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第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回到当年,朱基与裴学德会面谈合资的框架,裴学德的立场很简单,接手巨额亏损的企业、带来全世界最好的技术、培养一流的人才都可以,但只要求一点,柯达要控股,要有管理权。但乐凯是民族的骄傲,在卤化银的事业上,不希望外人指手画脚。叶莺让柯达充分了解了这种心情,一边培养双方的关系,一边等待真正合作那一天的来临。
“能等到那一天吗?”人民大会堂这一幕完美回答了疑问,柯达“七计划”完美落幕。
弹指10年,从“朱裴握手”,到“邓杜握手”,从“七计划”到“六计划”,再到“七计划”—中国感光业最后一个民族品牌乐凯与柯达合资,一个跨国公司在东方的完美战略行动被清晰地勾勒出来。
柯达在中国的成功,印证了在过去10年中,跨国公司与中国之间的商业利害关系,最经典的格言:中国是全球增长的广阔边疆,企业家必须在那里建立新的商业帝国,以保持在全球的竞争力,在21世纪的全球竞争中,跨国公司是兴旺发达还是坍塌失败,可能就决定于它们中国战略的质量。
虽然柯达不是在中国最早行动的跨国公司,不是在中国投资最大的跨国公司,不是在中国获利最多的跨国公司,也不是在中国像通用电气那样最受企业界尊崇的跨国公司,但柯达却在进入中国10年间成为了最成功的跨国公司,核心在于,它是跨国公司中惟一依靠中国完成其全球重大战略转折的公司。在中国的战略和行动,成为柯达面对21世纪—将其未来完全置于数码之上—的决定性的步骤,中国成为柯达全球战略的支点。
无疑,推动跨国公司进入中国的那些因素,在柯达的中国战略中都存在,比如低成本的制造中心,有潜力的庞大市场等等,甚至包括在华跨国公司极为高明的本地化策略。
但柯达有其独特之处,它大规模的进入中,含有改造中国国有企业的本质,这深深牵涉到中国原有感光行业的历史,甚至政经的高层,也深深牵动这个民族的心灵、价值观,以及精神。它不但是一个企业形式的变化,更是一个心灵样式的变化。
现在,最引人好奇的问题是:柯达在中国为什么能做到这一点?它跨越了什么难以克服的关口?
vvbasf
们中国战略的质量。
虽然柯达不是在中国最早行动的跨国公司,不是在中国投资最大的跨国公司,不是在中国获利最多的跨国公司,也不是在中国像通用电气那样最受企业界尊崇的跨国公司,但柯达却在进入中国10年间成为了最成功的跨国公司,核心在于,它是跨国公司中惟一依靠中国完成其全球重大战略转折的公司。在中国的战略和行动,成为柯达面对21世纪—将其未来完全置于数码之上—的决定性的步骤,中国成为柯达全球战略的支点。
无疑,推动跨国公司进入中国的那些因素,在柯达的中国战略中都存在,比如低成本的制造中心,有潜力的庞大市场等等,甚至包括在华跨国公司极为高明的本地化策略。
但柯达有其独特之处,它大规模的进入中,含有改造中国国有企业的本质,这深深牵涉到中国原有感光行业的历史,甚至政经的高层,也深深牵动这个民族的心灵、价值观,以及精神。它不但是一个企业形式的变化,更是一个心灵样式的变化。
现在,最引人好奇的问题是:柯达在中国为什么能做到这一点?它跨越了什么难以克服的关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