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北极-第1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谋面时,这位总督已走向另一个世界。否则,我的斯瓦尔巴德群岛之行会更具特色。
第四部分 浓郁的俄罗斯风情第19节 他们在北极留学
前往北极斯瓦尔巴德群岛行前拟定的报道题纲里,我就有准备采访两名西藏留学生的内容。
遥遥的北极斯瓦尔巴德群岛,有中国留学生,还是西藏同胞。这个令人感兴趣的信息,我最早是从科学探险队队长高登义那里听说的。后来我又打电话找高登义队长核实此事。他说,西藏留学生在北极的可能性很大,好象他们还没有回到他们的母校——挪威本土的卑尔根大学继续就读的时间。尽管高队长不能百分之百地确定西藏留学生就在北极,我还是作了他们在北极的准备。
大喜过望。中国北极科学探险队飞抵北极斯瓦尔巴德群岛首府朗伊尔宾的当天,我就打听到这里不仅有中国西藏留学生,而且是四名。巧合的是,我们探险队的驻地与他们就读的斯瓦尔巴德大学部比较近,两处相距仅四五百米。
在朗伊尔宾小镇上,斯瓦尔巴德大学部非常醒目。这是一座气派不凡的赭红色二层小楼。大学部是由挪威四所大学于1994年在这里联合开办,有来自挪威和世界其他国家的240多名学生在这里学习。学校里,计算机房、化学试验室、标本室、图书室、咔啡厅等现代化教学设备一应俱全。还有楼内温暖如春,同外面的冰雪世界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在斯瓦尔巴德大学部就读的西藏学生分别叫普多旺、巴桑卓玛、措加旺姆和才东,他们都是来自西藏大学的教师,于2001年8月12日来到斯瓦尔巴德大学部,学习极地气象遥感和地球物理等知识,半年或一年后将返回设在挪威大陆的卑尔根大学继续攻读硕士学位。
由于中国科学探险队在北极的考察任务十分繁忙,直到10月21日,我和新华社的另外两位记者,才抽出时间找普多旺等人采访,并约定晚上在一家饭店边就餐边聊。因为才东忙于准备实验报告,这次约会我们只见到了其他三位留学生。在聚餐时,他们都显得异常兴奋,说想不到在北极居然能见到来自祖国的同胞。
“因为思乡心切,在这里我们有时候碰到一些黑头发黑眼睛的亚洲人,都忍不住要多看上几眼,我做梦也不会想到今天能在北极见到来自祖国的亲人,真是太意外了”,来自日喀则的长着一双明亮的大眼睛的年轻女教师卓玛的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留学生活无疑是艰辛的,这几位来自雪域高原的留学生又都是第一次远离家乡,到位于高纬度的斯瓦尔巴德群岛求学,其中必有酸甜苦辣。
普多旺是位性情憨厚的小伙子,他的老家也在日喀则,他说在斯瓦尔巴德大学部学习的紧张程度是他事先没有料到的:“我们每天6点多就要起床,匆匆吃完早饭就步行半个多小时到距离宿舍公寓3公里的教室上课,中午只有15分钟的用餐时间,一直要到下午6点下课,每天上课、自习的时间要超过12个小时。”
我们那天下午从斯瓦尔巴德大学部教学楼出发,步行去学生公寓寻访这些西藏留学生时,由于朗伊尔宾受到强烈暴风雪的袭击,路上结冰,狂风夹带着雪珠打在脸上生疼,3公里的路走了快一个小时。想想他们每天都要重复这样的路程,其艰难程度可想而知。
卓玛和旺姆就有一次难忘的共同经历。2001年9月的一天,朗伊尔宾上空阴云密布,突然刮起暴风雪,放眼望去一片迷茫,能见度只有一米多。此时正值她们俩走在上学的路上,有几次被大风吹出路面,掉进深二米多的道沟里。抚着摔痛的身体,想着北极求学的艰难,两个人差点哭了。最后还是路过的当地人帮忙,把她们拉上路面,用汽车送到了学校。
这里的艰难还不仅仅是常见的暴风雪,更可怕的还有偶尔造访朗伊尔宾的北极熊。她们刚到这里上学没几天,就知道一个血淋淋的故事:前些年,一个小女孩就曾在朗伊尔宾教堂附近被北极熊吃掉。来自藏北那曲的旺姆是一位腼腆的姑娘,她说,来到斯瓦尔巴德大学部学习的第一天,学校就对他们进行了野外生存训练,每位学生都练习使用枪支,并规定如果在岛上远行必须向校方租借来复枪,以防万一。“打靶时,我打的好几发子弹全脱靶了。就这个水平,真要遇到北极熊,还真是难以保护自己。为了安全,我常常告诫自己:外出一定要结伴。”她不好意思地边说边笑起来。
这三位西藏大学的教师感受最深的是这里的教学方式。旺姆说,斯瓦尔巴德大学部的教师注重启发学生进行学术讨论,大家可以充分发各自的见解,老师并不介意学生打断授课提问,“因为他们认为,学生提的问题都不简单,那是富于思考的表现”。
留学海外,思念祖国和家乡是不可避免的。卓玛说,平时学习紧张得几乎忘了想家,但每每夜深人静时,才会思念起她那刚刚4岁的儿子。“在这里打电话费用挺贵的,为了节省我每两周才和家里通一次电话,有时用电子邮件和朋友联系。上次我给家里打电话,我儿子还郑重其事地在电话里‘要求’我好好学习呢”,卓玛笑着说。
普多旺说,虽然在斯瓦尔巴德求学很辛苦,生活不习惯,“但在这里我们可以学习到许多现代的科学知识和先进的教学方法,等我们学成回到西藏,我们会把在这里所学到的内容运用到教学和科研当中去,报效祖国。”
卓玛和旺姆表示,来斯瓦尔巴德群岛留学的机会非常难得,尽管她们都是第一次出国留学,碰到了许许多多的困难,不过在出国来之前就下决心要在学业上取得成就。
开始让这些远赴北极的中国留学生不习惯的还有这里的语言环境。斯瓦尔巴德大学部是世界北极研究的中心,全部课程均用英语授课,岛上的居民使用挪威语,大部分人也能讲一些英语。普多旺回忆他们刚来的那几天,上课时什么也听不懂,平时和同学交流、去商店购努都有困难。不过通过刻苦努力,现在他们的英语口语和听力已经得到很大提高,听课基本没有问题。
快要告别北极时,我见识了这些留学生的英语水平。2001年11月1日,斯瓦尔巴德大学部的叶新教授——也是这四位藏族学生的指导老师——在一家饭店为中国北极科学探险队举行告别宴会。我与巴桑卓玛、措加旺姆以及另外四位外国朋友同在一桌。我不会外语,同国外朋友交谈全靠巴桑卓玛和措加旺姆做翻译。看到通过她们流利的翻译,扫除了我与外国朋友的语言障碍,心中不由自主地升腾起对留学生们的敬佩之情。
过后,我采访叶新教授,问他对他的西藏学生是否满意?他们的英语说得这么好,他当老师的采取了什么措施?叶新说,他很满意这几位西藏学生,理由是他们学习刻苦,心无旁骛,并相信他们会有很好的前程;为了提高他们的英语水平,他安排他们分开居住,这样可以逼着他们去说英语。
如果说这四位藏族学生还有什么困难的话,我想那就是难熬的漫漫长夜。在朗伊尔宾,2001年10月9日就没有了太阳升起,进入北极极夜状态。直到2002年3月8日,这里的人们才会见到久违的太阳。在这5个多月的时间里,他们天天与夜色相依,与星星为伴,加之到处一片冰天雪地,其艰苦可想而知。
但是,他们知道他们的付出是值得的。毕竟,他开创了中国学生留学国外的新纪录。因为瓦尔巴德大学部是地球上最北的大学。他们最终学到的,不仅是书本上知识,还有所感受的北极的环境,会使他们终身受用。
第四部分 浓郁的俄罗斯风情第20节 中国人与北极
斯瓦尔巴德群岛首府朗伊尔宾的博物馆里,保存着几张已经发黄的纸张,上面密密麻麻地写着许多国家的名字,CHINA(中国)赫然在内。原来这就是著名的《斯瓦尔巴德条约》。
斯瓦尔巴德群岛总督府里,一溜国旗排在会议室的醒目处,数一数共有39面,其中就有鲜艳的五星红旗。这是因为,截至1999年8月14日,已有包括我国在内的39个国家成为《斯瓦尔巴德条约》正式缔约国。
这充分表明,北极的斯瓦尔巴德群岛与中国有着很深的历史渊源。2001年10月北极之行前,我和我的同事裴剑容同志商量,应该就《斯瓦尔巴德条约》专门采访一下中国外交部条约法律司,也许会获得难得的历史背景材料,为我们的共同报道提供支撑。他去了,同条法司一位官员取得了联系,果然有所收益。据介绍,这个条约是迄今为止在北极地区唯一具有足够国际色彩的政府间条约。追溯条约的签定,还要从斯瓦尔巴德群岛的发现说起,而这个群岛的发现又是和中国分不开的。
据冰岛史载,北欧海盗早在1194年就发现了斯瓦尔巴德群岛,但将其误认为是格陵兰岛的一部分。1596年为了探寻通过北极到达中国的东北航线,荷兰人威廉·巴伦支率船队行至该岛,发现岛上冰天雪地,山势峥嵘,他就将岛屿命名为“斯匹次卑尔根”,荷兰语中的意思是“尖峭的山地”。后来科学发展了,世界对斯瓦尔巴德群岛有了更为确切的了解。它位于北纬74至81度、东经10至35度之间,处于巴伦支海和格陵兰海之间。这个群岛由斯匹次卑尔根岛、东北地岛、埃季岛等9个岛屿组成,总面积约63000平方公里,60%被冰川覆盖。群岛属苔原气候,海洋性气候较明显,多雾。由于受流经群岛的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该地区的气温比北极其他地区要温和许多,年平均气温为摄氏零下4度。岛上多山脉,最高点为海拔1713米的牛顿峰。植被主要是岩高兰和云莓。
这位官员说,巴伦支探险北极时,在斯瓦尔巴德群岛附近水域发现了大量的格陵兰鲸群,从那以后便开始了三百年的欧洲国家对这块无主之地的鲸资源的掠夺。1900年人们在该岛上发现了欧美工业发展所急需的煤矿,围绕自然资源的争夺又重新开始了,群岛的主权随即成为各国争论的焦点。
经过多方协商和谈判,终于在1920年由挪威、美国、英国、爱尔兰、丹麦、法国、意大利、日本、荷兰、英国海外殖民地和瑞典在巴黎签署了《斯匹次卑尔根群岛条约》(即《斯瓦尔巴德条约》),规定挪威对斯匹次卑尔根群岛、连同熊岛等“具有充分和完全的主权”,但各缔约国的公民可以自由进入,在遵守挪威法律的范围内从事正当的生产和商业以及科学考察等活动。该条约于1925年8月14日生效,同年挪威把斯匹次卑尔根群岛与熊岛等岛屿合称斯瓦尔巴德群岛。
1925年7月1日中国参加了该条约,成为《斯瓦尔巴德条约》的协约国。“因此,中国人完全有权进入斯瓦尔巴德群岛地区,建立北极考察的后勤基地,开展正常的科学考察活动”。这位官员说。
中国国民政府如何想到要参加这么一个从地理上看似乎和中国比较遥远的条约呢?目前只找到一份当时中国参加该条约的相关的官方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