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姐妹 >

第34章

姐妹-第34章

小说: 姐妹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哑,只管照稿子死命往下念:

“希望借助各位诗人、作家的生花妙笔,早日使桃源洞景区冲出闽西,走向全国,走向世界,为桃源经济的发展作出贡献。谢谢大家。”

沈局长带头鼓掌,嘀咕的、抽烟的、猜拳的都只好放下来鼓掌。事实证明,这个看起来傻哩叭叽的副市长还是有点聪明的,聪明的表现就是稿子一念完就走人,可见他心知肚明,跟这帮诗人他没得玩儿。副市长一走,场面就冷清下来,沈局长点了花季的名:

“花季,你是我们桃源的作者,你来说几句。”

“我是来学习的。”坐在角落的花季站起来说,“要不我给大家朗读林徽因的《一首桃花》,抛砖引玉行吗?”

沈局长说,“行啊,怎么不行。”

花季就背了:

桃花,

那一树的嫣红,

像是春说的一句话:

朵朵露凝的妖艳,

是一些

玲珑的字眼,

一瓣瓣的光致,

又是些

柔的匀的吐息;

含着笑,

在有意无意间

生姿的顾盼。

看,——

那一颤动在微风里

她又留下,淡淡的,

在三月的薄唇边,

一瞥,

第五章:金钱(15)

一瞥多情的痕迹!

花季背完诗就坐下了,场面再次冷下来,鼓呼看不下去,打破了沉默。“我来说几句话。”还没来得及说,鼓呼就被谢建国压了下去:

“说个屌,不如早点儿睡觉,明天有力气爬山。”

鼓呼被咽得脸红耳赤,只好自找台阶,“对对对,早点儿睡,早点儿睡。”

座谈会就这样草草收场,其实他们并没有真的去睡,又上街去了。

第二天早上吃过自助餐,一车人叽叽喳喳就上路了,尽管比原计划迟了半小时,总算把这些散兵游勇装进了一辆面包车。汽车刚刚进入村道,也许是路况不熟,连城来的司机在拐弯的时候撞向了一棵歪脖子树,司机停了车,下来察看车子有没有损坏,大家就跟着下车透气。蓝春一踢那棵只有一半树杆的歪脖子树说:

“有了,我就写它,题目就叫《那棵树》。”

当汽车重新启动,坐在驾驶副座的蓝春已经写好诗,大家起哄让他念,他就念了:

那棵生在路旁长在路旁的树

那棵成活在雪雨风暴电闪雷鸣中的树

那棵生仅一次死却千万次的树

那棵身存半边活力永驻的树

年龄无从知道

姓名叫路孤独

近旁没有相依相偎的一株草

只是荆棘沙石并同围攻

偶尔游蛇视它为停靠站

飞鸟竟然不信它的牢固

山外风景扑朔迷离

从来不顾它苦守日月的寂寞

纵使流云投下一丝阴影的慰藉

也难以温暖它每一寸身心

啊那棵生在路旁长在路旁的树

脚下淙淙流水映照自身的忧郁

头顶炎炎朝阳反射内心的甘苦

每个夜晚,它洗去疲惫

点亮挣扎而来的微小珠露

每个白天,它临阵伫立

奉献凡人惊奇的莫名气度

过路人摸它想它直到转过头去

过路车望它撞它默念后会有期

啊那棵身存半边活力永驻的树

是渴望理解渴望成才的一棵树

是期待交流期待完备的一棵树

是萌芽在冻土之内忍受在尘世之外的

一棵树年龄无从知道哟

姓名叫路





进了桃源洞景区,放眼环视真是一片青山绿水,空气也似乎是绿色的。空气中有一股非甜非酸非苦非辣的味道,它不是香,准确地说应该是“鲜”吧!

踏着陶渊明笔下“芳草鲜美,落英缤纷”的小径,我们来到一线天。这里的一线天是货真价实的,“初极狭,才通人”行人需侧身才得以通过。过了一线天就豁然开朗了,沿着青苍的石壁扶摇直上可达山顶。幽谷是空旷的,在这里,所有的疲倦、劳累,尘世的浮躁、纷扰统统被这清清的风带走了。幽谷是充实的,这里有青的草、绿的叶,还有无尽的白云,从谷底放眼望过去,目光一去万里,任你驰目骋神。走出幽谷,只见一路上古木参天,竹林密布,溪水欢歌。这时,谢建国大声吆喝:

“大家休息一下,谢某人有诗要朗诵。”

傅翔说,“高手高手。”

罗福基说,“这些人,写诗比撒尿还快。”

陈福楏说,“诗会嘛,就要这样,边玩儿边创作才有意思。建国,先说说你的题目。”

谢建国说,“题目就叫《让心飞翔》。”

走出去

这里春光明媚

走出去

这里鸟语花香

走出去

这里山花烂漫

杜鹃吐艳

这里远离红尘喧嚣

你看

青山吐绿

你听

山泉叮咚

你看

鱼虾游弋

你瞧

白云出蚰

云朵似花般飞舞

彩蝶梦幻般翩跹

春风少女般飘拂

第五章:金钱(16)

空气圣女般纯洁

心儿鸟儿般飞翔

这里是春的季节

这里有春的脚步

这里满坡绿草

这里遍地牛羊

这里只有静谧的蓝天和白云

和永不枯竭的山泉

这里还有永远年轻的心儿

可以让春风在你的心海漫步

让云朵在你的头顶舞蹈

让往事化成一楼缕雾气

在阳光下折射成七彩的图画

走出去

把春光留住

心被托起

梦被放飞

让心飞翔

让心飞翔

谢建国绘声绘色的朗诵赢得一片喝彩,大家说说笑笑又上路了。虽说道路崎岖,可是置身于大自然的怀抱,呼吸着天然氧吧的清新空气,加上不断爆笑的黄段子,不知不觉的,就抵达桃源洞景区主峰脚下了。陈福楏找一块石头坐下,打开笔记本写起古诗来。我凑过去一看,他的题目叫《望峰有感》,总共才八句:

于名于利两无求

于生于灭意悠悠

我爱名山天然色

描得一分也风流

自古雄峙天地间

任凭褒贬自悠闲

人寰多少荣枯事

看破得失即是仙

遥望主峰,要不要上去呢,大家心里都敲起鼓。还是花季果断地喊一声:

“上!”

我随同他们在悬崖陡壁中穿行,其实是爬行,每一步都要付出几倍于平路上的体力,我故意跟在花季后面,一是让她心里踏实,觉得身后有人;二是关键时刻我可以托她一把。这件事只能我来做,除了我,其他人都是不方便的。眼前的落叶、藤蔓,以及湿漉漉的草艾的味道,诱发着体内的原始力量,也诱发着我的泪腺,花季的臀部就在我眼前摆动,我的眼睛有酸楚的感觉。

好了,终于爬上山顶了,站在顶峰,可以远眺整个桃源市区,桃花溪蜿蜒而过。花季指着城区说:

“看,桃源市区的形状像不像一枚水蜜桃?”

大家都仿佛发现了新大陆,纷纷说像,像极了。我觉得桃源市区的形状更像燃烧的火炬,因为九曲桥就是火炬的把手。这里没有参天大树,只有一些灌木和老头松,这些不过几十公分高的松树,经历风霜雨雪的考验,看上去都像盆景。让人惊奇的是,有一种依附在岩壁上的植物,看起来像青苔,没有泥土、没有水分竟然也能生活下来。令人惊喜的还有这高山之巅的花卉,几朵不知名的小花在一片绿色中格外艳丽。罗阳也注意到这几朵小花了,当场创作了一首《花问》,他是这么朗读的:

小小盛妆的花

却不为我所知

从前的那些香

还在为谁飘荡

还在为谁流浪

它的语言是沉默

在沉默中睁开

一双风中的湿眼

渐渐消隐在一片缤纷里

去做它平凡的花

不要有花期

就不会有花落

上山容易下山难,花季几乎是趴在我肩上下来的。我想,一日夫妻百日恩,夫妻没有隔夜仇,她应该不会记恨我才对。果然,从主峰下来,我牵起花季的手就水到渠成了。我们继续往山里走,路况虽然很差,这里的一片片长苞铁杉林、柳杉林、红豆杉林,却是窈窕多姿、独具风韵的,偶尔还能碰到罕见的金斑喙凤蝴绕花飞舞。

我们的目的地是蹇畲寨,这条当年的官道除了一些地段还可看见鹅卵石铺砌的老路外,大部分地段都是泥土路,人迹罕至,加上春季的雨水,茅杂草一个劲疯长。一路树林更密了,竹子更秀了,花季告诉他们,山里人是不轻易砍树的。到了寨口,正是中午时分,十几户农舍炊烟缭绕,使人觉得胜似琼楼玉宇。我们的联络地点是村文书的家,这是个自然村,由于人口少,村民永远都选不上村支书、村主任,这个村文书就是最显赫的人物了。可惜,村文书恰巧翻山过海源去了,他的妻子是一位很灵秀的山村妇女,立刻提热水招待我们洗脸。她手脚麻利,变魔术似地炒了几样菜,端上热腾腾的米酒。在这样的山寨,匆忙之中居然能做出这顿“村宴”,令我们叹为观止。

第五章:金钱(17)

下午,我们在文书夫人的带领下,上山顶抢占地盘拍摄日落。沿着被山民和猎人的双脚踩踏出来的羊肠小道上山,穿过一片片密密匝匝的针叶树林,到了半山腰就无路可走了,我们在灌木丛中穿行,饱尝了皮肉之苦。接近峰顶却是草甸地带,站在这里,一座座连绵起伏的山峰踩在脚下,就像连营百里的军营。一片片白云随风从头顶飘过,还真有腾云驾雾、飘飘欲仙的感觉。文书夫人介绍说,这里叫“王母点兵”。她说: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人为了数清有多少山岗,在每个山岗上插一面小旗。可是,每次收回来的旗子总是和插上去的旗数对不上号,只好请王母娘娘来清点山岗,所以叫王母点兵。”

花季问,“为什么是王母点兵,不是神仙点兵?”

文书夫人答不上来,“这我就不晓得了。”她摆摆手,先回家给我们准备晚饭了。

大伙吵吵闹闹到黄昏,太阳收敛起逼人的光芒,变得柔和而更有光泽。晚霞随着色彩的加重,也变得越来越近了。我们终于欣赏到一幅美丽的落日图,带相机的都噼哩叭啦地拍个不停。夜色渐浓,我们不得不往回走。

文书这时也回家了,我们强烈要求晚餐搬到露天的路上吃,文书也同意了。大家席地而坐,虽然都很疲乏,菜肴也有限,但这是我们第一次在村寨聚餐,人人都情绪亢奋。文书取来一瓶四特酒,闻到那股逼人的香味,不喝都醉了。谢建国说,:

“还有谁没写诗的,来一首,对酒赋诗才有点儿意思。”

罗福基放下酒杯,进屋去了。我们快吃完他才出来,谢建国说,“进去写诗也不吭声,菜都吃光了,念吧念吧,不然白写了。”

罗福基不好意思地笑了一下,“我的题目叫《回归》,大家多指教。”

当我看见别人惊羡的眼神

我确信那苦难的灵魂

在重新接受上天的拷问

你有比落叶更漂泊的洒脱

空蒙的旷野

期待你子夜执著的造访

点一盏灯

哪怕只是萤微的光芒

也算给苍生照亮

那神秘天堂的方位

回到家乡

你便失去了乡土的韵味

逐渐充彻你胸膛的情感

是点亮那盏街灯的石镰

静谧的夜色浓得发稠,高山的身影黑黝黝的,凉湿的夜雾却从四周包抄下来。大山深处断断续续传来石蛙的低鸣,一声一声在浓得化不开的夜色中战栗,不知名的动物偶尔一声低吼,更增加了大山的神秘。在这样的氛围中喝酒,是需要热闹。山寨养的猪由于不吃饲料,炒出来有一股逼人的香气,花季仍然不吃肥肉,两头的瘦肉和肉皮咬了,肥肉夹到我碗里。这个亲昵的动作表明,花季原谅了我的暴力,愿意重修夫妻恩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