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红楼的草根儿们 >

第2章

红楼的草根儿们-第2章

小说: 红楼的草根儿们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府还是非贾府,古代还是现代,一个牢骚怪话说不完的人,都会叫人不喜。连毛泽东都作诗曰:〃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   
  说起来,有功的人最怕居功,居功必自傲,自傲必惹祸,惹出祸来,大人物就被杀头,小人物如焦大,就是被人用土和马粪满满填一嘴。这还是他的幸运,幸亏他是宁府的奴才。若是在凤姐的手底下当兵,不给赶出去流落街头,冻死饿死才怪!   
  三 你们的寂寞逃不过他的眼睛   
  焦大虽然没冻死饿死,不过,心里绝不会对主子感恩。凭什么!当年,要不是太爷我,哪有你们这帮小兔崽子。别瞧你们人五人六的,一个正经人没有,〃爬灰的爬灰,养小叔子的养小叔子〃。   
  〃爬灰〃这个话题的由来很有趣。说的是正值炎夏,王安石朝罢归来,正是月明之夜,〃不小心〃看到儿媳妇洗完澡在院里乘凉,衣裳也不穿,脸盆大的白月亮,像个探照灯,照得清清楚楚,纤毫毕现。王安石也是,你悄悄走开,就当没看见,不就什么事也没了?结果他犯毛病了…不是别的毛病,是文人爱诗的毛病,写了一张纸条儿,上面有两句诗,他到香炉边,把灰爬开,把纸条儿藏在灰下面。他知道儿媳妇天天早晨都要到这儿焚香。一插香,不就觉得了?其诗曰:   
  〃朝罢归来月西斜,隔帘瞧见玉琵琶。〃那意思是我下班回来晚了,看见你没穿衣裳啦。   
  到第二天晚上下朝归来,他还惦记这事儿,估计上朝的时候他也得惦记着,太刺激了!于是忍不住再到香炉边〃爬灰〃再看。纸条儿还在,他以为媳妇儿没看着。但再一看,纸条上多了两句续诗:   
  〃何不抱来弹一弹,声音不到外人家。〃儿媳妇也风趣,唉呀你既然看见了,这么大个玉琵琶,你怎么不抱着弹弹它?反正肥水也没流到外人田,声音也到不了别人家。   
  从此,〃爬灰〃一典出矣。   
  查无实据,说来一笑。   
  还有人考证,爬行灰上,则膝污,〃膝〃谐〃媳〃音,取〃污媳〃之义。不过这种说法有点牵强,闲着没事,干什么要在灰上乱爬?又一说,〃爬灰〃亦作〃扒灰〃。清王有光《吴下谚联》卷一〃扒灰〃条云:〃按昔有神庙。香火特盛,锡箔锵焚炉中。灰积日多,淘出其锡,市得厚利。庙邻知之,扒取其灰,盗淘锡以为常。扒灰,偷锡也。锡、媳同音,以为隐语。〃         
虫工木桥◇BOOK。HQDOOR◇欢◇迎访◇问◇   
第4节:四 他的下场悄无声息         
  无论怎么考证,爬灰都是指老公公跟儿媳妇不清不楚。   
  焦大嘴里的〃爬灰〃,无非就是贾珍和儿媳妇秦可卿干的破事儿。贾珍这个不要脸的,专门在女人身上下工夫,一屋子姬妾丫鬟还不算,又勾搭上小姨子尤二姐和尤三姐。这还不算,还看上风流袅娜的儿媳妇秦可卿,活活一个公畜牲。怪不得曹雪芹会在秦可卿的判词里毫不客气地指责:〃漫言不肖皆荣出,造衅开端实在宁。〃那意思是,将来要是贾家一门败了,也是败在宁府这个淫窝子的手上。   
  那么,焦大说的〃养小叔子〃,又是谁养谁呢?有人说是讽刺凤姐养小叔子。这话不好理解。贾瑞倒是看上过她,他们是叔嫂关系,她不但没养,还三下五除二把这小子给治死了。又有人说是她养宝玉,这更奇怪,宝玉多聪明啊,最知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的道理,连她的心腹平儿都不肯亲近,更何况是她?这条活龙,又会诗,又会词,又有才情,岂是她能养得来的?还有人说是养贾蓉和贾蔷,这更没影的事。凤姐和贾珍是兄妹,又是弟媳妇和大伯哥,贾蓉是她的侄子,贾蔷也是凤姐的侄子,这不是乱了辈份?所以,要找犯罪嫌疑人,首先就得把她排除在外。况且,她在男女关系上,确确实实是个正经人,这是板上钉钉的事,想翻案都没有趁手的兵器。   
  那么,让人浮想联翩的就是秦可卿了,秦可卿和谁呢?贾蓉是她的丈夫,和贾蓉好的就只有贾蔷这个如花似玉的男人。关系好了,可能就不避里外,贾蔷可以直接登堂入室,于是下人就给造谣生事。我想着应该是造谣生事,因为整本书翻破,也找不到可卿和贾蔷之间的一点点蛛丝马迹。   
  那么,这个〃爬灰〃若是实有其事,被焦大无法无天地吵出来,〃养小叔子〃既可以理解成实事,也可以理解成作诗一样,为了和前边这句话对仗起来的虚指。实实虚虚,虚虚实实,焦大的意思就是别在你焦大太爷跟前装蒜,你们那点子破事,我全知道!   
  真不知道他是嫌活得长,还是想死得快。   
  这样的话他肯定不止说过一次,只不过往常都是私底下,吃醉了,和一帮奴才们乱嚼嚼舌头根子,过过嘴瘾。而且这话也肯定不止他一个人说过,但是当着主子的面儿,那层皮还是要蒙起来的,〃现提着影戏人子上场,好歹别戳破那层纸儿。〃结果这层纸儿叫焦大给戳破了,他不倒霉,没有天理。   
  四 他的下场悄无声息   
  焦大后来的结局如何,书中没交代。说到底,贾府不是一个横生杀戮的地方,动不动就砍了你,或者用药麻翻你。最可能的结果就是把他远远地发配到庄子上去。庄子啊,就像乌进孝的庄子,那么远,有人考证他的庄子在铁岭,要想走到京城来,可就难了。看他在那里还能逞什么威风。就算不发配到庄子上,他这一辈子也算完了,彻底完了。   
  所以说,一个人一定要正确对待自己的功劳和历史。立天大的功劳,那也是过去,不能把历史搬回到现实。不是凭你说跷跷脚,就能高人一头的。对自己的功劳念念不忘,神仙也会厌烦。更不要躺在功劳簿上吃老本儿,这个东西又不生利息,只能越吃越少,到最后吃没了事。这还算好的,最可能是老本儿没吃着,反而把自己的前程和性命搭进去。   
  再者,无论走到哪一步,都要学会平心静气,好也能过,坏也能捱。你看人家薛宝钗,有钱的时候能过有钱的日子,没钱的时候她自己就知道俭省了,玉也不佩了,富丽闲妆都没有了。你再看阿Q,祖上三代都是穷光蛋,偏偏要叫嚣老子以前阔得多啦,你算什么东西?这种不平之气会害自己心境不开,心境不开就会做事失当,做人有偏差就会招致别人不喜。你是忠是奸,别人可能辨不出来,就像红心黑心,你不可能扒开胸膛叫人家看。让人看的,就是你的做人行事,这方面不及格,你就完戏了。   
  可惜焦大这个大傻瓜,光知道一味表白忠心,要冲进祠堂哭太爷。他不知道,别说太爷在天之灵,就是佛祖基督也可能只会感动于他的忠诚,而绝不会赞同他做人处世的方式。         
虹←桥书←吧←BOOK。HQDOOR←   
第5节:一 真正的农村什么样         
  第二章 刘姥姥:谁说我是母蝗虫   
  人物小档案   
  姓名:刘姥姥   
  性别:美女(?)   
  漂亮指数:(……)   
  脾气:谦卑(这个……)   
  结局:发发小财,过过小日子   
  教训:无   
  命运判词:无   
  一 真正的农村什么样   
  我的根在四十华里开外的小乡村,所以乡村什么样我是知道的。鸡猪牛羊,萝卜白菜,稻麦菽稷,这些都有,绿柳如烟也很好看,霜晨雪早也特漂亮,不过这些不是全部。乡村里面更多的是人…原生态的人,以及原生态的人生。   
  我娘家的邻居女人,上有婆婆一名,极慈祥,极白净,整天纺线啊,舂布啊,做饭啊,浆洗缝补,一刻不停。大伯哥一名,老实木讷,光棍一根,一把子憨劲,拉犁种田连牛都省了。她还有从娘家带来的一个年迈的姥姥,儿死女丧,所有家产,包括房屋一栋、薄田三亩,全归了这个外孙女,指望她养老送终。   
  婆婆病倒,什么活儿也干不了了,儿子媳妇刚盖好的明三间暗三间的新房,不舍得让婆婆住,把她搬到院外的一间土坯屋,每天冷饭一碗,薄被半床…为什么是半床呢?冬天的土坯屋不升火,怕费柴,四面墙壁厚厚地挂着白霜,老婆子只有一床旧绿军被,铺半床,盖半床,所以说是薄被半床。她得的是老人痴呆,神志不清,天天大声叫唤,做儿子的也烦,揪住他娘的发髻撞炕沿:咚,咚。后来老婆子不知道是饿死的,还是冻死的,反正是死掉了。   
  然后轮着打光棍的大伯哥。也是五十开外的人了,拉犁耕田是干不动了,想和一家人上桌吃饭?美的你!每天自炊自吃。一口铁锅,早也是疙瘩汤,晚也是疙瘩汤。没有菜,没有馍…不会做。有一次他到我母亲那里串门,看她蒸的大馒头,又白又胖,一气吃了仨,眼睛又盯住第四个,我娘不敢让他吃了…再吃就撑死了。走的时候给他拿上两个,结果害我娘挨了一顿骂。他兄弟媳妇说:〃哪个王八日的,给老不死的馒头吃,欺负我们家没有白面是不是?〃   
  有一天早晨,万物醒来,鸟也叫,狗也跑,大人出工,孩子上学校,这个光棍不知道什么时候,悄无生息地死在小破屋里。   
  接着轮到女人的姥姥。八十多岁了,病瘫在床。不知道得的什么病,反正〃疼啊疼啊〃地整天叫唤。外孙女婿听得心烦,拿拐棍抽老太太:啪!啪!老婆婆死掉的时候浑身是伤。既没有通知宾朋,也没有大设灵堂,没有戴孝,没有哭灵,没有骨灰盒…一把灰盛在小黑布袋里,女人借了我娘家的小三轮,拉了三十块红砖,在地里刨一个浅坑,围一个小圈,两口子把骨灰放在里面,薄薄几锹土,就了结了一个人的一生。   
  这就是乡村的真相…当然,是部分真相。农村的确有凉薄到彻底的人情世故,但绝不是全部。   
  我就认识一个农村老大娘,家里的日子如同破布,大窟窿小眼儿,她却始终极有担当。公婆都老得不行了,她把一捧白面留着给二老擀原汤儿面,自己吃棒子馇粥小咸菜。家里最厚的一床被给二老盖,自己却〃布衾多年冷似铁〃。而且老太太穷得勺子刮瓮底儿,呲啦呲啦响,也并不拿着〃穷〃字当招牌,今天从这里赊一瓢面,明天从那里讨两块钱。   
  有一次她病了,我买十斤鸡蛋去看她,结果我病的时候,她居然带上二十斤鸡蛋来看我。她的小孙子要上学,我替孩子垫交了学费,她就特意赶到我家里来,反复道谢,并且申明:半个月,一定还。果然!一到期限,她把钱一分不少送过来,还附带着给我的孩子买两袋小食品。感觉她特像雅典的泰门,人家给他一匹马,他给人家一个马群,人家送他一粒珍珠,他回赠人家一顶珠冠。可是,她哪有人家泰门那么阔气!   
  无论农村里的反面例子,还是正面形象,都是贾母、贾政、王夫人、贾宝玉等深宅大院的贵族们绝对想不到的。住的金门玉户,穿的绫罗绸缎。一个秦可卿丧,那是多大的气派,多少王侯吊祭,用的什么棺材!农村里的老太太,住着茅草房,盖着百衲被,穿着七缝八补的破衣裳,到处搂草筢柴,回家来拉风箱,灶里柴烟大冒,呛得人咳咳喘喘。脸上有灰,手上有泥,七老八十还要出工上地,累了就把田间地头当歇息的凉亭子。工余或是阴天下雨,老婆子们聚在一起,抹抹牌,神佛仙鬼乱说一气。生是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