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默热红学--红学故事新勘、红学历史十讲 作者:土默热-第6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极为特殊的事情,洪中令为什么一定要犯险入闽?
原来,洪昇有一个妹妹,可能是被许配给了靖南王耿精忠做了妃子!洪家在明朝,一百多年有权有势。但改朝换代以后,就成了“死而不僵”的“百足之虫”了,急于寻找靠山。把女儿嫁给炙手可热的王爷做妃子,是可以理解的举动。洪昇的这个妹妹,应该就是《红楼梦》书中探春的原型。书中说探春的命运是将来做“王妃”,并且要乘大船远嫁三千里,显然就是隐写嫁到福建。直到解放后鹰厦铁路建成前,入闽的陆路交通都是极为艰难的,进入福建的最好路途就是乘船。探春与贾环是同母赵姨娘的女儿,贾环的生活原型就是洪昇的三弟洪昇中令。亲姐姐出了这么大事情,洪昇的庶母能不逼着中令冒险去看姐姐么?!
耿精忠造了反,朝廷能饶得了洪昇的父母么?不抄家充军才怪呢!这也是洪昇的父母一起被发配的原因所在,女儿做了叛逆的妃子,父母的罪行不是一样么?这样的罪行,黄几官位再高,能搭救得了么?洪家对这件事讳莫如深,在洪的诗词中从来没有正面记载,但也并非没有蛛丝马迹可循。洪在三藩之乱期间所作的诗,基本上就是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哀叹父母被发配充军,二是担心三弟在福建的危险,三是关注清军向福建调动,描写了好多向福建送大炮、征调部队的目睹情形,非常真实地表达了关切之心。洪昇此一时期还编写了一部歌颂抵抗叛乱的传奇,似乎是急于表态,避免牵累,否则,一般的文人,是不屑于创作这些应景之作,说些言不由衷的话,故意迎合朝廷的。
本节前面说《红楼梦》中所谓“国初四王八公”,是指明初洪武年间册封的四个亲王和八个国公,后边又说是暗指清初四个异姓王,是否自相矛盾呢?其实也不矛盾,明初清初都是《红楼梦》中所说的“国初”,两个“国初”恰好都有所谓的“四王”,书中的“四王”又不是实指,而是一种隐喻,也不能排除作者创作时两个“四王”都考虑到了的可能,《红楼梦》毕竟是小说嘛。《红楼梦》研究不必拘泥成说,两说并存,立此存照吧。
第二节 四大家族
《红楼梦》中“葫芦庙”的小“门子”,向刚刚当上知府的贾雨村,介绍了著名的“护官符”。符上写道:
“贾不假,白玉为堂金做马;
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
东海缺少白玉床,龙王来请金陵王;
丰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铁。”
我们的红学家,心中认定一个曹雪芹,便异口同声说“护官符”是隐写江南三大织造。其实,这是绝对说不通的。其一,江南三大织造是三个家族,不能称为“四大家族”;其二,三大织造分别居住在南京、苏州、杭州三地,也不能说是“金陵”的四大家族。
我劝朋友们再认真品读一下“护官符”,最好是翻过来倒过去地读。请朋友们注意一下这四句话的最后四个字是什么?是“马、史、王、铁”四个大字!什么是“马史王铁”?就是南明小朝廷的四个权臣:马士英,史可法,王铎,钱谦益!
马士英拥立福王有功,当时权倾朝野;史可法是原来南京六部的兵部尚书,资格最老,位置最尊;王铎号称不倒翁,左右逢源,掌握着朝廷实权;钱谦益是东林党领袖,名气最大。这四个大臣,在南明政权中都身居大学士(宰相)高位,互相之间确实是沆瀣一气、狼狈为奸、一损俱损、一荣俱荣的关系。他们勾结起来,卖官鬻爵,把南明政权搞得乌烟瘴气!当时如果谁想当官,不走这四个人的门路是绝对不成的,所以《红楼梦》中的“护官符”要写这四个姓氏。其中“马、史、王”三人,都是直接写的本姓,只有那个“铁”,写的不是本姓,而是钱姓,但“珍珠如土金如铁”的表述,也清楚地表示出该家族之“钱”大气粗!
由“四大家族”联想到“葫芦庙”,庙者,庙堂也,朝廷也。《红楼梦》中明确交代,葫芦庙是因为地方狭小而得名,地方狭小的庙堂,就是南明小朝廷的代指。北方丢了,中原丢了,西北丢了,西南丢了,只剩东南一隅苟延残喘,正是葫芦那么一点的庙堂!“好防佳节元宵后,便是烟消火灭时”,葫芦庙失火,被烧成一片白地,也正是清朝大军下江南,南明政权土崩瓦解、顷刻覆亡的代名词!
《红楼梦》书中,描写这个葫芦庙一样的地方狭窄的小朝廷覆亡后,甄士隐出家了。“甄士隐”者,“真仕隐”也,这正是隐写南明小朝廷覆亡后,具有强烈遗民思想的真正士大夫纷纷出家入道的现实!这个甄士隐出家前口中唱的《好了歌解》,正是悼念明朝“到头来都是为他人做嫁衣裳”,从此“落一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红楼梦》中还有个奇怪的“以金代玉”的内容,也同南明小朝廷发生的故事有关。崇祯政权在北京灭亡后,大明王朝的传国玉玺落入了李自成起义军手中。南明政权建立时,是没有传国玉玺的。为了政权的合法性,必须重新刻一方代表皇权的玉玺。南明政权建立仓促,一时很难找到合适的玉料,于是,南明君臣便首先刻了一方“金玺”,暂时代替玉玺;后来找到玉料后,方重新刻成一方玉玺,将金玺取代下来。这段有趣的史实,在《南渡录》、《甲乙事案》等史料中都有明确记载。
不知朋友们注意没有,《红楼梦》中宝玉“奇缘识金锁”一节中,作者不厌其烦地描写了玉和锁的形状,并且勾画了玉和锁的图案。其真实用意,应该就是影射这段奇特的“金玺代玉玺”的史实。“莫失莫忘,仙寿恒昌”、“不离不弃,芳龄永继”的刻词,都明显是在影射“受命于天,即受永昌”的传国玉玺的刻词!
在前面的章节中,我们曾说《红楼梦》中“四大家族”的原型是清初杭州的洪黄钱翁四个百年望族,这里又说是暗指南明小朝廷的马史王钱四大权臣,是否自相矛盾呢?其实一点也不矛盾。我们知道,《红楼梦》创作经历了两个阶段,前期洪昇原意是像《桃花扇》那样,写南明覆亡史,写国仇,后期由于家族及个人的不幸,转写自己与姐妹的遭际,写家难。两个阶段都涉及“四大家族”问题,所以书中的“四大家族”亦此亦彼,两个原型的形象都隐含其中。
第三节 真真国女孩子
《红楼梦》中宝琴向姐妹们说,有一个“真真国女孩子”,金发碧眼,能用汉语作诗,诗中有“岛云蒸大海,岚气接丛林”字样。红学界好多专家推断这个“真真国”是隐指台湾,这个“真真国女孩子”是在台湾的荷兰人。这是很有道理的。问题是这个“真真国”究竟代指的是什么时期的台湾。
大家知道,明朝后期,台湾被荷兰殖民者占领;南明时期,郑成功收复了台湾,作为抗清基地;清朝康熙二十二年,施琅收复了台湾,从此正式将台湾纳入清朝版图。直到甲午战争清朝割让台湾,1945年台湾再次回到祖国怀抱。
郑成功驱逐荷兰殖民者时,盘踞台湾的荷兰人投降后,便乘船离开了台湾,从此再没有返回。从《红楼梦》中描写的“真真国女孩子”形象看,金发碧眼,熟悉汉语,只能是曾经长期居住在台湾的荷兰人。台湾有荷兰人,也只能是郑成功收复台湾前后一段时间的事情,其他时期台湾都不会有西方白人形象的女孩子。曹雪芹所处的乾隆中叶,台湾根本就不会有什么“真真国女孩子”,只有南明时期,才会有对“汉南春历历,焉得不关心”的“真真国女孩子”。从这一点看,《红楼梦》作品的南明背景也是不容置疑的!
第四节 林四娘
《红楼梦》中最能代表时代背景的典型人物,就是那个“危画(均有女旁)将军”林四娘!林四娘的故事,与乾隆朝和曹雪芹可是一点关系也没有,这是个发生在山东青州的真实故事,在明末清初曾广为流传。《红楼梦》书中交代,贾政和他的清客们,得了一个“新题目”,就是林四娘的事迹,然后把宝玉、贾环、贾兰找来作诗。贾兰写了一首七绝,贾环写了一首五律,宝玉独出心裁,写下一首长篇古风《词》,对林四娘赞颂备至。
所谓“新题目”,应该就是刚刚发生的可资歌咏的新故事。既然是新发生的事情,只能是近年发生的、刚刚传到贾政耳朵里的故事,总不能一百多年后传到曹雪芹耳朵里,还是“新题目”吧?事实上,清朝初年的蒲松龄和王士,就分别在《聊斋志异》和《池北偶谈》中,分别记述了林四娘的故事,也确实是按照“新题目”来歌颂的。仅仅根据这一点,我们也完全有理由推断《红楼梦》与《聊斋志异》是同一时期的文学作品。
顺治二年(1645),也就是南明弘光元年,当时清军占领了北京,但势力尚未向南发展;南明政权自顾不暇,也没有北进的愿望,山东一带,成了四不管的地方。进入北京的李自成军队,被吴三桂和清军联合击败后,大队伍向西溃退,其中一支农民军脱离了大部队,退向山东。
山东青州,是明朝衡王的封地。这支农民军占领青州后,衡王落入了农民军手中。农民军此时正处于孤立无依的状态,于是便欲拥戴衡王登基,继续与清军对抗。哪知这个衡王是个扶不上壁的烂泥,究竟是否顺从农民军,已不可考,反正无所作为就是了。后来,清军进入山东,在交战中,衡王不知是被农民军杀死了,还是被清军处决了,反正是不明不白地死了。衡王死后,据说衡府旧址经常发生妃嫔或宫娥冤魂出没的事情。
衡王与林四娘的故事,在当时南明的首都南京流传很广,南明君臣曾经为衡王的遭遇叹息不止。《红楼梦》、《聊斋志异》、《池北偶谈》等作品,都是根据这一传说写成的林四娘故事,由于传闻的差异,所以记载也大同小异。《红楼梦》中写这个衡王,用的是“恒王”二字,这个“恒王”并非另有其人,只是衡王的同音讹转罢了;林四娘三个字,在所有记述中都是一致的,没有异议。
其他典籍中记载的林四娘,都是一个在战乱中死去的柔弱女子,《红楼梦》中却把她写成了驰骋沙场的女英雄,女烈士,这明显是受了南明时期那些战场女英雄事迹的影响。
顺治十一年(1654)钱谦益意外继承了外祖父的一处庄园遗产——常熟城东三十里的“芙蓉庄”。芙蓉庄不仅名字风雅,周围风景也十分秀美。庄内还有一棵百年红豆树,所以又被当地人称为“碧梧红豆庄”。对芙蓉庄略加修葺之后,夫妻二人携带他们的小女儿,搬来这里居住。
钱柳夫妻搬进芙蓉庄后,一件奇迹发生了,庄中那株已经二十多年不开花的老红豆树,忽然之间竟花发满枝,香飘数里!这年九月,在钱谦益华诞前,居然结下了一粒红豆,而且仅仅一粒!柳如是虽然对陈子龙终生怀念,但对苍老的丈夫能够真心悔过,并且在垂暮之年为反清复明大业辛勤奔走,也充满了一腔柔情。在钱谦益的寿礼上,妻子献给他的礼物,就是这颗代表着相思的红豆,令钱谦益老人激动不已,在席上口占十首绝句,歌咏红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