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言与文化-第1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穑ú渭侗本┣嗄瓯ā1988年7月26日)。也就是说,〃蜜〃是讲感情的,即便那爱情带有游戏成分。〃喇〃则完全冲钱而来。她们叫做〃喇〃。就因为〃喇〃和〃拉〃同音,也就是在你的钱包上狠狠拉一道口子。送上门来的冤大头么,不宰白不宰。
介乎〃蜜〃和〃喇〃之间的是〃傍家〃。傍家,本指相互依靠、陪伴的朋友、伙伴、帮手,比如〃咱们和桑普公司也是傍家儿〃,也就是谁也离不开谁的〃战略伙伴〃。参加这种合作、协助、辅佐就叫〃加傍〃,断绝这种朋友、伙伴、帮手关系则叫〃撤傍〃。如果把自己的〃傍家〃介绍或转让给别人,就叫〃发〃。不过这〃发〃可不是发财的发。即便不是发配的发,至少也是发货的发。说得体面一点,也可以说是发〃伊妹儿〃的发。
被款爷们〃发〃出去的〃傍家〃多半是他们的〃女朋友〃。事实上〃傍家〃一词如果用于同性之间,多半指的是〃哥们〃、〃姐们〃;如果用于男女之间,指的就是情人了,和〃蜜〃差不多。但我们可以说某男和某女是〃傍家〃,却不能说某男是某女的〃蜜〃。还有一种〃专业傍家〃是专门〃傍大款〃的。〃傍大款〃当然是冲着钱来,不过当真〃傍〃上了也讲点感情,不像〃喇〃宰一刀是一刀。然而那条件也高得多。心气高的,还要先看是〃美军〃还是〃皇军〃。如果是〃国军〃,门儿都没有。
这就说到钱了。钱这玩艺,也是要忌讳的。钱不是好东西吗?怎么也忌讳?钱当然是好东西。金钱虽然并不万能,没有钱可是万万不能。但并非只有不好的东西才忌讳,好东西也不能随便说的。随便说,弄不好它就没了。再说,钱这玩艺,毕竟有些〃铜臭〃。文人清高,就改〃钱〃为〃泉〃。〃泉〃多好呀,高山流水的,拨算盘也成弹古琴了。其实,上古时代就称钱为泉,也叫〃泉布〃,意思是〃流行如泉〃,或〃藏如泉,行如布〃,也就是〃通货〃,与〃高山流水〃的雅兴没什么关系。
老百姓没这么多穷讲究,却也记得〃财不露白〃的古训,因此能不说就不说,要说也得换个说法。于是有叫〃铜钿〃的,有叫〃票子〃的,还有叫〃麻脑壳〃的。北京则叫〃屉〃,也叫〃页子〃(指纸钞),〃钢蹦〃(指硬币)。搞钱、弄钱叫〃搬〃,数钱叫〃点张〃。这些原本都是黑道上的说法,现在也都普及了。
钱数也有种种说法。具体说来,一元叫一分,十元叫一张,一百元叫一棵,一千元叫一吨,一万元叫一方。比如〃被人搬走了半方外带七棵半〃,就是五千七百五十元落进了别人的腰包。方,是万字出头,也就是〃万〃;吨,是一千公斤,也就是〃千〃;棵,是白菜一棵,也就是〃百〃。至于一元是〃分〃,十元是〃张',一百元是〃一个数〃,则不过是不把钱当钱,显得财大气粗,拔份儿罢了。此外还有大团结(十元)、工农兵(五十元)、四老人(一百元),都是因人民币票面图案而得名,其他地方也有这么说的。如果是外汇,则另有一说。美元叫美子,日元叫老日,港币叫港纸。三方老日,六吨港纸,九棵美子,也就是三万日元,六千港币,九百美金。它们也都是〃屉〃。只要有〃火红的屉〃,就不愁没有〃巨洒的蜜〃(极其漂亮潇洒有风度的〃女朋友〃)。
六、口彩
有钱,就有挣钱的人,捞钱的事。
钱多的主叫〃款〃,也叫〃大款〃、〃款爷〃。钱少点儿的,叫〃款哥〃、〃款姐〃。挣钱多的活则叫〃页子活〃。不是〃款〃也不是〃腕〃,又没〃页子活〃可干,还想过上〃幸福生活〃(不是贫嘴张大民的那种),那就只好自个儿想办法了。于是有〃练摊〃的,有〃蹭饭〃的,有当〃托儿〃和干〃走合〃的,还有切汇、抄肥,黑了心宰人的。〃练摊〃就是摆个小摊儿挣俩小钱,〃蹭饭〃就是厚着脸皮不花钱白吃白喝,〃托儿〃就是冒充顾客帮着雇主推销东西(往往是假冒伪劣),〃走合〃就是在买方和卖方之间牵线搭桥利用差价牟取好处,〃切汇〃就是在外汇交易中扣下一方应得的部分款项,〃抄肥〃就是看见有油水的买卖就捞他一把,或者拦路打劫,半道里把货截走,北京人称之为〃驴叼夜草〃。反正怎么着也得想办法〃扎款〃(搞钱)。人不为己,谁肯早起?为了〃巨洒的蜜,火红的屉〃,礼义廉耻什么的也就顾不上了。哪怕是〃杀熟〃(坑亲朋好友),也〃该出手时就出手〃。
这当然很不好。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嘛!但不管怎么说,钱,总是大家都喜欢的东西。〃恭喜发财〃之类的话,大家也都喜欢听,尤其是逢年过节。年,在中国人心目中是道〃坎儿〃,所以也叫〃年关〃,不能〃过不去〃。不但要〃过得去〃,还要〃过得好〃,因此得说吉利活,不能犯忌讳。不小心犯了,也得文过饰非。比方说,打碎了东西,是忌讳的。解决的办法,则是赶紧说〃岁岁平安〃或者〃越打越发〃。
吉利话叫〃口彩〃,也叫〃意头〃。广东人最讲〃意头〃。比如发菜蚝豉叫〃发财好市〃,发菜猪手叫〃发财就手〃,发菜香菇叫〃发财金钱〃,是逢年过节非吃不可的,好不好吃都要吃(近年因环保则改吃生菜,意谓〃生财〃)。粤语〃桔〃、〃吉〃同音,年前便家家户户都要从花市买回一盆金橘。又是金,又是吉,自然吉利得可以。近年的习俗,是有人来拜年时,送礼待客之物,除了橘子,还有苹果,意思是〃吉利平安〃。闽南一带也这样。
年糕则是南方许多地方都要吃的,江浙一带更是年夜饭的头一道,意思是〃年年高升〃。台湾吃鸡,因为台湾闽南话〃鸡〃、〃家〃同音,吃鸡就〃发家〃。闽南吃萝卜,因为闽南话萝卜叫〃菜头〃,吃萝卜也就是吃〃彩头〃。有些地方大年三十晚上要烧芋头吃,意思是〃遇头彩〃;亲人出门上路也要以此饯行,意思是〃遇好人〃。
北方过年吃饺子。饺子就是〃交子〃,本来就很吉利。北方人还嫌不过瘾,又管饺子叫〃元宝〃(至少过年时得这么叫)。饺子煮在锅里,如果不小心煮破了,不能叫〃破〃,得叫〃挣了〃。挣了元宝,当然是好事,因此也吉利。
吉利是大家都喜欢的,倒霉是大家都不喜欢的,倒霉在粤语中叫〃衰〃,它同时也有缺德、讨厌的意思。比如〃边个咁衰,整到呢度咁污糟〃,就是〃谁这么讨厌(或谁这么缺德),弄得这里那么脏〃。不过同样是〃衰〃,语气也有轻重。衰公、衰婆、衰人、衰神、衰鬼豆的语气较重,有下流坯、下贱货、坏家伙、倒霉蛋、讨厌鬼等意思;衰仔衰女的语气轻一些,多半指那些调皮捣蛋的男孩和女孩。但不管怎么说,衰,不是好事。
为什么〃衰〃就不好呢?因为〃衰〃有衰落、衰退、衰减、衰弱的意思。你看和〃衰〃字沾边的,哪有什么好词?不是衰败、衰竭、衰萎、就是衰老、衰朽、衰亡。难怪广东人要讨厌〃衰〃,或把讨厌说成〃衰〃了。
和〃衰〃相反的是〃兴〃。兴,意味着兴盛、兴旺。这是大家都喜欢的。不知是不是这个原因,兴,在方言中就还有两个意思,一是允许,二是或许。的确,运气这东西,是兴来兴不来(可能来可能不来)的。倒霉的事,大约也是兴来兴不来的。哪能因为我们讲忌讳,讨口彩,就一定会来或一定不来呢?
忌讳和口彩的兴衰,或者也可以作如是观。
指桑骂槐
方言费解、难懂、易生歧义,所以还是要说普通话。
然而方言又是很有趣的。同一件事情,用方言说,就可能比普通话有趣。
一、麻烦与趣味
方言这玩意,有时想想是很麻烦的。
比方说日本。在东北人嘴里好像是〃一本〃、在湖北人嘴里好像是〃二本〃,到了上海人嘴里,又好像是〃十本了〃。到底是几本?其实一本也不本,是日本。
方言中的麻烦不少。除了语音的问题,还有词汇的问题。比如广州话把危险叫做〃牙烟〃,把儿媳妇叫做〃心抱〃,就很费解。危险怎么是牙齿冒烟呢?儿媳妇又怎么能用〃心〃去〃抱〃?〃本地状元〃的说法也很可笑。所谓〃本地状元〃,其实就是麻风病人。如果〃本地状元〃是麻风病人,那么〃外地状元〃是什么病人?艾滋病吗?更可笑的是把〃合在一起凑在一块〃叫〃共埋〃。我想和你一起吃饭,就叫〃我想共埋你食〃。外地人听了,还不得吓出头冷汗?共埋?什么共埋?殉葬啊?
想想广州人也真有意思。他们忌讳〃死〃,却不忌讳〃埋〃,说〃埋〃的事情不少。比如进店叫〃埋栈〃,入席叫〃埋位〃,靠岸叫〃埋头〃,算账叫〃埋数〃,结束叫〃埋尾〃,结账叫〃埋单〃。埋什么单?当然是账单。北方人不懂〃埋单〃是什么意思,只知道埋单的时候要付钱,便想当然地写成〃买单〃。后来弄清是〃埋单〃了,又猜想这大约是因为广东人要面子,才会用钞票把账单〃埋〃起来。其实〃埋〃在粤语中,有〃靠拢〃和〃闭合〃的意思。所以〃埋柜〃可以暗指抢劫(抢劫要靠近柜台);〃埋街〃也可以暗指从良(意谓妓女关门不再做皮肉生意)。埋单,则应该理解为把账单〃合〃起来,而不是〃埋〃起来。它既不是拿钱购买账单,也不是用钱埋葬账单。
方言费解、难懂、易生歧义,所以还是要说普通话。
然而方言又是很有趣的。同一件事情,用方言说,就可能比普通活有趣。广州有句话叫〃砂煲兄弟〃。砂煲兄弟也就是酒肉朋友,但比〃酒肉朋友〃更俏皮,因为有双关的意义。广州人把混叫做捞,把泡叫做煲。混日子就叫捞世界,泡电话就叫煲电话粥。吃沙锅,是既要〃煲〃又要〃捞〃的,所以〃砂煲兄弟〃就是一起混世面煲生活的人。至于他们〃煲〃的是不是〃无米粥〃(没有结果的事),那就只有天晓得。
这样形象生动的说法全国各地都有。成都话〃贴心豆辦〃,上海话〃连裆码子〃,武汉话〃夹生红苕〃,北京话〃柴禾妞儿〃,和广州的〃砂煲兄弟〃都有异曲同工之妙。所谓〃柴禾妞儿〃,就是乡下姑娘;夹生红苕,就是又蠢又犟又不懂规矩的人;连裆码子,就是同伙;贴心豆辦,就是心腹。但用方言一说,就特别有味。尤其是〃贴心豆辦〃,有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妙处和风味。四川人的豆辦是拿来做酱的。酱谐音将,贴心豆辦也就是心腹干将。但这干将再贴心,也不过豆瓣酱。豆瓣酱的用场,无非剁碎了做麻婆豆腐或者炒回锅肉。所以,当成都人说某人是某某大人物的〃贴心豆辦〃时,讥讽调侃的味道便很麻辣。
其实,甭管什么方言什么话,只要说得好,说得漂亮,说得有趣,就有艺术性。艺高人胆大。北京人手艺(也许得叫〃嘴艺〃)好,就特别敢说。比如说一个人精北京的说法是〃要是长毛,就成猴了〃;说一个人坏。是〃拍拍脑袋,那脓水儿就能从脚底下流出来〃;说一个人为了巴结别人东奔西跑地献殷勤,就叫〃狗颠屁股三儿〃;说一个人笨,则叫〃人家偷驴,他拔橛子〃。是不是很有趣?
方言为什么比较有趣呢?因为方言是民间话语,不像官话那样有许多讲究。官话的讲究是很多的,比如要求统一、规范、标准。不统一,不规范,不标准,就没法让尽可能多的人听懂,也就不成其为官话了。方言则不同。它原本就是〃一方之言〃。只要一个地方的人听得懂,就能成立。所以各地方言中都有一些外地人听不懂的词儿,就连北京话也不例外。比如不忿(不服气)、不吝(不在乎)、抽立(输光战败)、搓火(着急上火)、底儿潮(有犯罪前科),都是正在流行的当代方言。外地人听得懂的也不多。
然而多样也带来了丰富。比如〃打〃,在粤语中就有十几种说法。除了一般的打,还有舂(用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