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英雄志 >

第3章

英雄志-第3章

小说: 英雄志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卷十五:美女 廖一化 冯治 陈锣山 药铺掌柜 胡正堂 伍崇华 阿元 杨府管家 宗泽思巴 金察钦 呼林特罕 无也明王 蒙古使臣 鞑靼可汗 傅元影 
  卷十六:帅金藤 镇墓兽(六人) 袁川 胡夫人 陈得福 工部文吏 帖木儿灭里 崆峒三棍杰 向导 小白龙 贩鱼少年 长老 捕快 邹东 庙祝 熊俊 灵玄 灵如 灵识 
  卷十七:琼翊 宫毗罗 因达罗 珊底罗 诸葛天环 招度罗 船夫 搭讪公子 乞丐 亲兵 小偷少年 腊肉铺老板 古梦翔 吕应裳 豆浆铺老板 
  卷十八:王一通 王一通之母 王一通之妻 王一通之女 房东 大洪堂掌柜 伙计 老乞丐 乞童 知客僧 董老五 卫都统 徐主簿 焦胜 岑焱(岑演) 燕烽 高炯 刘星火(刘世珍) 虎大炽 张照煜 房万年(房总管) 唐王爷(朱郅) 朱载昊 徽王爷(朱祁) 临王爷 德王爷(朱蓟) 庆王爷(朱昕) 朱载允 川王爷(朱郢) 朱载志 朱勋毅 朱塽德 鲁王爷 朱载碁 丰王爷 朱载怀 徐王爷 朱载儆 福公公 吕得礼 吕得义 吕得廉 黄巧云 杜得籼 黑面僧 白面僧 黄脸僧 老太监 萧公公 宫女 鲁王妃 于大人 汤大人 翠杉 海棠 明梅 布庄老板 城门官差 许南星 
  卷十九:淑琴 淑林 淑怡 丽妃 天竺修士(梵哒) 东瀛武士(瑞佐) 南洋力士(义瓦) 杨阿中 杨阿香 杨阿强 杨阿青 杨阿明 杨家村老者 杨阿远 老婆婆 杨契 杨辛 杨契之女 耿国珍 段奉节 张缘根 饿鬼孩童 万福楼伙计 票贩 乐师 万福楼掌柜 何凝香 喇嘛 铁掌高手 
  卷二十:马人杰 撒马儿罕 谢嫣嫣 年轻捕快 汉口三侠 郁丹枫 颜惟藩 鞑靼美女 突厥姑娘 白云天 
  卷二十一:董老二 天狗李 霍天龙 张胖子 无脸学士 
  卷二十二:游天定 小沙弥 朱载懹 元亨师兄 元朗师弟 殷闻达 万吉祥 擦镜伙计 招度罗 施得兴 靴老爷 卖画男子 馄饨铺老板 郑大人 余愚山 沈至善 玉宁郡主 王公公


楔子一
更新时间:2005…7…27 6:22:01 字数:4894字
武英十五年十二月初十正午,北京一名老妇身着宫装,半坐半躺地软在椅上,午后的阳光斜斜照在她老迈的脸庞上,只见她面上满是泪水,显是伤心已极,却不知是什么大事,居然令她如斯之痛。

只见一名少年急急奔上台阶,大声道:“母后!武德侯害死皇兄,咱们还等什么?快快下令诛杀他全家满门,给皇兄报仇啊!”

此言一出,阶下文武众臣尽皆惊呼,一人快步奔出,此人身披金甲,一望便知是位朝中名将,他面色铁青,跪禀道:“启禀太后,武德侯有大功于国家,现下战况未明,圣上是否真的驾崩前线,尚未明了,如何能下旨杀害大臣?还请太后深思再三!”

那少年大怒,猛地一脚踢在那武将脸上,喝道:“柳昂天!你平日与那贼交好,今日却来替他说情,你眼里还有皇上么?”

那武将身形高壮,受了这脚,身子却是一动不动,只是双膝跪地,低头忍受。

一名大臣越众向前,禀道:“启禀太后,武德侯全家杀是不杀,无关紧要。方今国家动乱,最最要紧之事,便是立下监国皇储,以免奸人趁隙作乱。”

一众文武大臣听了这话,一同跪倒在地,齐声道:“国家不可一日无主,请太后速速下旨,立泯王为监国皇储!”声音远远传了出去,激得大殿上回音缭绕,不绝于耳。

耳听无数大臣劝谏,老妇面色犹疑,似在长考不休,那少年见了母后的神情,喉头微微滚动,似乎甚是担心,众臣见太后犹疑,更是急劝。

良久良久,那老妇终于咬住下唇,举起颤抖不止的手,轻轻的挥了挥。众大臣见状大喜,同时拜伏在地,大声道:“太后圣明!”

少年哈哈大笑,不待说话,便急奔承天殿外,大声叫道:“来人!给我召勤王兵马入京,我要为皇兄复仇!”

那老妇听得此言,口唇颤抖,好似要说什么,几次想要起身,却似力不从心,终于叹息一声,软瘫椅上。

那武将泪流满面,转头看着承天殿外的晴朗蓝空,低声道:“霸先公,你别怪我。我已尽力了。”

景福宫里传出消息,太后喻旨,京城戒严。

监国皇储已立,由御弟泯王暂代。诸臣会商,拟召天下一十七路亲军勤王,以卫京畿。

当中七只兵马已至京城,龙镶、豹韬、熊飞三路勤王军驻扎城郊,神武、雄武、凤翔、天策等四军奉旨进京,诛平逆匪。

城门打开,五万人马入城,刀枪剑戟,寒光照天,众将神色凝重,如临大敌。偌大京城只闻马蹄声响,四下静悄悄地别无人声,肃杀之气传来,城中百姓或躲炕下,或藏窖中,无一人敢探头张望。

大军开至王府胡同,当先一将喝道:“下马!”万军勒缰,一同下地,端的是整齐划一。众人仰起头来,见眼前好一处大宅,门上匾额写的是“武德侯府”四个烫金大字。

那将领伸手一挥,喝道:“撞门!”两旁军士提起巨木,猛朝侯爷府门上撞落。

“砰!砰!砰!”

撞击声从门口传来,那是重物撞门的巨响。

侯爷府内,数十名老弱妇孺挤在厅上,人人面带惊恐,听着可怕骇人的轰天巨响,每一下撞击声都敲进他们的心窝深处,似要将他们的魂胆撞碎。几个妇人挤在一起,泣不成声。

一名少妇昂然站在院中,她身穿貂袍,容色艳丽,想来是出身名门的大家闺秀,她左手牵着一名孩童,右手抱着一名婴孩,都是她亲生孩子。

一名长者走上前来,颤声道:“这……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为何有官兵杀来?”

那少妇摇了摇头,道:“昨日前线传来消息,说这次御驾亲征已然惨败。”

那长者身子一震,颤声道:“那……那为何要抓我们?”

少妇道:“无非是小人谗言,一心加害。”

重物猛击,震天价响,那长者面色惨澹,道:“我们便这样坐以待毙么?”

少妇紧泯着唇,一言不发。男童倚偎在娘亲腿边,身子微微发抖。

霎时间,“砰”地一声大响传来,众人的心跳似给这声巨响震停,一齐凝视着即将断裂的门闩,那长者颤抖着嘴唇,喃喃地道:“进来了……要进来了……”看来只要再一下重击,大门便会给震破。

那少妇高声道:“大家听好了,闲杂人等一律进屋躲避,李管家,取老爷的救命金牌来!”

李管家急急取来一面金牌,交在那少妇手上。这牌赤金所就,上刻龙纹,乃是当今皇帝亲手所赐,少妇握紧这面巴掌大小的物事,知道这是满门老小活命的唯一希望。

少妇俯下身去,将怀中婴儿交给儿子,道:“文长,带着弟弟进屋。”

男童面色恐惧,颤声道:“娘……那你呢?”

少妇微微一笑,道:“娘要和他们说道理,你先进去吧。”

男童大声道:“我不要,我要和娘在一起。”说着抱住娘亲的腿,只是不肯走。

少妇向管家使了个眼色,管家急急上前,拉着小男孩走了。

小男孩满面惊慌,回头大叫:“娘!娘!”

少妇听了儿子的叫唤,却不回头,只独自站在院中。

“轰隆”一声,伴随着最后一声巨响,大门往两旁倒下,烟尘弥漫中,当先走进一名腰悬弯刀、身穿锦袍的阴沉男子。

少妇喝道:“来人狂妄!安知此处是大臣宅邸?”

那男子冷然道:“我等奉宗人府之命,前来擒拿武德侯满门。”

那少妇哼了一声,道:“凭什么?”

那男子取出公文,提声喝道:“武德侯秦霸先叛国乱政,罪当夷诛九族!这是刑部的大印,你自己看吧!”说着将公文扔在地下,门外传来军士暴喝的声响,脚步声杂沓,大批人马猛朝屋内杀来。

那少妇伸手拦在道中,大声道:“这是皇上颁下的救命金牌!你们敢动我家一人,要你们好看!”众官差见她高举赤红金牌,傲然凛视,都是为之一怔,一时无人敢上。

那男子手持大刀,走到那少妇面前,冷冷地道:“让开。”

那少妇厉声道:“我家老爷乃是一品大员,官拜侯爵,若无六部会审,圣上亲旨,秦家满门何等尊贵,岂容你们一指加害!”

那男子森然道:“你退不退?”

少妇戟指骂道:“无耻奸贼!我是秦家主母,焉能受你威吓?”

那男子倒吸了一口冷气,向前走上几步,道:“休怪我刀下无情了。”

忽听外头一声断喝,鲜血洒入屋内,满堂众人大声惊叫,好似发生了什么惨事。

男童人矮腿短,看不到外头的情状,他急急拉住管家,惊道:“娘呢?我娘怎么了?”

那管家早已哭得泪人儿也似,垂泪道:“少爷,你……你娘她……”

话声未毕,只听远远一人叫道:“秦家满门老小听着,有敢拒捕者,立斩不饶!这女人就是个榜样!”霎时间大批官差已向屋内涌入,人人手持兵刃,神态猛恶。

门口军官掩刀砍杀,几名亲人惨叫一声,立即倒卧在血泊之中,小男童吓得魂飞天外,他抱紧弟弟,惊叫道:“大叔!我娘呢?我娘呢?”

李管家用力往他一推,叫道:“快走!带着你弟弟走!”

小男童咬牙道:“没见到我娘,我哪里也不去!”

李管家喝道:“快些走了!”

小男童还待倔强,忽见一支弓箭射来,正中管家后背,那管家霎时面色惨白,身子慢慢软倒。

小男童惊道:“李大叔,你……你怎么了?”

李管家抓住男孩的肩头,喘道:“少爷……你…你快从狗洞爬走!千万千万不要回头看!”

小男童还待再说,那管家奋起最后气力,用力往男童背上一推,大叫一声:“跑啊!”

小男童给这股大力一推,跌跌撞撞的奔了出去,他还要回头,忽听远处传来“啊”地一声尖叫,那男童认得这是舅母的声音,他心中忽然惶恐,霎时自己也是一声惊叫,惶急地抱着弟弟,便往后厨逃去。

正跑间,背后一个声音暴喝道:“大胆小子!还想逃!”那人来得好快,举刀朝背后砍来,小男童尖叫一声,矮下身子,从桌下钻了过去,那刀砍了个空,只把木桌劈裂。

小男童往外一滚,朝后院冲进,怀中的婴儿受不住震荡,猛地哭了起来,小男童又惊又怕,半滚半爬地进了后院。

“小朋友,哪里走啊?”

小男童听了这话,即使年岁如斯幼小的他,也知绝望已临,他抬起头来一看,只见后院里摆张太师椅,坐着一名阴森男子,他身后站满军士,人人都挂着一幅冷笑。

男子阴侧侧地笑道:“小朋友,不可以乱走动哦!”

小男童看着眼前的男子,心里只是害怕,便在此时,两旁的军士猛地冲上,硬往他身上抓来。

惊骇恐惧之中,小男童知道只要给人抓住,决计是死路一条,他抱住弟弟,直往后墙冲去,墙下便是李大叔说的狗洞,那是平日万万不准去玩的处所,但在判人生死的刹那,狗洞却成了活命的唯一道路。

男童像受了惊吓的小狗一般,连滚带爬地冲向狗洞,耳听后头军士的呼喝,他一手抱住弟弟,一手掀开盖在洞上的竹篓,哭着叫着,猛向狗洞钻了进去。

眼见男童朝洞内钻入,后头几人大喝:“他妈的!死小鬼跑啦!”不旋踵,立时有人向狗洞爬来。

男童抱着弟弟,四肢急爬,匆匆朝洞外溜出,正要探头出去,赫然见到两只裤脚挡在眼前,他偷眼往外看去,只见洞前的街道上满是兵卒,人人手上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