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哲学宗教电子书 > 舍利弗传 >

第3章

舍利弗传-第3章

小说: 舍利弗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自《自說經》(Udana; IV。4),經文又說: 

  目犍連尊者看到這事後,就走向舍利弗尊者,並問他是否安好。他問道:「兄弟,你還好嗎?身體情況如何?有洠в杏X得那裡不舒服?」 

  舍利弗尊者說:「目犍連兄弟!我很好,也還健康,只是頭部有點不舒服。」 

  隨後目犍連尊者馬上稱歎道:「舍利弗兄弟,真是奇妙!不可思議呀!舍利弗兄弟!你的心力真強,威力真大,舍利弗尊者!因為剛才有個惡鬼在你頭上猛力打一下,那是很用力的一下,足以打倒七尺或七尺半高的大象,也可以把山劈成兩半,而你卻淡淡地說:『目犍連兄弟!我很好,也還健康,只是頭部有點不舒服。』」 

  舍利弗尊者回答:「目犍連兄弟!真是奇妙!不可思議呀!目犍連兄弟!你的心力真強!威力真大,你能看見每一個惡鬼,而我最多只能看到小鬼罷了!」 

◎修習空性住,證九種禪定 

  《不斷經》(Anupada Sutta 中部三'1')內有一段世尊說明舍利弗證果的情況。在此經中世尊宣稱舍利弗尊者已精通九種禪定,即四色界定及四無色界定和滅受想定'2',在《舍利弗相應經》(Sariputta Samyutta)(1)中,尊者與阿難說話時,補充說明他自己在每種定境中都洠в小肝摇沟南敕ǎ骸

  我洠в小肝艺M入禪定,我已入禪定,我正從禪定中出來」的念頭。 

  在另一個場合,他向阿難描述自己入定的情況,他說自己到達完全洠в懈惺艿降亍⑺⒒稹L四大元素的境界,同樣地,也洠в懈惺艿接兴臒o色定,只是他還是有一種:「涅槃是『有』的滅盡」(2)的念頭。 

  會證得這種超越的禪定,可能是由舍利弗尊者修習「空性住」(Sunnata…vihara)的緣故。 

  《中部》一五一經的《乞食清淨經》(Pindapata…Parisuddhi…Sutta; Majjh。151'3')中提到,有一次佛陀說到舍利弗尊者流露出安詳自在的神色,並問這安詳是由何種心境所發出來的(3)。舍利弗尊者回答說:「我經常修習空性住。」佛陀說:「這正是大丈夫應該常修習的法門。」接著詳細說明這種觀法。 

  《自說經》記載,世尊三次見舍利弗尊者在寺外打坐入定,就以偈頌讚歎他堅定和平靜的心。 

  我們可以想像舍利弗尊者坐在有如《天臂經.蘊相應》第二(Devadaha Sutta; Khandha Samyutta; no。2;'4' )所說的涼亭下禪修的樣子: 

  有一次,世尊住在釋迦國的天臂村中,該村是釋迦族市集的小鎮……。當時舍利弗尊者坐在離世尊不遠的耶拉迦拉(Elagala)樹叢下'5'。 

  此段經文又告訴我們: 

  在天臂村耶拉迦拉樹叢下有一座涼亭,耶拉迦拉樹生長在有水流過的地方,人們造了一座用柱子橕起的涼亭,上面是樹叢形成的亭頂,亭下放有磚塊所堆砌成的座位,座位上鋪有砂子,此處白天十分清涼,並有涼風從水面吹來。 

  佛陀很可能就是看見舍利弗在類似這種簡陋的茅篷中深深地入定,所以就讚美他弟子的平靜與超越。 

◎證四無礙解 

  有關他在無礙解智(patisambhida…nana)方面的成就,舍利弗尊者在《增支部》四集一七二經'6'說道: 

  朋友!大約在我受戒半個月後,我就證得四無礙解:義無礙解、法無礙解、詞無礙解、辯無礙解'7'。我以許多方法詳細解說這些,也說明、教導別人,並使人們認知,建立正確觀念,也解釋、釐清它們。如果有人還有任何疑問或不清楚的地方,可以來問我,我會詳細解說,現在世尊已深知我們的成就。 

  從這些資料,很明顯地舍利弗尊者是已成就所有境界,達到最高智慧的人,再洠в斜确鹜铀f的話更能貼切地形容他: 

  假如有一個人已經精通並圓滿於高貴的戒、定、慧以及解脫,人們可以肯定地說,那個人就是舍利弗。 

  假如有一個人,他是世尊真正的弟子,因世尊的教誨而生,因法而生,由法所成,傳承佛法,而非承傳世俗利益,人們可以肯定地說,那個人就是舍利弗。 

  在我入滅後,諸位比丘,舍利弗將如我在世所做的一般,正確地轉無上法輪。 

    ——《不斷經》'8' 

〔轉法輪者〕 

◎《象跡喻大經》 

  舍利弗所說的佛法以及後人認為是他所著的經論,形成他思想教化的整體,而他所說的範圍和多元性,可以媲美佛陀所說的法。舍利弗善於哂锚毺氐姆椒ǎM織佛法豐富的材料,並深入湷龅亟榻B給人們,啟發人們的智慧,並激勵人們努力修行。 

  這點我們可以從《中部.正見經》第九(Majjh。 Nikaya; the Samma…ditthi Sutta; no。9),和《象跡喻大經》第廿八兩部經 '9' 中得到證明。 

  《象跡喻大經》(4)是方法論的經典之作。它首先揭示四拢B含攝所有善法,再舉出苦拢B來自五取蘊,接著詳細觀察五取蘊中的色蘊。色蘊包含地、水、火、風四大元素,每一元素又可分為內四大和外四大;接著詳細說明身體的器官和功能屬於內在四大元素,而不論內四大或外四大既不屬於「我的」,也不能構成「我」,這種觀察引導我們厭離並超越對四大元素的執著。 

  經文又說明力量強大的外四大在遇到自然災害時的無常性,強眨韶澯a生的渺小肉體,永遠不能當作「我」或「我的」,也不能以「我是……」來思維它。 

  當一位比丘具有如此堅定而深刻的觀念時,即使遇見別人以暴力、罵詈、惡意相向,也能冷靜地分析情勢,主控全局,他知道自己內部所生起的苦感,是由耳樱a生的,這不過是一種有為法的現象,而他也知道所有形成這種情勢的條件,都是無常的,由此他同樣可以洞察樱⑹堋⑾搿⑿小⒆R是無常的。我們可以看到經文以有系統的方式介紹心理部分的四蘊(受、想、行、識)和剛才提及的「樱埂!

  此經又說: 

  因為此心就以四大元素作為執著的對象,而變得情緒高昂、愉侻、堅定和有意志力,即使他受毆打而受傷,他會想:「色身本來就是易受傷害的。」因此,他想起世尊所說的鋸子的比喻,決心遵行佛陀所說的:「無論發生什麼事,都要耐心地承受所有痛苦。」 

  經文接著說道: 

  如果比丘憶念佛、法、僧,還是無法把持心的平靜,他就會被急迫感所擾亂,並且會因為儘管憶念三寶,仍然不能保持平靜心而感到羞愧。反之,假如他能保持平靜心,就會經驗到快樂的滋味。 

  經文說: 

  這比丘甚至會成就更高的境界。  

  此經以同樣的方式探討了四大元素,結論首先將色身和其組成部分,以房屋由不同的材料組成作譬喻,其後是解說六識生起的因緣。經文說五根(眼、耳、鼻、舌、身)和五塵(色、聲、香、味、樱┦俏遄R生起的基本條件,引申而介紹顯而易見的色身及組成色身的五取蘊,再以五取蘊結束討論。因為五取蘊已經說明,而意識又因五取蘊而起,那麼就能了解它們之間的結合關係及互相緣起的因素。於此,舍利弗引述世尊的話: 

  見緣生者,彼即見法;又見法者,彼即見緣生。 

  由於五取蘊起貪欲、愛染和執著,所以是痛苦的根源(苦集)。去除貪欲、愛染和執著即是去除痛苦(苦滅)。經文說了解此點的比丘:「甚至會成就更高的境界」。舍利弗尊者這次開示是以四拢B圓滿結束,這開示有如一部華麗的樂章,以莊嚴盛大的旋律結束。 

◎《正見經》 

  另一部舍利弗所講的經典是《正見經》(5)。這是教法裡的經典之作,它也提供了進一步研究的架構,因此,這部經有大量的裕п尅T'釋說:「在五部尼柯耶(Nikaya)所蒐集的經典,洠в幸徊拷浵瘛墩娊洝芬粯樱谶@部經中討論了三十二次的四拢B和三十二次的阿羅漢境界。 

  本經也對緣起作了首度的解說,雖然有些變化,但非常有啟發性。緣起的每一因素及其他的章節,都用來闡明四拢B的正見,因此,使人們對四拢B有更深、更廣的認識。經過許多世紀直到今日,這部經仍然廣泛地被作為教材使用。」 


◎《平等心經》 

  另一部舍利弗尊者所講的經是《平等心經》(Samacitta Sutta(6))這是講給「等心天」聽的。此經的重點在討論初果(入流者)、二果(一還果)及三果(不還果)的拢隆K哪康氖且吻逅麄冚嗈掁D生的問睿崔D生欲界、色界或無色界,是依據他們修行的方式,以及仍然殘留的執著而定。這部經非常簡短,但對依傳統習慣群聚聽法的眾多天神而言,卻具有非凡的衝擊力,據說聽完這部經後,有許多天神證得阿羅漢,更有無數天神證得入流果。 

  這部經可算是少數對天神界具有長遠影響的經典之一,雖然它的內容簡短且神祕,也洠в姓撛'的解釋,但在後來許多世紀中仍然具有崇高的聲譽。 

  摩哂陀(Mahinda)阿羅漢在他剛到錫蘭的那晚,所說的就是這部經, 而錫蘭著名的編年史——《大史》(Mahavamsa XIV; 34ff),記述那天晚上也有許多天神聽法,並且因而通達佛法。 

  這部經所得到的崇敬,以及因它所產生的強大衝擊力,可歸功於它幫助學佛者釐清他們所期望的轉生處的地位。較高階位的天神有時會認為天道是究竟的,洠氲綍D生欲界,但有時就是會轉生欲界,尊者的開示給予他們一個衡量自己階位的準則,對還洠氲赖乃兹硕裕@部經也指引出有價值、該努力的方向。 

◎《等誦經》、《十上法經》 

  《等誦經》(The Sangiti Sutta)以及《十上法經》(Dasuttara Sutta)是舍利弗尊者所開示的另外兩部經典'10',也是《長部》最後的兩部經。 

  這兩部經都是教義名詞的彙整編輯,它們將大量的名相分成「一」到「十」組,只編到「十」的原因可能是因佛法名詞很少超過「十」這個數字,即使有,也應該是人人知道且容易記住的。《等誦經》是舍利弗尊者在佛陀面前講的,講完後曾得到佛陀的認可。 

  在《等誦經》中教義名辭以數目字分成「一」到「十」,然而在《十上法經》中,每一數字再分成十個子項,用來指示修習的不同重點,例如: 

  一法(一)是很重要的;(二)是要長養的;(三)應該完全了解;(四)必須捨棄;(五)表示墮落;(六)表示進步;(七)難以深入了解;(八)必須使之生起;(九)必須直接體解;(十)必須體證。 

  一法裡最重要的是什麼?覺知善法…… 

  這些經典應當是在佛陀及舍利弗尊者相當晚年時才編輯的,在當時已有大量完整的教義,以及苦心流傳的說法材料,它們都需要加以整理以備使用,而且,有明顯的特色的佛教文集是研習整體佛學時很有用的工具。 

  《等誦經》是在尼乾子(Nigantha Nataputta)逝世時所說的,對於確實的日期,學者們洠в幸恢碌目捶ā?梢源_定的是,此經是在此事件發生時,因為經文談及耆那教教主尼乾子(又號「大雄」Mahavira)死後,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