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北极-第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来到斯瓦巴德群岛的中国北极科学探险队队员,考虑到向亲友表达敬意宜馈赠纪念封,想到留作纪念,自然成了邮局的常客。邮局的服务意识也深入心。在巴伦支堡邮局,为我们盖销的是一位老年俄罗斯妇女。走进邮局里的队友,每个人手里都拿着厚厚一叠纪念封等她盖销。她忙不过来,就把纪念戳交给我们,让我们自已盖。初次使用这东西,大家显得笨手笨脚,不是盖偏了,就是盖轻了,要不错位造成画面模糊。她又停下手里的活,教我们怎样使用纪念戳。“这老太太和善热情,真可敬。”走出邮局,有人对她做出这样的评价。
第三部分 魂归北冰洋第11节 魂归北冰洋
座落在新奥勒松的挪威科学考察站,看上去与邻近的几个国家的科考站明显不同,这就是站旁南面一块空旷地带的中心位置,竖立着一位探险家的半身塑像,他头戴毛绒绒的皮帽,脸色严峻,面呈东北方的北极点方向。
他就是1872年生于挪威东南部萨尔普斯堡的罗阿德·恩格布雷森·格拉文·阿蒙森。由于他是世界上第一个达到南极点的英雄,因此成为全世界最驰名的探险家之一。
阿蒙森一行达到南极点的时间是1911年12月14日,并在海拔3360米的南极点设立了“极点之家”,居住了3天。为争夺首个到达南极点的殊荣,英国探险家斯科特率队与阿蒙森一行展开竞争,由于措施不当,在阿蒙森一行离开南极点后的第33天,即1912年1月18日,斯科特一行才达到南极点。当他发现了阿蒙森在南极点留下的标记,方认定自已是迟到者。失败的打击,加之补给断绝,斯科特一行5人在返程途中全部倒毙在南极冰盖上,上演了极地探险史上惊心动魄的悲剧。但是,人们没有忘记斯科特的不朽贡献,美国设在南极点的科学考察站就是以阿蒙森和斯科特的名字共同命名的。
具有强烈进取心的阿蒙森,并没有因为在南极点取得显赫成功而收住探险的脚步。正如他在一封信中坦露心声:“我想从来没有人曾站在一个与他希望的目标如此截然相反的地方。”这表明,他“希望的目标”是北极。果然,这位挪威勇士回国后,积极投入了北极探险,最令人眩目的成就就是他首次实现了从斯瓦尔巴德群岛起程,乘坐飞艇穿越北极点抵达美洲。然而,他的生命的终点,也同从斯瓦尔巴德群岛起飞的另一飞艇有关。
阿蒙森完全了解乘飞艇探险的优点与危险。飞艇不仅飞行速度快,也不受北冰洋起伏不平的浮冰的阻挡,因此能够在短时间内实现长距离远征的目的。至于危险,早在1897年就曾发生过。
当早期的北极探险家试图乘船和滑雪橇远征北极点时,均受北冰洋恶劣的天气和严重的浮冰阻隔而归于失败。可否使用飞艇一试呢?1897年7月11日,一艘飞艇从斯瓦尔巴德群岛腾空而起,向着北极点方向飞去。艇内有三位雄心勃勃的瑞典勇士,他们是:工程师索洛蒙·奥尤斯特·安德烈和他的助手、物理学家尼尔斯·斯特林德·贝尔格,再就是技师克努特·弗伦格尔。谁能想到,这艘名为“奥雷尔”号的飞艇一去不返。33年后,人们才在别雷岛上发现了安德烈的尸体,以及他们的遗物。
虽然美国人皮尔里一行于1909年4月6日借助雪橇成功地达到北极点,但欧洲一些国家出于开辟北部航道、缩短到达美洲的里程和时间,亟待了解北冰洋的冰情和海流特点。出于这个需要,阿蒙森决定乘飞机飘行于北极上空,试图取得对北极认识的突破。
说干就干。1925年5月21日,阿蒙森和美国人埃尔斯沃思分乘飞机从斯瓦尔巴德群岛起飞,取道阿拉斯加。但在第二天清晨,两架飞机均出现了技术故障。
飞越北极点的愿望终于变成了现实。1926年5月9日,美国人理查德·伯德驾机从孔格斯峡湾起飞,越过北极点。15个小时后,飞行小组返回斯瓦尔巴德群岛。
两天后,即1926年5月11日,人类的又一壮举始于斯瓦尔巴德群岛。阿蒙森与埃尔斯沃思乘坐意大利人乌姆皮尔托·诺彼勒设计的“挪威”号飞艇,从孔格斯峡湾起飞,向着北极点,然后又朝着美洲方向飞去,最终抵达美国阿拉斯加的巴罗角。全程5456多公里的行程,他们仅用72小时就完成了,阿蒙森的创举在于开辟了北极的空中航道。从此,阿蒙森成了真正意义上的两极英雄。不幸的是,这次本已成功的合作最终却带来了阿蒙森与意大利人乌姆皮尔托·诺彼勒之间的争吵,双方互相贬低和诋毁。
意大利人诺彼勒不满足于这一探险,决定自己也大干一番。1928年5月初,他又建造了一艘名为“意大利”号的半金属飞艇来到斯瓦尔巴德群岛,先是从这里起飞作了两次飞行。意犹未尽,他又想驾着“意大利”号飞艇前往北极点。1928年5月24日,这艘飞艇达到北极点上空,然后返航。当艇上人员了望到斯瓦尔巴德群岛,当他们就要登陆欢庆胜利的时候,飞艇突然漏气,并坠落在冰面上,猛烈的撞击把猝不及防的艇内9人甩出艇外。仍有浮力的飞艇在风力的作用下,又腾起漂移。艇上剩余的6人只有等待命运的安排了。
跌到浮冰上的9人随海流漂移到弗因岛附近。6月3日,一位苏联无线电爱好者偶然收到了他们发出的求救信号。苏联遂派出破冰船达到斯瓦尔巴德群岛以北的浮冰区,救出了9位遇险者。
“意大利”号飞艇失事的消息很快传开,身在挪威的阿蒙森坐不住了,出于对诺彼勒的友情,也出于一位探险者的勇敢和无私,他不计前嫌,1928年6月18日,阿蒙森作为六人营救小组的一员,从挪威的特罗姆瑟出发,乘上法国的“莱瑟姆”号飞机,飞赴斯瓦尔巴德群岛北部冰区,搜寻“意大利”号。然而,他壮志未酬,出发三小时后发出一封电报,便失踪了,再也没有返回。诺彼勒和他的伙伴们则于6月22日获救。
生为探险而生,死为探险而死的两极探险英雄阿蒙森就这样谢幕人生,魂归北冰洋。不错,他的死是个永远解不开的谜,但他一再展示人类开拓精神的英雄壮举,已经并将继续永存于世。
追寻阿蒙森的过去,新奥勒松是个不可多得的地方。这里有他实施北极探险时以此为基地住过的黄房子,至今仍保存完好。附近的孔格斯峡湾是他飘飞北极的出发地。我相信,在新奥勒松还能找到一些与阿蒙森相关的文化遗迹,限于时间,我难以一一拜访。但我觉得,这就足够了,我毕竟在北极看与阿蒙森业绩有关的遗存。
第三部分 魂归北冰洋第12节 频频遇到驯鹿
在斯瓦尔巴德群岛,驯鹿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仅次于北极熊。我们虽然无缘直接面对北极熊,但已经幸运地多次与驯鹿相遇。
斯瓦尔巴德群岛上只有四种哺乳动物,它们分别是北极熊、北极狐、斯瓦尔巴德驯鹿和一种田鼠。就驯鹿的种群而言,北极地区共有7种野生驯鹿,斯瓦尔巴德驯鹿是这个群岛上特有的品种。
这里的驯鹿皆为野生。可能是天性温顺,也可能是自1925年以来,挪威属斯瓦尔巴德群岛行政当局就对驯鹿实施了有效保护,驯鹿并不特别怕人。一天,一头长着长长犄角的公驯鹿,在考察队驻地附近啃食半掩在雪地里的枯草。为了细致地观察它,又怕它逃跑,开始我距它二十米以外。后来我发现它并不惧怕人,贴近它三米拍摄,也没有显出惊慌。
在远离斯瓦尔巴德群岛首府朗伊尔宾百多公里的新奥勒松地区,我又遇到三五成群的驯鹿。这些鹿群对人有一定的警觉性,当我近它们二三十米远处拍摄时,它们就四散惊走。
当地人说,诱引驯鹿到近前很容易。利用斯瓦尔巴德驯鹿的好奇性,只要摇动衣服,或模仿动物四肢着地行走,就会吸引它们过来。然而在冰天雪地的北极地区,这些技能的操作性是有限的。天寒地冻,衣服不能随便脱。手掌触地时间稍长一些会冻得难以忍受。
驯鹿的受宠在朗伊尔宾和新奥勒松随处都可以感受到。邮局出售的明信片上印着驯鹿仰头长哮的身影。考察队驻地的房间里,主人以驯鹿皮作为装饰品,一张张地贴在墙壁上。以至房门钥匙上的坠物,也截自驯鹿的鹿角。
斯瓦尔巴德群岛上的斯托·诺斯克·斯匹兹伯根煤矿公司执行总裁罗伯特·赫曼森向我介绍说,由于驯鹿在群岛上得到有效保护,目前已经发展到约两万头。在不影响种群繁衍的情况下,当地行政部门允许适量捕杀驯鹿,每年只限200头。捕猎限时在所规定的两周内,而且必须在远离朗伊尔宾60公里以外的地方。斯瓦尔巴德群岛的早期移民中,捕鹿肯定是他们生产和生活的内容之一。我在朗伊尔宾一些餐馆中就看到,门厅处常常挂着一张张驯鹿皮,两侧各斜置一支猎枪,以表示猎鹿在它们传统生活中的地位。
朗伊尔宾商店里就售有北极熊、海豹、北极孤和驯鹿的皮张,这使我有机会了解到它们的区别。北极熊与北极狐毛皮总是柔柔的,而驯鹿的毛则很硬。听说这硬毛的结构中空,既便于它在水中游泳,又有助于防寒。
驯鹿肉好吃吗?正当我对此感兴趣并想得到解答时,当地的著名学者叶新教授在家里款待科学探险队的几位主要代表,我也属于被邀请之列。对这位学者我是熟悉的,我能赴斯岛考察,挪威方面的邀请人便是叶新。叶新的家宴是丰盛的,有清蒸三纹鱼,也有爆炒斯瓦尔巴德驯鹿肉。我所没有想到的是,爆炒驯鹿肉口感极好,可谓鲜嫩可口,香而不腻。我在国内时,也多次吃过鹿肉,往往嚼来费劲,是谈不到有多么好吃的。
返程时,一位队友将一对驯鹿鹿角随机托运带回,我们估计他会受到阻碍,末想到竟能顺利通过海关,最终悬挂在他的办公室。而我留作纪念的,除了照片便是当地发行的载有驯鹿形象的明信片,我想这也就足够了,至少能唤起我几多美好的回忆。
在新奥勒松幸遇北极狐,同样印象深刻。
我与队友刚到新奥勒松,被安排住在站区后面的二层赭红色站房。由于门口很小,加上换拖鞋,大家只能排着队慢慢地进入。就在这时,一只北极狐在站房边缘百米处的雪地里出现了,被排在队尾的人们发现。只见它全身皆白,样子乖巧狡猾,两只黑晶晶的眼睛,显得十分精明。
北极狐造访的喜讯很快在探险队中传开,一些队员因为在刚刚入住的房间里忙于解开行囊,为没有一瞥北极狐的身影而感到惋惜,怕以后再也没有机会见到这种北极动物。晚上,新奥勒松行政主管索拉斯女士宴请中国队友时,她的一席话为我们带来希望。她说:“这些天有两只北极狐一直在新奥勒社区内外转悠,见到北极狐是件很容易的事。由于此地非常注重保护动物,北极狐和斯瓦尔巴德驯鹿对人并没有多大的恐惧感。”这使我感到,新奥勒松科学城的人们与野生动物相处是和谐的。
果然为索拉斯女士所言中,后来几天我们又两次见到北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