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中国兵书通览 许保林 著 >

第12章

中国兵书通览 许保林 著-第12章

小说: 中国兵书通览 许保林 著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液,增加了新的品种。
  明清时期兵书种类也是最多的。有百科性的兵学巨著,如茅元仪《武备志》等;有军事地理类专书,如顾祖禹的《读史方舆纪要》等;有专讲训练的兵书,如《纪效新书》、《练兵实纪》等;有阐述火器大量装备军队后的车营方面的兵书,如《车营扣答合编》;有专记冷、热兵器的兵书,如《耕余剩技》、《火龙神器阵法》、《火攻挈要》等;有专门研究阵法的兵书,如《续武经总要》等;有反映海、江、边防的兵书,如《筹海图编》、《洋防说略》、《江南经略》、《明九边考》等;有城市防御方面的兵书,如《救命书》、《防守集成》等,有反映地主武装的乡兵团练类兵书,如《乡约》、《乡兵管见》等;有反映军事后勤的兵书,如《军需则例》等;有将略类兵书,如《将略要论》等;还有军事丛书、类书、辑评体、汇编体等类型的兵书,等等。可以说兵书类型最全的是明清时期的兵书。
  明清兵书与以往兵书相比较,有其显著的特点。
  在质量方面,鱼龙混杂。明清时期确实产生了一批质量较高的兵书,如刘寅的《武经七书直解》、戚继光的《纪效新书》、《练兵实纪》、郑若曾的《筹海图编》、赵本学的《续武经总要》、茅元仪的《武备志》、顾祖禹的《读史方舆纪要》、林福祥的《平海心筹》、魏源的《海国图志》等。但是,内容重复的兵书很多,其中也确有一批价值不大的兵书。一种情况是属于杂抄、汇辑类兵书,只重复别人的东西,没有己见,价值最低,如《兵钤内外书》,乍看名字很新鲜,可实际上〃内书〃系原文照录《孙子》、《鬼谷子》、《素书》、《诸葛心书》、《卫公问对》、《孟德新书》等;〃外书〃则系从其他兵书中辑录的军政、军例、阵图、军器、火攻、水攻、军占等方面的内容。再如《韬钤拾慧录》,纯粹是对《百战奇法》、《金汤借箸十二筹》、《练兵实纪》、《虎钤经》、《圣武记》等书的摘录。另一种情况是,把一部兵书拿过来,稍作增删又变成另一部兵书,如李盘等将韩霖的《守圉全书》增删为《金汤借箸十二筹》,自称惠鹿酒民的人又把它改编成了《洴澼百金方》,明代人将《守圉全书》还删节易名为《慎守要录》,清代人又传抄改名为《慎守篇》,这样一部兵书就变成了五部。
  不可否认,后人的增删也是一种劳动,但毕竟内容重复过多。
  再一种情况是从综合性兵书中把相同的内容抄录下来,起个新名称,变成一部新兵书,如《火龙经》一、二、三集,系从《登坛必究》、《武备志》等兵书辑录的有关火药、火器内容,它虽然起到传播火器技术的作用,但是没有增添任何新的内容。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有的人把一部兵书全部抄录,然后换个新名,变成自己的作品,如明叶梦熊的《决胜纲目》系全文抄的《百战奇法》。
  明清兵书除了杂抄、辑录、增删、剽袭类兵书以外,丛书、类书、辑评体、汇编体兵书居多,也是这一时期兵书内容重复的一个重要原因。
  在思想方面,有反对外族侵略和倡导改革的思想倾向。明清时期,有三个阶段民族矛盾异常尖锐,一是明嘉靖年间明朝与倭寇的矛盾,二是明末明朝与后金的矛盾,三是鸦片战争后中国与外国侵略者的矛盾。这三个时期战争最频繁,产生的兵书也最多。其中许多兵书本身就是为反对外族侵略而作,如《筹海图编》等为抗倭而作;《车营扣答》等为抗击后金侵明而作;《海国图志》、《医时六言》等专为反对外国侵略者而作。《海国图志》的作者魏源说:该书〃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在《筹海篇》经过精心筹画,提出了抵抗外国侵略的总纲领。《医时六言》的作者翁传照本是个弱书生,但他有满腔的爱国热情。1894年日本发动了侵略朝鲜和中国的甲午战争,翁传照恨自己不能赴战场杀敌卫国,便把爱国之心倾注到著书上。他苦战二十天,辑兵家古法230则,自为言1万4千则,撰成《医时六言》,分寄京师和姑苏,供中国官兵抗击外国侵略者参考,期望能有济于时局。这个时期的许多兵书中都贯穿着反侵略的爱国主义思想,如《权制》一书,针对英、俄、法、日等国相继挑畔,对我国实行海陆夹击,提出要加强和团结国内一切力量,一致对外。针对有的国家打着援助的幌子,暗藏侵略中国的野心,提出要自强自立,反对把救国的希望寄托在外国的援助上,认为〃诸国之包藏祸心,吾不自立而徒倚为援,久之皆足以为吾害。〃(《权制·军势述》)还指出,面对敌寇侵略,不抗击便没有出路,〃诸夷已成附骨之势,不去则中国不安。〃(《权制·军势述》)明嘉靖以后和清鸦片战争以后,这两个王朝都进入了没落阶段,因此,朝廷昏庸,军政腐败。许多兵书都对这些腐败现象进行了激烈地抨击,并发出了改革的呼声,提出了一些改革的设想。明王鸣鹤在《登坛必究》中多次抨击时弊,指出〃世久承平,武事废弛,机败于中制,而权轻于外监,事失便宜,动唯掣肘。〃(《选将》)唐顺之对明廷武备废弛、军队散慢深为担忧,为振兴武备,作《武编》。吕坤对明军腐败、有边无防的现状,非常愤慨,作《安民实务》,以振刷边务。清郑曰敬面对国难当头,朝臣误国,军队疲弊,痛心疾首,愤而作《今兵利弊》,痛陈清朝军队十大积弊,提出要兴利除弊,进行改革,如改革选将方法,选拔威望素著之人,韬略素娴之士为将;革新训练内容,〃训之忠义〃,〃练其武艺〃等。清陈澹然在《权制》中还提出要废除过时的乡会殿试,提出了新的考试标准,即博通史鉴、精熟舆图、讲求外政、洞达戎机、通明算术。武试则改试枪炮、技击、水战、火攻及制造枪炮舰船。诸如此类的军事改革方面的内容,其他兵书中也有许多。
  值得注意的是,这一时期反对外族侵略的战争和农民起义战争交织在一起,许多兵书反侵略和反农民起义的思想交织在一起。这两种截然对立的思想不能混淆,应该认真加以区别。
  在内容方面,注重实用,开始研究和介绍外国地理、历史、政治、经济、军事、风俗民情等情况,注意吸收西方先进军事技术和军事思想。
  明清时期,从哲理方面探讨战争和军事问题的兵书相对减少,而大量的是讲具体军事问题的兵书,实用性明显增强。
  比如,训练方面的兵书,具体记述营法、队法、伍法和单兵技术的训练方法,甚至连如何练手足、耳目等都讲得非常详细。武器装备方面的兵书,详细记述冷、热兵器的制造方法、构造性能和训练技巧等。城守方面的兵书内容尤其具体琐碎,从城壕修筑,守城器械、粮油水源到斧钳灰沙、无不详载。这些内容,对于今天来说,未免庞杂繁琐,而且时过境迁,已无多大参考价值。但是,在当时却是战争中必需的而且是非常实用的学问。
  自明嘉靖倭寇入寇中国以来,人们逐渐认识到,要战胜侵略者,必须深入了解侵略者。许多兵书中开始研究并介绍外国尤其是侵略国家的历史和现实情况。明代兵书《筹海图编》就详细考述了自魏正始元年中国遣使日本和日本入贡的情况,日本的历史、地理位置、行政区划、文化风俗、战船兵器、作战特点等。《登坛必究》中设有〃外夷、四夷、夷情、东南海夷、朝鲜、东倭〃等专目,介绍周边国家的情况,到清魏源时,系统提出了为制夷必先弄清世界情况的指导思想,〃欲制外夷者,必先悉夷情始。〃〃不悉敌势,不可以行军;不悉夷情,不可以筹远。〃(《海国图志》)魏源在他的《海国图志》中以主要篇幅详细介绍了世界各国的地理位置、历史沿革、气候物产、交通贸易、民族风俗、文化教育、宗教历法、战舰火器生产技术,等等。其中所记英吉利情况特别详细,共用四卷的篇幅。反映了他为抵抗英国侵略而介绍英国情况的指导思想。
  吸收西方先进的军事技术,是这一时期兵书内容的又一个重要特点。从明代开始,兵书中开始介绍西方的先进军事技术,《筹海图编》、《兵录》、《火龙经三集》等兵书中都有西洋火器的记述,如佛郎机、鸟铳、火炮等。明末安徽宁国人焦勖向德意志人汤若望学习火器制造技术,撰成《火攻挈要》三卷,详细介绍了欧洲关于火器制造的先进技术,内容包括火铳、狼机、火药等的种类、性能、制造工艺、使用方法,以及金属冶炼、机械制造和数理化知识等。还附有各种火器、机械设备和工具图四十余幅。它是明代介绍西方先进军事技术的代表作。魏源通过鸦片战争,比较了敌我双方的优劣,认识到要抵御西方侵略,必向西方学习先进技术,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著名思想。他在《海国图志》中用了十二卷的篇幅介绍西洋技艺,其中有十一卷是介绍船、炮、枪、水雷、望远镜等的制法和用法。之后又出现了一些专门介绍西洋军事技术的书籍,如王韬的《火器略说》(又名《操胜要览》)介绍了洋枪洋炮的制造方法;李善兰的《火器真诀》,引进了弹道学原理,等等。学习西方先进军事技术未能挽救清军在甲午战争和抗击八国联军入侵战争中的失败。
  这时一批有识之士认识到,仅仅学习西方先进军事技术还不够,还必须学习与之相适应的军事学说和练兵方法。于是出现了介绍西方军事学说和中西结合的兵书,如徐建寅的《兵学新书》,介绍了散兵线与纵队相结合的拿破仑战术,提出了步、马、炮诸兵种协同的原则等。
  此外,明清兵书在体裁、编撰方法,以及学术分类等方面也开始冲破传统兵书的模式,呈现出向新的军事典籍形式过渡的趋势。
  三、兵书的彻底衰落
  清末是延续两千余年的封建社会走向灭亡的时期,作为封建时代战争经验和军事理论载体的兵书也随之彻底衰落。
  封建阶级在西方坚船利炮面前碰得头破血流以后,确实表现了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的热情,积极购买、仿造西式火器装备军队。但是,在〃中体西用〃的口号下,仍固守着封建军事思想体系,如在战争观、军队思想教育、兵役制度、军队领导体制等根本性的方面,依然是封建统治阶级的禁脔。然而,客观事物的发展,并不依统治阶级的主观意志为转移。正如马克思所说:〃随着新作战工具即射击火器的发明,军队的整个内部组织就必然改变了,各个人借以组成军队并能作为军队行动的那些关系就改变了,各个军队相互间的关系也发生了变化。〃(《马克思恩格斯军事文集》第一卷,第53页)
  新式武器大量装备军队,新的兵种炮兵和新的军种海军相继建立,军队的编制、战法以及军事思想发生强制性的变化。封建阶级兵学家们的思想不灵了,他们的著作失去了活力,既不能反映新的军事实践,又不能指导新的战争活动。传统兵书从形式到内容都不能适应近代武器和近代战争所带来的剧烈变化,因而,迅速衰落下去。这时,已经非常成熟的外国资产阶级军事著作,首先乘虚而入,占领这块阵地。先是翻译兵器方面的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