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艳后-第10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清楚了,是两个押解流囚的差人。”
“另一个呢?该流囚是谁?”
赵元俨复用“千里眼”看了看,忽作诧讶状:“呜呀!此人不是韩钦若么?堂堂朝廷命官,因疾不朝才两个月,怎的忽然就变成这般模样?”
刘太后见赵元俨仍还装模作样,便冷冷一笑问道:“欲知为什么吗?”
赵元俨心头一沉:“愿闻太后口谕!”
刘太后眯起眼睛说:“欲知其罪,须先知此公庐山真面。汝知韩钦若之父为谁么?”
赵元俨动作夸张地连连摇首:“不知。臣弟同韩某,只是同朝为官而已。对其身世,只字未闻。”
“那汝就好生听着,”刘太后肃然道,“此公乃后周太平节度使、同平章事、侍卫马步军副都指挥使韩通之子。韩通闻陈桥兵变,太祖黄袍加身,便率众与太祖为敌,遂为太祖部下散员都指挥使王彦升所杀,并诛其妻子及全家。故此,韩钦若及其胞姐白眉道姑清宁,自幼便将太祖及宋室当作了不共戴天的仇敌。他们一个六岁出家为道,一个四岁发愤读书,目的都是为了替父母及全家报仇。但,由于我朝越来越强大,他们若以个人之力量同宋室抗衡,只不过是蚍蜉撼树,蚂蚁搬山,便欲从宋室成员中寻找到一位亲王做代理人。几十年来他们与这位亲王狼狈为奸,密谋于室,潜行于世,干了很多伤天害理之事,罪恶滔天,罄竹难书……”
赵元俨听到此处便心想:既然已知韩钦若罪恶滔天,何不杀掉韩钦若?今日之所以只罪不杀,想必还是没有足够的证据吧?不然……不待他沿着自己的思路继续往下想,就听刘太后急声发问:“汝欲知为何不杀韩钦若么?”
赵元俨闻言猝然头皮一炸:“当然,当然!”
“那是因为本太后有承诺在先:只要他彻底交待了罪行,就饶他不死。”说到这里,只见皇太后从一宫女手中接过厚厚的一摞写满蝇头小字的宣纸,捏在手间,哗哗啦啦地向赵元俨摇了摇:“看见了,这厚厚的一摞纸上,全是韩钦若的笔供:自淳化四年九姑山庄之夜下蒙汗药始,到这次入宫行刺皇帝止,桩桩阴谋、件件罪恶,他都交待得详详细细,清清楚楚,真可堪称是一部险象环生的罪恶史呵!王爷想不想看看?”
闻韩钦若为求活命,已作了彻底交待,赵元俨那道原本抱有几分侥幸的心理防线霎时全线崩溃了。他六神失控,恐惧万分,三魂之中的两魂,早已吓出躯壳,飞游天外去了。他颤巍巍跪在皇太后的脚下,走了形的面目,更是不敢与皇太后直面相对。就像一个畏光患者躲避炎夏中午的日光一样,惧怕触到皇太后的目光。斯时,破衣烂衫、踽踽戴枷而行的韩钦若,正好走到排云亭正面的皇城脚下。于是,皇太后便俯身指着已为流囚的韩钦若挖苦道:“昔日的盟友近在咫尺,王爷不同韩钦若告别一下?”
“唔唔唔!”赵元俨好似一个风疾患者,含混不清地把“不”字说成“唔”,但他打出的却是一个坚定的拒绝手势。
至此,一向盛气凌人的二十八太保,就像一只无力挣脱猫爪的老鼠,死不成逃不得,只能是无可奈何地听之任之了。这时,只见皇太后向侍于左右的武功太监示意一下:“汝等听着:汝等现在就协助几位持械禁卒,速将王爷护送回王府!路上若有半点闪失,小心哀家拿尔等是问。都记住了?”
十六名武功太监如狼似虎地答应一声,立刻付诸了行动——他们八个在前,八个殿后,说话之间便将已被四名刀斧手挟持了的赵元俨夹在了中间。
赵元俨情知护送是虚,押解是实,还得乖乖地听从命令。他在两名持刀禁卒搀扶下刚下排云亭的第一个台阶,身后便又传来了皇太后的口谕:“任中正听旨:汝速去吏部和皇城司传吾口谕:自即日始,荆王府所有吏员,一律换由吏部新遣人员;侍卫荆王府的所有兵丁官佐,亦皆由皇城司另派!”
赵元俨听了这话,顿若十万斛冷水浇头,从头顶冷到了脚跟……
8方仲弓媚言立七庙 王孝先忤意出青州
后三日下了早朝,皇太后刘懿仙和皇太妃杨紫嫣方在宝慈殿坐安稳,斟下一杯香茗都还未饮,就见任中正入殿呈上一封张耆送至的便函,道:“张耆张大人送来的,信使还等在厢房里恭聆皇太后口谕呢。”
皇太后拆开便函取出信笺览阅,只见张耆在手书中写道:“……遵照皇太后懿旨,已对赵元俨实施隔离软禁。但今晨忽接禀告:赵元俨骤染疯疾,垢面秽行,胡言乱语,六亲不认,还将便溺送到鼻尖嗅之又嗅;口称:‘香,香!其味清香!’据此,今后将如何监管赵元俨?敬请皇太后赐命,以便遵循。”
刘太后看罢张耆手书沉吟片刻,方对任中正道:“汝传吾口谕:不论二十八太保是真疯还是装疯,均须高墙壁垒,杜绝他与朝野往来。没有本太后手书,任何人不得放虎归山,还其自由。”
待任中正传旨去了,杨太妃这才啜茶说道:“这个二十八太保,亦太黑太狠毒了。虎毒还不食子呢。他倒好,连亲哥哥亲侄儿都不放过,岂不连野兽都不如了。但有一事,妹不明白——像元俨这样披着人皮的豺狼,姐姐还为何禁而不杀,空耗国力财力呢?”
刘太后吟吟一笑:“若欲杀他,还不是跟捏死一只蚂蚁一样?但太祖有‘不杀大臣’之训,更何况元俨是先帝的手足。在中国历史上,唐太宗李世民虽系一代有作为的明君,但对其杀兄戮弟人皆多薄之。先帝在世时,对其手足一向宠信有加,优渥善待,今若杀了元俨,岂不有悖先帝心意?况且,皇嫂杀叔,多为人所不屑——朝野往往不问罪恶事实,空怨皇嫂没有容人之量。再者,元俨之罪,暂还不宜公之于世。据此,与其诛之,不若禁之。但恶人必有恶报,像元俨这样的恶人,理应叫他生不如死,使之受到精神和良心的双重谴责!”
杨太妃点点头,便搁下赵元俨问道:“姐姐召我前来,不会就为了啜茶吧?”
刘太后望着皇太妃笑笑:“有这样一句夸张话:一日不见,如隔三秋。照此说来,汝吾姐妹三天不见,是不是就如同相隔九年了?九年未见了,姐召汝过来啜茶聊聊,有何不可?”
杨太妃狐疑地望着刘太后:“我所知的姐姐,是日理万机,寸阴寸金。啜茶聊天,仿佛是一种不可多得的奢望。所以,只要姐姐有召,我便以为一定有事儿。”
刘太后没有反驳,有些不好意思地边吟吟笑着,边从案头的一摞奏章中取过一份递给杨太妃说:“汝览览这份奏章。是一个叫方仲弓的殿中丞呈上来的。在姐这里已经压了很久了。近来这样的奏折越来越多,连宰臣吕夷简,亦来凑这个热闹了。对此,开始姐未加考虑,今览过吕夷简的奏折,方寸便乱了。今请妹妹来参酌参酌,帮姐拿个主意。”
杨太妃闻言顿现异讶状,继而哂然道:“人道宰相肚里能撑船,姐的肚里更是盛得下十万江山。什么事儿能惹得姐姐方寸大乱?”
言毕,她打开奏疏观看,目光所及不禁愕然失色。只见奏疏标题是《臣殿中丞、知吉州方仲弓上太后当立七庙疏》,其疏写道:
自盘古开天辟地以来,历经三皇五帝、夏商殷周、秦汉隋唐各代,察数千年之清史,母号称制者寥寥。故言,母号治世更多艰难,非天助所不能也。顾先帝登遐之时,朝纲待举,皇帝冲年,太后临朝称制,百官惧疑,天下惴惴;邻邦观瞻,佞逆思叛;宋室若天塌一方,地陷一隅,亿兆黎庶尽在惶惑中。然而,皇太后称制以来,巨臂擎天,力挽狂澜,励精图治,以身明法。乃有今日之政通人和,四海升平也。以故,臣方仲弓以为:皇太后之丰功伟绩,非唐武后可比也。然,武后称制,曾建七庙以祭祖宗。今太后自当仿而效之,借以彪炳皇太后之历史伟绩……
看到这里,杨太妃已经看不下去了。在她看来,女人富贵之终极,亦仅仅是母号,母号非帝号,只有面南登极的皇帝,才能立七庙。况且,五代十国之前,立七庙只有李唐一朝。唐代之前的皇帝,多立五庙。今方仲弓上奏要皇太后立七庙,岂不是要以母号代帝号,让暂时称制的皇太后仿效唐武后行帝制?于是,她气呼呼地望着正在看奏折的皇太后说:“这个方仲弓不怀好意,欲将姐姐引向名利陷阱。姐姐当警惕之!”
“哦!”刘太后闻言心头一震,惊讶地望着杨紫嫣,“吾倒想听听太妃对此事的看法。”
杨太妃回道:“姐姐垂帘之初,已经加赠了刘氏三代。其荣宠已达母号至极。而方仲弓所劝立的七庙,非皇帝莫可也。可见此人居心叵测,其罪当诛!”
皇太后闻言诧讶失色。她想不到义妹会这样记恨方仲弓,更想不到杨紫嫣对这件攸关她生前乃至身后荣宠之事会这样反感。便说道:“或许太妃之言有些道理。但既然那么多的臣子都上折真心实意地劝立,吾想亦自有它的道理,妹妹亦不能因此皆道尔等居心叵测,不怀好意!”
杨太妃一时口拙词穷。但于少顷之间她便问道:“以姐姐观之,妹和那些劝立的臣子比较,谁与姐姐心近?”
“那还用说么?当然是汝!”
“既然姐姐承认我与姐姐心近,姐对我方才的逆耳之言,就应当掂量掂量。常言:兼听则明,偏听则暗。姐姐不是曾命范仲淹当殿朗诵过‘刍荛之歌’、‘市井之谣’么?我觉得那时的姐姐是朝廷的皇太后,是天下黎庶的皇太后,而今日之皇太后,仿佛已有一多半属于那些马屁精的……”
皇太后的脸色越变越难看。杨紫嫣见一向平和镇静的义姐,阴云密布的面容上正孕育着一场风雨,立马意识到情势不妙,便当即收住了话头。
“说下去呀?”可以看出,皇太后正强捺着心头之火,“怎的不说了呀?怎的不说了呀?汝既认为是忠谏,还何须遮遮掩掩,犹抱琵琶半遮面呢?”
皇太后说话的声音并不高,但说话时的那种罕见的冷峻表情,叫杨太妃看了不寒而栗。几十年的和蔼可亲,突然变成眼前的这副表情,此在她看来,要比她大喊大叫、暴跳如雷还可怕。
“我已经把话说到了尽头。”杨太妃内心惴惴地说。她说这话的当口,有几分惶惑的眼神,仍在窥视着义姐那白大理石般的面孔,“姐姐若不相信,我希望姐姐去听听耿介臣子的见解。不过,姐姐既然召我来这里,我临去之前还要向姐姐提个醒儿:在姐姐面前歌功颂德、急欲劝立者,不一定就忠;在姐姐面前敢吐逆耳之言,疾言劝罢者,不一定怀奸。”
言毕,杨太妃急急地告退而去。刘太后望着悻悻而去的义妹的背影,亦禁不住阵阵忐忑不安起来。自软禁赵元俨以来,劝立七庙者越来越多了,设若将百官中众多的劝立者都看作马屁精,她是一百个想不通,更是不敢苟同。在她看来,像方仲弓这样引经据典有理有据的众多劝立疏奏,决非完全为了取悦于她,而是事实求是的肺腑之言。于是她便心想:汝杨紫嫣不是几番告诫要吾去聆听直臣意见么?那好,自明日始,吾便先从“二府”做起,倘若直臣中的多数亦皆劝立者,看汝还有什么话说?……她正这样思忖着,就见翰林侍读学士兼秘书丞晏殊,又将“二府”六部三十多份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