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资料汇编(真实)-第3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密法分为事密部、行密部、瑜伽密部及摩诃瑜伽无上密部四类。在如法得四部密中任何一部之完整灌顶及传承后,我们对其戒誓必须谨慎防护,尤甚于菩萨戒等,然后我们依有相及无相之次第修下三部密,或如果是修摩诃无上瑜伽密部者,则先修生起次第,后修圆满次第。以上所说之灌顶,乃指真正的完整灌顶。现在有许多汉人一窝蜂地跑去西藏的上师处求受密法,他们所得到的很多时只是一些随许传承,而并非真正灌顶,这并非上述的修持密法。
现在我们已经明白了大乘、小乘、显宗和密宗的分别了。佛陀在当年说法时,是随当时听众的根器而说的,有时依了义讲说,有时依非了义讲说,有时广说因果,有时又详述菩提心,这些教法都是最殊胜之教法,但若我们择其中一部、两部经典而研学,往往会有不能深入领会佛陀之密意的可能性。对这方面,我们必须很谨慎,千万不要动便说谤法的话,甚至还为自己是在维护佛法。佛经有说:“谤经中一字,比把世上一切佛塔拆毁之罪还大!”我们若只尊重三藏里的一部份佛法,而不尊重其它部份,便已有轻视佛法之业了,何况说更直接的毁谤法宝呢!可是,我们今天环顾一下佛教徒的习惯,便会看到许多谤法的情况。在现今年代,我们常常听到修小乘者谓大乘非佛说,修显宗者又斥密法并非纯正的佛法,或修大乘者讥小乘为低等根器者所修,或持密者妄说上根者不必执着持戒,亦有人说唯独某一部佛经是最殊胜的,甚至几乎是在暗示说其余经典皆为多余。这许多的误见,全因我们对整条成佛之道及修行路上每一步之先后因果关系并不了解,所以导致到所有佛法看似为零散、互不相连的个别独立教法。衲举一个例∶医师有时候会建议某些病者服用凉性药品,在这病者的另一次发病时,医师又可能叫他多吃燥性药品,这并不是医师的教示犯了先后矛盾的毛病,而是医师针对病者不同的病况及时间而先后所作之建议,在病人燥热时教以服用凉性药,在他寒凉时教他服用温热药物,这都是如理的。同样地,针对不同根器之行者、不同的状态之下,佛陀之先后开示便会有所不同。不懂全条成佛之道的先后次第关系的人,会误以为佛陀的教法前后似为矛盾,但其实它们不但互不相违,反而相辅相承、互相依靠。我们没法从全套教理中硬取出一部份,而说此乃足以令人圆满成佛的完整教法。佛陀的任何教法,无一为多余,无一不是成佛之道的主干或分支、前行或正行。所有佛法的小部份,都是相辅相承、互相依靠的。我们要把这些全部教法都通达,所以必须广泛而深入地研学。
在汉地的佛教徒主要乃大乘宗派,但我们不应轻视小乘的教法,而且更应该好好地修持与小乘道共通的教法。修持与小乘道共通的教法,并不代表我们变为了小乘行者。小乘的修行起因是厌轮回苦海,其修行方法为戒、定、慧三学等法门,其目标为解脱轮回。大乘的修行起因是不忍见其它生命受苦,其修行方法为六度及密法等法门与小乘所包括的法门,其目的地为圆满之佛陀境界。由上述所说可知,大乘发心者亦必须修小乘的法门。衲打一个比方:我们幻想在成都有两个旅客,甲想去拉萨,乙则想去康定。从成都去拉萨,要先经过康定,三地在同一条路线上。虽然甲想去拉萨,但他必须由成都出发,先走遍由成都至康定的路,再走上由康定至拉萨的最后一段路。这二人相约一同上路,二者均由成都出发,但甲以拉萨为目标,乙则满足于到达康定。在由成都至康定的路上,两人虽同行,但甲却着眼拉萨,乙则心想着康定。甲好比大乘行者——他虽以佛境为目标,但他必须先与乙走过同样的道路,只有尾程是他孤身上路的。乙好比小乘行者——他只想到达第一站。所以,小乘者固然必须走小乘道,但大乘发心者也必须先经历与小乘共通的内容,所以他亦必须修十善业、出离心、四谛及三学作为基础。在我们修与小乘道共通的内容时,由于我们并非以小乘发心去修,所以我们并非小乘行者。有些人说:“四谛及十二因缘乃小乘教法,求解脱乃小乘发心,所以大乘行者不应修持!”,这是不正确的见解。小乘者固然必须修出离心及解脱道,但大乘行者亦需修此。大乘行者希求成佛,成佛依赖于菩提心,但甚么是菩提心呢?此乃基于不忍见众生在生死轮回中受苦,而发愿成佛度生的心。不修出离心的人,连自己的苦都未见到,对自己都尚未能生出悲心,如何能推己及人地生出悲心呢?如果没有悲心,就不能培养菩提心。没有菩提心,又怎能成佛呢?换句话说,成佛乃依赖菩提心,菩提心建基于悲心,而悲心则建于出离心之上。没有出离心,则不可能有菩提心,所以绝不可能成佛!如果硬要说修出离心则必为小乘,一切菩萨均曾修出离心,难道一切菩萨皆成为小乘者了吗?这显然是不合理的**。又有另一种论调,引佛经中说菩萨不应畏怕轮回的断句为依据,声称修大乘者若抗拒轮回便是不对,所以他们说不应修出离心。这是一种因不通达经义而生出之想当然。我们应厌离的,是因烦恼及业所引发之生死轮回。说菩萨不怕生死轮回,是指祂们因悲心及愿力而自愿地受生。在这种受生情况中,祂们不生烦恼,亦不因烦恼及业而生。所以,说菩萨不厌离生死,是指祂们不逃避为利众生而自愿进入的生死,而并非指祂们应当留恋因烦恼及业导致之生死六道。这两者根本不能混为一谈。(祈竹仁宝哲)
修行前提要 佛教的见地与修道 著者:宗萨钦哲仁波切
译者前言
在中文世界生活的人,对佛教是既熟悉又陌生的。
一方面,佛教是大家周边最烂熟的现象,例如众多的佛寺、佛堂、满街碰到的出家人、流行文化里的佛偈禅理、武侠小说中用佛教名相改编的武功招式和变成日常用语的佛学术语,如“方便”、“缘起”、“因果”、“化身”、“无常”……,几乎每个人都会认识一些佛教徒,或碰到手腕系着佛珠链的人——佛教就在大家的身旁;但是,佛教却不一定是大家生活和文化的一部分。大多数中文世界的人,对佛教的接触都是偶发的、片面的,对佛教的理解也是被动的、零碎的。
所以,另一方面,我们可以说,大多数中文世界的人并不是生活在佛教文化里(不像泰国、西藏等地),大家都知道很多佛教的资讯,但是并不能有条理地说出佛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有人鄙视佛教;有人好奇;有些人对佛教没有深究,却有自己的见解;也有人觉得与佛教互不相干,认为佛教是那些佛教徒的事,是异国情调;也有人想学佛,但却不得其门而入。
学佛的途径有万千种,其中一种补充的方法就是看书——佛教不认为文字能说明一切,但是并不排斥文字。
书和人一样,是要讲缘分的。在书海中,哪一本书你会真的看进去呢?
我们找来了一本好书,一本深入浅出、精简而全面的佛教通论,我们觉得这本书——《佛教的见地与修道》,既适合初学者,也能使资深的佛教学者感到惊心动魄、充满挑战;非佛教徒的读者,看了也可以激荡脑力。
《佛教的见地与修道》的作者——宗萨钦哲仁波切,是一位出色的老师,禀承藏传佛教里最优良的传承和教育,享誉世界,他以自己浅白的文字和编选角度,将佛教扼要地作出说明,使读者很快地进入状况,对佛教的义理、历史和各种传承有一个精确的综观。
如果你只想好好地看一本佛教入门的书,请考虑选择本书,你不会失望的。
如果你认为自己对佛教已经有一定的成见,说不定本书会让你对佛教完全改观。
如果你是佛教徒,请以本书印证你的修行。
陈冠中
序 自我的观点
当你如同往常地冒出某种想法时,你是否知道这样的想法从哪里来?或者,你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而不是另外一种想法呢?你知道自己的观点以及这种观点是怎样产生的吗?最重要的是,你能确定这些的确是你自己的想法、你自己的观点吗?
知道这些问题的答案非常重要,因为你的观点决定了你怎么看待事物,而你看待事物的方式正是你所有概念、感觉与行动的基础。由于你的生命完全是由自己的概念、思考、感受、行动所组成的,所以任何决定你的观点和看法的事物,对于你的生命也一定有极大的控制。
你是用不偏颇的眼光纯净地观看事物的本来面目呢?还是受了老师、朋友、敌人、书籍、报纸、广告、电视、音乐、宗教、文化等等无数的影响,而戴上了有色的眼镜来看待生命?
可能你认为自己并不是个容易**纵的人,也认为自己的判断不会受外力左右,但是,你又是怎样知道这点的呢?我们可能一直都受着影响却毫不知情。通常当我们被影响时,自己完全不知道,因为我们想像自己是和所生活的环境互相分离的,所以各种影响力很容易在不知不觉的情况下溜了进来。
你的心一直毫无选择地吸收各种影响力,在你毫不知情的状况下,这些内在化的影响力成了你的想法、感觉和信仰。它们成为你的一部分,塑造了你对于自己和真理的看法,你甚至认不出它们是外力所造成的,反而以为自己是个独立的人,完全地忠于自己。
想一想,为什么你喜欢某些人而不喜欢其他人?你的政治见解从哪里来?你为什么会被某种男子或女子所吸引?你怎么样取舍孰是孰非?你为什么觉得自己必须拥有某种汽车或住在某个地方才行?你对于成功、失败的看法从哪里来……?如果你对自己完全诚实,就会知道,几乎没有一种“你的”想法和感受真正是你自己的,它们大部分都是那些你无法控制的影响力的结果。
就算我们接受你完全不受外物的影响,但是你仍然从“自我”的观点来判断、观察及体验世界,你可能会想:“那有什么不对?自我难道不是我自己吗?也就是那个会哀伤、高兴、骄傲、沮丧、振奋、进步、丧气、伤心、被人赞美的自己吗?自我永远和自己在一起。自我就是我,很明显地,它并不是由学校、父母、社会或其他外在的地方而来的。从自我观点而来的体验,是我唯一的体验,因此它一定是真实的,哪来什么问题呢?”
现在,先暂时不管自我是不是你所受影响的总和,也许你应该考虑,从自我观点所体验到的生命究竟有多真实、有什么价值。自我永远觉得它的判断、观察和体验都很重要,因此对每件事都小题大作,无法放松地随事情自然发展;而只有当自我经历了许多困难后,才不会再小题大作。例如,自我可能决定,如果它表现得很冷静、不生气,别人就会很佩服它;为了这样,它可能去寻找一些状况,让别人要求它帮忙,打扰它、侵犯它的领域,这些都是它认为很严重的事,目的就是要让自我有机会说:“没问题,这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除非有件大事无法让它假装成小事,它才不会这样说!这种情形并非是道德或伦理上的对错与好坏,