是底层的老百姓,因此只要是愿意推崇我墨家的,我墨家都愿将其吸收,只不过要遵守我严格的纪律,穿短衣草鞋,参加劳动,以吃苦为高尚,如果谁违背了这些原则,轻则开除,重则处死,我乃是他们的领袖,被他们尊为‘巨子’,而他们则称为‘墨者’”。

飞扬一听这话,虽然早就知道,但还是不进眉头一皱,当即就是说到,“自古以来,只有官员才有资格审判并且处死某人,你墨家如此作为,可是擅用私刑,恐为世人所诟病”。

“爱人若爱其身,我墨家学说注重‘兼爱’,推崇的是君臣、父子、兄弟都要在平等的基础上相互友爱,因此,若非我墨家之人出现大奸大恶之徒,否则我等绝对不会将其处死,现如今天下大乱,恶徒横行,皆是因为官员无法再束缚这些恶徒,因此我墨家私刑,只不过是权宜之策罢了”。

飞扬一听这话,本来还想再说些什么,但想想还是算了,他们又不是多么亲近的关系,而飞扬又不是墨家之人,还是不要过多插手墨家之事为好。

在跟墨翟会面之后,飞扬可是跟他谈了大半天,这样一位人族大贤,哪怕他的思想跟自己截然不同,跟其交谈也能够使得自己受益良多,等半天过后,飞扬这才起身告辞,说道,“我还有要事在阵,就不打扰你,你若有要事,可去找子罕”。

子罕现如今的身份,不但是玄学院的院长,也是祭酒,即学宫之长,这祭酒一词,乃是飞扬仿照后世当中对于稷下学宫的记载,这才开创出来的,不过不同的是,原本的稷下学宫祭酒一职是要轮流的,谁有本事谁上,然而现如今,飞扬决定将此职位牢牢把持在玄家手里,哪怕日后子罕不坐了,那也要让其他的玄家弟子来坐。

而后,飞扬驾驭着飞剑,离开了稷下学宫,朝着陶地的方向激射而去,没用几日的时间,就来到了陶地的土地上,他这次来越国,却是为了范蠡而来,他通过留在范蠡身上的仙符,却是很容易就找到了范蠡的下落。

灭吴后,范蠡向勾践提出了隐退的想法,勾践极力挽留,并威胁他说,如果他坚持要走的话,就会杀掉他和他的妻子,但范蠡并不动摇,决然地走了。(未完待续。。)

第202回 三聚三散

此时,范蠡还告诫文种要知退,告知他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为人,可共患难,不可共富贵,然而文种不听,不久后就被勾践赐死。

范蠡辗转来到齐国,更名为鸱夷子皮,在海边结庐而居,努力耕作,兼营副业,很快积累了数千万家产,而他仗义疏财,施善乡邻,被齐人所赏识,齐王把他请进国都临淄,拜为主持政务的相国。

不料他却感叹道,“久受尊名,恐怕不是吉祥的征兆”,于是,才过了三年,他再次急流勇退,向齐王归还了相印,散尽家财给知交和老乡,一身布衣,来到了陶地。

陶地居天下之中,东邻齐鲁,西接秦郑,北通晋燕,南连楚越,是最佳的经商之地,他就在这里,根据时节、气候、民情、风俗等等,人弃我取、人取我予、顺其自然、待机而动,没出几年,经商积资又成巨富,遂自号陶朱公,当地民众皆尊陶朱公为财神,成为了商人始祖。

最近,这范蠡因为年老体衰,因此便没有在外行走,而是在家中休养,借此机会编著出了《计然篇》、《陶朱公生意经》两大著作,虽然不多,但也是得到了天道的一些功德。

这日,范蠡正坐在书房当中,孜孜不倦地品读着最近才出来的诸子百家的学说,时而露出一脸的不屑,时而看到妙处不禁拍手叫好,然而就在这时,一阵狂风刮来,书房的大门被风给刮开。

范蠡见此,便起身前去关门,而当他将门给关好。并且转身准备回到座位上时,忽然发现在他的座位上,此时已经坐着一个青年,正在翻着他之前拿在手中的书籍,顿时就是讲这范蠡吓得魂飞天外,魄散九霄。还以为碰到鬼了。

然而,当他看清楚那青年的样貌后,顿时就将其认了出来,不是飞扬又能是谁,当即赶紧跪地行礼,恭敬说道,“晚辈范蠡,拜见先贤,不知先贤降临。有失远迎,还望先贤恕罪”, 虽然嘴上这么说,但他心中可是还在因为飞扬吓了他一大跳而幽怨无比。

“此书乃是农家许行编著的《农经》,不知你如何看待此书”。

“农乃国之根本,若无农,则百姓无以为生,这许行编著此《农经》。能够让百姓收获更多的粮食,却是功德无量之举”。范蠡不知道飞扬为何问他这个,但还是老老实实地说出了心中想法。

“那你身为商人,认为商如何”。

“这,我虽为商人,但却不希望百姓去经商,商人投机取巧。容易造成国家动荡不安”

飞扬一听这话,顿时就是摇了摇头,连范蠡这个商业始祖都认为商人低贱,不鼓励经商,那商业还真是没救了。当即赶紧说道,“你可知商业有何而来”。

“启禀先贤,晚辈知道,在上古之时,神农陛下种五谷,养六畜,使天下百姓得以保暖。

而有一次,神农陛下微服出巡、体察民情,他到一个靠近山林的部落中,见那里的百姓们把猎获的野兽随地乱抛,浪费在那个时代珍贵至极的食物,把神农陛下气得直跳脚,一问之下这才知道,这一带的野兽多得是,猎获的兽肉多得吃不掉。

又有一次,他到达另外一个部落,见这个部落的人正把大批的粮食丢掉,神农又觉得太可惜了,前去质问这个部落的人,可是他们却笑着说,‘有什么好可惜的,再过几天,新谷又要熟了!’

陛下回去后,成天想着这两件事,只不过却一点头绪都没有,不过就在这时,忽然一群小孩子吵吵闹闹地走了进来,请陛下给他们评理,神农问孩子们为什么争吵,孩子们争着告诉他说,他们中间有一个孩子有块肥肉,一个有一碗米饭,两个人原来说好要互相交换的,可是后来,有肉的一个反悔了,因此就吵了起来。

陛下一听这些话,顿时就是如梦初醒,一直苦恼的问题豁然开朗,他想,肉多的部落不是可以和谷子多的部落互相交换吗?这样子肉多的部落可以有谷子吃,谷子多的部落也就可以有肉吃。

当即,他欣喜地向外奔去,将人族所有部落的首领都给召集了起来,与他们商议此事,最终决定每隔十天,到日中的时候,大家就都把多余的东西,拿到一个指定的地点,向别人换取自己所需的东西。

神农陛下首辟市场,以利民生,这才有了商业出现”。

“商业为我人族的崛起,做出了如此大的贡献,你为何还认为商人低贱”。

“商人大多投机取巧,为富不仁,将大量的财富聚集到自己身上,致使百姓受难”。

“痴儿,你为何这般想,你便是一个商人,可何曾为富不仁,你三次将巨额家产散与百姓,此乃大仁大义,若是天下商人皆能以你为榜样,那当真是百姓之福”。

“晚辈惶恐,怎可得先贤如此赞赏”,范蠡虽然嘴上这么说,但别提心中有多美了。

“我听闻你曾经编著出了两本书,不知可否借我一观”。

“自然可以”,范蠡大喜,赶紧来到书柜前,将两本书取出,恭敬地递给了飞扬,随着稷下学宫的出现,现如今人族当中文人那是越来越多,而这些文人当中,有自我感觉良好的,都会效仿诸子百家写一两本书,而他们若是想要出名,最好的方式莫过于拿着自己的书,前去找诸子百家,请他们点评。

飞扬接过这两本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