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风云人物汉武帝 >

第11章

风云人物汉武帝-第11章

小说: 风云人物汉武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给皇上上书,自己说是窦皇后的弟弟。 
  窦皇后召见了少君,当然是互相一点也不认识了。窦皇后就问:“你说你是少君,可以说出你的凭证来吗?”少君回答说:“姊姊与我在传舍中分别,临走之前,姊姊向人讨要热水为我洗个澡,又喂我吃饭,这才走了。”窦皇后拉着受尽苦难的弟弟少君泣不成声。站在旁边的宫中侍从们也都红了眼圈,陪着落了几滴清泪。 
  清苦的家境,磨炼出了窦皇后朴素无华的美德,在奇妒无比的吕后时期,她的贤淑得到吕后的赞扬。做了皇后之后她仍持重不骄,保持原有的朴实。 
  窦皇后的哥哥长君和弟弟少君都定居在长安。窦皇后让人挑选有节操和德行的长者和长君、少君一同居住,用古代君子的美德来教育他们。窦长君和窦少君由此而成为谦让的君子,不敢跟其他的外戚一样富贵骄人。 
  文帝去世后,景帝刘启即位,窦皇后被尊为太后,并封窦广国为章武侯。这时候窦长君已经死了,他的儿子彭祖又被景帝封为南皮侯。窦氏一家中还有一个被封侯的,那就是窦太后的侄儿窦婴。窦婴好交朋友,在平定吴楚七国之乱时,以大将军一职立有战功,被封为魏其侯。窦氏家族中,有窦太后作后盾,共有三人被封侯,势力显赫。 
  窦太后喜爱黄老学说,让她的儿子和窦家子弟必须学习《老子》这本书,让他们清静无为,不要心怀奢欲,她是一个很知道知足的太后。 
  汉武帝即位后,尊窦太后为太皇太后。这段时间里,她对于这个爱好儒术,心怀多欲的孙子进行了干涉和限制,用她那仅剩的能力,支撑黄老学说的门户,但她到底是老了,最后的两年,她已经无法干涉羽翼渐丰的汉武帝了,她也知道汉武帝是个心怀多欲、雄心勃勃的人,一旦他掌握了至尊的权力,那么这个世界是要为他的欲望服务了。 
  几个儒生暂时被她赶出了朝廷,可是他们还在窥视,等待着时机。东南地区的战争也传到窦太皇太后耳里,她也不希望六七十年的和平从她在世这最后几年里消失,她反对战争。由于她的威慑,汉武帝在第一次解决东瓯和闽越战争问题时,就没有敢动用调动军队的虎符,只是派严助拿着节杖,侥幸地解决了两国的争端,窦太皇太后也感到很欣慰。 
  过多的忧虑耗干了窦太皇太后的最后一点能量。她像一盏快没油的灯,只等下一次微风,走向熄灭。 
  公元前135年五月,窦太皇太后永远地闭上了她那双早已失明的双眼。思想学术自由的黄金时代,开始夕阳西下。代之而起的是与皇权相结合的儒家思想。历史重又开始了一个新的时代。 
  汉武帝得知窦太皇太后驾崩的消息,也是悲哀垂涕,汉代以孝治天下,老祖母的去世怎能不叫汉武帝悲伤呢?同时汉武帝也觉得眼前的世界明亮了许多,他又少了一条羁绊他的绳索,他终于自由了。 
  汉武帝把窦太皇太后安葬在霸陵,和文帝合葬在一起。并按窦太皇太后的遗诏,把东宫中所有的金钱财物都赐给了馆陶长公主刘嫖。他处理完这一切之后,就想着实现自己的种种欲望了。 
  汉武帝在窦太皇太后丧事之后办的第一件事就是把两个信奉黄老,由窦太皇太后旨意安排的丞相许昌和御使大夫严青翟踢下官位,罪名是他们没有给窦太皇太后办理好丧事。汉武帝不想看到窦太皇太后的阴魂不散,他随便找了一个借口,就把这两个人罢了官。汉武帝马上把自己的舅父田汀⑽┫啵夂补反蠓颉K米约旱木司死窗牙肯嗳ǎ媪笋继侍蟀才旁谙辔簧系娜耍源死词展榇笕ǎ继侍蟮闹蹲玉加ひ彩チ丝可剑恢泵挥械玫饺斡谩!  �
  魏其侯窦婴(1)   
  魏其侯窦婴是文帝时窦皇后的侄子,平时性格豪爽,喜欢结交一些三教九流的朋友。文帝在位时,他曾担任吴国的国相,后来得了一场病,这个官也给免了。景帝即位之后,窦婴仍未能得到重用,只是担当了一个詹事的小职务。 
  窦婴性格豪爽,心直口快,因而得罪了他的姑母窦太后。窦太后喜欢梁王刘武,想让刘武做皇帝。在一次酒宴上,汉景帝表示愿在百年之后传位与弟弟,当即被窦婴劝阻。窦太后觉得窦婴成心拆她的台,心中对他很是不满意。窦婴也正嫌弃他担任的官职太小,干脆辞官不干了。尽管窦婴丢了官位,窦太后觉得还是不解气,就除去窦婴的门籍,不让他到宫中朝请问安了。 
  景帝即位三年后,吴楚发动了七个诸侯国的叛乱,叛军来势凶猛,而朝中除周亚夫外,没有什么人可用。汉景帝在愁得团团转的时候,忽然想起了辞职在家的窦婴。汉景帝觉得窦婴比刘氏宗室的子弟和窦氏一族的其他人都要强,就派人去召窦婴,想再拜他为宦。窦婴心里也在生窦太后的气,坚决地谢绝了汉景帝的任命,推说身体有病,怕耽误皇上的大事。 
  窦太后听说这件事之后,心中也是很惭愧,她后悔对窦婴太绝情了,她解除了对窦婴朝请问安的禁令,对窦婴的态度也有了好转。 
  汉景帝把窦婴召到宫中,对他说:“吴楚的叛军来势汹汹,大汉江山岌岌可危,现在正是国家急需用人的时候,你怎么可以推卸责任呢?”窦婴无言以对。 
  汉景帝见窦婴回心转意,马上拜窦婴为大将军,并赏赐黄金千斤。 
  窦婴交了不少的朋友,其中爰盎、乐郁等人都是些名将或贤士,他们均在家中闲居。窦婴向汉景帝推荐了这些人,说他们有经世治国之才,汉景帝一见多了这么些帮手,心中也稍觉安慰,把这些人一一安排了官职。窦婴把汉景帝赏赐给他的一千斤黄金令人搬到他家门房的走廊上,只要有军士或者是军官路过,便让他们按自己的需要取用,一千斤黄金没有一两落入窦婴的腰包。由于窦婴轻财重义,将士们都愿意为他效死力。 
  窦婴接到的任务是守卫军事重镇荥阳,与周亚夫共同指挥汉军的主力,经过奋战,七国之乱三个月内便被平息,窦婴因在平定七国之乱中立有战功,又是皇亲国戚,所以被封为魏其侯。 
  封侯之后的窦婴为人仍是轻财重义,他是窦太后的亲侄子,所以许多游士和一些食客纷纷投到他的门下。窦婴在朝中又得到汉景帝的青睐,这样许多官吏也纷纷和窦婴称兄道弟,唯恐巴结不上这位年轻的新贵。每当景帝朝议国家大事的时候,都是由条侯周亚夫和魏其侯窦婴先说,其他官吏没有一个敢和他们两人分庭抗礼,窦婴的权势炙手可热。 
  景帝立栗太子刘荣为皇太子时,就让窦婴做了刘荣的老师。三年之中,窦婴在栗太子身上倾注了全部的心血,把刘荣教育成知书达理的皇太子,不想宫闱中风云变幻莫测。由于栗妃的骄妒,使得栗太子刘荣被废为临江王,后来又被逼死,成为宫闱斗争的牺牲品。窦婴据理力争,也没有改变得了汉景帝的主意,窦婴很受刺激,向景帝上书声称身体有病,隐居到蓝田的南山下,做起隐士来了。 
  窦婴虽处深山脚下,却也没有得到安宁。每天都有窦家派来人劝说。窦婴结交的那一帮子宾客和辩士也来劝窦婴回去任职,但没有一个人能说服得了他。 
  梁人高遂见到其他人前去劝说窦婴都没有效果,就想自己去一趟。别人告诉他,窦婴也是太伤心了,谁也不能使他再回到京城中来了。高遂不以为然地摇了摇头,只简单收拾一下便上路了。 
  高遂见到一心隐居的窦婴,心想,不用言语刺激他,想必这一趟也要徒劳。他就对窦婴说:“能使将军富贵的是当今皇上;能疼爱将军的是窦太后。现在将军作为太子的老师,正好太子又被废掉了,将军很不服气,想争执,但又没法改变景帝的主意;又不能为这事去死,这才编出个生病的理由来,跑到这远僻之处,搂着赵地的美女,过着悠闲的生活,而不肯到京城去朝见。这样不会有什么好结果,皇上的主意也是不会再改变的了。你这样做只能更明显地表示出你仍心怀不满,到处揭示皇上的过失。这样做是很危险的,假如有一天皇太后和皇上都怪罪下来,那将军可就要冒着被族诛的危险了。” 
  窦婴被高遂的这番话所打动,不由得出了一身冷汗,他连忙拜谢高遂说:“多亏先生赐教,我这才如大梦初醒,自己险些害了自己。”第二天,他就赶到了京城里,给皇太后和景帝朝请如故。 
  经过这几件事,窦太后觉得窦婴是窦家的一个人才,一心想让他能当上丞相。这时恰巧赶上桃侯刘舍被罢免了丞相,窦太后就多次在他儿子景帝的耳边提到魏其侯窦婴,让景帝考虑考虑。但汉景帝对他母亲说:“太后怎么能因为大臣们都结交魏其侯,就让他当丞相呢?”窦太后不解地问:“为什么呢?”汉景帝说:“魏其侯窦婴沾沾自喜,行为轻率,没有做丞相的那种持重劲。”窦太后也觉得景帝说得有道理,就没有再坚持。汉景帝就让卫绾做了丞相。 
  窦婴在大将军任上时,曾经红极一时,权势倾人,有许多官员也与他结交。田汀闶瞧渲械囊晃弧!�
  田汀蔷暗弁趸屎蟮耐傅埽さ眯”亲有⊙郏桓本鞯难印N浩浜铖加す笪蠼保锿‘只是一个小郎官。田汀恍南胪吓溃笔瘪加な邱继蟮那字蹲樱质蔷暗鄣闹爻迹蕴锿‘就一心讨好窦婴,以图有个进身之阶。当时的田汀苁钦一嵩隈加っ媲八藕颍加ぜ液孟裼侄嗔艘桓雠停惶锿‘每天给窦婴请安、奉食、伺寝,就好像窦婴又多了一个儿子。别人都觉得田汀腿滤模商锿‘自己总是觉得做的还不够。   
  魏其侯窦婴(2)   
  等到汉景帝立王夫人为皇后之后,矮个子的田汀倬醭じ吡税虢兀找娴玫骄暗鄣某枋埽旨由纤憬阃趸屎蟮拇敌辏壕暗劬透怂桓鎏写蠓虻母吖佟!�
  魏其侯的命运却越来越糟,他在任用儒生问题上又得罪了窦太皇太后,因而被免去了官职,只保留了一个侯位。窦婴看到自己失势之后,就连在他家白吃饭的食客们见了他也只是稍稍欠欠身子,腰板好像比以前硬了不少。这些势利小人的怠慢,使得窦婴很是生气。可就有一个人对魏其侯一如既往,他就是灌夫。魏其侯窦婴也深感世态炎凉,郁郁不得志,对灌夫却是单独地厚待。 
  灌夫是行伍出身,他和他的父亲灌孟一同参加了平定吴楚七国之乱的战争,当时归颖阴侯灌何指挥。灌孟当时已经年过半百,体力不支,灌夫就领了一千多人和他一同到军中效力。灌孟因为颖阴侯不顾他的年龄强请他来,所以心中总是闷闷不乐,就把攻打叛军当做一种解脱,他不要命地进攻,终于死在乱军之中。灌孟以死来作为解脱,同时也是对灌何的抗议。 
  灌夫失去父亲,心中悲痛至极。按汉代法律,父子同在军中的,只要有一方死了,另一方可以护送死者回乡归葬。送灌孟遗体的马车已经准备就绪,而灌夫却死活不肯随着送葬回去。他咬牙切齿地说:“我一定要给我父亲报仇雪恨。”别人也没法劝他。 
  第二天,灌夫披甲持戟,花重金在军中又招募了愿意跟随他的几十个壮士,一同去找叛军拼命。刚走出汉军驻守的大营门口,许多人就吓得缩回去了。只剩下两位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