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网络杂集电子书 > 033、[商战风云] 工业霸主 作者:齐橙(起点vip2013-01-01完结) >

第251章

033、[商战风云] 工业霸主 作者:齐橙(起点vip2013-01-01完结)-第25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齐月道:“许同志,你不用说了,我明白你的意思了。你们说吧,祖国需要我们怎么做?”

    许彦民一指葛志峰,说道:“对于这个问题,葛司长已经有一个方案,请他给你们说说吧。”

    葛志峰说道:“残月同志,目前,你们的身份仍然是我国公民,这样一来,你们在缅北的活动,就会严重影响到两国的关系。我们考虑,你们可以申请脱离中国国籍,加入缅甸国籍,这样,你们的活动就属于缅甸的内政,没有人可以说什么。”

    “那么,作为缅甸的内政,中国政府还能够干预吗?”齐月问道。

    葛志峰道:“我们国家是一个非常尊重人道主义的国家,如果在中缅边境上出现了与人道主义相关的事情,例如,缅甸政府军对当地的少数民族,尤其是华人、华裔有什么不轨的行动,我国政府是不可能袖手旁观的。这与支持本国公民在海外建立武装政权是完全不同的两种性质。”

    齐月露出了一缕笑容,她开始明白国家布的局了。否认知青们与国家的关联,恰恰使国家能够更好地帮助知青们,这进退之间的韬略,体现出了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大国的智慧。东洋、西洋的小鬼子们要和中国人玩阴谋,真是差着辈份呢。

    “可是,我们一旦成为缅甸国民,是否还有机会回国吗?”齐月抛出了另一个问题。

    葛志峰道:“完全可以,你们可以作为海外华人,无论是回国探亲还是回国投资经商,都能够享受到相应的待遇。此外,未来在需要的时候,你们也可以申请恢复中国国籍,国家会在这方面给你们提供便利的。”

    “可是,我们中间的一些同志,在国内曾经有过各种各样的事情,有一些甚至可能是触犯了法律的。我们如果以海外华人的身份返回国内,国家会不会算这笔旧账。”坐在齐月身旁的副主席宋启源问道。他这个问题是替齐月和兰武峰问的,这两个人离开中国的原因,都是为了避祸,真的返回国内,那些陈年旧账会不会再翻出来呢?

    许彦民插话道:“关于这个问题,我无法给你一个确定的回答,毕竟这是公安和司法部门考虑的事情。不过,正如你们残月主席知道的情况,我的工作与国家的强力部门有一些关系,我想,如果不是杀人放火这样的恶劣问题,我们会协助你们与有关部门协调,把一些事情淡化处理的。你们为国家立下了功劳,即使是将功折罪,有些事也不必追究了,是不是?”

    齐月欣喜地回头看了看兰武峰,她看到兰武峰那假装冷酷的脸上也透出了一丝笑意。

    “还有一个问题,目前我们的考虑,都是从我们的角度来想的。缅甸方面能够接受这种方式吗?”齐月问道。

    葛志峰道:“可以的,我们在此前与缅甸方面已经进行过充分的协商,他们同意你们加入缅甸国籍。缅甸方面承诺,在你们加入缅甸国籍后,延安邦可以继续作为高度自治的邦存在,缅甸政府只派少量的观察员进驻延安邦监督某些方面的工作。此外,在你们获得缅甸国籍之后,你们将可以在缅甸境内自由活动,享受与其他缅甸国民同等的政治权力。”

    “也就是说,我们的斗争将有更大的余地了。”齐月问道。

    葛志峰道:“正是如此。事实上,缅甸政府也是迫于无奈,他们无法用武力征服延安邦,但又需要维护国家的完整,所以只能接受这样的条件。这个条件,对于你们来说,应当是非常有利的。”

    齐月道:“好吧,我个人可以接受组织上的这个安排。至于我的战友们,我还需要和他们再商量商量,如果有思想不通的,恐怕还只能维持现状。”

    葛志峰道:“这个问题倒不大,其中一部分同志继续以侨民的身份滞留,也是可以的,只要自治邦的首脑是缅甸公民,对于缅甸政府来说,就是一个非常大的成功了。”

    “那么,我们在完成了身份的转换之后,是不是就可以申请回国探亲了?”齐月问道。

    “可以,届时缅甸的中国使馆将会为你们办理有关的手续。”葛志峰承诺道。

    话谈到这一步,主要的问题也就解决了。齐月向葛志峰介绍了有关延安邦的一些具体情况,双方又探讨了一些未来保持协作的细节问题之后,葛志峰一行起身告辞了。

    在送几名中国官员下楼的时候,齐月似乎是不经意地走到许彦民的身边,问道:“许同志,有件事我可以问你一句吗?”

    许彦民道:“姑娘,有问题你就问吧。”

    齐月道:“45号楼的李、陈、齐、唐四位部长,现在身体都好吗?”

    许彦民一怔,齐月这句话,显示出她不但知道四大部长,而且与四大部长还有一定的关系,难道她竟然是部里派出来的人?或者,她会是这四大部长的亲属吗?

    想到此,许彦民忍不住扭头看着齐月的眼睛,齐月平静地与许彦民四目对视,脸上是一片漠然的表情。许彦民知道,这是齐月在刻意隐藏内心的真实想法。既然如此,他也不便去戳穿,他想了想,回答道:“你问的四位部长,现在身体都很好。李、唐两位部长还在工作岗位上,陈、齐两位部长已经退休了,齐部长现在成天忙着带小孙子,忙得很呢。”

    “小孙子”齐月失声说道,“你是说,齐成有孩子了?”

    “你认识齐成?”许彦民实实在在地吃惊了,他开始意识到,眼前这位姑娘,与45号院应当是有着很深的渊源的,至于这种渊源是什么,他就不太清楚了。他是属于常年在外工作的人,对于部机关里的事情了解不多。

    “不,我不认识。”齐月摇着头说,但她脸上流露出来的神色泄露了一切,那是一种带着温馨、喜悦之情的神色,只有在谈论到自己的亲人时,才有可能露出这样的神色。

    “姑娘,你有什么话需要我带给哪位部长的吗?”许彦民问道。

    齐月摇摇头:“不用了,许同志,谢谢你。”

    葛志峰等人坐着索温的吉普车离开了延安邦,看着车辆远去,齐月扭头对身边的兰武峰问道:“峰子,你听到了吗?”

    兰武峰点点头道:“我听到了,你说的45号院,是一个什么单位呢?”

    齐月笑着摇头道:“峰子,这可是国家机密,不能告诉你的。”

    兰武峰又问道:“那么,你父亲是45号院里的部长?齐成是你哥?”

    齐月脸上绽放出幸福的笑容,她没有回答兰武峰的第一个问题,而是欢喜地说道:“没错,齐成是我哥,我哥有孩子了,我当姑姑了峰子,我们一起回国去吧”

    宋启源站在一旁,提醒道:“小月,我倒觉得,咱们可以开始着手安排回国探亲的事情,但不要马上启程,还有一些事情需要准备一下。”

    “什么事情?”齐月问道。

    宋启源道:“咱们不能空着手回去,咱们得给祖国带去一份重重的礼物。”

276 废物利用

    276 废物利用

    “还是技不如人啊。”

    马杰从车床上取下一个刚刚车好的零件,测量一番之后,发出了一声无奈的感叹。

    “马工,精度还是达不到吗?”技工杨文勇站在马杰身边,懊恼地问道。

    “仍然没有达到它的原始技术标准。”马杰说道,他看到杨文勇那失望的表情,又连忙安慰道:“不过,这已经非常不错了,比国产车床的精度已经强很多了。”

    “可是这不是国产车床啊。”杨文勇道,“我只更换了两根轴而已,而且两根轴都和原装的轴是完全一致的,可是精度为什么就达不到呢?”

    马杰拍拍杨文勇的肩膀,说道:“文勇,这就是技术水平的差距啊。别说我们还更换了国产轴,就是原装机床,我们自己拆开再装回去,精度都会下降一个等级。”

    “这是什么原因呢?”杨文勇的执拗劲头又起来了,非要马杰说个明白不可。

    他们此时正在机床公司的维修车间里,车间里摆满了刚从德国运回来的废旧机床。一群工人正在对这些破烂货进行分门别类的甄别,一部分机床是可以通过更换配件来进行修复的,另外一部分机床则只能进行拆解,把其中还能用的零件拆下来,作为其他机床的备件。

    杨文勇负责的是一台旧车床的修复工作,这台旧车床乍看起来锈迹斑斑,但经过检查之后,发现其损坏的程度并不严重。它的电气部分出现了一个短路,烧坏了一块控制电路板,机械部分则是有两根轴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磨损。

    电气部分的故障难度不大,卫景文的电子研究所就是专门修复这种故障的,一位电子工程师过来换了几个元件,电路板就修好了。损坏的两根轴是一个麻烦事,这部分的修复就是由杨文勇来完成的。

    经过几年的磨砺,杨文勇如今已经是机床公司里排得上号的技师了,车铣刨磨都拿得起放得下,现在他主攻的方向是机床的装配。林振华说过,机床公司不能永远只生产机床附件,迟早是要向机床整机方面发展的。

    接到任务后,杨文勇把这台车床大卸八块,把两根损坏的轴拆了下来,然后请技术科帮忙出图,杨文勇亲自加工出了两根新轴。德国机床上的轴精度要求很高,但机床公司现在的设备条件也是非常不错的,有着几十台国外进口的高精度机床。杨文勇加工出来的轴,与原来的轴几乎不差毫厘。

    随后,杨文勇又花了几天的时间,把机床上所有锈蚀的地方都进行了除锈处理,有些锈蚀严重的部件,也用国产件进行了替换。全部工作完成后,杨文勇按着机床原来的样子,重新装配起来,并且兴致勃勃地用它加工了一个精度要求很高的零件。

    可是,质量的差异就这样出现了,杨文勇自以为自己的修复工作是无懈可击的,但马杰测量了他加工出来的零件之后,非常遗憾地告诉他:修复后的机床,加工精度与这台车床的原始水平相比,相差了一个级别。

    “怎么会这样呢?”杨文勇郁闷了。

    马杰拍拍杨文勇的肩膀,说道:“文勇,不服不行,德国设备的精密,在全球都是排名第一的,这与他们的加工水平以及工人的素质都是息息相关的。咱们国家毕竟没有这样的工业传统,这就叫技不如人啊。”

    “我不信。”杨文勇摇着头道,“马工,你不是说过吗,德国工厂里也有年轻工人,岁数和我也差不多大,为什么他们能装配出来的精度,我就装配不出来呢?”

    “这个……”马杰实在不知道怎么向杨文勇解释好。

    “文勇,我给你打个比方吧。”老钳工贺世华走过来,对杨文勇说道:“你看,车刀装在丝杠上,丝杠装在轴承上,轴承固定工作台上。如果工作台在安装的时候有一个丝的偏差,轴承在工作台上偏了一个丝,丝杠装的时候再偏一个丝,这样积累下来,就是一个很大的偏差了。一个丝的偏差,在装配的时候是允许的,但一个丝一个丝地累积起来,精度就达不到人家的标准了。”

    “那么,德国人是怎么装配的呢?”杨文勇问道。

    贺世华道:“他们装配的时候,也是一样。但他们了解整个机床的结构,知道怎么样调整偏差。如果工作台有偏,那么他们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