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落苍穹-第7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董榆生,我奉劝你一句,听不听由你。那个娃娃你认也好不认也好,反正这事要是捅到吴县长那儿,保险有你的好戏,留不留后路你自己斟酌……”
“朱桐生,瞧瞧你这副德性,刚来时你还像条可怜的落水狗,转眼间就成了呲牙咧嘴的中山狼。就这我也不介意,如果你真掉到河里,我肯定不会站在岸边看可笑。我的为人你清楚,让我说假话不可能,自己的屁股自己擦吧!至于那个娃娃的事,我不是怕你,我也郑重地向你交待一句,最好到此打住!不听我今天说的话,有你后悔的那一天!”
“哼哼,哄鬼去吧!你说我说都没用,有说话的地方,咱们走着瞧!”朱桐生已经彻底绝望,转过身去,扭头就走。
朱桐生走在路上就一直在想:董榆生这小子真交了桃花运了,他有什么能耐,竟受到女县长的青睐?既然他和梅生没什么关系,何苦还要缠住那个贼婆娘不放呢?当初不和梅生离婚,不就是怕董榆生乘虚而入吗?既然人家有县长做老婆了,自己还把梅生当宝贝一样在怀里搂着,想想都觉着可笑。不过,他又想:在和梅生分手之前一定要设法把那二万块钱哄到手。他估计那笔钱梅生肯定还没花,她过日子仔细,平常也无啥嗜好,钱肯定在。二万块虽说不是大数目,也够他吃喝一阵子的了。撤消了检查站.断了他的财路.又被吴天娇敲走了伍万,朱桐生一直手头很拮据。苍蝇都是肉哩,董榆生的嫖粉钱不花白不花!朱桐生开始处心积虑地算计那两万块钱,他不管什么手段不手段,反正拾到篮子里的都是菜,说啥也不能便宜了那两个狗男女,还有那个小杂种。
朱桐生想着走着,他后悔来这一趟,他又一次对董榆生失算了。早先还以为他心慈面软,两句好话就能掉转他的头。唉!两人积怨太久、太深了,求董榆生发慈悲,无异于是和尚庙里借梳子。半中间还冒出一个吴天娇来,这下倒好,他的敌人又多了一个。吴天娇和董榆生连到一起,以后能有他的出头之日?吴天娇还年轻,不像方国祥,哪一年退休他能等得住?这一辈子算完了!人顺了喜事成双.人背了倒楣事接踵而来。找谁不好偏偏要找董榆生,事没办成反落了个“癞蛤蟆跳门槛,又蹾尻子又伤脸”的下场。他骂骂道道情绪沮丧地走到放车子的地方,翻遍所有的草窝子,也没找到他的破车子,朱桐生骂一声,仰天叹道……。
“我一辈子都是算计人来着,没想到也有人算计我?”
董榆生打发走朱桐生,站在大门口好一阵儿。他想,人人都活在世上,可是活的方式、内容却大相径庭,像朱桐生这种人活得也实在可怜。他压根就没想过要告发朱桐生,他以前就没想过要告发谁,现如今更没这种必要。证据在吴天娇手里,她知道该怎么处理。再说朱桐生何许人,自有公断,犯不着他来说三道四。母亲看儿子脸色不好,就问道:
“榆生怎么啦,和桐生吵架了?”
董榆生苦笑笑,说:“娘,您想哪儿去了,我为啥和他吵架?”
母亲想起来了什么,说:“儿啊,天娇都到咱家两次了。你也该去认认亲,看看你岳父岳母,要不然显得我们多没礼貌。”
董榆生说:“娘,您说的对,我明天就去。”
母亲说:“他们那边生活困难,你手里的礼品打点重些,再说又是头次上门。”
董榆生搀着母亲进了屋。俯在母亲耳旁说:“娘.事事都让您操心。儿子多大了,这么点事还办不好?”
母亲头一歪,朝着榆生埋怨道;“儿子多大都是娘的娃,不操心能行吗?啥时候你和天娇成了亲,生个胖小子我看着,我就不管你的事了。”停了停,母亲又说,“榆生,前天来的那个半大小伙子是谁?怎么我看你们神神道道的,晚上还睡在你屋里?”
“娘,儿子不管做啥事都不瞒您,这回瞒您一次行不行?”
“娘还信不过你?你和你爹一个秉性,不论做啥事,我都放心着哩!你不说我也不打听。反正那孩子有些名堂,我思谋着和桐生有关联,莫不是桐生和梅生的娃儿?”
“娘,刚才不是说了,不提这事,说个高兴的成不成?”
“不提就不提,娘还能陪你一辈子?不过娘把话说在头里,不要掺和他朱家的事!别忘了你爹是怎么死的,枪子儿崩了他朱老三,娘才解气哩。”母亲说着,禁不住拿手绢擦眼睛。
董榆生和爹的感情深,经母亲一提,也不由心里苦苦的。忽然想起一件事,说:
“娘,告诉您个喜事,我已经入党了。现在我和爹一样,都是共产党员了。”
“真的?孩子。”母亲破啼为笑说,“娘老盼着这一天哩。你等着,娘给你炒几个菜,你和你爷爷喝两杯,把你爹的像也供出来,咱们全家都高兴高兴。”
第二天一早,母亲把榆生叫到自己屋里,拿出个纸包递给他,说:
“榆生,这一万块钱你拿着,给你岳母他们贴补贴补。听说你舅兄弟新媳妇没过门,就是因为他们家如今还没有盖上新房哩!”
董榆生说:“娘,钱我准备好了。你这点钱就别动了。”
母亲说:“你的是你的,我的是我的,让你拿着就拿着,在娘跟前还作假?娘一时半会用不上,再说咱家也不缺钱花。”
董榆生拗不过,只好装上。
母亲又说:“儿啊,见了你岳父母,态度随和些,该叫妈叫妈,该叫爸叫爸。看人家天娇,一见面就让人心疼,一看就是好人家的姑娘。见了亲家替我问声好。进了家门少喝点酒,免得酒喝多了说狂话,让人家笑话我们没教养。”
董榆生说:“娘,我知道,又不是头回去。”
“你去过,啥时候?怎么娘不晓得。”母亲诧异的问道。
董榆生知道自己说漏了嘴,一句两句又说不清。只得解释道:
“我刚从部队复员那会,我看见吴大婶被造反派扔到马路旁。我看不过,就送她老人家回了家,临走还把二百块复员费送给他们。”
“我的天!这么大的事都瞒得牛皮灯笼一般。还说事事不瞒娘哩?你这个浑小子!”母亲笑了,母亲笑得很开心。儿子和天娇怎么回事她也猜得八九不离十了。
下卷 五十一、反守为攻
吴天娇谈搬迁捅了马蜂窝。她还未来及下发“停电、停水、停暖气”的通知呢,何红士却先她一步主动找上门来讨公道了。
星期一一大早,何红士便掇一把椅子端坐在县政府大门口,翘着二郎腿,两手抱胸,两眼目视前方,对上班的人群均视而不见。何红士在高原,也算是个名人。不说她资历老、职务高(曾经当过县委宣传部的副部长),这都在其次,主要是她的为人。何副部长自认为出身名门,父亲是货真价实的老革命(不同于朱建明那种老革命),位高权重,所以从不把她的同事、下属甚至上级看在眼里。她一生最恼恨的一件事就是错嫁了方国祥,当初还觉得方国祥年轻有为,像个人物,谁知他不过是个“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窝囊废。别说升迁,就是能保住县长这个位儿三十多年不挪窝,其中就有何红士百分之九十九点九的功劳哩!全县城谁人不知,哪个不晓她何红士的大名?其实她就是那个臭脾气,没为下人倒惹了不少人。整个政府机关的所有工作人等哪个见了她不是点头哈腰唯唯诺诺?就是几位副县长见了她也是巴巴结结的。当然何副部长也有一些不如意也无可奈何的事。就是她的自行车气门芯儿老是不知怎么就不见了。为此她责令保卫科的人限期“破案”,也总是有发案没有结案。最后还是她灵机一动,想出一个绝妙上策,一次就买了五十八个气门芯儿,还自备了打气筒。而今人虽然老了一些,又办了退休手续,赋闲在家,但老虎不吃人威名还在。何红士何等样人,岂能容忍一个黄毛丫头上门教训出口伤人,口口声声停这停那的,没准还要停发工资哩!
这不,何红士早早来了。她不怕人,只有人怕她。看你吴天娇有多大能耐,还能把人囫囵吃上偏屙下?
何红士白等了一天,吴天娇压根就没来。不是吴天娇怕她,而是吴天娇下乡去了。何红士却不这么想,她以为吴天娇未开火先就怯场了。到下午快下班的时候,她仍未见吴天娇露面,脸上便露出轻蔑的冷笑,断定自己稳操胜券。
第二天还是那个时候。何红士刚要到传达室搬老田头的椅子时,却见吴天娇比她还早些,站在大门口看风景哩!何红士愣了一愣,照直走过来,想和吴天娇面对面交涉。
吴天娇并不看她,仿佛就没注意到有人在她身边。何红士找不上茬儿,先是咳嗽了一声,而后嘴张了张,不知说什么好。
吴天娇转过身来瞅见何红士,故作惊讶地叫道:“哟,何副部长呀,这么早啊?退休了不在家歇着,还出来锻炼锻炼?老田大爷,搬把椅子过来,让何副部长坐下,休息休息。”
何红士说也不是,不说也不是,鼻子哼一声算是回答。老田头搬也不敢,不搬也不敢,面前两个女人她哪一个敢惹?他端着椅子站在传达室门口一脚在外,一脚在内,既不前走也不退后尴尴尬尬干笑着。何红士过去,一把拽过椅子.放在原地方.原模原样原坐稳。
上班的人陆陆续续进院了。他们那个也不敢围在这儿看这两位的热闹,招呼也忘了打,匆匆点个头,急急奔向各自的部门。等人们散尽,吴天娇在大门口悠闲地转了几圈,看看没有啥动静,然后不慌不忙径自进了办公楼。
何红士提前没制订好“作战计划”,等到吴天娇突然一出现,她反而不知说什么好。等到吴天娇一离开.她脑子反而清醒了:坐也是一种斗争方式,坐也是默默的抗议。让全县的人都知道,吴天娇把老县长夫人逼到政府门口静坐来了……。
何红士坐了三天,才渐渐引起人们的注意。开头还以为是老太太退休后在家不甘寂寞,发挥余热主动要求到传达室看门值班的呢!后来才发现何红士表情不对,方才悟出老县长夫人是寻岔儿来的。
人们开始三三五五聚拢过来。政府院内的工作人员不敢看热闹,路上的行人才不管呢!他们不光是看,而且还议论.声音又特别高。周围的人能昕见,何红士也能听清楚:
“这老太太呀,在高原算是一霸。退休了还这么厉害,往那儿一坐,不怒而威,胆小的人见了都尿裤子哩……”
“你不知道呀大哥,老太太有绝活。年轻时学过少林武当,拳脚了得,打架斗殴,一般人不是对手……”
“要不我说哩,‘喀嚓’一声我的称杆子就让她撅折了。”
“老太太还有一门功夫,会气功.自行车打气不用气管子。我拔了她十回气门芯,也没见她推着车走。”
“老太太今天是和谁别扭呢?”
“听说……”
“听说什么呀?老太太家的院子有六亩地大,房子二三十间。县里开会决定要她搬,她不搬,坐这儿示威哩!”
“这么大的院子这么大的房,房租出得起吗?”
“你这就外了老哥.房租加上水电暖人家一年才缴三十八块伍角四。”
“这不是坑公家吗?”
“这算啥呀?他老头去了趟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