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网络杂集电子书 > 袁氏世范 >

第25章

袁氏世范-第25章

小说: 袁氏世范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见,张良对老人是极为尊敬的,而且也相信老人所说的话。老年人的一言一行,可给你在人生之路上指点迷津。
  
  君子有过必改
  
  【原文】圣贤犹不能无过,况人非圣贤,安得每事尽善?人有过失,非其父兄,孰肯诲责;非其契爱,孰肯谏谕。泛然相识,不过背后窃讥之耳。
  君子惟恐有过,密访人之有言,求谢而思改。小人闻人之有言,则好为强辩,至绝往来,或起争讼者有矣。
  【译述】圣贤尚且不能没有过错,何况一般人不是圣贤,怎么能够每件事都做得尽善尽美呢?一个人犯了过错,不是他的父母兄长,谁肯教诲责备他呢?不是他情意相投的朋友,谁肯规谏劝告他呢?关系一般的人,不过是背地里议论议论他罢了。品德高尚的君子惟恐自己犯有过错,暗暗察访别人对自己的议论,听到这些议论就会感谢别人,并且考虑改正过错。品德低下的小人听到别人对自己的议论,就爱强行替自己辩解,以至于断绝了朋友的交往,还有人为此而对簿公堂。
  【评析】俗语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犯了错误不要紧,关键是看一个人对待错误的态度怎么样。有的人“闻过则喜”,知错就改,有的人刚愎自用,不知悔改。遍观古今,不论开明君主,贤达人士,凡是能成就一番事业的人,往往都能知错必改,而那些文过饰非,不知悔改的人,往往注定要成为失败者。
  楚汉相争,刘邦的势力不及项羽强大,但刘邦经过四年奋战,最后消灭项羽,建立刘汉王朝。刘邦胜利的因素很多,但他知错就改的精神是其中不可忽视的一点。刘邦知错就改的事例很多,聊举几例。据《史记》记载,刘邦攻入秦都咸阳后,看到“宫室帷帐狗马重宝妇女以千数”,于是就要“留居之”想好好享受一番。如果此时刘邦真的在秦宫室住下来,那他可就犯了严重错误,因为那样做他就会失去民心,得不到百姓拥护,让项羽有隙可乘,如此一来,在楚汉战争中失败的就可能不会是项羽而是他了,然而刘邦必竟有着知错就改的精神,在樊哙和张良的力劝下,他打消了这个念头,还军霸上。后来他以此为借口,在鸿门宴上指责项羽,说得项羽犹疑不定,从而逃避了一场杀身之祸。
  刘邦与郦食其商量如何消弱项羽力量,郦食其劝他刻印授与六国后人,使六国各复其国。张良闻听此事后,马上向刘邦陈说了八条不能刻印的理由,条条中肯,刘邦认识到了这种做法的错误,马上“令趣销印”销毁了这些印章。
  与刘邦相反,项羽就是一个刚愎自用不知改过的人。亚父范增屡次进谏,他都不予采纳,最后中了刘邦反间计、让范增告老还乡,从而失去了他最重要的一个谋臣。最终导致了他在楚汉战争中的失败。
  《论语》说:“过而不改,是谓过矣。”也就是说一个人犯了错误如果不求改正,那就真正是犯了错误。《论语》中还说:“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这是一个极其恰当的比喻,说明了一个极为深刻的道理:一个人犯了错误不要紧,只要能够及时改正,那他一样能爱到大家的敬仰。
  
  少说为佳
  
  【原文】言语简寡,在我,可以少悔;在人,可以少怨。
  【译述】说话简短并且少言寡语,这样,对于我来说,可以减少因为言语不周而造成的懊悔;对于别人来说,可以减少对我的怨恨。
  【评析】俗语说:“病从口入,祸从口出”。在日常生活中,因为说话不当产生矛盾的事,可能我们每个人都亲自经历过。古往今来,许多人都把寡言少语作为自己立身行事的一条原则。唐朝诗人刘禹锡的《口兵诫》说:“我诫于口,惟心之门。毋为我兵,当为我藩。以慎为键,以忍为阍。可以多食,毋以多言。”可见人们对言多必失是何等的慎诫。
  汉代的开国功臣曾参做丞相时,专爱挑选那些忠厚诚恳、质朴而不善言词的人做丞相府的属吏,而打发走那些善于言词而苛刻严峻的人。
  汉代另一位开国功臣周勃也是一位沉默寡言的人。因此汉高祖认为他可以托付大事。他处理政务,召见下属时总是说:“趣为我语”即“赶快把事情说了”。这位寡言少语的西汉重臣在“诛诸吕”时起了关键作用,为西汉王朝的安定作出了重要贡献。
  汉代名将李广一生抗击匈奴,身经七十余战,被匈奴人称为“飞将军”。他治军有方极受人民爱戴,然而李广也是一位寡言少语的人,《史记》说他“讷口少言”。司马迁在《史记·李将军列传》中说:“余睹李将军悛悛如鄙人,口不能道辞。及死之日,天下知与不知皆为尽哀。
  彼其忠实心诚信于士大夫也。谚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此言虽小,可以喻大也。”“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就是说:“桃树李树不会说话,但人们喜欢它们的果实,往不用花言巧语,就会受到别人的敬重。”这句话是对李广的恰当评价,也是对那些寡言少语而又品德高尚的人的一种极高的赞扬。
  
  小人作恶不必谏
  
  【原文】人之出言举事,能思虑循省,而不幸有失,则在可谏可议之域。至于恣其性情,而妄言妄行,或明知其非而故为之者,是人必挟其凶暴强悍以排人之异己。善处乡曲者,如见似此之人,非惟不敢谏诲,亦不敢置于言议之间,所以远侮辱也。尝见人不忍平昔所厚之人有失,而私纳忠言,反为人所怒,曰:“我与汝至相厚,汝亦谤我耶!”孟子曰:“不仁者,可与言哉?”
  【译述】一个人说话办事,能够深思熟虑,并且不断反省自己,这样的人不幸犯了过错,可以对他进行规谏劝告,帮助他改正错误。至于那种随心所欲、无所顾忌、胡作非为,或者是明知道这件事是错误的,却非要故意去做的人,必定会凭借其凶狠暴戾,强健勇悍来排除别人对自己的议论。善于处理邻里之间关系的人,如果看到类似这样的人,不但不敢对他进行劝告规谏,就是听到别人议论他,自己也要躲开,这就是为了避免受到他的侮辱。我曾经看见有人不忍心平时交谊深厚的人犯下过失,用诚恳正直的话规谏劝告他,反倒引起那人的恼怒,说:“我与你交情极其深厚,难道连你也来毁谤我吗?”孟子说:“不讲仁义的人,我们怎么能够和他交谈呢?”
  【评析】这是作者从多年的生活经验中总结出的一条道理,有它的合理性。
  为恶多端的人,早晚必受国法制裁,所谓“多行不义,必自毙”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封建社会有一条原则叫“文死谏,武死战”。那些直言进谏的忠臣当然有忠君思想的一面,但是也不能忽略他们有为百姓谋福利,希望社会安定的一面。因此对那些今天看来是“愚忠”的封建大臣也不能一概否定,然而那些高高在上的君主却往往自私贪鄙,德行不高,修养不够。对忠言直谏的大臣轻则贬官流放,重则杀身灭族。恰好应了袁采这句话“小人为恶不必谏”。
  春秋有一个国君叫晋灵公,凶暴残忍,不行君道。厨师没有把熊掌煮熟,他让人杀了厨师,放在大筐里,让妇女抬着走过朝堂,以此来恐吓群臣。晋国的两个忠臣赵盾、士会看见后,就屡次劝谏晋灵公。他们讲了很多大道理,然而这位晋灵公只是表面上答应,说以后不这样做了。其实丝毫也不曾改悔。并且对赵盾怀恨在心,派一个叫鉏麑的武士前去刺杀赵盾。鉏麑一大早前往赵盾家行刺,看到赵盾的屋门已经打开了,赵盾早已穿好了朝服准备上朝。因为时间还早,就坐在那里打嗑睡。鉏麑退出来,长叹一声说:“这样恭恭敬敬的大臣,是老百姓的主心骨啊,杀了老百姓的主心骨是不忠的行为;放弃了君主的命令,又是不守信用的行为。在这样不忠不信的行为中我占有一样还不如死了。”于是这位鉏麑就触槐而死。晋灵公看行刺不成,就设下酒宴,请赵盾饮酒。暗中伏下刀斧手,想要杀了赵盾。灵公的一个贴身卫士叫提弥明的,知道了这件事,提弥明也是个很有正义感的人,他走上宴席,说:“臣子陪君主饮宴,不能超过三杯酒,否则不合礼法。”扶起赵盾就走。灵公一见赶紧叫出他那条又高又大的恶犬咬赵盾。赵盾生气地说:“不用人,却要用一条狗,这算什么能耐?”在提弥明的帮助下脱离了危险,但是提弥明却不幸被灵公杀了。
  灵公的行为大大激怒了晋国人民。他当然不会有好下场,一个叫赵穿的人终于在桃园杀了晋灵公。可以说是为民除害了。
  赵盾虽然忠心耿耿,屡次进谏,却险些被晋灵公所杀。“小人为恶不必谏”,对晋灵公那种人你又何必去劝谏他呢?
  
  别人不善,我以为鉴
  
  【原文】以此,不善人虽人所共恶,然亦有益于人。大抵见不善人则警惧,不至自为不善。不见不善人则放肆,或至自为不善而不觉。故家无不善人,则孝友之行不彰;乡无不善人,则诚厚之迹不著。譬如磨石,彼自销损耳,刀斧资之以为利。老子云:“不善人乃善人之资。”谓此尔。
  若见不善人而与之同恶相济,及与之争为长雄,则有损而己,夫何益?
  【译述】心地不善的人,虽然大家都厌恶他,但是他的存在对别人也是一种好处。一般人见了不善的人就会自觉地警醒恐惧,从而避免自己做出不善之事来。如果一个人从来都看不到不善良的人,不能从心理上引起警惕,那么他可能就会放肆胡为,甚至有的人自己做出了不善之事却不能察觉。因此,如果家里没有不善的人,那么孝敬父母,团结兄弟的品行就不会十分突出地表现出来;乡里没有不善的人,那么诚实敦厚的行为也不会十分显著。这就好比磨刀石,它自己虽然被磨损了,刀斧等却依靠它而变得锋利。老子说:“不善良的人乃是善良人的借鉴。”说得就是这个道理。如果一个人看见不善的人却要和他一同做恶,甚至要和他比一比谁的行为更恶劣,这样做只能有损自己罢了,有什么益处呢?
  【评析】袁采虽然是封建社会的士大夫,但他这则语录却包含有一定的辩证思想。我们每个人都希望社会上都是好人,没有坏人为非作歹。那样社会就会安定团结,老百姓生活就会祥和幸福了。但是坏人是不可能被消灭的,社会是复杂的,有好人也有坏人,大家都厌恶坏人,却忽视了坏人的存在还有它另一方面的价值。袁采看到了这一点,所以他说觉人不善知自警,也就是要人从不善的人身上引起警觉,反省自己,看看自己是否也有不善的行为,从而加以改正。平常人并没有高度的自知之明,不可能每件事都做得公允得当,尽善尽美。很多时候无法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是不正确的,甚至是不善良的。而不善人的行为恰好可以引起我们的警觉。让我们参考对照他的行为反思自己。一个有良知的人无疑能从这种反思中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纠正自己的错误行为,这也可以算作不善人的一点“价值”吧!
  袁采这条语录还告诉我们,有比较才能区别。如果社会上每个人都是恶人,那么我们也就不知道什么是恶人了,如果社会上每个人都是好人,那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