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风动红荷 作者:张丽 >

第40章

风动红荷 作者:张丽-第40章

小说: 风动红荷 作者:张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片刻愣怔之后,大姚二姚一齐搂住了郭璋,激动地大叫:他恢复记忆啦! 第二天大姚二姚还有艺班的乡亲们热情地把郭璋送上了开往山东的列车。郭璋挥泪告别,喊着日后必定回来看望救命恩人,被列车带离了河南。
    郭璋这一醒来,已是1977年的初秋。他沉睡了许久,屈指算来,从1967年夏天至1977年秋天,整整十年啊! 九九她好吗? 十年的艰难日子,会把她折磨成什么样子呢? 十年来她要独立支撑这个家,照顾丝毫没有自理能力的正信。正信怎么样了? 这十年间他的残缺的机体还正常吗? 会不会出现别的问题? 带着满怀焦虑,十分挂念,郭璋下了火车雇了辆摩托三轮,连夜往家赶。到达村里已是夜里十二点钟。他直跨上自家大宅的高台阶,举手叩门,却发现门上挂着那把大号的将军锁。一种不祥的感觉使他的心顿时抽紧,手抚冰冷而生锈的锁头,身子摇晃着倒了下去。
    清晨四点多钟,有拾粪老农从大宅前经过,发现躺在门前的郭璋,慌忙跑过来把他扶起。
    郭璋倒在门前只是身体连日劳顿加之家门上锁感觉不妙,眼睛睁着,意识清楚。拾粪老农是陌生面孔。当然对方也全然不知郭璋是谁。
    “文革”刚结束,村子里和市教育局那边的情况也不知道怎么样,还是慎重些好。他佯称过路者,在此休息。拾粪老人蹲下来点上一袋烟,此时天还没亮,四周无人,寂静的清早就他们两个人在街上。
    郭璋指着大宅打听里面住的什么人,老农神秘地告诉他:都死了,做鬼啦!成分不好。老的跑到广东,死在那边。闺女中暑死在山上。
    女婿没法活了,被送到县里荣军院,听说那儿啦! 也有人说没死,还在荣军院住着。
    郭璋忍住没有失声,眼泪却汩汩流下,天色微暗,农夫没有发觉他的情绪变化。郭璋又问到老支书,就是我姥爷。那老农叹道:好人哪! 可惜得胃癌死啦!家里也空了,老太太到城里给大儿子看孩子去了。
    郭璋哀叹,这十年,亲近的人一个个都去了另一个世界。郭支书、九九、正信……也许正信还活着? 得去荣军院探个仔细。
    他抱着能与正信重逢的一丝希望,跌跌撞撞趁天亮被人发现前跑出村庄。走到公路边等车那个地方,星星样繁茂的野花依旧绚烂着。
    他不禁想起十年前出走那个夏日早晨,九九用独轮车推着正信来送别的情景,再也抑制不住失去唯一爱女的巨大悲恸,放声大哭起来。整个山间没有一个人,整条公路没有一辆车,他可以无所顾忌地哭个痛快。从九九出世那天起,他就决意做一个好父亲;从发现九九是个弱智女孩儿那天起,他就发誓此生只为女儿活着;从爱妻去世那天起,他就独自挑起养育女儿的重任。有女儿在,无论她是否健全,他都感到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父亲! 找到荣军院,女院长接待了他。在这里,他的最后一丝希望也破碎了。爱婿真的去了,紧跟着九九身后。她们夫妻结伴去了那个极乐世界。他想知道正信的骨灰存放在何处,女院长便翻出了记录,找到负责刘正信的保健人员。从这里登记的家属名单中找到了于莺和刘援朝的名字。保健人员也清楚地记着,刘正信自从医院转入荣军院,到他突然去世,在这里整整生活了三个月零九天。这期间,于莺母女轮流几乎天天来照料和陪伴他,可惜他在一个寒冷的冬夜心脏猝死。是于莺母女为他料理的后事,并抱走了骨灰盒,说是要把他送到他妻子身边。大概合葬了。
    荣军院登记的是于莺的老地址,郭璋很熟,下午就找到了那里。
    踏进这个熟悉的学校宿舍大院,郭璋身不由己地走到昔日自己家居住的那两间平房。那时候,这个家很小却很温暖,有九九、有勤快干净的姜妈,后来他们又把正信接到这里,全家人生活得快乐而简单,温馨的日子一过就是十年。
    于莺原先住的房子已分给了一位年轻老师。那位老师便把于莺现在居住的这处离休楼的地址及楼号抄给了郭璋。于是郭璋在傍晚离开旧日学校宿舍,步行了很远才找到开往郊区的公交车。公交车在山脚下的终点站停住,郭璋又在暮色中上山,沿山间公路步行了半个多小时才到达了17号楼。
    于是,于莺空荡荡的楼里就响起了夜半铃声。于是,一个深感意外惊恐万分,另一个辗转劳顿悲伤过度,两人门里门外地合演了刚才那惊悚一幕。幸好他们身边有个搞医的姑娘援朝。
    郭璋叙述了他这一番经历后,于莺也向他叙述了正信在最后的日子里是如何地思念九九,如何地盼望老岳父在外边能够平平安安,能够活着回来。先前,县教育局系统和郭庄的大队干部,以及部分村民都得到郭璋死在广东的消息,惟独瞒着九九和正信,所以他们每天都在盼着父亲归来。
    讲到这里,郭璋更伤心了。于莺一看天都快亮了,安慰老人一番,就起身离开房间,嘱咐他一定好好睡觉,休息过来以后烧就会退的。
    亲人们已经去了,再悲伤也无济于事,只有保重好自己,还要继续活下去。
    郭璋在第二天病情更加重了,高烧不退,剧咳不止,痰中带血。
    母女俩赶快要车把他送往医院。医生说要住院做详细检查,病人的健康状况很不好。
    住院检查期间,援朝忙里忙外地张罗着一切事物。因为是在她工作的医院里检查,她已经是这座医院里的“老”护士了,上上下下都熟。郭璋看到这孩子从早到晚地为自己奔忙,亲自搀着他去做那些繁琐的化验、透视等检查,爷爷爷爷地叫着,老人从检查床上下来时,姑娘赶快蹲下去给他穿鞋子,心里很是感动。亲孙女儿又能怎么样呢? 平常护理又都是援朝亲自做,做得非常细致,她可是个干了八年的熟练护士呢。她打针麻利,手指轻揉慢慢推药,一点儿也不疼;打点滴、抽血,找血管更是一针准。只要她给老人操作,老人就高兴。有时她偶尔不在,别的护士给打针,老人就咧嘴叫疼。
    在援朝身上,郭璋仿佛看到许多与正信相似的地方。正信伤残前的那些老照片,郭璋都把它们镶在大大小小的镜框里,挂满了九九和正信房间的半面墙壁。九九天天对着那些照片嘿嘿傻笑,郭璋每日进出也常对着看。援朝身材高挑,婷婷玉立,两条修长的美腿十分完美。
    他的爸爸正信曾经高大英俊,两条长跑运动员所具有的大长腿十分出众。援朝的长脸型,大眼睛高鼻梁也酷似正信。还有援朝沉稳的性格,好听的嗓音,善良而热情的秉性,都与正信很相像。郭璋越看越喜欢,把对女婿的思念和喜爱都转移到了援朝身上。他为正信在这个世上还留下这么好的一个女儿而欣慰。
    经过十多天的全面检查,很不幸的是,医生基本确诊,郭璋已患肺癌,而且可定为晚期。在1977年那个时候,治疗癌症的技术条件还不行,患了癌症的人基本是被判了死刑。
    援朝立刻告诉医院向郭璋隐瞒病情,主管医师只对郭璋说是急性肺炎。同时,援朝立刻给郭璋办了出院手续,带了针药和口服药,接他回家休养。
    回家后,援朝把那些药都藏在自己房间,只是按时拿出应用的剂量去给郭璋服用或注射。那些天,于莺和援朝如热锅蚂蚁,每天白日夜里关住妈妈的房门,在里面商量着怎么办。援朝查遍所有资料,认为只有到美国去尽快做手术,保住生命的可能性大一些。那里最好的一座医院成功地救治过上百名肺癌晚期病人。
    想尽一切办法要帮助郭璋渡过危难,要把他从死神手里夺回来。
    于莺翻出了自己家的两张存折,只有两万多元。她悄悄给娘家父母、兄弟姐妹、还有好朋友,以前的同事,甚至她丈夫生前提拔培养的一些部下,四处筹借了十几万元钱。她要援朝跟去美国照料,到了那里再把郭璋患肺癌的实情告诉他。
    事不宜迟,要尽快走出去。于是,于莺在询问郭璋要去美国找父母和兄弟姐妹们,可不可以把援朝一起带过去留学,郭璋满口答应,心里十分欢喜。他叫于莺尽管放心,正信是自己的爱婿,援朝就是自己的外孙女,他将和父母家里的人一道来关心和照顾好孩子。
    于莺让援朝带全路上要用的必备药品,到了美国就要赶紧联系医院做手术,一天也不要耽搁。
    几日后,郭璋便带着援朝起程去广州,从那里申请去香港父亲的分公司,他的二伯会在那里给他们办理好去美国的事宜。
    一切都很顺利。在美国,郭璋做完手术后,又在医院接受了一年多的术后康复。从做手术到康复,援朝一直陪着姥爷。在到美国之后,郭璋就向家人介绍援朝是自己的亲外孙女,援朝就由称呼他爷爷改为姥爷了。
    郭璋出院住回到父母家中,那是一座三层高的宽阔洋房,援朝的房间和他的房间挨着,便于援朝随时给他注射或服药。楼里住着一大家子三十多人,人人都对他们很客气很热情。援朝本身是护士,除了照顾郭璋的身体,还为年事已高的郭璋父母做保健,一下子成了这个家庭中的保健医生了。
    在美国,护士专业最好找工作。但郭璋不舍得援朝出外打工,就让二哥为她联系了一所医科大学,送她去继续深造。援朝学习了七年后,就留在美国做医生。后来她同一个国内去读医学博士的男人结了婚,婚后育有一女一子,虽然搬出郭家单独过日子,但每星期必定全家一起去看姥爷郭璋。他们在异国他乡相处得始终像一家人一样,亲密无间。
    他们在美国生活已经二十七年了,援朝也已年过半百。这二十七年中,每隔两年,援朝带孩子们回国一次来看母亲,有几次援朝的丈夫也一起回来。郭璋因年龄太大,身体不便,一直没有回来过,只是每每嘱咐援朝回国后去到爸爸和九九的坟上祭奠,扫扫墓。
    于莺阿姨讲完了关于郭璋的这般离奇经历,起起落落曲曲折折。
    不过,结果仍是美丽的,尽管过程是痛苦辛酸的。郭璋姥爷还健在,已有九十多岁的高龄,这使我不禁又喜泪涌流。在刚才听于莺阿姨叙述他的不幸时,我已经流过了悲泪,涩涩的。
    前不久,于莺到市里看病,遇到了郭庄的年轻教师。那个小郭老师认识于莺老师,就在闲聊时告诉她,郭庄小学校园内,就是郭璋家的大宅院内,挖出了许多古董,价值连城。并且小郭老师还向于莺透露,这家人的傻女儿曾经生过一儿一女,都被送到了外地。这一消息让于莺感到震惊。慌忙跑到邮局打越洋电话。郭璋在电话里听说女儿有两个亲生孩子正在寻找中,激动得啜泣不已,颤声叫道,一定要找到孩子们! 找到了,他自己一定要在春节的时候回家并同他们相见。
    谈到那批古董,郭璋嘱咐一定不要动,一定保管好,因为那是别人的东西,咱们不能动。
    就这样,于莺立刻要车去郭庄找了崔支书。于是,崔支书记就给正在西藏寻找王小海的我打了那个电话。
    我问于莺阿姨,郭姨爷没有讲他是替什么人保管的这批古董? 于莺阿姨摇摇头,说:“他说,三言两语说不清。等他回来,一切事情就都清楚了。春节只有六七个月了。郭叔回来时,艾莉,你一定也回来一趟吧。找到那两个孩子了吗? ”
    我点点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