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选择学会放弃 作者:唐汶-第3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与此同时,那位在她开始研究时名气很大的剧作家却早已被人们所遗忘。这位作家的论文即便最后得以出版,也吸引不了什么人了。
勇于担风险
不少人站在“舒适区”,追求的是安全,即便这样做既平庸又枯燥无味,他们也不愿去碰碰机会。我认识一位歌剧女高音歌唱演员,她有一副好嗓子,是位出色的演员。可是,她只扮演一些小角色。她说:“我不愿承担重要角色,因为那样的话整个晚上的关键是我,观众们会注意我的每个音符。”
然而,颇有造就者都敢于冒风险,因为他们仔细地考虑过一旦失败,该怎样来挽回局面。某经理曾告诉加菲尔德:“在我准备采取重大一点的行动之前,总要给自己先设计一幅失败的图案,考虑到可能会发生的最坏的局面,然后问问自己看该怎么办。如果根本无法挽回,我便不去冒这个险。”
不要低估你的潜力
多少年以来,人人都知道要用不到四分钟的时间跑完一英里的路程是不可能的。生理学刊物上刊登的文章也证明,人类的体力无法达到这个极限。但是,罗杰·贝尼斯特却于1954年打破了四分钟的记录。随后不到两年,又有十位运动员打破了这项记录。
这并不是说人类跑步的速度可以无极限,也并不是说一个人能举起的重量可以无限制,或者说一个人能够干好任何特殊工作。我主要想说明,我们实际上并不清楚到底到什么程度才算达到了极限。因此,不少人给自己规定的极限往往大大低于他们实际上能够达到的程度。
同自己竞争,而不要同别人竞争
颇有造就者往往重视如何在自己过去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而不是如何去击败对方。事实上,担心竞争对手的能力(这种能力可能很强)往往会自拆台脚,因为大多数颇有造就者所感兴趣的,是如何按照自己的标准,尽可能地干得出色一些。
他们想当“编队的运动员”,而不想独自干。他们认识到,集体能比个人更好地解决一些复杂的问题。因此,他们热心于让别人承担部分工作。独干的人往往过分关心对手的情况,因此不能承担做出决策的重任。
这种人局限性大,因为他们什么事都得靠自己干。
这就是颇有造就者的技巧所在。如果你不想埋没自己的潜力,如果你想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的话,那么,请你学会运用这些技巧吧。
可以失败,但不能悲观
莎士比亚说过:“逆境使人发奋向上,要是你从未遭遇过失败,为了事业着想,也许应该经历一次。”
很多人都曾经犯过严重错误,遭辞退、降级,或者不知怎么失败了然后又重新爬起。
齐曼只不过是其中一例;华特·迪斯尼就业之初,就曾有一次被上司革职,而迪斯尼和享利·福特两个人都曾在事业成功之前,做生意破产。
即使你从未失败过,也难保以后不会。今日的商业世界瞬息万变,置身其中必须面对不明朗的环境采取行动换言之,偶尔跌倒是难免的。哈佛商业研究院教授约翰·科特说:“我可以想象得到,20年前行政人员讨论是否聘请某人担任高职的时候,如果有人指出:‘这个人32岁时有过一次惨败’,其他的人便说:‘不错,那的确是个污点。’我相信今天同样一群人在考虑是否聘请某一人选时却会说:‘我担心的是这个人从未失败过。’”
微软电脑公司的威廉·盖茨常有失败之举。他喜欢雇用曾经犯错的人。“那表示他们敢于冒险,”他说,“从那些人怎样应付出了错的事可以看出他们会怎样应变。”
可是,为什么有些人栽倒后便一蹶不振,而有些人能重振雄风?经历过挫折的行政人员和研究领导才能的专家分析过这些问题,提出的答案可供我们参考:
设想下一次赢得重大胜利
遇到失败时,一般人往往失去自信;适应能力强,不屈不挠的人却仍充满信心。宾州大学心理学教授马丁·塞力曼研究过30种行业雇员的表现。
“能够重新振作起来的都是乐观的人,他们认为:我这个问题只不过是暂时的。”,他说。“悲观的人通常不能东山再起,他们认为自己一败就会涂地。”
不同的态度决定不同的结果,适当的给自己暗示,相信成功的大门就会为你敞开。
勇于冒险犯难
西吉奥·齐曼因事业受挫离开可口可乐公司后,有14个月没有和该公司的任何人来往。“那时候很寂寞。”他说。但他没有断绝社会上的接触。他跟人合伙开顾问公司,设在亚特兰大他家的地下室,设备简单,只有一台电脑、一个电话和一架传真机,客户包括微软电脑公司和米勒·布鲁恩公司等,他的座右铭是:打破传统,勇于冒险。
第51节:以别人的眼光看自己
后来,甚至可口可乐公司也咨询他的意见,齐曼说:“我做梦也想不到可口可乐公司会找我回去。”管理阶层告诉他,他们需要人帮助整顿业务。可口可乐总裁罗伯图·戈雪艾特说:“我们一向不容许有错,因此逐渐失去了竞争能力,一个人只在行动时才有可能跌倒。”
以别人的眼光看自己
你必须跳出个人立场,用别人的眼光看自己。
为高级行政人员提供辅导的心理学家罗伯特·斯托比认为失败的头号成因是缺乏自知之明。你必须跳出个人立场,用别人的眼光看自己。
“我以前从来不了解自己对他人的影响,”美国运通公司的安·布丝琪说,4年前,她是该公司卓越卡部门的总经理,属下2000名职员中有5个被发现蓄意隐瞒公司2400万美元的亏损,公司认为她须对此事负责。安是个严厉的完美主义者,予人以凶恶挑剔的印象,可能因此使她的部下对她畏惧过甚而不敢向她报告坏消息,只有编造谎言。
她失去了卓越卡部门的职位,但美国运通公司给了她另一个机会,让她挽救公司属下一个规模较小的机构。
“我必须远比以前体谅别人。”她说,她如今较有耐性,愿意聆听,也学会了鼓励下属报喜亦报忧。“不论利润的数字是好是坏,我都会问为什么,要是以前也这样做,我也许早就发现了卓越卡的问题。”
布丝琪现任执行副总裁,她以前的上司汤玛土·赖德说;“有些人事业停滞,但有勇气再接受艰辛的挑战,安便是一个例子,太多的人只想找个安稳的地方,结果事业上无法突破,只是原地踏步。”
一生要完成的志愿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目标和梦想,但并不是每个人都去努力实现。
远在44年之前,约翰·戈达德就把他这一辈子想干的大事列了一个表。那时他15岁,是洛杉矶郊区一个没见过世面的孩子。他把那张表题名为《一生的志愿》。
表上列着:“到尼罗河、亚马逊河和刚果河探险;登上埃佛勒斯峰(即珠穆朗玛峰)、乞力马扎罗山和麦特荷恩山;驾驭大象、骆驼、鸵鸟和野马;探访马可·波罗和亚历山大一世走过的道路;主演一部‘人猿泰山’那样的电影;驾驶飞行器起飞降落;读完莎士比亚、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著作;谱一部乐曲;写一本书;游览全世界的每一个国家;结婚生孩子;参观月球。”每一项都编了号,一共有127个目标。
现在,59岁的戈达德依然显得年轻、漂亮,他不仅是一个经历过无数次探险和远征的老手,还是电影制片人、作者和演说家。他仍然把家安在加利福尼亚南部,和妻子住在一栋旧式平房里。在屋里,他悠闲地坐在那些干缩的头骨、银制的匕首、闪亮的编织和充满异国情调的工艺品之间,这些东西常使他回忆起往日的探险生涯来。当提及那张多年以前的“志愿表”时,戈达德微微一笑,谈起了年轻时的自己。
“我写那张表,”他解释说,“是因为在15岁时我已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阅历贫乏。我那时思想尚未成熟,但我具有和别人同样的潜力,我非常想做出一番事业来。我对一切都极有兴趣旅行,医学,音乐,文学……我都想干,还想去鼓励别人。我制定了那张奋斗的蓝图,心中有了目标,我就会感到时刻都有事做。我也知道周围的人往往墨守成规,他们从不冒险,从不敢在任何一个方面向自己挑战。我决心不走这条老路。”
当戈达德把梦想庄严地写在纸上之后,他就开始抓紧一切时间来实现它们。16岁那年,他和父亲到了乔治亚洲的奥克费诺基大沼泽和佛罗里达州的埃弗格莱兹去探险。“这是我首次完成了表上的一个项目,”他回忆说,“我还学会了只戴面罩不穿潜水服到深水潜游,开拖拉机,并且买了一匹马。”20岁时他已经在加勒比海、爱琴海和红海里潜过水了。他还成为一名空军驾驶员,在欧洲上空作过33次战斗飞行。
他21岁时已经到21个国家旅行过。22岁刚满,他就在危地马拉的丛林深处发现了一座玛雅文化的古庙。同一年他就成为“洛杉矶探险家俱乐部”有中以来最年轻的成员。接着他就筹备实现自己宏伟壮志的头号目标探索尼罗河。
戈达德说:“我把尼罗河置于首位,因为我认为这是地球上最重要的地貌。尼罗河是全非洲的缩影:在尼罗河盆地中实际拥有全非洲的每一种鸟,兽类,爬行动物和昆虫;它还拥有全人类中最矮和最高的人种(俾格米人和瓦图西人);你既能在喀土穆和开罗这样的城市中遇见受过良好教育的、经验丰富的人,也能在苏丹的丁卡这样的地方碰到过着半游牧生活的牧民。所以,游遍尼罗河上下,研究两岸的风土人情就成了对我的最大挑战。”
戈达德26岁那年,他和另外两名探险伙伴来到布隆迪山脉的尼罗河之源。三个人乘坐一只仅有60磅重的小皮艇开始穿越4000英里的长河。他们遭到过河马的攻击,遇到了迷眼的沙暴和长达数英里的激流险滩,闹过几次疟疾,还受到过河上持枪匪徒的追击。出发十个月之后,这三位“尼罗河人”胜利地从尼罗河口划入了蔚蓝色的地中海。
戈达德说,这次旅行,如果事先过多地考虑那漫长的道路和面临的艰难,也许就不敢出发了。但是经过一天又一天的积累,我们终于达到了目的。我想这就是生活的成功之路吧。
紧接着尼罗河探险之后,戈达德开始接连不断地加速完成他的目标:1954年他乘筏飘流了整个科罗拉多河;1956年探查了长达2700英里的全部刚果河;他在南美的荒原、婆罗洲和新几内亚与那些食人生番、割取敌人头颅作为战利品的人一起生活过;他爬上阿拉拉特峰和乞力马扎罗山;驾驶超音速两倍的喷气式战斗机飞行;写成了一本书《乘皮艇下尼罗河》;他结了婚并生了五个孩子。开始担任专职人类学者之后,他又萌发了拍电影和当演说家的念头,在以后的几年里他通过讲演和拍片为他下一步的探险筹措了资金。
到现在为止,戈达德已经完成了127个目标中的106个。他获得了一个探险家所能享有的荣誉,其中包括成为英国皇家地理协会会员和纽约探险家俱乐部的成员。沿途他还受到过许多人士的亲切会见。刚果河的探险是他严峻的一课。戈达德与他的好朋友杰克·约威尔一起下河出发,一路顺利,不料约威尔却突然葬身于一个可怕的漩涡之中,他的死把戈达德投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