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五千年事物由来总集--服饰分册-第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中国部分
… Page 2…
棉布的由来
远在南北朝时,南洋已有棉布输入,当时称做“吉贝”。工精料美,物
以稀为贵,能穿用这些棉布的人,当然只限于贵族。
到了宋、元两代,华南和东南地区,如福建、广东、浙江、江西、湖南、
湖北等地都有人种棉,其中广东的琼州(海南岛)是当时著名产棉区。元时,
松江府乌泥泾人黄道婆从琼州带回黎族土人的纺织技术,她教会家乡的人制
造织机和错纱、配色、综线的技术,乌泥泾出产的棉布,成为最受欢迎的名
产。到了明代,这地方成为出产棉布的中心。明朝规定人民有田 5亩到 10
亩的,必须栽种桑、棉、麻各半亩,有田10亩以上,加倍种植。这样,棉花
的种植推广了,纺织的技术也随之不断提高。棉布的产量日益增加,价格自
然随之大大降低,于是棉布成为一般人都能穿用的衣料,而棉布的纺织也逐
渐成为农村妇女的主要副业了。
… Page 3…
苎麻布的由来
根据考古文献记载和出土文物,我国最早采用的纺织材料主要是麻、葛
纤维。陕西西安半坡和华县泉护村新石器时代的陶器上,都有麻布的印痕。
我国古代种植的麻类,有大麻、苎麻、苘麻。苘麻是硬纤维麻,一般不
能用以充衣着材料,多用来制绳索。大麻和苎麻是优良的纺织原料。我国是
大麻和苎麻的原产地。所以国外也把大麻叫做“汉麻”,把苎麻叫做“中国
草”。
1958年在浙江钱山漾新石器时代遗址中,曾经发掘出几块纤维细致、经
纬分明的苎麻布。其纬纱密度大约每厘米 24—31根,经纱大约每厘米 16
—20根。这是我国目前发现最早的麻织品实物,表明在距今4700年前,我
们的祖先已经开始种苎麻,并用它织布缝衣了。
… Page 4…
丝绸的由来
丝绸是用蚕丝或人造丝织成的织品,源于我国。我国是蚕丝的发源地。
新石器时代,我们的祖先已发现利用蚕丝,并逐步发明了养蚕、缫丝和织绸
的技术。商代,我国人民又发现了植物中含有色素,并能够利用植物中的色
素来为丝绸织物染色。当时的王宫内,丝绸应用已相当普遍。春秋战国前后,
我国丝绸已有绸、缎、绫、罗、纱等各种形式的丝织品,还能生产提花织物
和彩锦。西汉时代,丝绸图案与配色已进步到能够织造花、鸟、鱼、虫等复
杂的纹样,并能生产印花绸。14世纪,多彩的织锦更有发展,富丽堂皇的苏
州“宋锦”、南京“云锦”、四川“蜀锦”等,在生产技术上已经相当完美。
… Page 5…
羽绒的由来
我国人民很早就开始利用羽毛,曾用羽翅制作弓箭和火箭的方向翼,使
这些武器的射击更为准确。明代医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有羽毛治
病的记载。在明清时代,山东微山湖和苏、皖交界的洪泽湖的一带渔民,利
用野鸭毛绒填充袜套、鞋帮、鞋垫作为御寒用品。根据历史记载,我国饲养
鹅、鸭等家禽已有2000多年历史。人们把这些零星分散在千家万户弃之为废
的资源,收之为宝。过去我国大多把羽毛作为原料出口,现在已把羽毛加工
为成品,应用在很多地方。仅服饰一类就有用细绒制成中西装、军便装、茄
克衫、滑雪衫、登山服、摩托服、旅游服和猎装,以及勘探、海洋、体育、
摄影等特需的工作服等。此外,利用细毛加工成被子、睡袋、背心、护肩、
护胃、护膝、手套、袜子、帽子;利用翎毛制成枕芯、褥子、床垫、靠垫;
利用瓴毛制成高级羽毛球、羽毛扇;综合利用各种羽毛制作羽毛画、羽毛帚、
羽毛花等。就连下脚料还可制成羽毛粉,作为禽畜的上等饲料。
… Page 6…
古代官服的由来
在我国的古装戏和戏曲片中,常会出现一些大小古代官员身穿各色袍
服,袍服上绣着各种图案。这些图案究竟是些什么东西,有何依据?
原来,古代官服分别颜色。从唐代开始:三品以上紫袍,佩金鱼袋;五
品以上绯(大红)袍,佩银鱼袋;六品以下绿袍,无鱼袋。官吏有职务高而
品级低的仍须按照原品服色。如任宰相而不到三品的,其官衔中必带赐紫金
鱼袋;州的长官刺史,亦不拘品级都穿绯袍。这种服色制度到清代才完全废
除,只在帽顶及补服上分别品级。简言之,清代公服原则上都是蓝色,只在
庆典时可以用绛色;外褂则平时都是红青色,素服平时改用黑色,清末服饰
尤为复杂,依官位不同大小不许滥用。仅就其袍服来说,有蟒袍和补衣服。
蟒袍是官员穿的上面绣有蟒形的长袍。一品至三品是九蟒五爪;四品至六品
是八蟒五爪;七品至九品 (及未入流)为五蟒四爪。补服,是加在蟒袍之外
的外褂,正中用金线绣织鸟兽形:一品仙鹤;二品鸡;三品孔雀。武官为兽
形:一品麒麟;二品狮子;三品豹;四品虎;五品熊;六品七品彪;八品犀
牛;九品是海马。以上是一般。也有例外,如御史和按察使等监察、司法官
员,却一律穿獬豸补服,因为古人认为“獬豸”是一种能辨曲直的神羊之故。
… Page 7…
裤子的由来
裤子是穿在腰部以下的衣服。50000年前,山顶洞人学会用骨针缀皮,
但其目的是想将小块兽皮拼成大一点,以便裹住全身。到原始社会晚期,人
们学会了种麻和织布,出现了按个人身材和不同季节缝制的服装,并且渐渐
有了上衣下裳之分。“裳”就是裙子。上衣下裙的服式,在我国一直沿用到
奴隶社会晚期。那时,无论男女都是穿裙子的。在殷商时期,骑马之风盛行。
人们围着裙子跨上跨下很不方便,只好把裙子的前后各开一个口子。与此同
时,为了不使两腿裸露,就在两条腿上套上两条“绔”。从“绔”的字音和
字义两方面来看,都与今天的“裤”字相似,但它还不完全和今天的裤子相
同。类似裈裆裤的下装出现,大约在西汉时期。不过汉朝的“绲绔”也不完
全与今天的裈裆裤相同。“绲”就是编织的带子,所谓“绲裆裤”,实际上
只是一种专用于遮羞、形似布条的编织物。真正的裈裆裤出现,那已是唐朝
以后的事了。
… Page 8…
统裙的由来
统裙亦称桶裙,是呈桶状的裙子,桶裙源于我国黎族。是黎族妇女的下
装 (傣族等少数民族妇女亦穿桶裙)。过去手工织造,费时费工。1956年,
广东省有关生产部门仿造统裙图案,用机器织出几十种质地结实、造形优美
的裙布,受到黎族妇女的欢迎。自此,统裙被汉族妇女所效仿,但不讲究图
案。
… Page 9…
崩龙族统裙的由来
崩龙族统裙是崩龙族妇女穿着的裙子,分红崩龙、花崩龙和黑崩龙三种。
红崩龙以红白相间的色彩为特征。花崩龙镶有4条白带,白带中间又插5寸
宽的红布相饰,黑崩龙在黑底之上织有几条深红色布带,其间又衬夹几条小
白带。关于崩龙族统裙花色和款式的来历,有这样一个故事:相传,很古的
时候,崩龙族杀牛祭祀。当把牛杀翻后,牛在地上滚动挣扎,牛尾巴染了很
多鲜血。这时,几个姐妹便慌忙上前按牛,牛乱甩尾巴。大姐按牛用力气比
较大,统裙上染了很多牛血;二姐按牛用力小些,统裙上染的血也少些;三
姐是最后去按牛的,牛血已变成紫色,统裙也便染成紫了。事后,姐妹三人
按照统裙上所染牛血的位置和颜色的深浅,织制了新的统裙,便形成了今天
的花色和款式。
… Page 10…
衣裳的由来
现代,人们身上的穿着一般统称为衣裳。衣裳的名称始于战国时期。
最初的衣裳是什么样子呢?清雷鐏《古经服纬》卷上引《五经要义》说:
“太古之时,未有布帛,食兽肉,而衣其皮,先知蔽前,而未知蔽后,此即
谓神农以前也。”最初的衣服应是树叶或兽皮连在一起的服饰。故后人称上
衣作“衣”,下衣作“裳”。到有文字记载的时代,我国的服装样式早已形
成。如殷商时上衣下裳连在一起的“深衣式”服装。到春秋战国时,这种上
衣下裳开始变化,女子的“裳”(裙)已比男子的“裳”长了一些,就是说
这一时期男女还都穿“裙”子。从《诗经·绿衣》一诗中可以知道,2500多
年前古人穿的是绿外衣、黄内衣、黄短裙等服饰。《诗经》中多处提及有“麻”
(衣领)的新式服装,以及“袍”(一种行军者日以当衣,夜以作被的长式
衣服)、“裼”、“裘”等儿童褓衣和皮衣。可见,当时先民们的衣着已十
分可观了。
… Page 11…
背心的由来
背心是一种没有袖子的上衣。可称背子、马甲、坎肩或半臂等。背心源
于汉。汉末刘熙在《释名·释衣服》中称:“ 裆,其一当胸,其一当背
也。” 裆者即背心,这在王先谦的《释名疏证补》中讲得更清楚了:“案
即唐宋时之半背,今俗谓之背心。当背当心,亦两当义也。”徐珂的《清稗
类钞·服饰类》也说:“半臂,汉时名绣裙,即今之坎肩也,又名背心。”
由此可见,至少在2000年前的汉朝背心就面世了。我国历代关于背心的趣闻
逸事是不少的。据《南史》记载,南北朝时,徐州刺史薛安都“著绛衲 裆
衫,驰入贼阵”杀敌。 《实录》对背心也有记述:“隋大业中,内官多服半
涂,即长袖也。唐高祖减其袖谓之半臂,今背子也。江淮之间或曰绰子。士
人竞服,隋始制之也。今俗名搭护,又名背心。”看来唐高祖李渊也是一位
背心的积极倡导者。北宋文学家苏轼也爱穿背心,他因“谤讪朝廷”罪而被
贬谪到海南岛后回常州地区,在归途中就是穿着背心的。这在邵博的 《邵氏
闻见后录》里有记述:“东坡自海外归毗陵,病暑,着小冠,披半臂,坐船
中,夹运河岸千万人随观之。”
清时有一种“军机坎”称之为“巴图鲁坎肩”,巴图鲁是满语中勇士的
意思。这种背心制作讲究,四周镶边,正胸前13颗钮扣,一字排开,因此也
称它为“一字襟”马甲或“十三太保”。只有朝廷要员才有资格穿这种马甲,
视之为殊荣。后来这种马甲逐渐成为一种礼服,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