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官路沉浮 >

第37章

官路沉浮-第37章

小说: 官路沉浮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吃,这功劳比在乡里更大。”林县长马上转换话题说。

最近林县长头比较疼,南湖县是农业大县,县里没几个像样的的企业,可县城里各种七七八八的国有企业还是存在的,这些年国有企业越来越不行了,县里几十个厂,没几个是盈利的,一半以上都发不出工资。

其实还有个楚平不知道事情,那就周宪国一来是对楚平有些上眼了,二来是受了夏闻天的托付,想磨练磨练他的心性,也想让他脱出这个漩涡。

“不知那小子和林标同谈的如何。”去省城机场之前,周宪国和夏闻天通了一次电话,“闻天,我也有我的苦衷,不过你放心,这小子要真是金子,自然会发光的。”

“嗯,让他磨难磨难也不错。”夏闻天说话依然是那样慢悠悠的,“不过也不可小视四大金刚的能耐,林同标迟早要走的,这四大金刚可是南湖的地头蛇,你问问林建国,就知道他们的厉害。”

是啊,四大金刚不可小视啊。挂了电话,周宪国坐在去机场的车上,想起刚上任时,夏闻天和自己谈的那番话,当时不以为然,现在这才真正体会到了,地头蛇这三个字的含义。

林建国来南湖十三个月了,一个县委常委、公安局长,居然连手底下一个常务副局长都没搞定。

是林建国无能?还是四大金刚太过强大,周宪国还有些迷茫,不过也思路也清晰起来。

“那步棋子走的是否对,农林水这块上有诸葛在就没问题,田裘滨这人到底啥意思,经济财政这几块呢?”上飞机之前,周宪国还在想这个事情,从夏闻天手上接手湖山这摊子几个月之后,这才弄明白夏闻天怎么在南湖三年,瘦了八斤的根源,这里的人事关系太复杂了。

楚平是夏闻天推荐给自己的人选之一,虽然进入了周宪国搭建嫡系班子的视野,可这小子到底是现任县委书记夏闻天的人,周宪国多少长了个心眼。

特别是这小子就从来没单独找过自己,还真如夏闻天说的那样,书生意气,虽懂官场险恶,但更信人本善良。

所以,当白一丁开始排挤楚平的时候,周宪国就想顺水推舟,给楚平一点打击,一来敲打一下楚平,而来然后再让夏闻天指点指点,这样的切身体会,总比说教来的直接很多,也能让夏闻天承自己的情。

当楚平遮遮掩掩,和宋丽春在食堂等他的时候,他心里想,这小子还算有点救,也就和他聊了聊大棚蔬菜的事情。

没想到这小子后来居然靠上了诸葛,这不是明显的短视嘛,放着自己这个县委书记不找,去找一个常务副县长。还好诸葛和自己是一条线上的人,周宪国这才没和夏闻天提起这事。

最初支持王爱军和楚平种大棚菜,周宪国有两层想法,一是发展新的农村经济,是一个新的政绩,特别是楚平这个大棚蔬菜,还真有些创新的意思,肯定符合黄易仁书记的心意。二是想让楚平联合王爱军和白一丁斗起来,锻炼锻炼楚平,这样他也能找机会收拾四大金刚之一的智金刚白狐狸。

四大金刚以李副书记为首,田、付是羽翼,白狐狸是智囊。封其智囊,断其羽翼可是周宪国初定的计策。

后来随着一系列上层的原因,他就没插手湖山乡大棚菜的事情,而是布置其他的棋子去了。想着有楚平和王爱军在,制衡一个白一丁应该不在话下,没想林标同完全倒向了四大金刚,这楚平和王爱军联手,居然没能弄住白一丁这老狐狸,这才让湖山乡出现了西风压倒东风的局面。

到了这个形势,他就不得不出手了,这才给夏闻天打了个电话。

所以后来,夏闻天每次和楚平通电话,总要说那句让楚平头疼的话来。看了诸葛副县长提供的那些材料,周宪国和诸葛两人正准备发力,将白一丁和李副书记弄下台去,一举控制住南湖的局势。

可这计划还没发动,这上面又有新变化了。

这是真的人算不如天算。这是周宪国上飞机之前的一声感叹,就算是他堂堂一个县委书记,按说县里一切都应在他的掌控中,可实际上有很多东西,他根本控制不了。

既然这样,那就不如继续维持现状,采取隐忍措施麻痹对手,在周宪国眼里,要动四大金刚,必须撸下李子全才算全胜。所以周宪国也同意了李副书记要调离楚平的提议,本来诸葛副县长想让楚平去党校,林县长也出乎意料的提议,让楚平去农业局当副书记。

但是周宪国就是没有同意,反而同意了李副书记调楚平去农机公司的提议。一来是想麻痹四大金刚,二来是想试试楚平,是否能通过这事情反省,是否有足够的忍耐力,是否能在自己后续的计划中,承担起对付四大金刚急先锋的重任。

可惜楚平并不知道这些,不然很多事情,会朝着不同的方向发展。

难怪夏闻天说,做得没错的,不一定对。

第四十三章 农机

领导都这样说了,楚平还有啥说的呢。

收拾好东西,楚平去县农机公司报到。农机公司书记兼厂长王茂林热情的接待了楚平。

虽然楚平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可这农机公司的情况,还真让他有些措手不及。

农机公司有300多号人,本有农机厂、机械厂、农机经销社等三个实体企业的格局,可这三个企业已经老早不开工了。只是由于还有农机局在,王茂林还兼着农机局副书记、副局长,所以局里和县财政多少会拨些钱过来,不过这些钱,也是杯水车薪,最多只能维持农机公司日常必须的开支。南湖到底是农林大县,这诸如拖拉机、小农用车等这些机械,都从农技经销社过,多少还能养活一部分人。

至于这农机厂和机械城200多职工,就只有自寻出路了。还好农机公司有几个仓库,租给别人,也能收一些租金。特别是公司在北街沿街那个大仓库,王茂林把这个原来的仓库改成了一个小小的市场,又找县里要了些钱,在沿街盖了一排铺面,因为正在北街闹市上,所以租金收的还不算少,这所有的租金加起来,总算每月能给员工发个七八十块生活费。

对于楚平的到来,王茂林没什么感觉,他也是一个官场老油子,对楚平的事情早有耳闻,也只能叹息一声,可也没指望楚平能帮农机公司点什么。

出于同在一个班子的情谊,王茂林无论如何要请楚平吃饭,说好歹也是搭班子一次,农机公司虽然穷,这接风宴还是要请的,只是寒酸点,其他人就不来了,就王茂林陪楚平吃顿饭,喝两杯。

推辞再三,楚平觉得再推辞就有些不近人情了,反正先吃着,到结账的时候自己付钱好了。

接风宴就放在了农机饭店,农机饭店是农机公司一些没上班的职工自己凑钱开的,地方就在农机公司北街那排铺面里,这房租自然是不要钱的,也算是个职工们弄条生活的路子。当然,这店刚开之初,王茂林出面和工商、卫生等局打过招呼的,执照什么的也没办,至于税费收缴也是意思意思。

两人来北街,楚平和王茂林沿着农机公司这一排铺面看了看,一排三十多个铺面,有十来个是厂里的职工们凑钱开的服装店、早餐店什么的,有点关系的就几台戏机,开个小游戏机厅,另外十几个铺面是租个别人,现在农机公司所有的经济来源,就在这几个铺面和后面的小市场。

到农机饭店,小店环境还不错,这是个三层的楼房,楼上有包厢。农机饭店有老板十多人,店里的厨师、伙计、老板什么的,也都是这十几个人,店里最大的老板,也就是对外称老板的人,是原车间副主任,也是省级劳模,见王茂林来了,连忙招呼两人要上楼。

“别去包厢,我们就在楼下随便吃点。”楚平想着楼上的包厢还是留着别的客人,反正也就自己和王茂林,在下面大厅里一个桌子就可以了。

“李劳模,这是楚书记,刚调到我们厂的副书记。”王茂林介绍楚平给店里老板们认识。

“调到我们厂?”李劳模本来有些突出的眼球就差掉了下来,看这小伙子人摸人样的,本以为是哪个局长的公子,没想到是被打入冷宫,到农机厂来当副书记的。

“还请你们多多关照。”楚平说着客气话。

“那还是要请楚书记多关照我们,厂子也就这样了,你看我们这八级钳工,不得不来端盘子,刷饭碗。”李劳模无奈的说,“我看你年轻有为,怎么就到我们这破落厂来了┈”

“老李,你给我们两整几个菜吧,来两瓶南州大曲。”王茂林见老李还要打破砂锅问到底,连忙用眼色制止他。

不一会菜就上来了,一个五香牛肉、一个辣椒炒肉,一个虾皮辣椒,还有个青菜。

“王厂长,楚书记,你们先吃着,等下再要老杨烧个鱼头豆腐汤,老杨烧的鱼头豆腐汤,可是农机公司,不农机饭店最拿手的菜。”老李看着桌子上的五香牛肉只咽口水,“不够我们再上。”

王茂林这才介绍厨师老杨,他原来是农机公司食堂的大厨,而且还是特级厨师,烧的一手好菜,不但八大菜系样样精通,而且自创的杨氏鱼头豆腐汤、鱼头豆腐煲非常好吃,以前在农机公司,要吃到老杨鱼头豆腐汤的人,最起码也要提前一个星期预约。

“现在客人不多,你也坐下来吃两口。”楚平看出他咽口水的动作,心里叹息一声,一个做饭店老板的,居然看着桌子客人的菜咽口水,可想他们的日子有多艰苦。

“不了,不了,我还忙着呢。”老李虽然很想坐下来,可还是得客气客气,虽然现在店里没几个客人。

“楚书记让你坐下,你就坐吧,难道还会少了你的菜钱不成。”王茂林朝他瞪了一眼说。

老李坐了下来,三人一边吃着,一边聊着厂子的事情。

“老板,来碗豆腐花。”老李听到有人叫,连忙应了一声,放下筷子去给客人打豆腐花,这农机饭店,真是什么都卖,居然连五分钱一碗的豆腐花都卖。

“哟,这不是那,那┈”叫打豆腐花的男子看了楚平一眼,和身边那人低头说了几句,然后一人就走了,楚平、王茂林和老李都不认识那人,也就没在意,自个管自个吃饭聊天。

不一会,只听到一阵子“嘀嘀”的喇叭响,三辆吉普车停在门口,从三辆车上跳下一群大盖帽下来,老李一看,连忙过去招呼,这可都是大爷,一个也得罪不起,走在最前面的是工商的,走在中间的是卫生局的,这最后一人不是付春秋是谁。

老李看着是傻眼了,这些大爷怎么一块儿来了,特别是这福少春哥怎么也来了,真实要命啊。

七八人一进店,找地方坐了下来,接着七七八八又有一些烂仔进来坐着,叫嚷着老板上菜。

楚平一看是付春秋,多少知道有些不对头。

低头让王茂林找人去叫关山,一旦有什么事情,也好有个照应。

“是福少啊,今天怎么难得的,到这破饭店来吃饭?”王茂林在农机公司效益好的时候,和付都明关系也不错,自然认识付春秋,看这些人的来势,就知道来者不善,所以连忙上去和付春秋套近乎。

“是王叔啊,你老不在厂子里歇福,来吃饭啊。”付春秋不是针对王茂林,人家上来套近乎,好歹人家以前和叔叔也算是朋友,自然不好一下子将人瞪回去。

真的应了一句话。

不是冤家不聚头。

〃一生只爱你一人”说同舟又回到国企的框架,这次楚平去农机公司,就是一个幌子,篇幅应该就是这章,后面就没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