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哲学宗教电子书 > 21世纪基督徒装备100课 >

第86章

21世纪基督徒装备100课-第86章

小说: 21世纪基督徒装备100课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既然是人急切需要福音,没有这福音便没有指望,谁负起这重任去传讲呢?耶稣复活后对门徒说:“你们往普天下去,传福音给万民听。”(可十六15)又说:“并且人要奉他的名传悔改赦罪的道,从耶路撒冷起直传到万邦。你们就是这些事的见证。”(路二十四47、48)“你们”不单指当时的门徒,更是指所有跟从主的人。“你们”是表示一个整体,这个团体是一班经历主救赎的人,是见证主恩典的人,这团体便是教会。

    因此,耶稣升天前颁下的大使命,就是普世万民得闻福音的宣教责任,已交在教会这团体手中,也是交在每一个信徒的手中。

    旧约的以色列人得着了神的恩典,可惜他们多次失职,失见证,以致外邦人不单不认识神,反而亵渎神,这是何等羞耻的历史事实。初期教会有些律法主义的人,也企图把神的救赎收藏自享,制造很多行为上的条件,来拦阻人白白接纳救恩。神兴起了保罗,为这事与他们极力争辩,把神救赎的奥秘及计划向人显明,他解释说:“……我深知基督的奥秘……这奥秘就是外邦人在基督耶稣里,藉着福音,得以同为后嗣、同为一体、同蒙应许,我作了这福音的执事……”(弗三4…7)

    他跟着更清楚地说,不是只他一人作传福音的执事(工人),他乃是要“又使众人都明白,这历代以来隐藏在创造万物之神里的奥秘是如何安排的。为要藉着教会,使天上执政的、掌权的,现在得知神百般的智慧。这是照神从万世以前,在我们主基督耶稣里所定的旨意(或作所定成的旨意)。”(弗三9…11)

    神既然早已定意要救万民,完成他天国的大计划,而教会又是被拣选负起这神圣任务的团体,我们的责任何等重大啊!若我们自私、失职、不传、不肯付代价、不肯服从、不肯装备,神要向谁追讨他们丧命的罪呢,岂不是向教会吗?岂不是我们这些蒙了恩又忘恩的人吗?

    三、教会应该如何扮演这角色

    (一)教会应该有一个顺服的态度

    主人喜欢顺服的仆人。大使命是吩咐、是命令,教会无论在什么景况,都应该顺服主的命令,履行普世福音的大业,因为这是她存在的主要原因。

    (二)教会应该集合起来作见证

    旧约以色列人见证神的方法,是以圣殿的敬拜吸引人到神的面前,这是“来”的方法,是吸入法。教会是由多人合起来见证神的团体,这种集体的见证,是向世界的宣告,吸引他们来观察、聆听、思想,以至接受。

    教会信徒聚在一起有两个目的,每一个目的是向上的,包括向神的敬拜,对神的事奉,把荣耀、尊贵、权能、赞美归给神。这些行动虽然是向神,但却产生了见证的作用。未信的人从我们的敬拜中认识神的神性及救恩,因而相信,成为我们一分子,扩大了敬拜神、事奉神的质量。

    教会信徒聚集在一起,另有一个目的是向内的,就是信徒彼此相爱、彼此服侍、彼此建立,这也产生了见证的吸力。有很多人信主,是因为在我们中间感受到教会中的爱及温暖;他们到教会,从讲坛到主日学认识真理,知道人生的路向,生命被建立,决心洗礼,加入教会,成为一员,彼此过肢体的生活。

    (三)教会应该分散出去做见证

    旧约以色列人见证神,有另一个方法,就是在各处建立会堂,深入各民族中见证神,这是“去”的方法,是外传法,应教会不能仅停留在集体的见证。很多人不会到教会,也不肯来,很多人在地理上相隔很远,有些人与我们的文化相差很远,因此,主吩咐我们“往普天下去,向万民传福音”,这个“去”字表示分散到万民中。

    《使徒行传》第一章八节把分散的方法及层次向我们表明:“在耶路撒冷、犹太全地,并撒马利亚,直到地极作我的见证。”耶路撒冷及犹太全地,表示同文化的人,撒马利亚表示与我们文化相近的人,而地极表示文化与我们完全不同的人。这些人都需要福音,我们应该想到他们,到他们中间分享神救赎的计划。

    因此,教会的目的不单是集体的见证,也是为主分散出去的见证。

    差会的角色:差传的架构

    福音若要传到万民地极,必须透过两个架构来完成。当安提阿的信徒要向普世传福音时,他们先建立了一个差传基地——安提阿教会,一个负起在本地或近处见证的架构,继而从这基地产生一个行动的架构——差会,负起跨越地域文化的使命。这队人始自保罗、巴拿巴两人(参徒十三1…3),后来继续从各教会征召宣教人力,如提摩太及路加等加入。他们每到一地便设立地方教会,是另一个差传基地,也同时成为他们差传行动的支援。到了《使徒行传》第二十章一至六节保罗的第三次行程,这布道团已在各处建立了不少教会,这些教会也差派人加入布道团,不断倍增了宣教的实力。这两个架构循环不息,互助互倚,成为完成大使命的两股力量。

    “乱定之后,保罗请门徒来,勤勉他们,就辞别起行,往马其顿去。走遍了那一带地方,用许多话劝勉门徒,然后来到希腊,在那里住了三个月,将要坐船往叙利亚去,犹太人设计要害他,他就定意从马其顿回去。同他到亚细亚去的,有庇哩亚人毕罗斯的儿子所巴特,帖撒罗尼迦人亚里远古和西公都,还有特庇人该犹,并提摩太,又有亚细亚人推基古和特罗非摩。这些人先走,在特罗亚等候我们。过了除酵的日子,我们从腓立比开船,五天到了特罗亚,和他们相会,在那里住了七天。”

    一、宣教的动静架构

    《使徒行传》第二十章到六节记载了不同的地名人名。

    (一)第一类是地名,代表静的架构

    当中提到的七到八个省名及城名,包括了马其顿、亚细亚、希腊、叙利亚、特罗亚和庇哩亚等,这些地方均设立了教会。例如马其顿有三家出名的教会,设立在腓立比城、帖撒罗尼迦城和庇哩亚城;希腊也有两家出名的教会——雅典和哥林多教会;在亚细亚省亦有以弗所教会等。这些地方教会可称为静的架构,因为他们的信徒不能像保罗一样流动传福音,他们有家庭的责任、职业的限制,他们是一个在本地见证的团体。但这亦不是说他们静而不动,乃是指他们因受各方限制而留在一个地方事奉主,在本地传福音,也支援外地的工作。

    (二)第二类是人名,代表动的团体

    地方教会既受限制不能动,便需要动的人到处去传福音,建立教会。经文中提到的宣教士包括保罗(安提阿教会)、所巴特(庇哩亚教会)、亚里达古和西公都(帖撒罗尼迦教会)、该犹(特庇教会)、提摩太(路司得教会)、推基古和特罗非摩(以弗所教会),还有作者路加(可能是以弗所教会)

    二、动静架构的合作

    这两个团体如何彼此合作互相帮助?保罗写信给腓立比教会说:“因为从头一天直到如今,你们是同心合意地兴旺福音。”(腓一5)原文中“你们”两字,应译作“你与我”,是指地方教会和差传团体,双方搭配成为整体,同心合意兴旺福音。保罗常去探望腓立比教会,建立他们,写信勉励他们,将海外的异象与他们分享。而腓立比教会用金钱及祷告支持保罗的差传团体,并接待路过的宣教士和继续供应人力。

    三、被忽略的架构

    华人教会一向很看重建立地方性的教会,但却不看重建立一个强健的差会。华人教会需要看到这个急切需要,华人教会应在各地建立中国差会,就如从前西方教会建立差会,来到我们当中传福音一样。神的心意是要万人得救,因此他在我们当中要拣选人成为流动的一群,像保罗一样将福音带给远方的民族。既然神已为华人教会预备了人力、物力,又显明异象,那么现在最需要的就是建立及加强华人差会,计划自己培训宣教士加入差传团体的阵容,成为一道强而有力的洪流,为主工作!

    教会历史给我们一个教训,基督教宣教差传远比天主教慢,其中一个原因就是迟迟没有设立差会。历史学家拉图雷特(K。S。Latourette)曾说:“基督教在宣教事工上比天主教迟缓的原因,是基督教缺少了宣教的媒介和架构。天主教早在一千年前已经派修道院的修道士,到不同的地方传福音。而基督教虽然想接触未信的世界,却苦无工具。”没有差会,就是没有工具。基督教后来才发现差会的重要性,因此开始组织差会。就如贵欧利(Gregory)请奥古斯丁(Augustine)组织差会,将福音传到英国(UnitedKingdom),建立了英国教会;当英国人预备到中国传福音时,他们在英国亦组成了伦敦差会,罗伯特·马礼逊(RobertMorrison)、戴德生(HudsonTaylor)等就是这样被差到中国传福音的。

    在二十一世纪,普世传福音的工作应由谁来承担?是否单靠西方的宣教士?拉尔夫·温特博士(Dr。RalphWinter)说:“将有很多新兴的国家起来参与普世福音工作,这是九十年代的差传路向。现在印度至少有五十家差传机构,非洲也有一家差会差派了五百个宣教士出去。”温特博士相信,第三世界的宣教士人数将会超过西方宣教士。

    华人教会应思想,在未来数年,会有多少华人出来参与普世差传大业?他们如何被差派出去?

    四、两种架构互助配搭合作

    (一)拒绝作独行侠

    有一类宣教士可称为“独行侠”宣教士,他们有很崇高独特的理想,也有很专一的心志,他们不想被差会或教会辖制,也不想向人筹募经费,更不想在一个大组织里向上级呈报。在他看来,属灵人只讲异象与信心,只要清楚是主的带领,便应毅然前往,不必考虑征求太多人的意思,为了福音他们甘心摆上一切为主受苦。独行侠宣教士的心志是可嘉的,但在人际关系上却常带来问题,而且事工的方向容易动摇,故容易导致受伤或两败俱伤。

    有些教会则是独行侠的教会,她一切宣教工作,都要自己管理及控制,因此教会也成了差会,不鼓励信徒参与教会外的宣教组织。这种情形多发生在较大的教会,他们甚至有能力请一位宣教牧者,也能自己全力支持及差派宣教士,不过这些独行侠教会需要面对不少问题,例如堂会与工场的需要不断产生紧张的拉力,毕竟一家教会的人力及资源有限,难以兼顾教会及宣教工场两方面的需要与问题,如一个工场尚可应付得来,但发展多个工场就分身乏术了。

    差会的成立与行事也会出现独行侠。日本有一百二十家差会,其中超过六十家差会的宣教士少于十位,更有三分之一是少于两位(注)。这样的差会浪费及重复了很多人力资源,不是好管家。华人差会也有很多独行侠的组织,实在需要重估存在的价值及合并的可能性。

    有些差会独断独行,不把教会看在眼里,没有好好交代宣教工场的发展及宣教士的情形,以公司老板的方式管理宣教士,而忽略了牧养带领,又拦阻教会对宣教士进一步的的支援。差会应接受教会的看管,应向教会负责,应有清楚的教会观,差会服侍的对象不单是工场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