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哲学宗教电子书 > 修行资料汇编(真实) >

第449章

修行资料汇编(真实)-第449章

小说: 修行资料汇编(真实)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方面有自制而宁静之人。「倾向于培育轻安觉支」是指在行、住、坐、卧的一切姿势与动作里,皆令心倾向于培育轻安觉支。如此培育的轻安觉支只有在证得阿罗汉道时才达到圆满。

    然后佛陀解释第六个觉支,即定觉支。

    「定觉支存在他内心时,他了知:『定觉支存在我内心。』定觉支不存在他内心时,他了知:『定觉支不存在我内心。』他了知尚未生起的定觉支如何在他内心生起,他了知如何培育及圆满已经生起的定觉支。」

    有平静及不混乱之相,时常对它们如理作意能帮助未生起的定觉支生起以及培育、增长与圆满已生起的定觉支。

    达到取相及能把它谨记于心中时,即已达到第一阶段的定。该安详之境即是平静之相;不混乱之相即是不散乱。

    心混乱是因为在众多的目标当中打转,从一个目标飘到另一个,目标散乱,不专一;散乱的本性也是如此。不稳定是它的特相;偏离是它的现起。通过心一境性就能灭除混乱。

    定觉支可分为两种,即止禅与观禅的定觉支。培育这两种定觉支的方法各分为三个阶段,即学习、实修与保持。举例而言,如果想要修行地遍,首先你必须向通达的导师学习其修行方法,即如何制造地遍等,然后实际修行直到获得禅相且能入禅,最后要谨慎地保持该禅那。

    如果想要修行观禅,你必须先学习教理以便了解什么是究竟名色法、缘起法及三相,然后实际地观照它们以及练习保持观禅定力的技巧。

    有十一种方法能令定觉支生起:

    一、清净依处;

    二、平衡五根;

    三、善于取业处之相;

    四、在必要时策励心;

    五、在必要时抑制心;

    六、在必要时令心喜悦;

    七、在必要时不干涉地旁观心;

    八、远离心不专一的人;

    九、与心专一的人相处;

    十、思惟安止及解脱;

    十一、倾向于培育定觉支。

    「策励心」是指通过激起择法、精进及喜觉支来策励心;当缺少精进、智慧及对禅修的喜悦时应该采用此方法。

    「抑制心」是指抑制太过精进于运用智慧和太过喜悦的心。若要做到这一点,可激起轻安、定及舍觉支。如何做呢?例如修行安般念时,若气息变得不清晰,你不应把它弄得清晰,而只应专注于它。如果禅相已出现,你不应检查它的颜色及形状:白或红、长或短等等,而只应专注于它为禅相,如此就能抑制过强的精进、喜与择法觉支,而提升轻安、定及舍觉支。

    「令心喜悦」是指在心由于智慧力弱、不能证得安宁之乐或不能暂时平息贪欲而感到不满时,令心再次充满信心。这可通过思惟能激起悚惧感的八个原因而达成,即思惟生、老、病、死、四恶道之苦、过去轮回之苦、未来轮回之苦、今世寻食之苦,也可通过随念三宝的特质而令心喜悦。

    「不干涉地旁观心」是指对已经进入正确的行道而且进展顺利的心不给予策励、抑制,亦不令之喜悦,因为这种心无昏沉、无掉举且无不满。旁观心就有如马车夫只是旁观而不干涉很平顺地向前驰的马。

    「远离心不专一的人」是指远离还没有达到近行或安止定而且心散乱的人。「与心专一的人相处」是指跟已经达到那些定境的人相处。「倾向于培育定觉支」是指在行、住、坐、卧的一切姿势与动作里皆令心倾向于培育定觉支。如此培育的定觉支只有在证得阿罗汉道时才达到圆满。

    然后佛陀解释第七个觉支,即舍觉支。

    「舍觉支存在他内心时,他了知:『舍觉支存在我内心。』舍觉支不存在他内心时,他了知:『舍觉支不存在我内心。』他了知尚未生起的舍觉支如何在他内心生起,他了知如何培育及圆满已经生起的舍觉支。」

    舍本身即是令舍觉支生起的缘法,时常对它如理作意能帮助未生起的舍觉支生起以及培育、增长与圆满已生起的舍觉支。

    无论是修行止禅或观禅,太强或太弱的精进都会带来反效果,即太强的精进导致心掉举,而太弱的精进则导致心怠惰,甚至落入有分,因此适度的精进是最好的。在你以适度的精进修行时,舍觉支就会生起。

    有五种方法能令舍觉支生起:

    一、对众生不执着的态度;

    二、对东西不执着的态度;

    三、远离对众生与东西有自我感觉的人;

    四、跟平等对待而不执取众生与东西的人相处;

    五、倾向于培育舍觉支。

    「对众生不执着的态度」是通过思惟众生是他们自己的业之拥有者或思惟究竟法来达到。

    「思惟众生是他们自己的业之拥有者」是指如此思惟:「你是由过去世自己所造之业而产生,而且将依照自己的业而离开此地投生到下一世,别人也是一样。如此你又是在执着谁呢?」。「思惟究竟法」是指思惟「在究竟上只有无常、苦、无我的名色法,并没有众生存在,如此你又能执着谁呢?」

    「对东西不执着的态度」是通过思惟无拥有者与短暂性来达到。可如此思惟:「这袈裟将会退色,变得老旧,变成擦脚布,过后只会被人用棍子挑起丢掉。肯定地,若它有主人的话,就不会落到这种可悲的下场。」这是思惟无拥有者;思惟该袈裟不能耐久长存而只能短暂地存在是思惟它的短暂性。这两种思惟法亦可运用于钵及其它东西。

    「对众生有自我感觉的人」包括很爱惜自己儿女的在家人,也包括很爱惜自己的弟子、朋友、戒师等的出家人。这种出家人会为他所爱惜的人做一切事,例如剃发、缝补袈裟、洗袈裟、染袈裟、烘烤钵等。即使只是一阵子没见到他们所爱惜的人,他们都会像迷乱的鹿一般四处寻找,问说:「某某沙弥在那里?」或「某某比丘在那里?」应该远离这种对众生有自我感觉的人。

    「对东西有自我感觉的人」是指非常爱惜袈裟、钵、容器、拐杖、棍子等,甚至让别人碰一下也不肯的人。当有人向他借东西时,他会说:「即使我自己都不舍得用它,又怎么能借给你呢?」也应该远离这种对东西有自我感觉的人。

    「平等对待而不执取众生与东西的人」是指不执着这两者之人。应该与这种人相处。

    「倾向于培育舍觉支」是指在行、住、坐、卧的一切姿势与动作里皆令心倾向于培育舍觉支。如此培育的舍觉支只有在证得阿罗汉道时才达到圆满。

    疏钞解释:

    舍觉支的因是无执取、无排斥的平等、中道之境。若无执取、无排斥即有舍;若有执取、排斥就没有舍。此无执取、无排斥之境有两方面:不执取众生与不执取东西。

    通过培育舍觉支就能灭除排斥性。开示不执取东西等指导是为了显示灭除执取的方法。

    舍特别能对治贪欲,因此论师说:「舍是满怀贪欲者的清净之道。」

    「对众生不执着的态度」是通过思惟业力果报的自然法则及无我本质来达到;通过思惟无拥有者即能了知没有一个我作为东西的主人;通过思惟东西的短暂无常性即能令人对没有生命的东西不执着。

    至此你已了解七觉支及令它们生起的因缘,接下来应该如何修行呢?佛陀在经中说:

    「如此,他安住于观照内在的法为法、安住于观照外在的法为法或安住于观照内在与外在的法为法。他安住于观照法的生起现象、安住于观照法的坏灭现象或安住于观照法的生起与坏灭现象。或者他建立起『有法』的正念只为了更高的智慧与正念。他独立地安住,不执着世间的任何事物。诸比丘,这就是比丘依七觉支而安住于观法为法的方法。」

    关于这段经文的修法,在之前已跟大家讨论过,相信大家都明白其中的涵义。

    戊、四圣谛回目录

    在解释依七觉支而修行法念处之后,佛陀继续解释依四圣谛而修行法念处的方法。

    佛陀在三藏中开示各种法,其最终目的就是为了令人领悟四圣谛。

    「再者,诸比丘,比丘依四圣谛而安住于观法为法。

    诸比丘,比丘如何依四圣谛而安住于观法为法呢?

    在此,诸比丘,比丘如实地了知:『这是苦。』如实地了知:『这是苦的原因。』如实地了知:『这是苦的息灭。』如实地了知:『这是导致苦息灭的修行方法。』」

    这段经文的意思是:比丘舍弃爱欲,如实地了知三界中的一切行法都是苦,如实地了知造成苦生起的过去因,如实地了知苦与苦因的灭尽为涅盘,及如实地了知透视苦、舍弃苦因、证悟涅盘的圣道。

    一、苦谛(dukk回目录

    「诸比丘,何谓苦圣谛?

    生是苦;老是苦;死是苦;愁、悲、苦、忧、恼是苦;怨憎会是苦;爱别离是苦;求不得是苦。简而言之,五取蕴是苦。

    诸比丘,什么是生呢?无论是任何众生,在任何众生的群体,都有诞生、产生、出现、生起、诸蕴的显现、诸处的获得,诸比丘,那称为生。

    诸比丘,什么是老呢?无论是任何众生,在任何众生的群体,都有衰老、老朽、牙齿损坏、头发苍白、皮肤变皱、寿命损减、诸根老熟,诸比丘,那称为老。

    诸比丘,什么是死呢?无论是任何众生,在任何众生的群体,都有死亡、逝世、解体、消失、命终、诸蕴的分离、身体的舍弃、命根的毁坏,诸比丘,那称为死。」

    在本经中,佛陀依世俗谛与究竟谛来解释苦谛。第一种苦是「生」:「诞生、产生、出现、生起」是依照世俗谛而作的解释;「诸蕴的显现、诸处的获得」是依照究竟谛而作的解释。关于老与死,「诸蕴的分离」是依究竟谛而作的解释;其余是依世俗谛而作的解释。依世俗谛而言,一生中第一个剎那称为生,最后一个剎那称为死,在这两者之间的阶段称为老;依究竟谛而言,在每一个色法剎那与每一个心识剎那中都有三时,其中生时称为生,住时称为老,灭时称为死。因此在观照生、老、死时,你必须依照这两种方法来观照。

    接着佛陀解释愁、悲、苦、忧、恼:

    「诸比丘,什么是愁呢?任何时候,由于任何的不幸,任何人遭遇到令人苦恼的法而有忧愁、悲伤、苦恼、内在的哀伤、内在的悲痛,诸比丘,那称为愁。

    诸比丘,什么是悲呢?任何时候,由于任何的不幸,任何人遭遇到令人苦恼的法而有痛哭、悲泣、大声悲叹、高声哀呼,诸比丘,那称为悲。

    诸比丘,什么是苦呢?任何身体的痛苦感受、身体的不愉快感受或由于身体接触而产生的痛苦或不愉快感受,诸比丘,那称为苦。

    诸比丘,什么是忧呢?任何心理的痛苦感受、心理的不愉快感受或由于心理接触而产生的痛苦或不愉快感受,诸比丘,那称为忧。

    诸比丘,什么是恼呢?任何时候,由于任何的不幸,任何人遭遇到令人苦恼的法而有忧恼、大忧恼,以及由于忧恼、大忧恼而感受到的苦痛,诸比丘,那称为恼。」

    愁、悲、忧、恼是心的苦受,包含在瞋组中。当你观照不善名法时,必须依照心路过程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